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杜甫生平ppt课件

ID:568520

大小:7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杜 甫 其人 其诗 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多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甫的生平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 岁即开始学诗, 15 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 20 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 .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 )至天宝四载 (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 壮游 》 )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二 . 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 10 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但都未成功。于是他比较广泛地 接触 劳动人民,他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此期间,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 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 , 这两方面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 三 .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 (756) 至乾元二年 (759)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 759 ),他弃官西行 , 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在这段时间,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与前悬殊。他 切身感受 到人民的痛苦,写下不朽诗篇。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 亲眼 看到人民在官吏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 《 新安吏 》 、 《 潼关吏 》 、 《 石壕吏 》 、 《 新婚别 》 、 《 垂老别 》 、 《 无家别 》 组诗六首 , 后人简称为 “三吏”、“三别” 。 四 . 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 (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 (770) 。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晚年的杜甫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诗特点 一 . 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密切结合,思想与艺术完美统一 杜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20 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的诗能使读者 “知其人”、“论其世” , 起着“ 可以兴 ,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的作用。 杜诗被称为 “诗史” 。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 , 用诗体去写历史 , 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二 . 情、景、时事交融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 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 , 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 , 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 如困居沦陷长安时写的 《 春望 》 、入蜀时写的 《 剑门 》 ,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 《 江上 》 、 《 江汉 》 ,七律 《 登楼 》 、 《 宿府 》 、 《 阁夜 》 、 《 秋兴八首 》 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 . 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顿挫”是杜甫自评和诗评家公认的风格。“沉郁”是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顿挫”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沉郁顿挫”风格的完美体现使他的 现实主义 诗歌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小结 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 事业 ,认为“诗是吾家事”( 《 宗武生日 》 )。他 7 岁学诗 , 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止过写诗。他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大开拓了诗歌的领域 。 明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 《 唐音癸签 》 )这句话不尽符合事实,因为在杜甫以前也有以时事入诗的 , 但是象杜甫这样深入民间 , 洞察时弊,把富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问题都陶融在“惊人”的诗句里,却是少有的。 《 新唐书 》 本传说杜甫“好论天下事”,似有贬意,但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杜甫优于其他诗人之处:之所以“好论”,是因为他胸中时时以“天下事”为念。 杜诗的 形式 是多种多样的。杜甫最能驾驭诗的各种形式,并能使每种形式都得到新的发展。 他在五言古体诗里善于记载艰苦的旅程、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以及许多富有戏剧性的言谈动作,写来十分生动,使人感到的不是五言的限制,而是语调的自然,如“三吏”、“三别”等。 他在七言古体诗中擅长于抒写他豪放的或沉郁的情感,表达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意见,如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等。 杜甫的五、七言律诗功力甚深,达到很高的成就,数量占杜诗的一半以上,五律已见于杜甫的漫游时期,七律名篇多产生在到达成都以后。 杜甫深厚的感情在五律中得到凝炼,在七律中得到充分的发扬。 总结 总的说来 ,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 , 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 ; 在诗歌艺术方面 , 集古典诗歌之大成 , 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 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