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
新河镇中学张春明
走进唐诗
,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
他究竟是谁呢?
他是
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
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在他的名篇巨作中。后人评杜诗为“诗史”
,
他就是
“诗圣”杜甫
。
序言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公元
712
年-公元
770
年),字
子美
,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
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
,与
李白
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
与
杜牧
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
杜甫在
中国古典诗歌
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后世称其
杜拾遗
、
杜工部
,也称他
杜少陵
、
杜草堂
。
《
杜甫诗选
》
目录
1
望岳
2
月夜
3
春望
4
月夜忆舍弟
5
新安吏
6
潼关吏
7
石壕吏
8
新婚别
9
垂老别
10
无家别
11
蜀相
12
春夜喜雨
1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
江畔独步寻花(其一)
15
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16
江畔独步寻花(其三)
17
江畔独步寻花(其四)
18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9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20
江畔独步寻花(其七)
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
绝句四首(其一)
23
绝句四首(其二)
24
绝句四首(其三)
25
绝句四首(其四)
26
绝句(五言)
27
八阵图
28
登高
29
登岳阳楼
30
江南逢李龟年
吴慧丽主编
《
杜甫诗选
》
目录
1
送远
2
玉华宫
3
绝句
4
赠花卿
5
戏为六绝句之一
6
绝句二首选一
7
秦州杂诗
8
春夜喜雨
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恨别
11
野老
12
江村
13
狂夫
14
南邻
15
后游
16
客至
17
江亭
18
琴台
19
登岳阳楼
20
江南逢李龟年
21
小寒食舟中作
22
燕子来舟中作
23
发潭州
24
南征
25
江汉
26
漫成一首
27
九日
28
又呈吴郎
29
孤雁
30
阁夜
陈佳希主编
第一单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上述两位同学的
《
杜甫诗选
》
,单单从目录上来看,你更喜欢谁编辑的版本?为什么?
从上述目录中选
3
首最能代表杜甫诗歌风格的诗,你会选哪
3
首?请简述理由。
你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结合诗句说说。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6
位同学喜欢
《
江畔独步寻花
》
4
位同学喜欢
《
赠花卿
》
4
位同学喜欢
《
八阵图
》
4
位同学喜欢
《
绝句
》
3
位同学喜欢
《
望岳
》
2
位同学喜欢
《
江南逢李龟年
》
2
位同学喜欢
《
旅夜书怀
》
2
位同学喜欢
《
画鹰
》
其他的同学有喜欢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佳人
》《
登高
》
等,没有喜欢“三吏”“三别”的,为什么呢?
一、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有吴慧丽,从
《
望岳
》
到
《
江南逢李龟年
》
,时间跨度几十年。但代表性的诗选入不多。
二、陈佳希的杜甫诗选从
《
送远
》
到
《
阁夜
》
,编排没有依据,相对混乱,只是选录了
30
首杜甫诗罢了。
三、其他大部分同学的杜甫诗选也是如此,因此究竟如何来编选杜甫诗选呢?
四、杜甫诗的风格是什么?最能体现杜甫诗歌风格的有哪些代表作?
五、如何正确认识杜甫,并通过他的作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呢?
第二单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你最喜欢其中
哪句
诗?为什么?
你从
哪首诗中
读出了一位
怎样的
诗人形象?
我从
《
春望
》
中读出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系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我最喜欢
《
春望
》
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因为这两句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忧国伤时之情。
选编依据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也即编年体;
二、按诗歌格律特点,比如,绝句、律诗、古体诗等;
三、按生平经历,如,读书游历时期,困守长安时期,身陷安史叛军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四、按表达方式,如抒情诗,叙事诗等。
由萧涤非主编的
《
杜甫诗选
》
选录了杜甫
281
首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
1
月
1
日出版。它按照杜甫的生平经历,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读书游历时期(
20
岁
-35
岁之间)
第二:困守长安时期(
35
岁
-44
岁之间)
第三:陷入叛乱时期(
45
岁
-48
岁之间)
第四:西南漂泊时期(
49
岁
-59
岁之间)
杜甫在我们眼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具体诗歌作品,来谈谈杜甫其人。
第三单元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走进杜甫内心世界,你会感悟到他“穷年忧黎元”的思想,你也能体会到他”济时肯杀身”的精神。
从他的
《
望岳
》
中你能读出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从他的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中你能读出他“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 ;
从他的
《
兵车行
》《
丽人行
》
等诗中你能读出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的雄怀大志 ;
从他的
《
登岳阳楼
》
中感受到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通过远眺,凭依窗轩,胸怀家园,不禁涕泪纵横的爱国形象;当然你也能从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中感受到诗人听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而惊喜若狂的别样情怀;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然而,他最终选择了弃官回家,漂泊西南。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也不曾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
又呈吴郎
》
、
《
遭田父泥饮
》
、
《
诸将
》
、
《
秋兴
》
、
《
岁晏行
》
等都是这
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
770
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国家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他就是“诗圣”杜甫,他就是“江西诗派”的鼻祖杜甫。让我们正确认识杜甫,学习杜甫。
杜甫诗歌的风格及艺术成就
1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2
、杜甫诗歌的特点:
A
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 ;
B
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 ;
C
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 ;
D
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 。
第四单元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五单元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曾经加入
《
新青年
》
,以
《
狂人日记
》
等名作参与发动“五四”文化革命之鲁迅,到三十年代,岿然成为众望所归之革命文学导师,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鲁迅晚年在政治上己与胡适分道扬镳,惟此评论杜甫之寥寥数语,仍然与胡适笙磐同音。他还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六单元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
元稹
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
《
饮中八仙歌
》
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
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1]
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
《
诗经
·
小雅
》
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
《
离骚
》
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
司马迁
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唐代的大文学家
韩愈
曾把杜甫与
李白
并论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王安石
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
。
陈善
《
扪虱新语
》
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
《
六经
》
,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
蒋士铨
《
忠雅堂文集
》
卷一
《
杜诗详注集成序
》
亦称“杜诗者,诗中之
《
四子书
》
也。”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这些对联也许是对杜甫的最好最恰当的评价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