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阻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
蒹 葭
苍 苍
,白 露
为 霜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央
。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葭
萋 萋
,白 露
未 晞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
:干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跻:高
坻:水中高地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每章前两句,语速应缓慢,读出苍凉味。
”溯洄“、”溯游“两句,动作焦急急迫,语速应较急促。
”道阻且长“等句,语速应慢,体现险阻重重。
”宛在“三句,应读出失望、怅惘之情。
朗读指导
本诗三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一 苍苍 霜 一方 长 央
二 凄凄 晞 湄 跻 坻
三 采采 已 涘 右 沚
重章叠句:是
《
诗经
》
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 美感,逐渐把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人物内心浓烈的思想感情。
重章叠句
初读诗歌,感受音韵美
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节奏和韵律)
(
1
)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
2
)作品押韵:
(
3
)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
(
4
)运用重章叠韵,一意化为三叠,反复咏唱、一唱三叹。
感受画面美。
诵读全诗,描绘你脑海中的一组画面。
要求:什么场景?什么人物?什么活动?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再读诗歌,体会意境
意象:
所谓意象,指
客观物象
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
固化
的一种
艺术形象
,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
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
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意境:
文艺作品
借助形象
传达出的
意蕴和境界。
是诗人的
主观情感
与
客观景物
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
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景、人、物
氛围、境界
(描写了哪些景物,造成一种怎样的气氛?)
全诗通过苍苍芦苇、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难觅的伊人
等意象,
营造出一种凄清、朦胧的意境
。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
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
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
……
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
“
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
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
伊人
”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
百读不厌
。”
----
闻一多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小结
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