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
起源于隋唐
之际,
盛于宋
,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是称
“曲子”“杂曲子”“曲子词”,
后来也称作
“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还有“倚声”“填词”等。
(
调
有定格,
句
有定数,
字
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
词牌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
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调分类
:词分为
小令
、
中调
、
长调
,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58
字以内为小令,如清平乐;
59
至
90
字为中调,如蝶恋花;
91
字以上为长调,如念奴娇。
词的流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
豪放派
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
苏轼
、
辛弃疾
。
婉约派
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等。
词的结构
:分上片(阕)、下片(阕)。
虞美人
一、字音(红色字)
雕
阑
玉
砌
二、李煜
(937
-
978)
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
徐州
(
今属江苏
)
人,一说湖州
(
今属浙江
)
人。
南唐
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
(961
年
)
继位,史称
李后主
。(可归属
婉约派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与其父
李璟
并称“
南唐二主
”,俱为五代著名词人。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
32
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
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
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
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
《
虞美人
》
、
《
浪淘沙
》
、
《
乌夜啼
》
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
《
南唐二主词
》
中。在位时间
(961-975)
。
评李煜
: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三、品读词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
1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问
2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
3
:理解“又”字的含意。
点明后主归宋后又过了一年,一个“又”字让李后主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以一个亡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任情纵性,无所顾忌的个性。
上片:
怀念故国,抒写悲恨。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
1
:“只是”换成“只有”可以吗?
“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长恨之感。而“只有”无此意义,强调的是人已老,其余一切还在,而未有改变,这样与整首词的内容不符合。
问
2
:着一“改”字特别精要,你是怎样理解?
“改”字写出了李煜由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思,他对国家和自己一生变化的痛苦回味。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
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
运用
夸张、比喻
,将
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而一个“愁”字,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运用
反衬
的方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人生的短暂与可悲。
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下片:
悔恨人生,抒亡国之愁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李白
《
金陵酒肆留别
》
水流无限似侬愁。
——
刘禹锡
的
《
竹枝调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
武陵春
》
日暮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
寇准
《
夜度娘
》
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
——
秦观
《
千秋岁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秦观
《
江城子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
《
相见欢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
王实甫
《
西厢记
·
长亭送别
》
有关愁的诗句
1.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柳永
2.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李清照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
4.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
5.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李白
6.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李白
7.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
李白
8.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白
9.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李白
10.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秦观
11.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
1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范仲淹
1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
14.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
杜甫
15.
水流无限似侬愁
——
刘禹锡
16.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欧阳修
17.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18.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
20.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
韦应物
21.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李商隐
四、探讨问题
有人说这首词是李煜的绝命词,真实与否不可定论,但为何这首词却招来了杀身之祸?请结合词内容谈谈。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五、艺术特点
1.
起伏跌宕的笔法。
一开头是发问,写眼前实景;接着是感叹,表明作者已然沉入回忆之中,这又成了虚写。虚写后又立即回到实景上来
——“
小楼昨夜又东风”,而登楼遥望后又回到了虚写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下片一开始也是虚写,是作者想像中的故国,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这写,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笔力完全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把一己之愁化成了人类的悲情。全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2.
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具象)化。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如何才能用文字表达得具体形象呢?作者用起伏跌宕的笔法把这一感情表达得让人似乎能身临其境,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要表达物是人非之愁,作者用了一个“又东风”“不堪回首月明中”就完成了。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喻愁多,用东逝之水比喻愁源源不断,一个抽象的概念至此变得非常具体。
亡国之愁,愁如江水
绝命之词,词似醇酒
李煜的作品欣赏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