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ppt课件(37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37页)

ID:568548

大小:1.72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杜甫诗三首 《 望岳 》 《 春望 》 《 石壕吏 》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 诗史 ”;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 诗圣 ”。 代表作品: 《 前出塞 》 《 咏怀五百字 》《 北征 》《 兵车行 》“ 三吏”“三别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春望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登高 》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 ( d à i ) 夫 ( fú ) 了 ( liǎo ) 曾 (通 “ 层 ” ) 眦 ( z ì ) 读一读 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 ( y ǎ n ) 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 — 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泰山简介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写 远望 泰山的整体形象)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 (写 近望 泰山的秀美高大)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 (写 细望 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 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写诗人心底的 愿望 ) 终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 赏析和积累 诗歌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能赏析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 攀登人生顶峰 的誓言, 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 , 敢于攀登 ,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高昂。  问题探讨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 望岳 》 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背一背 搔 ( sāo ) 簪 ( zān ) 读一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 756 )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 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 / 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被毁坏到了无余人、无余物, 忧国忧民 ) ( 移情于物,感时伤世 ) ( 思念家人 ) ( 叹息衰老 ) 问题探讨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背一背 杜甫诗三首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路经这些地方,一路上所看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于是他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三吏 三 别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 壕 ( ) 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 逾 ( ) 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 邺 ( ) 城 戍 ( )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 裙 。 老 妪 ( )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 应 ( ) 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 咽 ( )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háo yú yè shù yìng yè yù 读一读 暮 投 (  )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 逾 (  )墙 走 ( ),老妇出门看。吏呼 一何 (  )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 前 (  ) 致词 (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 新 (   )战死。存者且 偷生 (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 乳下孙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 (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 应 (     )河阳役,犹得( )备晨炊。 夜久语声 绝 (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 )与老翁别。 字词: 投宿 越过 跑 多么 上前 说话 最近 苟且的活着 吃奶的孩子 老妇 应征 能够 断绝 只 暮投石壕村,有吏 夜 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 怒 ,妇啼一何 苦 !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照应开头,写出事件结局与诗人感受。 分三层:①(前六句)写老妇诉说儿子情况,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②(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③(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手段狠毒,黑夜突袭) (横蛮气势、悲凉境地 ) (悲惨遭遇 ) (暗示老妇已被差役抓走) 从内容上看,这是 叙事诗 还是 抒情诗 ? 类似的诗歌我们还学习过什么? 叙事诗, 《 木兰诗 》 问题探究 《 石壕吏 》 中写老妇和县吏的对话时,运用了 藏问于答 的方法,只写了老妇的语言,而略去了县吏说的话,请你运用想象将县吏说的话补写出来。 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 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妇:“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 态度蛮横,如狼似虎,奸诈刁蛮。 老妪: 危急之下挺身而出,勇于承担苦难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人。 诗中有主要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不抓杜甫? 老妪对石壕吏说了那么多,有没有其他隐情? 杜甫是官的身份 掩护老翁逃跑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 同时也含蓄地揭露了捕吏的凶残。 问题探究 再读课文 背诵课文 作业: 一、填空 1 、激励人不怕困难,勇于追求,我们常常会用到杜甫的名句“ , 。” 2 、 《 春望 》 中移情于物,抒写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 。” 3 、 《 石壕吏 》 中表达老妪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