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7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
1.(2015年山东东营市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0 题。(14分)
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尔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才开始突破自身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这是创造力起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的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的远祖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有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
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却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的人,越有可能学到新发明。伦敦大学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7.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3分)
18. 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9.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4分)
20.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答案:
17.①久远的历史(或历史学角度)。②人脑的进化(或生物学角度);③知识的传承(或社会学角度)。
评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不能。第⑥段说明现代人大脑主要分区在进化上的生理特点,第⑦段阐述这种大脑的思维功能,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条件,两者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不能调换。
评分:明确观点1分,阐述理由3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9.①拥有认知能力,将知识代代相传,并加入自己的创新;②经常与他人接触沟通,有特定社会环境的推动(或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
评分:答对一方面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0.示例一:如第⑤段说明人类脑量的变化时,运用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在进化过程 中形成 了更大的脑,令人信服。
示例二:如第⑥段说明人类大脑主要分区在经历重新改组时,以现代人和黑猩猩为例,燕进行比较,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现代人进化的生理特点。
评
分:举例、方法、作用各占1分,共3分。举出例句分析或概括说明均可。只举例不得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2015年山东聊城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会呼吸的建筑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取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自然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1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
B.“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
C.“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D.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合主体。[来源:Z#xx#k.Com]
12.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4分)
13.简要说明第③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4分)
14.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5.未来或许会出现怎样的仿生建筑?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答案:
11.A(说明:本题2分。)
12.第②段与第③④⑤段是总分关系,第③④⑤段与第②段相关内容具有按顺序对应的关系。(说明:本题4分。)
13.把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比喻成“葵花子”,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的特点;“都”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了“向日葵建筑”中家用电器的能量全都来自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说明:本题4分。)
14.把双弧形截面的风速与环境风速进行比较,突出了双弧形截面设计能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说明:本题2分。)
15.示例一:像鸟一样会飞的建筑。 示例二:像兽一样会走的建筑。(说明:本题2分。)
3.(2015年山东临沂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8分)
平凡的色彩,不平凡的发明
2014年,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日裔美籍科学家中村修二,由于对蓝光发光二极管研发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蓝光发光二极管究竟凭借着什么样的魅力获得诺贝尔奖的垂青呢?
传统光源的困境
照明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之后,荧光灯、蒸汽灯等传统光源相继出现,这些传统光源能够出色地完成照明任务,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白炽灯需要将灯丝加热到上千度的高温,但电能大都转化成了热能,转化成光能的很少。荧光灯利用汞原子辐射的紫外线,来激发荧光粉出光,虽然有较高的效率,但汞是有毒的,不环保。蒸汽灯通过对放电管产生高温电弧,使汞、钠蒸发,使其产生荧光,同样不环保。鉴于此,传统光源被称作“环境不友好”的光源。
A
受半导体技术的启发,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光二极管,寻求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成光的“电致发光”的照明方式。与传统光源不同,发光二极管它包含着复杂的结构,需要纳米尺度的精确工艺和复杂的技术,而且它的发光原理也是领先的,可以通过改变发光区的成分,改变光的颜色。发光二极管真的一点都不平凡。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芯片非常的微小,所以可以在低电压(仅需几个伏特)、小电流(数毫安)下工作,即可获得足够高的亮度,并且通电后立即以稳定的状态发光,几乎没有明显的缺点,堪称“终极光源”。
姗姗来迟的蓝光
发光二极管有如此多的优点,但为何没有成为我们的日常光源呢?这要从白光合成的原理说起。大家知道,太阳光的不同颜色,我们可以通过混合红、绿、蓝光模拟出来,因此红、绿、蓝被人们称为三原色。如果三原色缺了一种,那么我们就像色盲一样,看不到真实的色彩。
因此,人类要想实现“半导体照明梦想”
,就必须制作出能够发出类似这三原色光的发光二极管。遗憾的是,红光、绿光发光二极管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成功研制出来,而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研发却在很长时间内陷入了停滞。因为制备蓝光发光二极管所需要的材料——氮化镓,在很长时间里,科学家们只能得到粉末状的或者非晶态的氮化镓,而这种状态的氮化镓无法去做发光二极管。
20世纪80年代后,氮化镓材料的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赤崎勇、天野浩小组和中村修二,经过不懈的努力,分别利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镜面般光滑的氮化镓薄膜,完成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工作。1993年,随着第一颗蓝光LED首次由中村修二制成,半导体照明终于走出困境,踏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B
蓝光发光二极管帮助人类实现半导体照明,节约了能源,但它带给人类的远远超出了“绿色环保”的范畴。今天,发光二极管的影响已经相当深远,能够覆盖到信息、通讯以及生命科学领域,在生活中,从宏伟的摩天大楼到精致的电子产品,到处都有发光二极管注入绚丽的色彩。
蓝光发光二极管获奖,实至名归。
(选自《科学之谜》,有删改)
16.本文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研发,为什么要从传统光源写起?(4分)
17.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在文章A、B两横线处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8.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发光二极管照明直接将电能转化成光,发光原理领先,发光状态稳定。
B.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终极光源”,没有明显的缺点,必将取代传统光源。
C.在很长时间里,科学家们只能得到粉末状的或者非晶态的氮化镓,导致半导体照明陷入困境。
D.蓝色发光二极管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发光二极管只有红光、绿光的缺憾,给人民的生活注入了绚丽的色彩。
答案:
16.①说明传统光源的缺陷,引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②作为发光二极管的比较对象,突出发光二极管的特点、优势。(4分,每要点2分)
17.A:发光二极管照明的优点(或特点) B:发光二极管的功用及影响 (2分,每处1分)
18.B(2分,“作为‘终极光源’”和“没有明显的缺陷”与原文不符,“必将取代传统光源”的推断过于武断。)
4.(2015年山东泰安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9-32题
修复大脑不是梦
⑴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而在长期的发展适应过程中,人体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干细胞, 即起源细胞,它是一类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动物各组
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全球目前已经开展了上万例的干细胞移植,经临床证实的干细胞可用于 移植治疗的疾病达92种,包括脑瘫、老年痴呆、糖尿病、肝脏疾病、肿瘤、烧伤、衰老等。
⑵按照发育状态,干细胞可以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 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成体干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 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 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早期胚胎 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全能性细胞。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环境,胚胎干细胞都能被诱 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在科学家的不断尝试下,人胚胎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皰比如神经元、心肌细胞、胰岛细胞和血细胞等。
⑶最近,中国科学家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项新突破走在世界前列。
⑷2013年5月,复旦大学张素春教投领军的科研团队首次将人类胚胎千细胞成功地转 化成特定的神经细胞,并将转化后的中间细胞注入到小鼠大脑中,使已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 小鼠恢复了学习和记忆能力。该成果第一次证明人类干细胞可以成功植入到大脑中,对治愈 各种神羟功能缺陷疾病有重大意义
(5)张素春团队选中了一种不会排斥其他物种移植物的特殊品种的小鼠,他们首先“蓄意破坏”了小鼠大脑中掌握“学习和记忆”、被称为“内侧隔阂”的大脑区域的线路,使小鼠暂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植入后的干细胞立刻形成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神经类型,它们分别与大脑中“指挥”行为、情感、学习、记忆、成瘾和许多其他神经问题的化学物质氨基丁酸或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进行有效沟通,并响应来自大脑的化学指令,开始特化并与海马体中的适当细胞相连接。测试证实,这些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连接”成功的小鼠,常规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了有效恢复,评分明显优于那些依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尤其在“水迷宫”测试中,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小鼠对迷宫的设置记忆清晰,应对自对照组小鼠面临迷宫则慌作一团,不知所措。
⑹干细跑移植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细胞替代来修复大脑损伤,前景诱人。但张教授 指出,目前干细胞治疗还不大可能立即产生效应,因为许多精神疾病仍难以确定是大脑的哪部分出现了问题。 (节选自(《生物读本》)
29.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干细胞和其他几种细胞之间的关系。(3分)
30.怎样理解第⑶段句子中的“新突破”?(4分)
31.文章第(5)段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作用^ (3分)
32.文章第(6)段加点的“目前”和“不大可能”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29.干细胞和“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是并列的两类细胞,干细胞又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30.“新突破”是针对以往的研究而言的,以往的研究是干细胞的移植和分化。张素春教授研究的是胚胎干细胞的转化,将胚胎干细胞转化成特定的中间细胞——
神经细胞,将其注入到小鼠大脑中,使已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恢复了学习和记忆能力。该成果第一次证明了人类干细胞可以成功植入到大脑中,对治愈各种神经功能缺陷疾病有重大意义。
31.作比较。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连接”成功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那些依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的状态作比较,突出了实验取得的显著效果。
32.“目前”,从时间上加以限定,指出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干细胞治疗会有广阔的前景,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大可能”从可能性程度上加以限制,指出干细胞治疗有可能性也存在局限性。措辞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2015年山东潍坊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10分)
给地震波一个空间
段奇清
(1)地震从来都是令人恐惧生畏的自然现象。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旧时代,地震就如同一个暴君,人类只能任它鱼肉宰割。如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对地震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鉴于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大多是建筑物倒塌而导致的,人类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但却极大地增加了建筑成本。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法国马赛菲涅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换一种思路——用比较少的成本、简单易行的办法,减少或消除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3)我们知道,地震就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和纵波,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混合形成“面波”时,它们的破坏性最强。
(4)法国科学家们想,地震波之所以能成为面波,是因为地震波形成之后,在地下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处,便横冲直撞到了地面,造成地面建筑物的成批倒塌,人员大量伤亡。鉴于此,他们开始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研究。
(5)其方法是在地面钻孔。不过,这种“孔洞”不是在地面随便打上一些就能行的。科学家们通过预测出地震波的波长范围,经过计算机模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孔洞的直径应为0.3米,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应为1.73米;由于面波只在地表传播,所以孔洞的最大深度只需5米。
(6)在地面打孔洞是受到“隐身衣”的启发。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被阻挡的光波反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就会成像。物体能“隐身”,是人们为物体穿上某种衣服,即给物体表面涂上一种特殊材料,此时光波会绕物体而行,如同没被阻挡一般,人们也就看不见物体了。
(7)在地面钻孔就如同在“视觉隐形”时给物体穿上的特殊隐形衣,地震波的“眼睛”也就“看”不到地面的物体了,不能再对其形成破坏。不,此时的地震波并不需要“看”地面的物体,因为孔洞已经让它们在里面很舒适了。
(8)法国科研团队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某一处山脚下诱发了两次人工地震,监测发现孔洞让80%以上的面波消失于无形。
(9)不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天气的多变性等不确定因素,要求孔洞这种“超材料”的位置必须高度精确。法国科研团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运用超大功能计算机等设备,完全能够精确定位钻孔位置。
(10)精确定位的孔洞能够对地震波传播介质造成突变,改变其折射方向,折射后的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生共融,最终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能量化为乌有。目前,这项技术已被运用于对海啸的控制了。
(11)给“地震波”一个空间,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地震,不是与之为敌,也不是被动地逃避,而是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
。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3期,有删改)
22.第⑦段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1分)
23.“地面钻孔”为什么可以消减地震灾害?请说明其中的道理。(3分)
24.请简要分析第(1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
25.科学家为“给地震波一个空间”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请结合全文概括。(3分)
答案:
22.打比方(1分)
23.空洞可以对地震波的传播介质造成突变(1分),改变其折射方向(1分),使折射后的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生共融(1分)。
24.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赋予地震波以人的特性,使语言更有趣味性(1分),生动地说明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重要作用(1分)。
25.①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确定孔洞的直径、深度和洞间距离。②两次诱发人工地震并进行检测。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能够精确定位孔洞位置。(3分,每点1分)
6.(2015年山东滨州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0分)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余重秀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 ,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既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
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实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5年第1期,有删改)
18.文章开头从“科幻电影”谈起,有什么作用?(2分)
19.第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0.第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全息摄影只能记录光在某个方向的强度信息。
B.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相同的图像内容,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C.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来源:学*科*网]
D.在电影院戴3D眼镜观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投影仪放映的。
【答案】
18.作用: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二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全息技术(1分)。
19.加点词不能删掉。“一般”表示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全息摄影术在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1分)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删去之后与事实情况不符,语言过于绝对。(1分)“一般”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20.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具体明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全息照片具有艺术性和可观赏性的特点,(1分)使说明更加清楚明白,增强了文章说服力。(1分)
21.C
[来源:学。科。网Z。X。X。K]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2015年山东烟台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题(9分)
时间也是“变色龙”
①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走兽,听得见琴瑟齐鸣,闻得见馥郁芳香,可是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呢?心理学认为所谓的“时间感知”是指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
为何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②人在年少时,往往会感觉日子过得很慢。孩子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时还会盯着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过。然而,人上了年纪之后又总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纪越大,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吗?
③心理学家瓦拉赫和格林研究了一群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比喻描述时间的情况。结果显示,年轻人倾向于用静态比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时间就像平和、静止的海洋”;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用“时间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这类动态比喻来形容时间。
④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当我们年轻时,面带朝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成为父亲母亲……自然而然,我们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新奇的体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会再投以那么多的注意力,于是便会感觉时间一晃而过,觉得时间的流逝变快了。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流逝变快的原因。
⑤我们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演员以慢动作逃离爆炸现场,慢镜头的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惊险刺激。其实,在大银幕外,我们同样能体验到类似的“慢动作时间”。比如,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的脚步慢了下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有蜘蛛恐惧症的人盯着他们十分惧怕的事物——蜘蛛看45秒,然后让他们估计时间过了多久,结果他们都高估了实耗的时间。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空跳伞的新手身上,这些新手总会认为,从同样的高度跳下,自己比同伴所花的时间要漫长得多。
⑦这是因为身处险境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细节,所以,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慢动作运动,觉得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为何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
⑧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比如,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会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那些无聊的事物则会拖曳着时间……1小时无聊的历史讲座似乎比它讲的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冗长。
⑨经研究发现,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在买东西等待付款时,人尤其会感到有资格获得更好的服务。所以,在碰到慢吞吞的收银员时,10分钟的等待就像1小时那样难熬。相反,如果是一个粉丝获得了与偶像见面的机会,那么他或她会觉得在候客室中的等待是一种运气,10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不会让人不耐烦。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美好的时光格外短暂,而枯燥无聊的时光却格外漫长。
14.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上拟写一个小标题。(2分)
15.第⑨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2分)
16.文章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人对时间的感知,从全文看,这三方面内容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7.通读全文,题目“时间也是变色龙”指的是 。(2分)
答案:
14. 为何时间会在恐惧时放慢脚步
15.举例子 作比较
16.不能调换。因为这三者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排列的,同时也照应了“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的这句话。
17.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会因为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8.(2015年山东枣庄市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2分)
你可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丰富
[美]爱德华·威尔逊
①一直以来,如何弄清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总量和它们的全部特性,是现代生物学面临的一大难题。早在250年前,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就将“双名法”(依照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给生物命名的形式,每个物种的名字由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引入生物学,并且确立了鉴定所有生物物种的宏伟目标。
②但实际上,直到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只能弄清庞大生物体系中极少的一部分。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生物物种数量约为190万种,而据估计,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生物加在一起,其真实的物种数量至少是目前人类所知数量的4倍,甚至更多。
③以真菌为例,目前已知的数量约为10万种,但据科学家估计,目前自然界中存在的真菌总数至少为150万种。目前已被记录过的线虫为2.5万种,而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线虫种类估计约有50万种。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物种,目前已发现的种类约为100万种,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昆虫种类估计至少有400万种。
④蚂蚁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例子,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小虫子几乎占据了昆虫总数的1/3,而相较于其他昆虫,科学家对蚂蚁的研究可以算是非常透彻了,目前总共发现了大约1.2万种蚂蚁,但可以肯定的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蚂蚁种类,要比这个数字高出两三倍。在过去一次针对美洲大陆大头蚁的研究中,科学家一共发现了624种大头蚁,其中344种为新种类,而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还有更多的大头蚁新种类将会不断被发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 。
⑤随着生物分类学家不断深入微小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和真菌的世界,我们相信,人类发现的生物种类的数量将会快速增长,因为一些未知的物种可能由于地理分布上存在季节性和限制性的特点,过去一直未曾被人类发现。
⑥此外,我们还找到一些隐藏得很深的新物种,它们形成了一个遗传分化的群体,结构特征非常相近,以至于生物分类学家用传统分类方法根本无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只有通过对它们的DNA进行检测,才能进行分类。在这些分类范畴内,科学家还找到很多新种类的蚂蚁,它们或生活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或生活在土壤深层,或极其罕见地以群居寄生虫的方式,生活在其他物种的巢穴中……
⑦一些体形较大的生物,尤其是哺乳类、鸟类和开花植物,全部种类貌似都被人类发现了,但我们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误导。自林奈引入“双名法”之后,关于较大生物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的关注焦点,相反,他们对那些种类庞杂的较小生物体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度,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⑧对细菌和古生菌的分类研究,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细菌种类约有1万种,但在生活中,我们在1克富含营养的土壤中就能得到5000种细菌,其中大部分是科学界完全不知道的,而1吨土壤中的细菌种类可达上百万种。据科学家对海洋生物做的普查报告预计,微生物占据了海洋生物总量的90%,其中仅细菌就达到了2000万种,如果我们再将病毒也列入统计范畴,那么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总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⑨或许有人会问,你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可是有什么意义呢?很显然,深入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绝不只是统计数量增加那样简单,科学的真正目标与林奈最初所提出的目标完全一致,它们都是为了寻找并统计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种类,从而带来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的价值是巨大且无可争议的,就像人类全面认识构成人体的每个器官、组织、微小细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一样,只有完整地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利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让它变成一座能为人类贡献新型药物和独特生理过程的宝藏,并通过它来改善环境,加快生物技术进步……
⑩
更为重要的是,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助于帮助我们挽救目前人类生存的实体环境,因为维系前者是保护后者的根本所在,如果我们只是保留了实体环境,而不注重前者,那么最终二者都将被破坏。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2期
17.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用一句话补充出第④段空缺处的内容。(3分)
19.第⑧段中说,“对细菌和古生菌的分类研究,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窘境”在这里指什么?(2分)
20.阅读⑨⑩两段,概括列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有哪些。(3分)
答案:
17.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发现的物种与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还有很大的差距。(4分。说明方法2分,作用2分,意思到即可)
18.记录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数量,任重而道远。(或“实现鉴定所有生物物种的宏伟目标,难度很大。”“弄清庞大生物体系,任重道远”等)(3分。意思对即可)
19.人类对那些种类庞杂的较小生物体缺乏应有的关注度,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2分。意思对即可)
20.统计数量增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人类贡献新型药物;改善环境,加快生物技术进步;挽救目前人类生存的实体环境。(3分。每少一点扣1分,扣完3分止)
9.(2015年山东济南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l 2分)
(一)中国竹,意无穷
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②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
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
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珠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
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1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3分)
答:
16.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答: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答:
18.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左右能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答:
答案:
15.示例:①我国竹类资源丰富:②竹与生活息息相关;③竹在文化上赋予我们精神财富。(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做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然后对每个自然段的说明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注意文中一些概括性的语句,它往往是说明的一方面内容
16.“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准确地说明我国云南省只是世界竹类植物起源地中的一个地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地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说明文一些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首先要解释词的含义,并指明其作用(表限定、强调、程度、否定、推测等);其次说明有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个词说明内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等);最后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17.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竹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主要用途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说明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分类别、做诠释、下定义、引用说明等。分析文段的说明方法一定要全面,有几个就写几个。本句列举了竹在衣食住行用中的主要用途实例,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紧承了上文对竹用途的介绍,又引出下文对竹所赋予的精神财富的说明,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承上启下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段结构作用的能力。说明文中间段落在结构上能起到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特点的介绍,与首尾有呼应关系,运用某种说明方法介绍说明对象特点等,具体的作用要看文段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本题“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承接上文,“在文化上所赋予……”开启下文,与文章首尾都有呼应。回答承上启下段落的作用类题目,最后最好加上一句“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