高考复习:散文概括物象特征及例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复习:散文概括物象特征及例题

ID:568435

大小:6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散文概括物象特征 概括物象特征 ‎【命题说明】散文中概括物象特征的题目是必考的内容,主要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形象 ‎1.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 ‎①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社会意义,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②艺术性。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散文的物象就是散文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常常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叫它意象。物象往往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来源:学§科§网]‎ 对以写景状物和托物言志为主体的散文中的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 方面入手 ‎(1)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2)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想象、联想及常用的修辞手法等。‎ ‎【易错点睛】‎ ‎(1)缺乏文体判断能力。鉴赏现代散文中的形象,文体判断是第一位的。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判断文体是非常必要的。‎ ‎(2)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把握形象特点,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人后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 ‎ ‎ 一、【18届湖北孝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堂游记(节选)‎ 朱自清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  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  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  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  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  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林,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  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一九三六年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有错的两项是(  )‎ A. 松堂原是一处人迹罕至的故园而已,很容易引起人们悼古伤今的落寞情怀,而作者朱自清却用俭省的笔墨勾画出一幅神韵天成、灵思独具、真趣盎然的松堂美景图。‎ B. 作者从层次的深浅、地形的高低、视角的俯仰、色彩的浓淡、建筑的参差等方面来烘托映现松堂的景色。‎ C. 《松堂游记》一文以时间和游踪作为贯串全篇的结构,文中的时间和游踪起到指引笔路的“文眼”作用。‎ D. 作者对松堂晚上的黑暗达不到郭沫若在《夜步十里松原》 诗中所描写的那种“够阴森森的味儿”的情景,而感到遗憾。‎ E. 文章最后“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一句,惊破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幻梦,流露出尘世难以超脱的淡淡惆怅。‎ ‎2.松堂内的白皮松在布局上具有什么特征?‎ ‎3.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松堂“高大轩敞”的特点的?‎ ‎4.本文的题目是“松堂游记”,可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松堂周围的衬景,而对松堂这一主景却写得很少?‎ 一、【新疆昌吉市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来查干湖 李旭光 ‎①查干湖美,美在秋天。秋湖的长天,极为疏朗。站在环湖路上,依稀看得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惊鸿照影,间或掠过几朵祥云。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和诵经的吟唱,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时,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 ‎②查干湖美,美在秋水。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眼睛定定地凝视着你。从松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已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澈见底。泥沙已经淘尽,水中的游鱼和水草分明可见。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得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健硕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吸吮殆尽。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向湖的深处游去,垂钓的人们便懒于来此蹲守。随着秋一天天走向肃穆,湖区的游人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来此小住。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 ‎③查干湖美,美在秋草。轻露染过的蒲草依然葱郁滴翠,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蒲棒却透出橙黄。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赶蚊蝇的香炷,一支蒲棒,可以燃上几介小时。有些地方用蒲草做床垫,铺在下面厚厚的、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销路很被看好。秋苇比起蒲草来,要更美些,更张扬些,更浪漫些。一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的舒展的苇叶,就像跳藏族舞的姑娘,张开双臂,弓起腰肢,献出哈达。而泛着油光的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啸般地狂舞。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 待到湖上结冰时,这些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割去固然可惜,但为了将一腔热血回报养育它们的大地,为了来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想一想,也就释然了。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花期过后,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这时,肥硕的菱角,黑黝黝的已经成熟。记得小时候开那达慕大会时,总有一些小商贩,将菱角煮熟后对半切开,用粗瓷碗盛着叫卖。孩子们用菱角那略朝里弯曲的锋利的尖儿,把果肉从菱角壳里抠出来,送到嘴里,吃起来真香。荷花的莲蓬籽,连同泥里鲜嫩稚白的藕都已成熟,渔民们却不舍得去捡拾,任由它们在湖中自在地散落,肆意地蔓生。‎ ‎④秋天的查干湖,是水鸟的王国。从8月底到10月初,在北国圣水中完成季节性侨居、顺便又繁衍后代的候鸟,几十万只之众,从四面八方向湖中翔集。对水禽颇有研究的鲍鹏友局长告诉我,这里面有天鹅,有丹顶鹤、白鹤、灰鹤、苍鹭、白鹳,有大雁以及其他近百种水禽,其中,光是野鸭,就有针尾鸭、绿头鸭、赤颈鸭等20多种。一时间,湖中用来接待“客人”的蒲苇显得容量不足,鸟儿们吵闹着、争抢着、嬉戏着,一边庆幸着对圣湖的占领,一边抓紧时间在 这里捕鱼啄虾,补充能量,同时讨论着生活琐事,谋划着南归的路线。‎ ‎⑤秋天,湖中的鱼也肥了。南湖的水草茂密,草根鱼、青根鱼长得特别快。夏天到南湖垂钓,听到“咔哧”“咔哧”,那是草根鱼进食的声音,“咯嘣”“咯嘣”的声响则是青根鱼的。青根鱼被渔民归类为牙鱼,它们非常爱吃田螺、河蚌等贝类,因此青根鱼的牙床后面有个冲压床一样的凹凸槽,骨头自然是极硬的。渔民在食用青根鱼前,都要先把这块骨头取出来,做成小饰件。青根鱼的肉雪白、细腻,口感极爽,是湖中的上佳之品。每年冬捕时,南湖的青根鱼一出水就极畅销,大的四五十斤重,一两米长,一斤就要卖到100多元钱。在北湖,鲢鱼、鳙鱼、鲤鱼、湖虾,俱为上佳之品。尤其是北湖的鳙鱼,俗称胖头鱼,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冬捕时,湖面上人潮涌动,车如穿梭,冰晶雪国里蒸腾着节庆的热浪。‎ ‎⑥秋天的查干湖,最美的还是渔民。春天投放鱼苗,夏天管护,到了秋天,终于眼见着湖里的鱼肥了、大了,将整个湖都胀满了,渔民便美在了心里。他们这时开始收拾冬网,做着冬捕的准备。干活累了,几杯酒落肚儿,他们在一起海吹神聊,什么泥鳅用皮肤、肠道呼吸啦,胡罗鱼要在河蚌里产卵啦,老头鱼会冬眠啦,更别有一番情趣。‎ ‎(选自《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 A. 第一段主要写秋天查干湖天空的高明澄远,如人们可以看见天水交割的弧线,看到鸿雁掠过,可以在夜幕中聆听寺庙的钟声和吟唱,欣赏梦幻般的静谧。‎ B. “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是说,游湖契合着人们对人生美妤的眷恋之心,游湖看到的不止是湖中美景,还有人生过往的回忆。‎ C. 菱角煮熟对半切开,用菱角把果肉抠出来吃,渔民食用青根鱼把硬骨头取出来做成精美饰件,这些写出了查干湖特有的生活场景和当地人的慧心巧思。‎ D. 第四段对秋鸟进行了详细描写,不仅用数字写出了水禽的数量之多,种类众多,而且生动地描述了鸟儿们的争抢、捕食的场景和它们的靓丽的身影。‎ E. 本文语言清新优美,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来展现秋天的查干湖之美,以“查干湖美,美在秋天”为开头,照应题目,以它为主线,脉络清晰。‎ ‎2.请赏析文中第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3.查干湖的秋天美在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一、【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岳庙的树 简默 ‎①我是真的没想到,此次来杭州,住处竟然离岳庙如此近,下去一面缓坡就到了。‎ ‎②我是听着刘兰芳的评书,看着小人书长大的,“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大破‘拐子马’”等都曾是我耳熟能详的情节。我幼年家中有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一块长砖般大小,装上电池拧开就能发声,是当时唯一会说话和唱歌的娱乐工具。它慰藉和充实了我的童年,而《岳飞传》等评书则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我最爱听的是刘兰芳在《岳飞传》中模仿马蹄由远及近的嘚嘚声,我的一位小伙伴学得惟妙惟肖。‎ ‎③我瞻仰岳庙,(甲)天色晦暗,飘着雨丝,添了几分凉意。寒鸦鸣叫的鸣叫声不时从树上滴沥下来的,更加重了我内心的凄凉。‎ ‎④在岳庙,忠与奸鲜明对峙,善与恶尖锐冲突。奸与恶和它们的化身,无处藏匿,也无法遁形,以永远下跪的姿势,以冰冷的铁的质地,时时刻刻地锈着蚀着,忍着受着时光的漫漫酷刑。有幸的不仅是青山,还有坚贞不屈的精忠柏(实为“硅化木”);无辜的不仅是白铁,还有被激烈肢解的桧树(人称“分尸桧”)。这儿遍地写着“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太阳照在岳王坟上,离离青草岁岁枯荣,雨中金黄的菊花倔强怒放。‎ ‎⑤大殿前那些高大遒劲的樟树,自明清活至今,阅尽了朝代更迭,世事变幻,已是不可盈抱的古树。世间椿树因气味不同,有香椿叫椿,臭椿曰樗。但对于樟树,香樟是别名,臭樟也是,说的是同一种树,浑身散发的是同一类气息。叫香樟者众,唤臭樟者寡,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树像樟树一样集香臭于一身,也不清楚岳庙为什么要栽这种树,也许是因为它与身俱有的香气寓意了某种操守和品质。其实古人是不喜欢樟树的,主要原因是这种乔木四季常绿,又高又大,不会随着季节变化容颜和表情,种在庭院炎夏挡风寒冬遮阳。‎ ‎⑥眼前这些樟树纠缠着凋谢的藤蔓,树干枝条上斑驳着明时苍苔清时地衣,我观它们如岳飞的一生。自背上深深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开始,忠君与爱国的种子便在岳飞心头萌芽,渐渐地长成一棵参天樟树。岳飞弱冠之年从军,投身效命抗金战场十六年,从绍兴四年收复襄汉六郡到绍兴十二年遇害,一直是南宋抗金执牛耳者。笼络利用岳飞等良将安内攘外,自己坐稳皇位的宋高宗满足于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现状,处心积虑地打击和束缚岳飞乘胜北伐收复中原的念头和手脚,他曾在岳飞出师前下手诏告诫岳飞只需收复伪齐所夺之地,千万不可领兵北上,触犯金人,否则定要严惩。等到颍昌大捷后,正当岳飞踌躇满志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时,高宗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召他班师,同时下令其他各路军队撤军,这无疑是釜底抽薪的一着。将帅即使跑到了天边,身上也永远牵系着一根看不见的皇权之线,就像一只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难逃来自手中的操纵。在君命和形势的双重夹击逼迫下,岳飞一次次地抑制住北伐的强烈念头,勒住向着中原仰天长嘶的战马,面对百姓怆然泪下:“吾不敢擅留。”‎ ‎⑦苟安偷生于半壁江山的高宗,本无意北伐收复中原,甚至没做过统一的梦。岳飞在抗金战场上连连奏捷,只是为他与金朝和议提供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和筹码。愤而辞职、建议立太子、坚定不移地抗金是岳飞的“三宗罪”。金兀术也送书给秦桧说:“……必杀飞,始可和。”高宗与秦桧目的一致,除掉岳飞,和议既可以顺利进行,又能杀一儆百,震慑其他敢于挑战皇权的武将。岳飞在战场上赢得的胜利越多越大,就离死亡越近越快。因此岳飞必死无疑,‎ 死于他毫不妥协的抗金立场,死于他是和议的绊脚石,死于他的宁折不弯、忠心忧愤,死于他的廉洁正直、独善其身,死于他不爱钱也不好色……‎ ‎⑧岳飞像极了诸葛亮,一生牵挂和忙碌的唯有北伐。他的悲剧在于既想北伐恢复中原,又要忠诚于只想通过和议偏安偷生的高宗。忠君与爱国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乙)它们根深蒂固地盘踞在岳飞身上,像一盘严丝合缝的磨,沿着既定的轨道,反反复复地转动着,折磨着他,消弭着他。就像眼前这些既叫香樟又唤臭樟的树。‎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②段,作者回顾了幼时听评书《岳飞传》的情景,表达了对英雄岳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为后文即景抒怀、评判历史做好铺垫。‎ B.第④段中,作者巧妙地化用了岳王庙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索然无辜铸佞臣”的橄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忠”与“奸”的爱憎情感。‎ C.第④段末句“雨中金黄的菊花倔强的怒放”的景物描写,既象征着岳飞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意志,也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赞许和敬仰。‎ D.文章对岳飞一生的进行了详尽叙述和高度评价,对其悲剧性的结局进行了透彻分析,并对岳飞的爱国思想进行反思批判,立意新颖。‎ E.第⑦段末尾运用一组排比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迫害岳飞的反动统治者的无限愤慨之情,也表达了对英雄岳飞的无限崇敬之情。‎ ‎2.阅读 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请简要分析(甲)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②请简要赏析(乙)处语句。‎ ‎3.“岳庙的树”有哪些特点?作者多处写到这种树,有何作用?‎ ‎4.“形散而神不散”是本文的显著特征。本文的“形散”表现在哪些方面?“神不散”又表现在哪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概括物象特征 ‎★★★★‎ ‎○○○○○‎ ‎【命题说明】散文中概括物象特征的题目是必考的内容,主要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 ‎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形象 ‎1.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 ‎①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社会意义,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②艺术性。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散文的物象就是散文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常常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叫它意象。物象往往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 ‎ 对以写景状物和托物言志为主体的散文中的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2)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想象、联想及常用的修辞手法等。‎ ‎【易错点睛】‎ ‎(1)缺乏文体判断能力。鉴赏现代散文中的形象,文体判断是第一位的。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判断文体是非常必要的。‎ ‎(2)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把握形象特点,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人后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 ‎ ‎ 一、【18届湖北孝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堂游记(节选)‎ 朱自清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  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  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  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  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  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林,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  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一九三六年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有错的两项是(  )‎ A. 松堂原是一处人迹罕至的故园而已,很容易引起人们悼古伤今的落寞情怀,而作者朱自清却用俭省的笔墨勾画出一幅神韵天成、灵思独具、真趣盎然的松堂美景图。‎ B. 作者从层次的深浅、地形的高低、视角的俯仰、色彩的浓淡、建筑的参差等方面来烘托映现松堂的景色。‎ C. 《松堂游记》一文以时间和游踪作为贯串全篇的结构,文中的时间和游踪起到指引笔路的“文眼”作用。‎ D. 作者对松堂晚上的黑暗达不到郭沫若在《夜步十里松原》诗中所描写的那种“够阴森森的味儿”的情景,而感到遗憾。‎ E. 文章最后“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一句,惊破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幻梦,流露出尘世难以超脱的淡淡惆怅。‎ ‎2.松堂内的白皮松在布局上具有什么特征?‎ ‎3.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松堂“高大轩敞”的特点的?‎ ‎4.本文的题目是“松堂游记”,可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松堂周围的 衬景,而对松堂这一主景却写得很少?‎ ‎【答案】‎ ‎1.CD ‎2. 疏密安排得当,松与堂搭配合适。‎ ‎3.以“亭亭直上”的松树从视觉上衬托松堂外观的高大;以人的身量的短小从自身的感觉上反衬松堂内部的轩敞;以晚上烛焰的怯怯从拟人化的物的情态上借喻松堂的高深宏阔。‎ ‎4.作者用大量笔墨写衬景,用虚笔写主景,是一种不同常人的写法,使主景显得含蓄,从而传写出景物所蕴含的神韵,以达到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 ‎2.试题分析: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此题概括物象特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把握。解答时要注意从树、人、月亮、烛光等几个角度全面概括分析。‎ 一、【新疆昌吉市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来查干湖 李旭光 ‎①查干湖美,美在秋天。秋湖的长天,极为疏朗。站在环湖路上,依稀看得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惊鸿照影,间或掠过几朵祥云。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和诵经的吟唱,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时,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 ‎②查干湖美,美在秋水。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眼睛定定地凝视着你。从松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已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澈见底。泥沙已经淘尽,水中的游鱼和水草分明可见。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得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健硕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吸吮殆尽。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向湖的深处游去,垂钓的人们便懒于来此蹲守。随着秋一天天走向肃穆,湖区的游人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来此小住。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 ‎③查干湖美,美在秋草。轻露染过的蒲草依然葱郁滴翠,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蒲棒却透出橙黄。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赶蚊蝇的香炷,一支蒲棒,可以燃上几介小时。有些地方用蒲草做床垫,铺在下面厚厚的、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销路很被看好。秋苇比起蒲草来,要更美些,更张扬些,更浪漫些。一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的舒展的苇叶,就像跳藏族舞的姑娘,张开双臂,弓起腰肢,献出哈达。而泛着油光的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啸般地狂舞。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 待到湖上结冰时,这些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割去固然可惜,但为了将一腔热血回报养育它们的大地,为了来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想一想,也就释然了。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花期过后,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这时,肥硕的菱角,黑黝黝的已经成熟。记得小时候开那达慕大会时,总有一些小商贩,将菱角煮熟后对半切开,用粗瓷碗盛着叫卖。孩子们用菱角那略朝里弯曲的锋利的尖儿,把果肉从菱角壳里抠出来,送到嘴里,吃起来真香。荷花的莲蓬籽,连同泥里鲜嫩稚白的藕都已成熟,渔民们却不舍得去捡拾,任由它们在湖中自在地散落,肆意地蔓生。‎ ‎④秋天的查干湖,是水鸟的王国。从8月底到10月初,在北国圣水中完成季节性侨居、顺便又繁衍后代的候鸟,几十万只之众,从四面八方向湖中翔集。对水禽颇有研究的鲍鹏友局长告诉我,这里面有天鹅,有丹顶鹤、白鹤、灰鹤、苍鹭、白鹳,有大雁以及其他近百种水禽,其中,光是野鸭,就有针尾鸭、绿头鸭、赤颈鸭等20多种。一时间,湖中用来接待“客人”的蒲苇显得容量不足,鸟儿们吵闹着、争抢着、嬉戏着,一边庆幸着对圣湖的占领,一边抓紧时间在这里捕鱼啄虾,补充能量,同时讨论着生活琐事,谋划着南归的路线。‎ ‎⑤秋天,湖中的鱼也肥了。南湖的水草茂密,草根鱼、青根鱼长得特别快。夏天到南湖垂钓,听到“咔哧”“咔哧”,那是草根鱼进食的声音,“咯嘣”“咯嘣”的声响则是青根鱼的。青根鱼被渔民归类为牙鱼,它们非常爱吃田螺、河蚌等贝类,因此青根鱼的牙床后面有个冲压床一样的凹凸槽,骨头自然是极硬的。渔民在食用青根鱼前,都要先把这块骨头取出来,做成小饰件。青根鱼的肉雪白、细腻,口感极爽,是湖中的上佳之品。每年冬捕时,南湖的青根鱼一出水就极畅销,大的四五十斤重,一两米长,一斤就要卖到100多元钱。在北湖,鲢鱼、鳙鱼、鲤鱼、湖虾,俱为上佳之品。尤其是北湖的鳙鱼,俗称胖头鱼,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冬捕时,湖面上人潮涌动,车如穿梭,冰晶雪国里蒸腾着节庆的热浪。‎ ‎⑥秋天的查干湖,最美的还是渔民。春天投放鱼苗,夏天管护,到了秋天,终于眼见着湖里的鱼肥了、大了,将整个湖都胀满了,渔民便美在了心里。他们这时开始收拾冬网,做着冬捕的准备。干活累了,几杯酒落肚儿,他们在一起海吹神聊,什么泥鳅用皮肤、肠道呼吸啦,胡罗鱼要在河蚌里产卵啦,老头鱼会冬眠啦,更别有一番情趣。‎ ‎(选自《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 A. 第一段主要写秋天查干湖天空的高明澄远,如人们可以看见天水交割的弧线,看到鸿雁掠过,可以在夜幕中聆听寺庙的钟声和吟唱,欣赏梦幻般的静谧。‎ B. “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 眸”是说,游湖契合着人们对人生美妤的眷恋之心,游湖看到的不止是湖中美景,还有人生过往的回忆。‎ C. 菱角煮熟对半切开,用菱角把果肉抠出来吃,渔民食用青根鱼把硬骨头取出来做成精美饰件,这些写出了查干湖特有的生活场景和当地人的慧心巧思。‎ D. 第四段对秋鸟进行了详细描写,不仅用数字写出了水禽的数量之多,种类众多,而且生动地描述了鸟儿们的争抢、捕食的场景和它们的靓丽的身影。‎ E. 本文语言清新优美,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来展现秋天的查干湖之美,以“查干湖美,美在秋天”为开头,照应题目,以它为主线,脉络清晰。‎ ‎2.请赏析文中第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3.查干湖的秋天美在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答案】‎ ‎1.BE ‎2.①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②从苇叶、苇花、苇秆等方面描写了芦苇的张扬、浪漫的美,看似柔弱,却很列阵,森然列阵, ③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赏喜爱之情。‎ ‎3.第一问:查干湖的美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风景美。天气舒朗,秋水娴静,秋草成熟,候鸟翔集,秋鱼肥美。‎ ‎②人美。渔民辛勤劳作、生活方式质朴,也是生态环境的维护者。‎ ‎③生态美。原生态的渔猎文化。水与生命,植物与动物,天、地、人之间的和谐。‎ 第二问:表达了作者对查干湖的热爱,对这种生活、文化等的眷恋守护。‎ ‎3.试题分析: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此题和足以抓住二段的段首句和文章的开头结尾概括。‎ 一、【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岳庙的树 简默 ‎①我是真的没想到,此次来杭州,住处竟然离岳庙如此近,下去一面缓坡就到了。‎ ‎②我是听着刘兰芳的评书,看着小人书长大的,“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大破‘拐子马’”等都曾是我耳熟能详的情节。我幼年家中有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一块长砖般大小,装上电池拧开就能发声,是当时唯一会说话和唱歌的娱乐工具。它慰藉和充实了我的童年,而《岳飞传》等评书则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我最爱听的是刘兰芳在《岳飞传》中模仿马蹄由远及近的嘚嘚声,我的一位小伙伴学得惟妙惟肖。‎ ‎③我瞻仰岳庙,(甲)天色晦暗,飘着雨丝,添了几分凉意。寒鸦鸣叫的鸣叫声不时从树上滴沥下来的,更加重了我内心的凄凉。‎ ‎④在岳庙,忠与奸鲜明对峙,善与恶尖锐冲突。奸与恶和它们的化身,无处藏匿,也无法遁形,以永远下跪的姿势,以冰冷的铁的质地,时时刻刻地锈着蚀着,忍着受着时光的漫漫酷刑。有幸的不仅是青山,还有坚贞不屈的精忠柏(实为“硅化木”);无辜的不仅是白铁,还有被激烈肢解的桧树(人称“分尸桧”)。这儿遍地写着“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太阳照在岳王坟上,离离青草岁岁枯荣,雨中金黄的菊花倔强怒放。‎ ‎⑤大殿前那些高大遒劲的樟树,自明清活至今,阅尽了朝代更迭,世事变幻,已是不可盈抱的古树。世间椿树因气味不同,有香椿叫椿,臭椿曰樗。但对于樟树,香樟是别名,臭樟也是,说的是同一种树,浑身散发的是同一类气息。叫香樟者众,唤臭樟者寡,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树像樟树一样集香臭于一身,也不清楚岳庙为什么要栽这种树,也许是因为它与身俱有的香气寓意了某种操守和品质。其实古人是不喜欢樟树的,主要原因是这种乔木四季常绿,又高又大,不会随着季节变化容颜和表情,种在庭院炎夏挡风寒冬遮阳。‎ ‎⑥眼前这些樟树纠缠着凋谢的藤蔓,树干枝条上斑驳着明时苍苔清时地衣,我观它们如岳飞的一生。自背上深深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开始,忠君与爱国的种子便在岳飞心头萌芽,渐渐地长成一棵参天樟树。岳飞弱冠之年从军,投身效命抗金战场十六年,从绍兴四年收复襄汉六郡到绍兴十二年遇害,一直是南宋抗金执牛耳者。笼络利用岳飞等良将安内攘外,自己坐稳皇位的宋高宗满足于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现状,处心积虑地打击和束缚岳飞乘胜北伐收复中原的念头和手脚,他曾在岳飞出师前下手诏告诫岳飞只需收复伪齐所夺之地,千万不可领兵北上,触犯金人,否则定要严惩。等到颍昌大捷后,正当岳飞踌躇满志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时,高宗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召他班师,同时下令其他各路军队撤军,这无疑是釜底抽薪的一着。将帅即使跑到了天边,身上也永远牵系着一根看不见的皇权之线,就像一只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难逃来自手中的操纵。在君命和形势的双重夹击逼迫下,岳飞一次次地抑制住北伐的强烈念头,勒住向着中原仰天长嘶的战马,面对百姓怆然泪下:“吾不敢擅留。”‎ ‎⑦苟安偷生于半壁江山的高宗,本无意北伐收复中原,甚至没做过统一的梦。岳飞在抗金战场上连连奏捷,只是为他与金朝和议提供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和筹码。愤而辞职、建议立太子、坚定不移地抗金是岳飞的“三宗罪”。金兀术也送书给秦桧说:“……必杀飞,始可和。”高宗与秦桧目的一致,除掉岳飞,和议既可以顺利进行,又能杀一儆百,震慑其他敢于挑战皇权的武将。岳飞在战场上赢得的胜利越多越大,就离死亡越近越快。因此岳飞必死无疑,‎ 死于他毫不妥协的抗金立场,死于他是和议的绊脚石,死于他的宁折不弯、忠心忧愤,死于他的廉洁正直、独善其身,死于他不爱钱也不好色 ……‎ ‎⑧岳飞像极了诸葛亮,一生牵挂和忙碌的唯有北伐。他的悲剧在于既想北伐恢复中原,又要忠诚于只想通过和议偏安偷生的高宗。忠君与爱国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乙)它们根深蒂固地盘踞在岳飞身上,像一盘严丝合缝的磨,沿着既定的轨道,反反复复地转动着,折磨着他,消弭着他。就像眼前这些既叫香樟又唤臭樟的树。‎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②段,作者回顾了幼时听评书《岳飞传》的情景,表达了对英雄岳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为后文即景抒怀、评判历史做好铺垫。‎ B.第④段中,作者巧妙地化用了岳王庙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索然无辜铸佞臣”的橄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忠”与“奸”的爱憎情感。‎ C.第④段末句“雨中金黄的菊花倔强的怒放”的景物描写,既象征着岳飞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意志,也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赞许和敬仰。‎ D.文章对岳飞一生的进行了详尽叙述和高度评价,对其悲剧性的结局进行了透彻分析,并对岳飞的爱国思想进行反思批判,立意新颖。‎ E.第⑦段末尾运用一组排比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迫害岳飞的反动统治者的无限愤慨之情,也表达了对英雄岳飞的无限崇敬之情。‎ ‎2.阅读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请简要分析(甲)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②请简要赏析(乙)处语句。‎ ‎3.“岳庙的树”有哪些特点?作者多处写到这种树,有何作用?‎ ‎4.“形散而神不散”是本文的显著特征。本文的“形散”表现在哪些方面?“神不散”又表现在哪里?‎ ‎【答案】‎ ‎1.C A ‎2.①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晦暗凄凉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凭吊悲剧英雄岳飞时悲凉沉重的心境。②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忠君”与“爱国”两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思想,在岳飞心中融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根深蒂固,不可撼动,这给岳飞带来无尽的折磨和痛苦。‎ ‎3.特点:高大遒劲;树龄长久;四季常绿;“香”“臭”兼具。作用:巧妙设喻,以樟树“香”“臭”兼具的独特气息来比喻岳飞忠君与爱国思想的矛盾融合,突出强化了这种思想的荒谬;文章以树为题,文中借树抒怀,文末以树结尾,使文章前后关联,彼此呼应,紧凑合理,更有意蕴。‎ ‎4.①“形散”表现在选材多样,内容丰富。作者在文中既写现实场景,又写历史史实。文中既有作者所经所见的生动感人的小场景、小画面;也有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有丰富的历史大人物、大冲突、大事件。既有作者即景抒情,也有作者的冷静反思。文章材料丰富,可谓纵横捭阖,任意驰骋。‎ ‎②“形散”还表现在行文灵活,富于变化。作者在行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叉进行,灵活运用对比、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摇曳多姿。‎ ‎③“神不散”表现为作者的情感脉络非常清晰,总领全篇,统摄材料,贯穿始终。即作者对岳飞的敬仰之情、对统治者的愤慨之情、对岳飞忠君思想的批判反思,将众多的材料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文章主题鲜明,主旨突出。‎ ‎3.试题分析: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分析场面的描写的作用的题目,首先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概括场面的特征,注意抓住重点词语,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别概括作用,结构上注意和上下文的关系,一般是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内容上主要是暗示人物心理,交代人物生活的环境,进而塑造人物的像个特征,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此题物象额特征是:高大遒劲;树龄长久;四季常绿;作用是关联全文,深化主旨。‎ ‎4.试题分析:和足以答出“形散”表现在选材多样,内容丰富;行文灵活,富于变化。“神不散”表现为作者对岳飞的敬仰之情、对统治者的愤慨之情情感脉络非常清晰,总领全篇,统摄材料,贯穿始终。‎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