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古人,了解一个古人,我希望,通过认识和了解,我们能亲近这个古人并进而崇仰这个古人。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在某项学问或技艺方面的集大成者,例如“书圣”王羲之是书法成就最高的人,“画圣”吴道子是画画成就最高的人,那么“诗圣”,就是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人了。中国诗坛群星璀璨,单单唐朝,就是大师云集,为什么“诗圣”的桂冠却单单落在了杜甫的头上呢。今天,我们通过杜甫的三首杰作,遥想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踪迹,或许,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悟。
二、学习《望岳》
师:请大家看杜甫的图片,用一个动词形容杜甫的神态。
生:望。
师:对,就是望。杜甫一生都在眺望一座山,一座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山,这座山就是泰山。“人心齐,泰山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人心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古人认为,泰山是离天最近的一座山。这座山,在杜甫的眼里和笔下,又是怎样的呢?请我们班海拔最高的梁烁同学来朗读一下。
梁烁读,读得气势磅礴。
师: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请联系诗句来说说。
生:我从“阴阳割昏晓”这句可以感知到泰山是遮天蔽日的。
生:我从“造化钟神秀”这句可以感知泰山很秀丽。
师:由“钟”字我们可以想到一个成语,情有独钟,在这句诗里,谁对谁情有独钟?
生:造化对泰山情有独钟。
师:造化,也就是造物主,造物主把所有的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泰山的秀美是可想而知的。
生:我感觉到泰山是生机勃勃的,云在飘荡,鸟在飞翔。
生:我感觉到泰山是伟大的,他能激发出人们攀登极顶和征服困难的愿望。
师:你的视角独特,大家只看到了泰山的形,而你却注意到了泰山的神。泰山的形是高大的,泰山的神是伟大的。我们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形神兼备的泰山。这首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提示,用诗句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诗人站在泰山山麓,远望,看到的泰山是——
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师:(提高语调)岱宗夫如何?
生:齐鲁青未了!
师:诗人收回视线,近望泰山,看到的泰山是——
生: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师:诗人定睛细视,看到——
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师:面对这巍巍泰山,诗人心潮起伏,不禁发出了铮铮誓言——
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老师提供两则辅助资料,请班长给大家读一下。
投影一:
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
投影二: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祖先,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生:老师,我不看见。
同桌借眼镜给他。
生:老师,我还是不看见。
师:呵呵,视力不好可不妙啊,你将来到了泰山,怎么望岳啊!
众生笑。
生:老师,我来念。
生:我感觉杜甫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他想登上泰山的绝顶,实现人生的抱负,体验“一览众山小”的畅快。
生:我从“荡胸生层云”可以感觉到杜甫具有博大的胸怀,云在泰山的山谷中回荡,也似乎在杜甫的胸怀中回荡。这让我想起了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师:你真是太棒了!学习语文,特别需要这样的联想想象能力!伟大的人物自有博大的胸怀,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生:我感觉到年轻时候的杜甫,想把自己变成一座泰山,供天下人仰望!
师:鼓掌啊!同学们,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班的同学会有这样的理解,这样的境界。的确,后来,杜甫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座泰山,他被后人誉为诗圣。诗圣,也就是诗歌创作上的泰山北斗。如果说,杜甫是诗歌创作上的“泰山”,那么诗歌创作上的“北斗”则就非李白莫属了。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而他们竟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竟然见面了,竟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不能不叫我们感到庆幸。闻一多说“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师:杜甫怎么会遇到李白呢。原来啊,古人特别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作《望岳》时,杜甫正在齐赵一带漫游,而李白也正在那一带漫游,于是他们就相遇了。那时,杜甫33岁,当时名气还很一般,而李白44岁,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了。李白和杜甫在洛阳一见如故,然后结伴漫游,喝酒,写诗,过着相当惬意的生活,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我们读一读其中的一首,杜甫的《赠李白》。
投影: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古人点评:是白一生小像。公赠白诗最多,此诗最简,而足以尽之。
师:这首诗里充溢的精气神,与《望岳》是很像的。李白虽然当时比杜甫名气大,但是,他咏泰山的诗,却写得没有杜甫的《望岳》好。而且,后来杜甫也真的登上了泰山的顶峰,但是,他却没有再写有关泰山的诗歌,大家猜猜为什么?
生:杜甫认为这首诗已经也得很好了,没有再写的必要了。
生:我认为后来的杜甫,遭遇了人生中的种种坎坷和挫折,再也没有那样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志向了,写不出来了。
师:的确,这就是所谓的心境了。我们来总结一下《望岳》之为咏泰山绝唱的原因:
投影:
写尽了泰山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形神;
展现了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师:因为这种种原因和《望岳》本身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望岳》一诗就成为了咏泰山的绝唱,被刻在泰山山麓的岩石上。
投影:
泰山山麓石刻图片。
师:杜甫,望岳,和泰山,同为独尊。面对神圣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崇敬,来,孩子们,深呼吸,坐直身体,拿出我们的精气神,遥想杜甫当年望岳的神采,面对这巍巍泰山,齐声背诵《望岳》。为了加强感情,我们可以把最后一句处理成重复。
生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学习《春望》
师:此刻,我们的教室里回荡着铿锵有力的誓言,登上泰山的绝顶!登上人生的顶峰!孩子们,这誓言,既是杜甫的誓言,又何尝不是你们对未来的期盼呢。年轻真好!可是,人生不会总是年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为谁停留片刻。大唐王朝的国运在杜甫44岁那年发生了逆转,安史之乱爆发了!
投影:
安史之乱之后,756年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诗人闻讯逃奔,不料为贼兵所俘虏,押至长安,757年四月才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临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县——其实,他当时不过是一个为太子看守仪仗和兵器的小官。《春望》写于这年三月。
师: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好的周元同学来读读这首诗歌。
周元读。读得非常动情,学生大受感染。
师:周元,你读得真好。这样,你来带读一下吧。
师:这首诗也是杜甫的名篇,其中备受称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品读这两句,联系全诗想想——
投影:
诗人所感之时是怎样的时,所恨之别是怎样的别?
谁在溅泪,谁在惊心?
生:诗人所感之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时长安城被叛军占据,满目疮痍,春天来了,杂草丛生。
师:有人评价这两句说“国破山河在”是说明了“无物”的状态,而“城春草木深”则说明着“无人”的状态。化用一句诗来说,诗人所感的时是“物非人非事事休”的离乱之时。
生:所恨的别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他多么希望得到家人的音讯。
师:是啊,即使诗人能拿出一万金,或者两万金,三万金,恐怕也买不到一封家书来了解妻子儿女的音讯吧。下面一则资料,也许会让我们对杜甫当时的心情有更深的体会。
投影:
“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杜甫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杜甫自三十岁与妻子杨氏结婚后,没有再娶过小妾,这在娶妾盛行的唐朝,非常罕见。
师:在这样连绵不断的战火中,诗人所恨的别,既有可能是生离,也极有可能是——
生:死别啊!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怎么不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呢。继续讨论第二问:谁在溅泪?谁在惊心?
生:是杜甫在溅泪在惊心。花和鸟本来是让人很开心的事物,但是国破家亡,他自己又被乱贼俘虏,使他忍不住溅泪和惊心。
生:我觉得当时所有的人都在溅泪,都在惊心。在战乱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很痛苦,可能都会溅泪,都会惊心。
师:很有道理,杜甫,只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的代言人而已。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灾难来临,首当其冲的,总是小百姓。
生:我觉得是花在溅泪,鸟在惊心。在战争年代,那些花儿可能还刚刚盛开,就被炮火袭击了,或者被逃难的人民践踏了,所以,花如果有心,肯定会哭泣。而鸟呢,那时候正在打仗嘛,那些叛军可能担心鸟儿,比如说鸽子会给唐军送信,所以就连鸟也抓起来杀掉了。所以鸟儿就会惊慌失措地奔逃。
众生自发鼓掌。
师:你的解读角度奇特而又合情合理,这也让我们想起《芦花荡》里的句子——“只有到了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战争,也影响了鸟儿的生活。有人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也有人说,这个句子采用的是拟人手法;我觉得,在这个特定的时候,在这一刹那,更贴切的形容应该是“情景交融,物我为一”,我喜,则风含情,水含笑;我悲,则花溅泪,鸟惊心。在这样的愁肠百结中,45岁的诗人未老先衰,白头搔更短了,联系全诗,想想导致诗人未老先衰的有哪些原因。
生讨论。
投影小结:
“白头搔更短”,其实是写实,虽然诗人这一年才45岁,但忧国,伤时,思家,悲己,都使他未老先衰。
四、学习《石壕吏》
师:历尽千辛万苦,杜甫终于从长安逃脱,到达了唐肃宗所在地,皇上见他忠心耿耿,赏给他一个左拾遗的官,也就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相当于谏官。杜甫虽然有魏征直谏的勇气,但是唐肃宗却没有唐太宗纳谏的海量。于是,杜甫不可避免地被贬官了,尽管左拾遗本来就是个八品小官。从此,47岁的杜甫永远地离开了长安,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对于杜甫个人来说,这是巨大的不幸;对于诗歌创作来说,这是天纵的姻缘。一路上,杜甫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传世名作,逐渐成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石壕吏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生讲略。
师:这个故事,是唐王朝平定叛乱的一个缩影,也是唐王朝末年官吏和百姓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个缩影。在这首诗里,有一句话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试着找出来。
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投影:
妇啼一何苦,老妇之苦,苦在何处?
生:苦在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听到儿子的死讯,母亲肯定是心如刀绞。
师:是啊!贺拉斯曾经说过:“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流血的是年轻的战士,流泪的是年迈的母亲。
生:老妇人心疼自己的儿媳妇。儿媳妇本来可以改嫁的,但是为了还在吃奶的孩子留了下来。
师:出入无完裙,儿媳妇过着衣不蔽体,而且肯定也是食不果腹的生活啊。
生:她的苦还在于自己年老体弱了,却还要上战场。如果是和平的时代,老人应该是在家里享清福的,我奶奶就是这样。
师:如果你是那个夜捉人的小吏,在听到老妇的悲惨故事讲到哪里的时候,就会打道回府?
生。他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了的时候吧,因为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了,他们家就要绝后了啊。
师:是啊,按常理应该是这样,而且也必须这样,老师稍后会带你们看一部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你们就会明白对于这样为国做出巨大牺牲的家庭,政府应该有所优待。
生:听到他家里已经没有男人了啊。
生:老妇人说自己去煮饭的时候,我不会真的抓走他,毕竟这个老人这样老了啊。
师:可是,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发展,而是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结束了。由此,我们推断老妇的讲述,不是自己娓娓道来,而是还是官吏步步威逼的结果。现在,我们把场景还原,合作朗读。男同学作小吏,女同学做老妇,老师读开头和结尾部分。
投影:
吏呼:汝家有男丁否?
妇啼: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呼:尚有他人否?
妇啼: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怒呼:如此,叫我二人如何交差?
妇悲啼: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生合作朗读。
师:按照我们刚才的朗读,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是,却显得拖沓繁冗,诗歌的简约之美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即使是叙事诗,也是诗歌,而不是散文,构思仍然是很重要的。诗人把老妇置于前台,而把小吏的活动放在幕后,诗圣构思的技巧,是很高超的啊。
师:目睹这幕人间悲剧上演,诗人的心情如何?
生:同情老妇人的悲惨遭遇。
生:愤怒,对官吏残暴的不满。
师:可是,这是平定叛乱的战争,课文下面的注释里有。保家卫国,是当时人们的职责啊。
生:未必表达了对老妇人的赞扬?我读不出来。
师:诗人在《石壕吏》里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官吏的批评指责,也有对老妇人的同情和赞扬。他天明登前途的时候,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吧。我们用一张幻灯片来总结一下这三首诗歌的相关内容——
投影:
师:我们看到,这三首诗歌写作的时代,横跨二十多年,是杜甫人生中最美好的青壮年时光。他没有像当初面对泰山时发誓的那样登上人生的顶峰,却一步一步滑向了社会的底层。写下石壕吏的这一年,失望的杜甫做出了人生中一个痛苦的决定,辞去官职,辗转到达了四川成都,开始了他人生中更潦倒的一段生活,却也开启了他诗歌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现在,我想问问,通过这一番的认识、了解,诗圣杜甫,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认为杜甫是可怜的,而且,正像老师平时说的那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眼睁睁地看着官吏把这个老妇人抓走,为什么不去制止呢。
师:是啊。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可能不是我们课堂上可以解释得清楚的,你不妨先自己去想想,我课后有充足的准备了再跟你单独聊聊。你思考问题的角度,非常值得肯定。
生:在我心目中,还是那个登泰山时的意气风发的杜甫印象最深刻。
生:我用八个字来形容杜甫——有心爱国,无力回天!
众生鼓掌。
师:真棒!你化用了谭嗣同临终时候的一句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再次强调,联想是语文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
生……
师: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独特体验,都很好,但我认为还不够。前面我们说过,面对伟大的事物和人物,我们要学会崇敬。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希望语文课堂是一座桥,让同学们通过这座桥亲近杜甫,崇仰杜甫。为了上好这堂课,我翻阅了整本《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并写下了一篇文章《诗成为圣亦为史》。我们一起来读我写的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引用了很多杜甫的诗句,我用红字标出来了的,我读其他部分,你们读杜甫的诗句,最好能注意根据我的文章的提示,读出诗句应有的感情!
诗成为圣亦为史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沉甸甸的名字——不仅因为他在诗歌创作史上继往开来的沉甸甸的成就,也因为他历尽艰辛而依然悲天悯人的沉甸甸的情怀。
年轻的杜甫,有显赫的家世,有雄伟的志向,有大把大把美好的光阴,漫游齐赵,裘马清狂,好不潇洒!在这样的漫游中,他登上了五岳之首——泰山,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在这样的漫游中,他遇见名满天下的李白,一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被后人认为是李白的“一生小像”;在这样的漫游中,即使即使科举考试落第,也充满了不过试试身手而已的洒脱与浪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杜甫,意气风发的年轻杜甫。
但,杜甫,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理想的杜甫,怎么肯终日漫游、狂歌、痛饮,而不为社稷苍生谋!于是,他来到长安求官,想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这一呆,就是十年!
杜甫才情卓著,但是官运却并不亨通,长安十年,最大不过当了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期待的“宰辅之臣”遥不可及,未曾预料的“安史之乱”却爆发了!登高远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虽在,皇帝却仓惶出逃;城春,草木深长,而亲人音讯杳无。这样的现实郁结在心,诗人怎能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十年的宦海沉浮,十年的人情冷暖,使杜甫逐渐逐渐的认清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逐渐逐渐的褪去了浪漫主义色彩,而成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
国破了,小民又岂能安然无恙!从此,45岁的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四处飘零的人生。
中年之后的杜甫,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与风雨飘摇的唐王朝一起飘摇。“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离乱的生活,黑暗的现实,使他成为了人民苦难的代言人。“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已经完全褪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渐渐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他再也写不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样豪情满怀的句子,而是低低地低低地沉吟“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政治的腐败,现实的黑暗,人民的疾苦,一桩一桩地摆在了杜甫的面前,他不再留恋官场,毅然绝然地辞官而去,辗转来到远离战乱的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草堂,也就是茅屋。
草堂的生活是安宁的,他甚至有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一个人在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时光如果就停留在这一刻,多好!可是,秋天来了,秋风来了,茅屋被吹破了,他寄居之所摇摇欲坠!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凄风苦雨中,即使在这样的摇摇欲坠中,他心里想的依然是别人,是天下苍生。他声嘶力竭地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杜甫!这就是圣人杜甫!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成为了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然而,杜甫超越了他,即使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依然想要兼济天下。其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日月同辉!
如果,统治者能听到杜甫的声声呐喊,如果,统治者也能多少推己及人,则社稷幸矣,则苍生幸矣,则杜甫幸矣!然而,然而统治者高高在上,哪管他小百姓“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哪管他小百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晚年的杜甫,连成都的草堂也呆不下去了。他买了一条船,顺水路而下,想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洛阳。然而,天不遂人愿,他终于没有回到家乡洛阳,更没有回到他寄托了一生梦想的长安。收容他最后的身体和心灵的,只是一叶孤舟。
杜甫的最后三年,漂泊辗转在荆、湘一带的水路上,留下了千古杰作《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使他涕泗横流的,不仅是自己的亲朋无信、老病孤舟,更是,关山北面,战火又起,生灵涂炭,何时才是一个尽头!
战乱频繁,人民的痛苦没有尽头,而杜甫,他的人生,却已经走到了尽头。公元770年,杜甫人生的最后一年,在潭州即今天的长沙遇到了好朋友著名音乐家李龟年,故人相见,却是人非,物亦非。感慨万千的杜甫,写下了著名诗篇《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不知道杜甫看到这缤纷的花瓣,心情如何?也许,这片片凋零的,不仅是花瓣,也是唐王朝每况愈下的国势,更是,他自己油灯渐枯的生命吧。
公元770年,杜甫死在湘水的一条船上。那条船,曾载着他的身体从四川一路顺长江而下;如今,正准备携着他从长沙北来岳阳。在湘水的东边,是湘妃哭泣的洞庭湖,在湘水西边,是屈原投江的汨罗江。杜甫,与他们相会了!岳阳有幸,多情的湘水,曾经抚慰了杜甫漂泊的身心;岳阳有幸,美丽的平江,曾经寄放着诗人死后的遗体;岳阳有幸,我们的天空,曾经闪耀着诗圣人格的光芒!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生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杜甫,在他活着的时候,没能实现他“立功”的夙愿;但是,在他死后,他立下的德,立下的言,滋养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而且,将至永远……
神于天,圣于地,“圣”是中国文化对一个凡人能有的最高赞誉。
杜甫之圣,圣在“忠君爱国,矢志不渝”;杜甫之圣,圣在 “推己爱人,心忧天下”;杜甫之圣,圣在“关爱妻儿,不离不弃”;杜甫之圣,还圣在诗歌创作的集成传统,开辟新风。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典范最具有有代表性的形式,而杜甫,站在律诗的巅峰。
杜甫一生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1400首诗歌,描摹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国运,被后世称为“史诗”,也勾画出他一步一步攀升“诗圣”的巅峰的心路历程。
诗成为圣亦为史,杜甫,用诗歌把自己浇铸成一座圣像,矗立在大地上和后人的心田里。
而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师:最后,让我们以郭沫若题在杜甫草堂上的对联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朝圣之旅!
投影: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