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盘点---议论文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盘点---议论文篇

ID:568773

大小:12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2007中考语文盘点---议论文篇 ‎ 整理人:葛法新 ‎ ‎(二)读书养气(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 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4.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1分)‎ ‎15.选文第①段作者指出了读书的多种目的,且认为“均无不可”。在这几种读书目的中,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我们中学生,请简述理由。(3分)‎ ‎⑴读书的目的最适合我们中学生的一种是 。‎ ‎⑵其理由是 ‎ ‎ ‎ ‎16.第⑤段“厚积薄发”中“厚积”指的是 ‎ ‎ ,“薄发”指的是 。(1分)‎ ‎17.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 答: ‎ ‎ ‎ ‎ ‎ ‎18.下面是几则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项?并说说理由。(2分)‎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答: ‎ ‎ ‎ ‎ ‎ ‎19.“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分)‎ 答: ‎ ‎ ‎ ‎ ‎ ‎(二)读书养气(12分)‎ ‎14.读书可以养气 ‎15.略 ‎16.读书多 写出好文章 ‎17.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18.①④‎ ‎19.略 ‎ 是谁扼杀了哀愁 ‎ 迟子建 ‎①现代人一提“哀愁”‎ 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亢奋。‎ ‎②我没有把哀愁看作是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我将哀愁看作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酵母。‎ ‎③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声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说没就没了,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让人哀愁?我期盼了一个夏天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④人的怜悯之心是裹挟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雾珠,是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斤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号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浪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沓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庆典的焰火中变得干涩和贫乏,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⑤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姜缩了。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⑥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炫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烟尘?‎ ‎⑦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混沌、装神弄鬼。那些自诩为切近底层生活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气。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尽管我们过得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了。‎ ‎ (选自《黑龙江日报》‎2006年5月10日,有删改)‎ ‎20.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多数现代人对待“哀愁”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 ‎21.第③段中,作者表现哀愁“悄然飘人”我的心灵时,为什么选取这三种情景?请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2分)‎ ‎22.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一个事物,写一个句子。(3分)‎ ‎ 例句: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 ‎ 仿句:‎ ‎23.作者为什么说“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 20.作者在文中写现代人对“哀愁”多带有鄙夷之色,将“哀愁”看作是禁锢自己的镣铐急于挣脱和抛弃。(2分。娜夷I分,当作禁锢急于挣脱1分,意思对即可)‎ ‎ 21.作者选取人亡、物毁、景失三种情景,各代表人生的一种缺失;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情景对于一般人并不易产生心灵的触动,却能悄然飘人“我”的心灵。(2分。每个要点I分,意思对即可)‎ ‎ 22.略。(3分。本题要求考生就一个事物写三个比喻,言之成理、顺畅自然即可豹情赋分)‎ ‎ 23.(1)因为我们在现代生活环境下疲于应付新事物,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缺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略。(2分。同意或不同意都可,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粉丝是一种公害 王小峰 每年的‎12月8日,全世界的人都会纪念一个人——约翰·列侬。1980年的这个日子,他被发疯的歌迷枪杀,至今杀手还在监狱里服刑。每到祭日前后全世界都会掀起一股纪念热潮。‎ 人们只会用温和的方式来纪念这个冤魂,或者谴责那个失去理智的马克·查普曼,除此之外,大概也只能一声叹息了。倒退20年,中国人知道列侬被枪杀的消息后肯定大惑不解,为什么一个非常热爱自己偶像的人会亲自杀掉偶像?大概资本主义真的堕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按照查普曼当年的供词意思是:我不想让别人跟我一起分享我对他的崇拜。如今,咱们越来越能理解查普曼的行为了,因为他太喜欢列侬了,喜欢一个人,做出什么荒唐的举动都不为过,哪怕是失去理智。‎ 中国内地大约是在90年代初期出现追星族现象的,当时最明显的是香港四大天王,在内地形成了第一批追星族群。那时候,媒体上关于追星族的讨论有很多,尤其是老师们都很担忧追星带来负面效应。现在,当年追星的孩子有些可能都当老师了吧,老师不会再担心追星问题了。90年代初期的追星现象,我们可以解释为新一代人释放个性的结果。因为再早以前,年轻人就像谷建芬写的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想唱歌我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可见追星族现象,至少是个时代的进步。‎ 今天,人们基本上不用“追星族”这个落伍的词汇了,正如这些追星群体的表达方式升级一样,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粉丝”。互联网的出现,使这些过去处在散兵游勇状态下的粉丝们更容易物以类聚到一起,壮大规模是转瞬间的事情。而且,粉丝们的种种行为也表现得越来越极端,最突出的就是超级女声比赛,当这个马拉松式的电视节目最终成为一场娱乐盛宴后,它终于验证了中国内地的粉丝绝对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粉丝差,而随后的超女演唱会,频频出现粉丝过火的事件,在武汉,连保安都加入了粉丝行列,据说天娱公司的老板王鹏上前维持秩序竟被保安粉丝打倒在地。‎ 更要命的是,不同明星的的粉丝开始势不两立,相互攻讦。如果说当年出现追星族现象是对过去个性的释放,那么今天的粉丝现象则是极端自我主义膨胀后的结果——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这种排他性貌似很合理,可以区别出粉丝们相互之间的身份,但是变成对峙和冲突就成了狭隘心理的表现了。当这些年轻的粉丝们从小就培养出狭隘心理后,这对社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世界上出现的东西不可能你都喜欢,但是你得容许你不喜欢的事物存在,这叫宽容。但是现在粉丝们的种种拙劣表现让人看不出这个社会的宽容性在哪里。‎ 粉丝们表达自己的爱恨已经成了一个时尚,他们可以通过民间组织或互联网把这种滥情方式发挥到极致,所以,不管是爱还是恨,都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讨厌,成了一桩社会公害。‎ ‎23.细读全文,请简述作者写作的思路。‎ ‎24.探究文意,回答问题。(5分)‎ ‎①为什么说90年代初的追星族现象是个时代的进步? (2分)‎ ‎②为什么说粉丝现象是一种社会公害?(3分)‎ ‎25.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你谈谈对粉丝现象的看法.(4分)‎ ‎ 23.(4分)先说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偶像崇拜,再说90年代初的追星族现象,然后重点谈当今的粉丝现象,从现象描述到本质分析,最后结论点题。‎ ‎ 24.(5分)①从传统社会的压抑个性到新一代人的敢于释放和张扬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个进步。(2分) ②粉丝们行为表现极端而过火,因互相排他而造成对峙和冲突,毫无节制地放纵爱恨情感,是狭隘自我主义的极端膨胀,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3分)‎ ‎ 25.(4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是:①从作者的观点谈开来;②表达流畅;③言之成理,能表现出考生的思考和思想;④世界观正确,情感、态度积极。‎ ‎ (一)(13分)‎ ‎(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2)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地敲打着一个新的互联网传奇。《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经常写博,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3)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 ‎(4)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和发布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沟通。‎ ‎(5)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使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博客将成为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6)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和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7)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 ‎(根据有关材料改编)‎ ‎7.概括第(2)段的主要内容。(3分)‎ ‎ ‎ ‎8.第(3)段中加点的“零门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 ‎ ‎9.从本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3分)‎ ‎ ‎ ‎ ‎ ‎ ‎ ‎10.第(7)段提到,博客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遭到了人们的质疑。你是怎样看待博客的呢?请结合本文,简要阐述你的看法。(4分) ‎ ‎ ‎ ‎ ‎ ‎7.近年来,博客在中国疯狂(快速、迅速)发展。‎ 评分标准:3分。如只写出“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可得2分。‎ ‎8.加入博客没有条件限制。‎ 评分标准:3分。如用文中原句“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答也可。‎ ‎9.⑴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 ⑵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使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 ⑶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 ‎ 评分标准:3分。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如用原文⑷⑸⑹段中的第二句回答可得2‎ 分。‎ ‎10.示例一: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博客虽然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但它的积极意义更大,所以我们要肯定它的存在。‎ 示例二:我认为,博客出现的不良倾向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博客的管理,使它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 评分标准:4分。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读 书 与 思 考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 ‎,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 ‎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    (选自‎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先回答: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再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结合语境,在文章第③段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用名言警句论述了读书时思考的作用。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另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结合文章,填充下面读书卡片(其中“内容摘要”‎ 一项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分)‎ 读书卡片 ¡ 类别:文化教育 编号:001 ‎ 题目: 作者: ‎ 出处:‎2002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 ‎ 内容摘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1‎ ‎23.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4.事例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各1分)‎ 例如:作者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青年人盲目追逐国外思想、学说作为事例,来论证思考的重要性。(2分)‎ ‎25.例:思考,才能启迪智慧。(句式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26.例: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7.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本文论述了读书方面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的观点。‎ 大国的随想 单之蔷 从人类历史,要成为大国者,空间上要有独特之处,一般而言,要有地理屏障的保护,比如中国,东面有浩瀚无比的太平洋作为屏障,西面有喜马拉稚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保护,因此中国的文化能够一直纬延下来。还有,大国一却该出现在大陆的边缘地带,因为这样可可以避免四面受敌,赢得发展的时间,比如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在大陆的中间地带,很难出现大国,这些地方只能是大国轮番表演的舞台,是大国的通道。像英国的经历,更说明边缘地带是大国的摇篮。当来自东方的武力横扫欧亚大陆时,英国这个岛国可以躲过劫难,而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区域,但这只是国家的形式,并不是国家的本质,真正的国家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已经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即“国家意识”,也就是大家都在内心深处认为我是“某国人”。我们中华民族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意识”,所以后来我们虽然有过多次被征服、被占领的历史,但最后的结果总是征服者被同化。相反,一些帝国成也倏忽,败也倏忽,其原因就是扩张和征服的速度太快,远远大于“国家认同”形成的速度。‎ 大国除了这些文化的因素外,还有军事和经济科技的实力,而后者决定前者。一个国家是否是大国最关健的因素是经济的实力。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才能从经济总量中拿出更大的部分用于军事,以取得军事的优势。‎ 但如何成为大国,从历史看,有一条规律,就是凡与大国直接对抗的,很难成为大国,反而采取跟随战略的,则可能获得成功。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曾经采取与大国对抗的策略,这被证明很不成功,后来邓小平所说的“不抗旗,不当头……”‎ 的战略,实际上就是跟随战略,反而获得了成功。跟随很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不亚于发明,比如日本就很少有重大的科技发明,但由于善于学习应用,日本目前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假使中国称为大国了,那么中国的行为与以往西方大国的所为会有什么不同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在对大国的理解中可见端倪。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认为:大国就是能保卫自己,能对付任何国家的国家。‎ 有意味的是,中国学者关于大国的标准,都强调大国的道义责任。北京大学张详龙教授特别强调大国的文化感召力;学者盛洪也反对实力崇拜,强调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将结束战国——帝国——战国这种国际关系模式,出现一种后帝国时代,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切都基于中国人有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孔子的大同世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预示着中国文化的非强权的发展趋向。也许西方的大国概念再加上中国文化中的“理想国”的内涵,才是未来大国应有的姿态。(有删改)‎ ‎20.阅读全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对大国进行“随想”的?(3分)‎ ‎21.文中阐述的成为大国的必备因素有哪些?(3分)‎ ‎2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文中找出作者认为秦朝短命的原因。(2分).‎ ‎ ‎ ‎23.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这一切”指代哪些内容?(3分)‎ ‎24.具体说说作者认为未来大国应有怎样的姿态?(2分)‎ ‎(共13分)20.成为大国的必备因素;如何成为大国(不与大国直接对抗,采取跟随战略);未来大国有的姿态.(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21.地理因素(地理屏障保护,处在大陆边缘) 文化因素(国家意识、国家认同)军事和经济科技实力。(每点1分,共3分) 22.秦朝扩张和征服的速度太快,远远大于“国家认同”形成的速度。(秦朝初建,还没有在六国的遗民中形成凝聚力,形成统一的“国家意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3.中国学者都强调大国的道义责任;中国与西方国家大国的标准理解不同;假使中国成为大国了,中国的行为也会与西方大国的所为不同.(每点1分,共3分) 24.要点:军事和经济科技实力雄厚,能保卫自己:注重道义责任。(每点1分,共2分,只答文章最后一句不给分)‎ 阅读《人生的标点》,完成16-20题。(14分)    人生的标点    ①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②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成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③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④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 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诚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⑤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灵。    ⑥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我就是这过程。”    ⑦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已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将贝壳留给了沙滩; ,    , 。    ⑧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⑨我相信,我始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16、从全文看,文章以“人生的标点”为题有何用意?(2分)‎ ‎    17、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什么?它揭示了怎机关报 人生哲理?(4分)‎ ‎    18、依照文中划横线句,用“普经的历程应像……虽……但”的句式仿写。(2分)‎ ‎19、品析文中划波浪线语句的内涵。(3分)    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 ‎   20、请发挥想像,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说说理由。(3分)‎ ‎  16、表明文章借标点符号的外形特点和不同作用来揭示人生的哲理;同时,以标点喻人生,使文章的说理更生动、更形象。    17、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以……过程;人生贵在追求与奋斗,人口有在不断地追求与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    18、曾经的历程就像落了山的太阳,虽已不复光辉,但它把星星留给了苍穹。    19、每个人应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别人的过错,用宽容的心态面对人生。    20、示例:人生是书名号,因为在人生的书册里留下了我们追寻梦想的足迹,书写了我们铸就辉煌的历史。 独处与思考 石庆华 ‎ 独处,是入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入,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入来说,闲暇是入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 ‎ 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许多入都心浮气躁,害怕孤独,哪里还有静静独处的耐心,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着独处的滋味,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视为神经不正常。‎ ‎ ‎ 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 ‎ ‎ 虽然时下喜欢独处的人,被视为另类或性格有点怪异。不过,一个人既然喜欢独处,那就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仍然我行我素、矢志不改。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他们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人生在世,与人共处,可以创造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自我独处,则可以创造独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 一个人独处,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一下独处的时光,彻底地忘掉一切烦恼和久积心头的忧郁,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中的污垢,让灵魂彻底净化。这样的独处又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有诗情画意,有如音乐般优美的旋律,但同时也有丑恶与狰狞。正因如此,才有人选择独处。独处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意愿。‎ ‎ 独处之人,远离扰攘世界,浮嚣市声,躲进书斋,以书为友,皓首穷经,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尽管读几本书,寒不可衣,饥不当食,但它能净化人的灵魂,绝不会因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而苦恼。独处之人,夜阑人静之时,遥望星空,慨宇宙之浩大,叹人生之屑微,绝不会去与人争蝇头之利。独处之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对酒当歌,自寻欢乐,傲视世俗。‎ ‎ 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来。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卢梭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 ‎ ‎ ‎ (2005年第5期《思维与智慧》)‎ ‎11.作者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2分)‎ ‎12.作者在文中着重阐述了“独处”的作用,请分条概述。(3分)‎ ‎ ▲ ‎ ‎ 13.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 ④修辞手法 ▲ ‎ ‎ ②表达效果 ▲ ‎ ‎ 1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述“独处与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3分)‎ ‎ ▲ ‎ ‎ 15.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而是残缺的人生。‎ ‎ B.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 ‎ C.只要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就是残疾人,他们也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 业绩。‎ ‎ D.文章多次引用名人诗文,持论有据,主旨明确,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丰富的学识修养。‎ ‎11.乐于独处,静心思考,才能拥有一颗独特而自由的心灵。 ‎ ‎ 评分意见: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 ‎ 12.①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②独处,可以创造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③独处,能净化人的灵魂。‎ ‎ 评分意见:本题3分。答对l条得l分,意思对即可。‎ ‎ 13.①排比兼比喻:②使语言形象生动,语势充沛,强化“独处”的重要性。 ‎ ‎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一问各l分。意思对即可。第一问必须说出两种修辞方法才能得1分,否则不给分。‎ ‎ 14.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只有在独处中静心思考,才能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和领悟。‎ ‎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对相互之间关系揭示不充分的,扣2分。‎ ‎ 15.B(2分)‎ ‎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11——14题。(15分)‎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 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丁肇中)‎ ‎11.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作者所体会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分)‎ ‎ ‎ ‎ ‎ ‎ ‎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4分)‎ 事例: ‎ 作用: ‎ ‎ ‎ ‎13.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2分)‎ ‎ ‎ ‎14.请结合选文内容,以学习实际为例,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神?(5分)‎ ‎ ‎ ‎ ‎ ‎ ‎ ‎11.(4分)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2分)‎ ‎ 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2.(4分,其中事例2分,作用2分)‎ ‎ (事例一)王阳明“格”竹子 ‎ 作用:作为论据直接证明前文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能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同时又从反面证明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 (事例二)“我”(作者)到美国学习的“遭遇”(经历)‎ ‎ 作用:论证文中提出的“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实验”的观点,突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13.(2分)示例: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出真知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行 ‎14.(5分。观点明确1分,举例2分;有点分析1分,论述有条理1分)提示:可从中国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或我们需要面对今天的世界环境等角度结合学习实际加以论述 初中语文教育网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