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
3
秒钟定则”
》
学习目标:
1
、掌握说明文阅读技巧,并灵活运用;
2
、运用所学知识,补充题型并解答。
解题程序: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
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 先读原文,完成
3
个任务:
(1)
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
给段落标上序号。
(3)
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
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
。这其实考的就是考生的审题仔细与否。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
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
,如第
1
题答案在第
1
段或第
2
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一、阅读语段,整体感知
大声阅读语段,了解文章大意,给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思考: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
、作者是如何介绍的?
二、审读题干,找出答案
审读题干,圈画关键词,猜测命题者的意图,确定答案检索区间,找出对应句。
第
13
题 用原文语句写出“
3
秒钟定则”的基本内容。
答案:
3
秒钟间隔也许是人类感知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我们对于“此刻”的感知,大概就倾向于持续
3
秒钟。
第
15
题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说明方法及作用
。
先
找准划线句,
再
仔细辨识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一种还是几种,
然后
说出它的作用就可以了。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一定要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切忌泛泛而谈。
二、说明方法答题格式: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简要分析
,
说明
了
(
填说明中心
)
,使
说明
(表示效果的关键词)。
1
、举例子:运用了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通过举
××
的实例
,说明了
(说明中心),
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
、打比方:运用了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
将
××
比作
××
,说明了
(说明中心),
使说明更生动形象。
3
、作比较:运用了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
把
××
和
××
加以比较
,
突出强调
了
(说明中心)。
4
、列数字:运用了
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
用具体的数据
说明了
(说明中心),
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答案
: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突出地说明了缩短了“
3
秒钟节奏”虽然会使我们对外界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但也会让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第
14
题 第①、②段有何关系
?
它们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
解析:考查说明文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考查
对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的把握
。而且这两段在文章的开头,
即考查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后一问有不同答题角度:(
1
)文章第一段,通常起着引出说明对象
/
说明事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2
)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运用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
(作用)。
答案:
第一问:
两者之间是由个别到普遍
(
特殊到一般
)
。
第二问:
这两段由人类行为中普遍存在的
“
3
秒钟节奏
”
现象引出说明内容,吸引读者。作为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
3
秒钟节奏
”
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行为中。
第
16
题 人体有这么一个“
3
秒钟节奏”,对其原因,科学家有怎样的推测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现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科学家对人体有这么一个“
3
秒钟节奏”的原因的猜测
,我们先把题干的关键词句还原到语段中,找到第
8
段,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并且要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生活的启示。做这类开放题型时要注意
提取原文中的关键词句
。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
,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对照解析,寻找得分点
科学家猜测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觉每隔
3
秒钟要重新调整一次,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生活中,我们要练习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在危险的时候,才能保住性命。
答案:
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所以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
3
秒钟要重新调整一次。
这一发现启示
我们在生活中要掌握好生活节奏,这样才能使我们既能够对外界的威胁适时地作出反应,又能够比较从容地生活。
三、补充题型,进行解答
各人口头命题并解答,小组交流,展示。
做一做:
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显示本文说明顺序的关键句子,抄写在下面。
(3
分
)
答案:
逻辑顺序
(1)“3
秒钟定则”对人类有什么用呢
?
(2)
为什么会有这么
—
个“
3
秒钟节奏”呢
?
解析: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事理。具体次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
2
、说明文的语言一般比较准确、科学、严密。请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3
分)
例如:
一些
哺乳动物和鸟类的
某些
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
正是这恰到好处的
3
秒钟,使我们既能够对外界的威胁适时地作出反应,又能够比较从容地生活
——
任何改变都
可能
不利于我们的生存。
解析: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
精确数据
的句子;②找有
概数
的句子;③找
带有限制性或猜测性词语
的句子。
掌握技巧,灵活运用
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正确筛选和提炼文中的信息 ;
2
、分析说明的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3
、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
4
、分析文中段落的作用;
5
、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
、联系文章与生活实践谈自己的感悟、启示或创造、发明。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