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
——
袁宏道
作者简介: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明代文学家,
公安人。
他与
其兄宗道、弟中道
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
三袁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
《
锦帆集
》
、
《
解脱集
》
、
《
瓶花斋集
》
等。
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
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公安派反对复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给下列词语注音:
廿 鹄
倩
女
靧 髻鬟
鬣 茗 罍 蹇
汗流
浃
背
曝
呷
以游
堕
事
niàn
hú
liè
mín
léi
jiǎn
qiàn
Jì huán
jiá
huì
pù
xiā
hu
ī
考考你
你能认出下列图片对应的是哪句话么?
4
5
2
7
6
11
8
9
10
3
1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冰皮始解,波光乍明,鳞浪层层
→
山峦为晴雨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倩女之靧面
髻鬟之始掠也
麦田浅鬣寸许
↑
泉而歌者
,
罍而茗者
,
红装而蹇者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θ
曝沙之鸟
⑩
呷浪之鳞
⑩
燕地
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
飞沙走砾。
局促
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
未百步辄返。
译文: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
,
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我躲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风快步走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笼子里逃出的天鹅。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山峦被溶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
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游人虽然不多,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红装骑驴的,也经常有。风力虽然还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
汲水的鱼儿,都悠闲自在,羽毛
鳞鬣中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
。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
己亥之二月也。
既然不能因为出游而耽误公事,那么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游历的,就只有我这样的闲官了。而这个地方正好离我也近,我的游览将从此地开始,怎能没有纪录呢?这是己亥年二月的事。
结构内容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
第一部分(
1
)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
第二部分(
2
)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
3
)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重点字词
1.
一词多义
冻风
时
作
于
时
冰皮始解
然
徒步则汗出浃背
娟
然
如拭
于时冰皮始解
,
波色
乍
明
冷光之
乍
出于匣也
时
然
乍
(
经常
)
(
时候
)
(
但
)
(......
的样子
)
(
才
,
刚
)
(
突然
)
重点字词
冰皮
始
解
髻鬟之
始
掠也
欲出不
得
悠然自
得
始
得
(
开始
)
(
刚
)
(
能够
)
(
得意
)
名词活用
泉
而
茗
者,
罍
而歌者,红装而
蹇
者。
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水。
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试加以辨析。
一室之内
脱笼之鹄
倩女之
靧
面
郊田之外
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表限定关系,可译为
“
以
”
结构助词,可译为
“
的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表限定关系,可译为
“
以
”
结构助词,可译为
“
的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鳞
浪
层层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比喻
比喻
拟人
排比
拟人、借代
整体感知
1.
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2.
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3.
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
4.
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有什么样的作用?
游踪顺序
天
(稍和)
水
(冰皮始解,清澈见底)(
静
)
山
(为晴雪洗,鲜妍明媚)(
静
)
柳条
(将舒未舒,柔稍披风)(
动
)
麦田
(前鬣寸许)(
神奇的比喻
)
游人
(泉而茗 罍而歌 红装而蹇)(
有声有色
)
鸟鱼
(悠然自得,皆有喜气)
2.
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
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有什么样的作用?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
第三段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议论,再次表明寄情山水的兴趣,
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中心思想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