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导学案

ID:568699

大小:10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宁乡一中高一备课组《杜甫诗二首》导学案 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杜甫其人和近体诗有关知识。‎ ‎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知识导学】‎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     ,自号         ,盛唐大诗人,号称“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      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 ‎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    《杜甫诗三首》都是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都作于秋天,都是律诗。其中《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沉郁厚重。‎ 二.近体诗知识 近体诗在      开始形成,是和       (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相对而言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 近体诗分为      、      。绝句是    句,律诗共有   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    联和    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课文所选的三首均为律诗)‎ 近体诗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或绝句,首句可以用韵,也可以不用韵。近体诗以首句不押韵的为正格,押韵的为偏格。教材中这三首诗全都是偏格。‎ ‎    近体诗中律诗的对仗是指颔联和颈联中的出句与对句对仗。杜甫的律诗首尾两联也常用对仗。‎ ‎ ‎ 三.背景补充 ‎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家国之思。‎ ‎ ‎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秋兴(       )  凋伤(       )  玉露(       )  阴森(       )  急暮砧(       )‎ ‎ ‎ ‎2.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于巩县(今河南),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B.杜甫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于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C.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本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等等。‎ D.《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 ‎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塞上风云接地阴   塞上:边塞上 C.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 D.白帝城高急暮砧   急:急促;砧:捣衣石。‎ ‎ ‎ ‎4.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 ‎【合作探究】‎ ‎1.该怎么理解“秋兴”这个标题?‎ ‎ ‎ ‎ ‎ ‎ ‎ ‎ ‎ ‎2.探究诗歌内容 ‎  杜甫的律诗有个特点,一般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1)前两联中,作者写了哪些秋景?这些秋景有什么特点?‎ ‎ ‎ ‎ ‎ ‎ ‎ ‎ ‎ ‎ ‎ ‎(2)诗歌的后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 ‎ ‎ ‎ ‎ ‎ ‎ ‎ ‎ ‎3.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以本诗的颔联为例来分析本诗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 ‎ ‎ ‎ ‎ ‎ ‎ ‎ ‎ ‎ ‎ ‎ ‎ ‎ ‎ ‎ ‎ ‎ ‎4.杜甫的诗歌语言十分含蓄,咀嚼起来耐人寻味。试就颈联为例,分析其语言上的特色。‎ ‎ ‎ ‎ ‎ ‎ ‎ ‎ ‎ ‎ ‎ ‎ ‎ ‎ ‎ ‎ ‎ ‎【巩固提升】‎ ‎(一)课内检测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漂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二)课外拓展 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第2小题。‎ ‎                         江汉   杜甫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 ‎ ‎ ‎ ‎ ‎ ‎ ‎ ‎ ‎ ‎ ‎ ‎ 阅读杜甫的《阁夜》,完成下列3-5题。‎ ‎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                                             (选自人教版《语文读本3》P4)‎ ‎3.下面对《阁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 B.其中颔联写出了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借视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听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 C.全诗当用高昂的调子来读,速度要稍快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 D.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后写的,结尾还表达了积极的感情。‎ ‎ ‎ ‎4.杜甫律诗章法严密。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试归纳《阁夜》这首诗前后两层的大意。 ‎ ‎ ‎ ‎ ‎ ‎ ‎ ‎ ‎ ‎5.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是就该诗选景的特点来评价的。请作具体分析。‎ ‎ ‎ ‎《秋兴八首(其一)》参考答案 ‎【知识导学】‎ ‎1、子美  少陵野老   诗圣    儒家   诗史  ‎ ‎2、唐初   古体诗  绝句   律诗   四  八   颔  颈 ‎ ‎ ‎【基础演练】‎ ‎1、答案:xìng    diāo    lù    sēn    zhēn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 :C ‎ ‎【合作探究】‎ ‎1、  答案:“兴”是起兴,“秋兴”即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抒情。‎ ‎2、(1)参考答案: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夔州风云等;凋零衰败的枫树林、萧瑟阴森的巫山巫峡、汹涌连天的江水、密布天地之间的夔州风云,整体上营造了一种阴沉萧森的意境。‎ ‎ ‎ ‎(2)答案提示:①感伤自己的身世和倾诉思乡思亲的衷曲;(“他日泪”是多年来的艰难岁月;“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②忧国伤时之感;(为远方的游子或戍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是国家的秋声;由诗人的颠沛流离可见当时百姓生活的不幸。)‎ ‎ ‎ ‎3、参考答案:“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天萧森之气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诗人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单地描摹江流湍急、夔州风云、三峡秋深的外貌特征,诗人捕捉到它们内在的精神,而赋予江水、风云某种特征。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易无常和危危不安的前途。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 ‎ ‎ ‎4、答案:“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 ‎ ‎【巩固提升】‎ ‎1、答案: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漂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 ‎2、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结合,营造了一个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3、答案:A。 ‎ ‎4、答案:《阁夜》:前四句都在写阁夜看到的战乱凄凉的景象,后四句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或表达诗人伤时感世的情怀。‎ ‎5、答案: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道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笼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 ‎ 咏怀古迹(其三)‎ ‎【学习目标】‎ ‎1.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 ‎2.理解《咏怀古迹》(其三)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3.赏析《咏怀古迹》(其三)的写作手法。‎ ‎ ‎ ‎【知识导学】‎ ‎1.背景补充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这个时候,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 ‎ ‎ ‎2.诗题介绍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 ‎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赴(       )   朔漠(            )  省识(       )    青冢(       )  千载(       )  环佩(       )‎ ‎ ‎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去紫台连朔漠   (           )(           )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   (           )‎ ‎③独留青冢向黄昏   (           )(           ) ④环佩空归夜月魂   (           )‎ ‎ ‎ ‎3.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立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 ‎ ‎4.名句填空。‎ ‎①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②                          ,魑魅喜人过。   (杜甫《天末怀李白》)‎ ‎③                          ,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④ 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 ‎ ‎ ‎ ‎【合作探究】‎ ‎1.探究诗歌内容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这个词语在诗歌中有哪几层含义?请结合诗句分析。‎ ‎ ‎ ‎ ‎ ‎ ‎ ‎ ‎ ‎ ‎ ‎ ‎ ‎ ‎ ‎(2)王昭君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 ‎ ‎ ‎ ‎ ‎ ‎ ‎ ‎ ‎ ‎ ‎ ‎ ‎(3)首句写的是景,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与诗歌的诗眼是否脱节?为什么?‎ ‎ ‎ ‎ ‎ ‎ ‎ ‎ ‎ ‎ ‎ ‎ ‎ ‎ ‎ ‎2.《咏怀古迹(其三)》是咏史诗,重在抒情,但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来实现的,试分析诗歌是用了哪些手法塑造王昭君形象的?‎ ‎ ‎ 提示:    ‎ ‎ ‎ 正面描写 ‎ 肖像、心理、动作 侧面描写 人物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诗句 表现手法 作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 ‎①                            ‎ ‎ ‎ ‎②                        ‎ ‎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 ‎③                            ‎ ‎④                        ‎ ‎                          ‎ ‎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 ‎⑤                            ‎ ‎ ‎ ‎⑥                        ‎ ‎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 ‎⑦                            ‎ ‎ ‎ ‎⑧                        ‎ ‎                          ‎ ‎ ‎ ‎3.《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 ‎ ‎ ‎ ‎ ‎ ‎ ‎ ‎ ‎ ‎ ‎ ‎ ‎ ‎ ‎ ‎【巩固提升】‎ ‎(一)课内检测 ‎1. 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表现在平常的字中蕴含有深厚的意蕴。试以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为例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 ‎ ‎ ‎ ‎ ‎ ‎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 ‎ ‎ ‎ ‎ ‎ ‎ ‎③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 ‎ ‎ ‎ ‎ ‎ ‎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选做题)‎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外拓展 阅读杜甫的《哀江头》,完成下列3-4题。‎ ‎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谓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昭阳殿:汉成帝时的宫殿。第一人:指成帝最宠爱的妃子赵飞燕。这里喻指杨贵妃。‎ 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杨贵妃,意即死生。‎ ‎ ‎ ‎3.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哀”字,你同意吗?为什么?‎ ‎ ‎ ‎ ‎ ‎ ‎ ‎ ‎ ‎ ‎ ‎ ‎ ‎4.“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 ‎ ‎ ‎ ‎ ‎ ‎ ‎ 咏怀古迹(其三)‎ ‎【学习目标】‎ ‎1.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 ‎2.理解《咏怀古迹》(其三)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3.赏析《咏怀古迹》(其三)的写作手法。‎ ‎ ‎ ‎【知识导学】‎ ‎1.背景补充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这个时候,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 ‎ ‎ ‎2.诗题介绍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 ‎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赴(       )   朔漠(            )  省识(       )    青冢(       )  千载(       )  环佩(       )‎ 参考答案:fù    shuò mò      xǐng     zhǒng     zǎi     pèi ‎ ‎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去紫台连朔漠   (           )(           )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   (           )‎ ‎③独留青冢向黄昏   (           )(           ) ④环佩空归夜月魂   (           )‎ 参考答案:①离开  北方的沙漠   ②曾经 认识  ③只,仅仅   面对   ④白白地,徒然 ‎ ‎ ‎3.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立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案:选B。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昭君的。‎ ‎ ‎ ‎4.名句填空。‎ ‎①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②                          ,魑魅喜人过。   (杜甫《天末怀李白》)‎ ‎③                          ,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④ 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答案:①丛菊两开他日泪    ②文章憎命达    ③尔曹身与名俱灭   ④独留青冢向黄昏 ‎ ‎ ‎ ‎ ‎【合作探究】‎ ‎1.探究诗歌内容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这个词语在诗歌中有哪几层含义?请结合诗句分析。‎ ‎ 参考答案:怨恨。一是因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之情。‎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 ‎          二是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 ‎ ‎ ‎(2)王昭君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 参考答案: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汉元帝造成了昭君的悲剧。‎ ‎ ‎ ‎(3)首句写的是景,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与诗歌的诗眼是否脱节?为什么?‎ 参考答案:‎ ‎    首联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图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    不脱节。因为它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托出歌咏对象昭君;为下面她嫁到殊方异域、远离故土和她的思乡怨恨埋下伏笔。‎ ‎ ‎ ‎2.《咏怀古迹(其三)》是咏史诗,重在抒情,但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来实现的,试分析诗歌是用了哪些手法塑造王昭君形象的?‎ ‎ ‎ 正面描写 提示:     ‎ ‎ ‎ ‎ 肖像、心理、动作 侧面描写 人物形象 ‎  ‎ ‎ ‎ ‎ ‎ ‎ ‎ 诗句 表现手法 作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 ‎①                            ‎ ‎ ‎ ‎②                        ‎ ‎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 ‎③                            ‎ ‎ ‎ ‎④                        ‎ ‎                          ‎ ‎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 ‎⑤                            ‎ ‎ ‎ ‎⑥                        ‎ ‎              ‎ ‎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 ‎⑦                            ‎ ‎ ‎ ‎⑧                        ‎ ‎                          ‎ 答案:侧面烘托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雄伟的山川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      正面、侧面结合   “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青冢向黄昏”侧面写其思念故土。‎ ‎      侧面衬托        “空归”衬托其思念故土。‎ ‎      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其美好的品格。‎ ‎ ‎ ‎3.《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答案: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     昭君                                 诗人                          ‎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 ‎ ‎ ‎ ‎【巩固提升】‎ ‎(一)课内检测 ‎1. 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表现在平常的字中蕴含有深厚的意蕴。试以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为例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 ‎ ‎ ‎ ‎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 ‎ ‎ ‎ ‎ ‎③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答案:‎ ‎①一个“赴”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②“独”是只、仅仅的意思,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③“空”是“徒然”的意思。表层意思是说,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层意思是,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 ‎ ‎ ‎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选做题)‎ 答案: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 ‎ ‎ ‎ ‎(二)课外拓展 阅读杜甫的《哀江头》,完成下列3-4题。‎ ‎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谓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昭阳殿:汉成帝时的宫殿。第一人:指成帝最宠爱的妃子赵飞燕。这里喻指杨贵妃。‎ 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杨贵妃,意即死生。‎ ‎3.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哀”字,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意境深邈。所以说它是这首诗的诗眼。‎ ‎ ‎ ‎4.“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锁”字,则意指今日之萧条;两者构成古今对比。“细柳新蒲”是指岸上那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拿抽芽返青的新蒲,本来是茂盛的富有生机的景象,但“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所以这两句通过古今对比和以乐景衬哀情的技巧写出了曲江萧条和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时伤乱的哀思。‎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