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ID:569233

大小:404.5 KB

页数:7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第4—7题)‎ 第4题 断句题 全国卷对断句的考查始自2014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015年全国卷对此又做了微调,把断句题放在了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小题的位置,顺序的调整是一种新的导向,足见命题人对文言文断句题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断句题是一个送分题,因此,文言文阅读类题目要想取得高分,断句题不容有失。‎ 必须掌握的解题3步骤——解题快又准 ‎ ‎ ‎ ‎ ‎ ‎ 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考生拿到一个文言文片段,先不要急着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片段,大体上搞清这个文言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如下例:‎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语段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赵国因为战争,国内粮食匮乏,赵王向齐王求救,齐王却不愿拿出粮食来救助,周子通过“唇亡齿寒”的比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各个方面对齐王进行劝说。理解了这些,便可对上面语段进行初步断句。‎ 首先根据文意从“今日”前断开,将本语段分成两层,前一层是比喻导入,后一层是实质问题,故应从“今日”前断开。接着,分别审视前一层和后一层,通过语感和对语段的理解,不难将前一层从“犹”之前断开(前后两句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将后一层从“且”之前断开(前后两句是递进关系),从“不”之前断开(据句间层次关系而断),初步断句如下:‎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关键 通过第一步,将能断的先断开,化大为小,缩小思考范围,再集中精力通过抓关键点分析难断的句子。具体来说,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词语,二是句式。‎ ‎1.词语 ‎(1)根据标志词断句 一般需在其前面停顿的5类词 敬谦辞(君、公、卿、夫子、臣、窃、愚,等等)‎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如吾、余、尔、汝、彼、斯,等等)‎ 发语词(夫、惟、且、盖,等等)‎ 关联词(至若、苟、虽、纵、向使、若夫、至于,等等)‎ 疑问词(何、谁、孰、安、胡、岂,等等)‎ 一般需在其后面停顿的2类词 语气助词(也、乎、哉、与、欤、尔、耳、邪、耶、矣、焉,等等)‎ 对话词(曰、道、言、云,等等)‎ ‎ ‎ 或在前停顿,或在后停顿的词 ‎ ‎ ‎ ‎ 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等等)从语法的角度判断它们是做主语还是宾语,主语在前停顿,宾语在后停顿 一般需在其前后都要停顿的词 句首感叹词(呜呼、嗟乎、噫、噫嘻、悲夫,等等)前后均要停顿 ‎ ‎ 根据语气助词“也”可将上例继续断句如下:‎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至此,只剩下“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五处。前两处通过划分句子成分(下面讲到)可断为:‎ ‎“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根据句式相关知识(下面讲到)可将后面三处断为“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这三个句子都是判断句,判断句中主语和宾语之间要断开)。‎ 参考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 ‎(2)根据谓语成分(动词、形容词)断句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的词),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如:‎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2014·浙江高考)‎ 语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加、逾、深、腾、达、谓、识等。这些词语中可能做谓语的有:加、逾、腾、达、谓等。然后根据这些谓语往前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比如:“加”,“以谦德”是介宾短语,做状语,是来修饰限制“加”的,此处,“以谦德”是状语后置,故可以判断“谦德”后要停顿;再如“谓”,其主语应该是“时人”,宾语部分应该是“常公能识真”这个主谓短语,这样可以判断“时人”前要停顿。‎ 参考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处可断可不断)‎ ‎2.句式 ‎(1)特殊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者……也”这一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断句时很好的帮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句子中的“不亦……乎”这一句式可用于准确理解句意并断句。‎ ‎(2)整句 文言文一般都比较注重语句的整散结合,特别是整句部分,往往使用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的修辞或者是使用对举、对比的手法等。断句时,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来判断断句点。比如:‎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滕王阁序》)‎ 这段话中,第一句,用了“他日”“今兹”对比;第二句,用“杨意”“钟期”的事例对举。断句时,考虑这些内容,就比较容易判断出断句点。‎ 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 断完句后,考生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 ‎ ‎ 用“/”给下面语段断句。‎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选自《六韬·盈虚》)‎ 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通读这段文字,可知其大意是:当自己厌恶的人有功时或喜爱的人有过时应该如何做,对待鳏寡孤独、遭受灾祸的人应该如何做以及如何向百姓收取赋税等。根据语感及文段大意初步断句如下:‎ ‎/ 振赡祸亡之家//故万民富乐而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关键 通过第一步初断后,再对所断开的句子逐个分析,发现第①句中有“所憎者”“所爱者”,可判断其是个对偶句,应从“所爱者”之前断开;第②句通过抓谓语动词“存善”“振赡”,可知有两个句子,故从“振赡”之前断开;第③句的句式对称,抓住关键词“甚”可断为两个句子;第④句中“而”是并列连词,不必断开。‎ 参考答案: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 反复通读可以判定,上面答案中的断句符合语意,关键处断句精准。‎ ‎ ‎ 必须练熟的高考2题型——题型不同,方法略异 ‎ ‎ ‎ ‎ ‎(一)客观型断句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型断句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去掉标点,设置的停顿一般为8处左右,难度不大。考生在解题时只要遵循“3步骤”,熟练运用其中的技巧,同时巧用排除法即可准确选定答案。‎ ‎ ‎ ‎1.(2015·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选A 解题时,在通读的前提下,要抓住三点:一是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时在前边提顿,做宾语时在后边提顿。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二是谓词,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般情况下,出现谓词,就是一次停顿。三是特殊结构,如介宾结构后置,后边必须停顿。本题中,“高丽入贡”与“高丽入贡使者”看似都可停顿,然“高丽入贡使者”是一偏正短语,不是一个句子,在此停顿不合语法规范,据此可排除C、D两项。从语意上看,“宰相谓其所论”语意不完整,因此在此停顿不合语意,所以可排除B项。‎ ‎2.(2015·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注] 护儿,人名。‎ 解析:选D 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根据词语词性、句式特点,利用排除法,便可准确判定答案。具体做题时,要充分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和句子结构等进行断句,比较四个选项,发现突兀之处即予以排除。本题中“会周师定淮南所”与“会周师定淮南”,“定”为“平定”义,因此“会周师定淮南所”句意不通,据此可排除A、B两项。“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无主语,句子结构不完整,且“数见军旅护儿”句意不通,所以在“护儿”后断句错误,所以答案为D。‎ ‎3.(2015·重庆高考)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解析:选C 首先,通读这段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乃”之前要断开,从而排除D项。“责”是“要求,索要”的意思,“信”是“相信”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所以不会同在一个分句里,从而排除A项。“去”是“离开”的意思,“不顾”是“不回头看”的意思,“自是”是“从此”的意思,所以“不顾”与“自是”之间应该断开,从而排除B项。故C项正确。‎ ‎4.(2015·山东高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的关键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句话,了解大意。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乃”“以”前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本句是说将领接受任命后,国君命令太史占卜,举行斋戒、颁授斧钺等活动,需要弄清楚一共是几件事,然后将不同的事之间断开即可。‎ ‎5.(2015·湖南高考)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解析:选A 这句话批判了那些在位但不作为的为官者。“何预我事”意思是与我有什么关系,要停顿;“自苦奚为”意思是自找苦吃干什么,要停顿;“此念”代指前面那种想法,应和前面顿开。‎ ‎6.(2015·广东高考)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解析:选A 首先,通读文章,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矣”后面要断开,据此可排除C、D两项。“要之”是“总而言之”的意思,据文意,“人实为之要之”不通,排除B项。‎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生物弭灾之功也 解析:选D 根据句意可知,“冰雪冱寒”“有成物之心”之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而将B、D两项进行对比会发现D项的断法更合适。‎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解析:选C 联系语境可知,前面三个“之”在句中都是代词,代指“舜”。再根据句意可知,句中动词“禅”“享”“戴”所支配的宾语皆为“舜”,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剩下的C、D两项中,最后一个“之”应为助词,“孝友之德”为偏正短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D项,可知正确答案为C。‎ ‎(二)主观型断句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型断句题有两类:一类是提供语境的主观型断句题,即从选文中截取一段话,去掉标点,设置试题,一般停顿8处左右,分值为3~5分,如2014年、2015年高考浙江卷;另一类是提供非充分语境的主观断句题,即指不在前文给出的阅读文段中选取材料,而是另选一个小文段,要求考生进行断句。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2015年高考四川卷。此题型与客观型选择题相似,难度稍大,考生在做题时,尝试用“3步骤”解题。‎ ‎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节选),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注]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 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解析:首先,通读全文,得知画波浪线处内容是对为滕侯作传的理由的总结;其次,看到三个并列句式,“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可以粗略将其分为三层;最后,寻找文中的标志性词语,分析词语之间的关系,标出停顿处。值得注意的是,并列关系、连动关系一般不停顿。第一层“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中,“虑熟谋审”是并列关系,中间一般不停顿;“力不劳而功倍”是由连词连接的并列结构,其后可断开;“作事”是动宾短语做主语,“作事可以为后法”是典型的主谓宾结构,其后可断开。第二层“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中,“思为利”是动宾关系,中间不停顿;“于无穷”是后置的介宾结构,其后必须停顿。第三层“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中,“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是主语,因为比较长,习惯上停顿;谓词有“欲、纪”,但“为滕侯纪”是“欲”的宾语,“欲”后不停顿。‎ 参考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参考译文:他深思熟虑,不用花太多的力气而收到成倍的功效,这种做事的行为可以作为后世人仿效的法则,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一个理由。不只是想着当世人的赞誉,而是考虑为千秋万代谋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把它废弃,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二个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侯写这个记,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三个理由。有三个写记的理由而不能不写,于是写下了此篇文章。‎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10.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景 公 为 台 台 成 又 欲 为 钟 晏 子 谏 曰 君 不 胜 欲 为台 今 复 欲 为 钟 是 重 敛 于 民 民 必哀矣 夫 敛  民 之 哀 而 以 为 乐 不 祥 景 公  乃止 ‎(取材于刘向《说苑·正谏》)‎ 解析:解题时,首先,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旨,由选文出处《说苑·正谏》和“晏子谏曰”的提示语可知,这段文字讲的是晏子劝谏的事。其次,要寻找显性标志词。“景公为台台成”有顶真修辞,应停顿为“景公为台/台成”;“晏子谏曰”有对话标志“曰”,需要停顿;“今复欲为钟”一句中的“今”无论翻译为“现在”还是“假如”,都需要停顿;“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句中有顶真修辞,前边有指示代词“是”做主语,后边有句末语气词“矣”,提示要停顿三处。最后,再次通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要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 参考译文:齐景公建造高台,台建成后,又想要铸造大钟。晏子进谏说:“君王您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建造了高台,现在又想要铸造大钟,这是加重百姓赋税的行为,百姓一定很悲伤。把加重百姓的痛苦作为自己的快乐,不吉利。”齐景公于是停止了造钟。‎ ‎11.(2015·四川高考)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8处)‎ 楚有贤臣屈原,被_谗_放_逐_乃_著_离_骚_八_篇_言_己_离_别_愁_思_申_杼_其_心_自_明_无_罪_因_以_讽_谏_冀_君_觉_悟_卒_不_省_察_遂_赴_汨_罗_死_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 解析:首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内容,然后借助虚词“乃”“因”“卒”“遂”和词语间的语法关系,结合句意逐步断开。‎ 参考答案:(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12.(2015·浙江高考)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先 是 郡 将 欲 楼 居 材 既 具 侯 命 取 以 为 阁 辟 其 门而 重 之 凡 学 之 所 宜 有 无 一不备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大致意思,然后找出几个可以做主语的词——“郡”“材”“侯”,“先是”是一种常见说法,其后通常要断开,另外“凡”往往在句首。综合起来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13.(2015·湖北高考)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王慎中为文,初_亦_高_谈_秦_汉_谓_东_京_以_下_无_可_取_已_而_悟_欧_曾_作_文_之_法_乃_尽_焚_旧_作_一_意_师_仿_尤_得_力_于_曾_巩_唐_顺_之_初_不_服_其_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解析: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已而”前要断开,名词“秦汉”“旧作”作宾语,后面都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参考答案: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 ‎14.(2015·江苏高考)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处)‎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_一_言_一_行_之_可_纪_述_者_靡_不_旁_搜_广_辑_因_文_析_类_以_成_一_家_言_其_大_要_采_诸_序_记_杂_文_之_行_世_者_而_不_敢_妄_缀_一_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解析: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先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标志词多为虚词,画线句中的两个“者”后面要断开,虚词“因”“以”“其”前面要断开。点断之后,再翻译一遍看能不能读通,最后确定点断处。‎ 参考答案: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1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_麾_下_数_十_人_遁_入_山_谷_保_险_自_固_郡_邑_患_苦_之_江_阴_侯_吴_良_承_诏_求_寇_已_移_檄_旁_县_兵_且_集_召_德_基_计_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 解析:“遁入”是动词,要带宾语,所以在“山谷”后断开;根据语意,应在“保险自固”后断开;“之”是代词,后面应断开;“江阴侯吴良”做主语,领起后面“承诏求寇”“移檄旁县”两句;“兵且集”后面应断开。‎ 参考答案: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 ‎ ‎ 第5题 词语题 ‎ ‎ 知道了高考考什么,也就知道了怎么办——高考都是有“目的”的 ‎ ‎ ‎ ‎ 一、考什么——洞悉考情 ‎(一)考查方式 高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有时也考查双音节词;一种是以翻译题的形式结合其他考点共同考查。‎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点中都考查了古代文化常识类词语的含义。如全国卷Ⅰ考查的“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全国卷Ⅱ考查的“字”“谥号”“嗣位”“诣阙”等,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类题目的出现,预示着实词考查的新动向——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和判断。针对这一新动向,本书专门为考生系统梳理了古代文化常识,置于本书后附的《课下一刻钟 增分无形中》,以备考生考前识记,敬请关注。‎ ‎(二)选词特点 命题者往往对以下三类词情有独钟:‎ 一词多义 如:2015年全国卷Ⅰ翻译句子“庶或万一可济”中的“济”。‎ 再如:2015年山东卷考查的“敢问其目”中的“目”、“军皆定次”中的“次”、“白刃始合”中的“合”等。‎ 词类活用 如:2015年全国卷Ⅰ翻译句子“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中的“帝”,属名词活用为动词,“称帝”;“吾当死之”中的“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再如:2014年山东卷考查的“而舍县之大家”中的“舍”,属动词,“安排住宿”。‎ 通假字 如:2015年重庆卷考查的“不以证”中的“证”。‎ ‎ ‎ ‎(三)选词来源 基本上都来自于课本,侧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2015年天津卷考查的“赍物具千数谢之”中的“赍”,可联系课本中的《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赍(赠送)钱三百万”中的“赍”,推知解释。因此,判定一个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依课本词义推断,二是代入语境。‎ 二、怎么办——8法推断 根据对文言词语考情考向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文言词语题在设题上的特点,根据设题特点,考生在复习时应立足课本,“死记而活用”。落实到解答题目中,就是要静心进入文本语境,利用科学的推断方法解题。具体的推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 ‎(一)从字的角度推断 ‎1.形声字、会意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则显示了这个字的表意范围,如“寒暄”的“暄”从“日”,指(太阳)温暖,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叫“寒暄”。除了形声字,还有会意字,如“旦”,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即“天明”“早上”,有成语“通宵达旦”“枕戈待旦”为佐证。但汉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比喻义,所以造字法只能帮助我们根据偏旁推断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词义的推断提供依据。‎ ‎                                                                                  ‎ 常见偏旁部首的含义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多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犭、鸟、虫”多与动物有关;‎ 从“之、辶(走)、彳(行)”多与人的行为有关。‎ 再如:‎ 忄—心理 系—捆绑 礻—神祇 衤—衣服 禾—五谷 贝—金钱 歹—死亡 皿—器具 纟—丝麻 宀—房舍 求—毛皮 髟—毛发 攴—敲击 尸—身体 隹—鸟雀 目—眼  自—鼻  月—肉     ‎ ‎                                                                                            ‎ ‎[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者       诡:妄言 B.以文贽郎中庄昶,庄公读而奇之     贽:推辞 C.先生固谢不受曰                   谢:推辞 D.念先生贪而才,欲遗之金           遗:馈赠 ‎[解析] A项,“诡”以“讠”为形符,译为“妄言”,符合意义范围。C项,“谢”也用“讠”字旁,且后面接“不受”两字,译为“推辞”应正确。D项,“遗”用“贝”字旁,与钱财有关,再联想常用词“遗赠”,译为“馈赠”应正确。B项,“贽”,以“贝”为形符,应与财物相关,译为“推辞”便与“贝”无关了。查词典可知“贽”为“初见尊长赠送礼物”,符合“贝”的意义范围。‎ ‎[答案] B ‎1.根据形符的意义,为下列加点的词释义。‎ ‎①弊在赂秦                                  ‎ ‎②自缢于庭树                                ‎ ‎③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 ‎④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 ‎⑤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 ‎⑥可以独飨白粲                              ‎ ‎⑦王怒曰:“劓之。”                        ‎ ‎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 ‎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 ‎⑩刑天舞干戚                                ‎ ‎⑪径造庐访成(名)                                ‎ ‎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⑬彀士十万人                                ‎ 答案:①“贝”,贿赂 ②“纟”(“纟”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上吊 ③“扌”,用鞭、棍等打人 ④“目”,双目失明 ⑤“米”,买米 ⑥“食”,食用,享用,犒劳 ⑦“刂”,割掉鼻子 ⑧“田”,田地 ⑨“饣”,美味佳肴 ⑩“戈”,斧,古代的一种兵器 ⑪“辶”,到 ⑫“艹”,香草 ⑬“弓”,弓箭手 ‎2.通假字 当某字在句中译不通时,不妨想想它是否是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不可能与跳蚤有关,联想其同音词,可推想其通“早”。这种推断不可想当然,应联系通假字构成方式进行推断。此外还须知道,实词题对通假字的考查,不可能四个选项全都考通假,只会是其中的一两个选项。‎ ‎[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                 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 ‎[解析] 据上下文语境可确认A错误,这里的“暴乱”是“残暴、胡作非为”之意。B选项明显错误,因为“除”是“授予官职”。C选项将释义代入,只能译为“不空闲吏事”,明显不通,所以通过同音通假联想其与“娴”通假,由“娴熟”可知“娴”是“熟悉”的意思,“不闲吏事”应是“不熟悉吏事”,可见译为“空闲”错误。而D选项中的“趣”与“迫”共同修饰“说”,可推知“趣”“迫”同义。由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中“能事不受相促迫”,可知“趣”同“促”,因此可断定D选项正确。‎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B.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C.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D.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解析:选D A项,“旁”通“傍”,依傍,靠近。(我的灵魂还能恋恋不舍依傍着你,你就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B项,“支”通“肢”,肢体。(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热水给我洗手暖脚)‎ C项,“而”通“尔”,你。(我和你的君主说话,你算什么人)‎ D项,“颠”,跌落。(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二)从词的角度推断 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可以由同义词(或近义词)构成,如“败北”,“北”与“败”同用,可知“北”即“败”,可译为“失败”“败走”。在训诂学中,同义词训释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在古文中如遇到难解的字,可用其组词,再通过它的同义词去推断它的含义,如:‎ 屋极有窗以达气。‎ 此句中难点词是“极”与“达”,可分别组词“泰山极顶”“登峰造极”,推知“极”当“顶”讲,所以“屋极”即“屋顶”。“达”可组词“通达”“四通八达”,所以“达”即“通”,“达气”即“通气”。全句可译为“屋顶有窗子用来通气”。‎ 由反义词构成的双音词也很普遍,如“毁誉”“臧否”“妍媸”“成败”等,它们可以帮我们从反义词的角度推知词义。‎ ‎3.试从词的角度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④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 ‎⑤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 ‎⑥成(名)益愕,急逐趁之                      ‎ ‎⑦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 ‎⑧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⑨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                ‎ ‎⑩攘除奸凶                                  ‎ ‎⑪行将为人所并                              ‎ 答案:①“秩”同“俸”,官吏的俸禄 ②“擢”同“拔”,提拔,选拔 ③“敝”同“疲”,疲惫 ④“冲”同“幼”,年幼 ⑤“媸”与“妍”相对,丑陋 ⑥“趁”同“逐”,追赶 ⑦“幸”同“冀”,希望 ⑧“考”同“击”,击打,敲打 ⑨“遇”同“接”,接待 ⑩“攘”同“除”,排斥 ⑪“行”同“将”,将要 ‎(三)从句式结构的角度推断 古文讲究文句整齐,喜用骈句与互文。这种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常在相同位置上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已知推断未知,如:‎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率”与“将”处于相同位置,可由“率”推知“将”可译为“率领”“带领”。‎ ‎4.试从句式结构的角度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通五经,贯六艺                                            ‎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③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 ‎④岭南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 ‎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⑥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 ‎⑦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 ‎⑧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      ‎ ‎⑨去郑而之许                                                ‎ ‎⑩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 ‎⑪忽东忽西,忽出忽处                                        ‎ ‎⑫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答案:①“贯”同“通”,通晓,精通 ②“以”同“用”,任用 ③“穰岁”与“饥岁”相对,丰年 ④“望”与“凌”相对,“凌”,越过,“望”,未到 ⑤“兴国”与“亡身”相反,“逸豫”应与“忧劳”相对,安逸享乐 ⑥“亡”与“有”相对,无,没有 ⑦“腰”与“戴”相同,应活用作动词,腰间带着 ⑧“急”与“宽”相对,“宽松”的反面是“严酷” ⑨“之”是“去、到、往”,“去”与“之”相反,则应为“离开” ⑩“牧”同“御”,统治,治理 ⑪“出”是出仕,所以“处”是隐居 ⑫“慎”与“敬”同,谨慎 ‎(四)从词性、语法的角度推断 词性不同,常常会导致词义的不同,所以分析加点词的词性及其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可有助于对词义正误的判断。‎ ‎[示例] 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梁祖陈师河朔      陈:部署 B.契丹之寇幽州也           寇:盗贼 C.向晚皆有归志             向:将近 D.王其勉之                 勉:努力 ‎[解析] B项“寇幽州”应为动宾短语,所以把“寇”解为名词“盗贼”错误,名词+名词,应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这里的“寇”应为动词“侵犯”。句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句可译为“契丹侵犯幽州”。由此例不难看出,有时掌握了这一要点,一招足以定正误。‎ ‎[答案] B ‎5.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A.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爨:灶台 B.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罢:疲惫 C.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详:通“佯”,假意 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陈:列阵 ‎(2)A.皆持兵勒陈                 陈:陈列 B.宥其枝附                     枝附:随从的人 C.乃赢服间行                   间:从小路 D.侯民病利                     病利:兴利除害 ‎(3)A.见其言深厚而雄博           厚:扎实 B.以偿其素志                   素:向来 C.学者非韩愈不学也,可谓盛矣  盛:兴旺 D.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           贵:珍贵 ‎(4)A.毛文东将卒反               将:率领 B.先生则躬樵汲                 樵:木柴 C.平生亲故,夙市良材           市:购买 D.顾视从孙某,趣易棺           趣:催促 ‎(5)A.上虞有寡妇主孝,养始       主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至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答案:(1)选A 联系上文的“樵苏”(此两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柴砍草)和下文的“饱”,推断应为动词,译为“埋灶做饭”。‎ ‎(2)选A “勒陈”应是动宾结构,“陈”不应是动词“陈列”,而应是“阵”的通假字。‎ ‎(3)选D “忽”与“贵”均应为动词,忽视、看重。“忽于往”“贵于今”即“过去被忽视”“现在被看重”,将其理解成形容词“珍贵”显然错了。‎ ‎(4)选B “躬”是“亲自”,“汲”是动词“打水”,“樵”应是动词“砍柴”。‎ ‎(5)选D “行旅不至”,“行旅”做主语,应是名词“旅行、游览的人”。‎ ‎(五)从成语的角度推断 成语是保存古汉语的活化石。它们有的保留了古汉语的句式,如“马首是瞻”就保留了宾语前置的句式;有的则保留了古汉语的词义,如“奔走相告”中的“走”,便保留了“走”的古义“跑”。所以,通过成语,可推知某些文言词语的义项,当然,不应只限于成语,有些双音词也有此功效。如:‎ 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王)罴 济:渡河 通过“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可推知“济”可解作“渡河”。‎ ‎[示例] 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率数万众薄(王)彦垒           薄:轻视 B.(王)彦决围以出,其众遂溃     溃:离散、逃散 C.常虑变生不测                 测:预料 D.俾以大兵再攻(王)彦垒         俾:使、让 ‎[解析] 联想“薄暮”“日薄西山”,可推知“薄”应解作“迫近”“逼近”。而B项中的“溃”,可通过“不战自溃”“一触即溃”“溃散”等词,推知“溃”解作“离散、逃散”,正确。C项中的“测”可通过“变幻莫测”“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测”推知“测”解作“预料”,正确。D项中的“俾”可通过“俾众周知”“俾使考查”推知“俾”解作“使、让”,正确。‎ ‎[答案] A ‎6.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A.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 ‎                                    克:战胜 B.臣尚能被甲上马                   被:通“披”,穿 C.军次下隽                         次:到达 D.大众怫郁行死                     行:将要 ‎(2)A.门滨溪水,种竹数十竿           滨:靠近 B.而予家独远市而居                 远:远离 C.竹既凋残,池亦竭矣               竭:干涸 D.区区者,乌足称瑞哉               乌:黑色 ‎(3)A.(韩)轨遂投城遁走               投:投奔 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王)罴 ‎                                    济:渡河 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虑,忧患 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崇 ‎(4)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答案:(1)选C C项,“次”应解作“驻扎”。A项中的“克”可组词“攻无不克”“克敌制胜”“克服困难”,从而推知“克”可解作“战胜”;B项中的“被”可组词“披坚执锐”“披挂上阵”,从而推知“被”通“披”,可解作“穿”;D项中的“行”可组词“行将就木”“行将死亡”“行将倒塌”,从而推知“行”可解作“将要”。‎ ‎(2)选D D项,“乌”为疑问代词,哪里,怎么。A项中的“滨”可组词“东滨大海”“滨江大道”,从而推知“滨”可解作“靠近”;B项中的“远”可由单音词变双音词;C项中的“竭”可组词“枯竭”“竭泽而渔”,从而推知“竭”可解作“干涸”。‎ ‎(3)选A A项,“投城遁走”理解成“投奔城逃走”于理不通,所以这个“投”应是“抛弃”“扔掉”,如“投笔从戎”。B项中“济”可组词“同舟共济”“和衷共济”,从而推知“济”解作“渡河”;C项中“虞”可组词“不虞匮乏”“无冻馁之虞”“兴修水利,水旱无虞”,从而推知“虞”可解作“忧虑”“忧患”;D项中“尚”可组词“礼尚往来”,从而推知“尚”可解作“崇尚”“推崇”。‎ ‎(4)选B B项,如将“渝”解作“坚持”,那么“泽命不渝”便与“信也”前后矛盾,可组词“矢志不渝”“忠贞不渝”,从而推知“渝”应作“改变”“违背”讲。A项,可联系成语“生生不已”中的“已”作“停止”讲,所以A项正确;C项,可联系成语“修身养性”而推知此项正确;D项,可联系成语“同舟共济”中的“济”理解,便知此项解释正确。‎ ‎(六)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推断 有时,实词词义的考查,会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命题,这种题型只要能识别出命题点是哪一种词类活用现象,便可轻松确定答案。‎ ‎[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辱没 B.累迁江夏内史         迁:升迁 C.妻以宗室女           妻:妻子 D.时竺超民执义宣       执:捉拿 ‎[解析] “妻”应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嫁给……做妻子。因为“以宗室女”是一个介宾结构,名词用在介宾结构前,应活用作动词。‎ ‎[答案] C ‎7.选出下列各题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1)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       著:放置,安放 B.左思造而示之             造:拜访、探访 C.世咸贵远而贱近           贵:显贵,地位高 D.专意典籍                 意:放在心上 ‎(2)A.沟涧壑,陵绝险阻       沟:修通 B.始命芟其芜,行其涂       涂:通“途”,道路 C.已乃延客入观             延:邀请 D.视其细,知其大也         细:细小 ‎(3)A.家贫,佣为漆工         佣:佣人 B.及被州辟                 辟:征召 C.以齿则长                 齿:年龄 D.从事义之,为封传护送     义:认为……仁义 ‎(4)A.悬而下缒,尺寸勿爽     爽:差错 B.横支竖理,皆默识于心     识:记住 C.不事雕琢,雅合自然       雅:很,甚 D.他人辇取以去             辇:车子 ‎(5)A.以莒丞抵罪             抵罪:犯罪 B.怒其不下己               下:谦恭待人 C.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       剧贼:势力强大的贼寇 D.而友殷寅、颜真卿         友:友善 ‎(6)A.启武帝引与游处         引:邀请 B.陈襄母常卒患心痛         卒:通“猝”,突然 C.但和言解喻之             喻:明白 D.陈陆襄德化               陈:陈述,诉说 答案:(1)选C “贵”应是意动用法,“以……为贵”,即崇尚,重视。‎ ‎(2)选D “细”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细小的方面。‎ ‎(3)选A “佣”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受雇佣。‎ ‎(4)选D “辇”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用辇车。‎ ‎(5)选D “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与……结为朋友”。‎ ‎(6)选C “喻”是使动用法,使……明白。‎ ‎(七)从课文已知角度推断 高考文言文常常是命题在课外,考在课内。选文虽然是陌生的,但文中的许多实词,却是课本中见过的熟面孔,况且实词的义项是固定的,所以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有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通过课内的实词义项,去推知或印证该词在试题新语境中的意义。‎ ‎[示例] 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       就:靠近,走进去 B.同诣(李)杓直修行里第         诣:拜会 C.刘亦具陈其见                 具:详细地 D.宿潼关逆旅                   逆旅:旅店、客舍 ‎[解析] A项中的“就”,联想《劝学》中的“金就砺则利”,可知“就”可译作“靠近、接近”,将其代入可译为“将要靠近观察它,寺门紧闭不能进入”,通顺,可知其正确。‎ C项中的“具”,联想《鸿门宴》中的“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这里的“具”可解作“详细地”,“具陈其见”可译为“详细地讲述了他所见到的情景”,可知C正确。‎ D项中的“逆旅”联想《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可知“逆旅”解作“旅店、客舍”正确,全句译为“住在潼关旅店”,通顺。‎ B项中的“诣”译作“拜会”欠当。因为“诣”的宾语是“里第”,拜访人通顺,拜访住所则不通。联想《桃花源记》“诣太守,说如此”,可知这个“诣”应译为“到……去”。‎ ‎[答案] B ‎8.选出对加点词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 ‎(1)A.后己持政,稍自肆           肆:放纵 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说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 D.(裴)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考虑 ‎(2)A.而民之不给亦于是乎取               给:充足 B.稍不稔即无免焉                       稔:庄稼成熟 C.则复鸩工度地                         鸩:召集 D.于是相率来属某以记                   属:隶属 ‎(3)A.身被创不顾                         被:遭受 B.有诏拜巡御史中丞                     拜:授予官职 C.皆官开府、特进                       官:做官 D.吾恨不割肌以啖众                     恨:恨不得 ‎(4)A.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得:俘获 B.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度:考虑 C.秦因乘胜,略定荆州城邑               略:略微 D.王剪为秦将,夷六国                   夷:铲平 答案:(1)选D “顾”应译为“只是”,可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选D “属”应译为“嘱托”,可联想《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D “恨”应译为“遗憾”,可联想《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选C “略”应译为“夺取”,可联想《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八)从语境角度推断 对于实词的判断,有些常见、固定的义项,一眼便可以看出。而有些实词,必须放到句子中,仔细斟酌,看其在上下文中有无有悖事理、前后矛盾或上下文欠连贯通顺的地方,方可确定其对错。‎ ‎[示例] 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良久,召唐让曰          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                 霸:称霸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获得,犯罪 D.文吏以法绳之                     绳:捆绑 ‎[解析] D项中将“绳”的“捆绑”释义代入原句,便成了“用法律捆绑他”,很显然于事理有悖,联想“绳之以法”,可知“绳”应解作“制裁、纠正”。其他三项,脱离了上下文则很难理解,但D项的错误则非常明显,不难确定答案。‎ ‎[答案] D ‎9.试从语境的角度,选出下列各题中对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 ‎(1)A.颜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         课:督促 B.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尉           豫:参与 C.成帝美其素行                     素:向来 D.敕太官四时致膳                   致:表达 ‎(2)A.诸长吏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委:委派 B.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  治:研究 C.虞翻又性不协俗,多见毁谤         毁:诽谤 D.自起行酒,(虞)翻伏地阳醉         阳:假装 ‎(3)A.以骁勇,累迁裨校               迁:调职 B.吾今私汝,则可矣                 私:偏爱 C.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           署:任命 D.严氏不悦,绐曰                   绐:欺骗 ‎(4)A.有樵子者,貌髯而伟             伟:身体魁梧 B.人或讶问之                       讶:惊讶,奇怪 C.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赡:赡养 D.迂道疾行,至河干                 干:岸 答案:(1)选D “致膳”的“膳”应是“膳食”,如把“致”解作“表达”显然不通。“致”应为“致送”,全句可译为“下令太官致送四时节令膳食”。‎ ‎(2)选A “远委城郭”如译作“委派城池”于理不通,城池不能委派。“远委城郭”应是“远离城池”。‎ ‎(3)选A 前句的“骁勇”与后句的“累迁裨校”应是因果关系,既然是作战骁勇,所以不应是多次调任裨校,应是“升迁做了裨校”。‎ ‎(4)选C “负”组词“背负”,“彼非不欲多负”应为“他不是不想多背”,所以“力不赡也”是“力量不足或力不胜任”。‎ ‎ ‎ 打牢文言基础,任考题千变——高考都是有“根”的 ‎ ‎ ‎ ‎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对实词的考查拓展到了文化常识,这样对实词考查的范围就扩大了,势必会增大高三语文复习的容量,同时也拓宽了文言文复习的广度,增加了难度。为此,我们为考生系统梳理了古代文化常识方面的知识。同时,依据全国卷近几年一直考传记文言文这一考情,为增加备考的针对性,我们特意整理了文言文2类常用词,旨在让考生平时多积粮,战时心不慌。‎ ‎ ‎ 清单一 必须掌握的10类文化常识 ‎ ‎ ‎ ‎ ‎ ‎ ‎1.人物姓名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 ‎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④称斋名: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 ‎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 ‎(5)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6)特殊称谓 ‎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③姓+之+人名:‎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 ‎ ‎2.谦、敬及贱称 ‎(1)谦称 ‎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 ‎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③一般人自称:‎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④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 ‎(2)敬称 ‎①称君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 ‎③称师长:夫子哂之。(《论语》)‎ ‎④称朋友、尊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上对下或平称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贱称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5)表特定关系 ‎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 ‎②加“太”表示长一辈:‎ 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③加“先”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 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ǐ),指已故的母亲。‎ ‎3.“号”称 ‎(1)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①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②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近内远礼曰炀 ‎③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 ‎(2)庙号 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 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4.年龄称谓 ‎(1)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二三岁的儿童:‎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 ‎(3)齿龀·龆龀(tiáo chèn) 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4)总角·垂髫 指幼年儿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6)笄(jī)年 指女子十五岁:‎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白居易《对酒示行简》)‎ ‎(7)束发·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8)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9)而立之年 三十岁。‎ ‎(10)不惑之年 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 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13)耆(qí)艾 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土》)‎ ‎(14)古稀 七十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15)耆耋(qí dié) 指高寿,老年。耆指六十岁,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mào)耋 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7)期(jī)颐 一百岁:‎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 ‎ ‎ ‎ ‎ ‎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 ‎ ‎ ‎ ‎ ‎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 ‎ ‎ ‎ ‎ ‎1.官职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2.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1)授官 ‎①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②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③荐、举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④拜 授予官职:‎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⑤选 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⑥除 任命,授职:‎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⑦授 授予官职:‎ 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⑧赏 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⑨封 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⑩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 ‎(2)免官 ‎①罢 免去、解除官职:‎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黜 废掉官职: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③免 罢免: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④夺 削除: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升官 ‎①升 升官: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②擢 在原官上提拔: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③拔 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④迁 一般指提升:‎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⑤陟 进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⑥加 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⑦拜 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降官 ‎①谪 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②贬 降职: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③放 驱逐,流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④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 降职:‎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题》)‎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 ‎⑤出、出宰 离开京城外调:‎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传》)‎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韩愈《县斋读书》)‎ ‎⑥罢 解除,免去官职:明年,大司空李通罢,以成行大司空事。(《后汉书·马成传》)‎ ‎⑦免 免职: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文帝纪》)‎ ‎⑧废 废黜,放逐:‎ 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太后本纪》)‎ ‎⑨黜 贬退:‎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语一》)‎ ‎(5)调官 ‎①迁 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②徙 一般的官职调动:‎ 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调 变换官职: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④转 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⑤补 补充空缺官职:‎ 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⑥改 改任官职: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⑦出 京官外调: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传》)‎ ‎(6)兼、代 ‎①兼 兼任: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②摄 暂代官职:‎ 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③守 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④领 兼任:‎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⑤行 代理官职:‎ 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⑥署 代理,暂任:‎ 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⑦权 暂代官职: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⑧判 高位兼低职:‎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辞官 ‎①悬车 辞官居家:‎ 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陈太丘碑文序》)‎ ‎②解官 辞去官职:‎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③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 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 ‎④乞骸骨 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⑤乞身 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⑥请老 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⑦移病 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汉书·公孙弘传》)‎ ‎(8)其他 ‎①视事 任职:‎ 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 ‎②下车 官吏初到任:自明府(对郡守的敬称)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传》)‎ ‎③解褐 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世说新语》)‎ ‎ ‎ ‎ ‎ ‎ ‎ ‎1.概念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2.发展历程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3.古代学校 ‎(1)古代学校有“庠(xiánɡ)”“序”“太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3)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4.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 内容 项目 院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宫殿)‎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儒生)‎ 生员及监生 ‎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两次  ‎ 子、卯、午、酉年八月,桂榜  ‎ 乡试次年三月,杏榜  ‎ 会试同年四月,金榜 ‎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 ‎-‎ ‎-‎ 榜眼 第三名 ‎-‎ ‎-‎ ‎-‎ 探花 ‎ ‎ ‎5.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1)童生试 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进士及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例如: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训俭示康》)‎ ‎(3)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4)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5)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例如: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6)八股文 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 ‎ ‎ ‎ ‎ ‎ ‎1.地区名 ‎(1)江表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2)江东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 ‎(3)关中 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4)山东 指崤(Xiáo)山以东的地区:‎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货殖列传》)‎ ‎(5)河北与河南 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6)中国 指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7)三江 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2.政区名 ‎(1)九州 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2)八州与八荒 泛指中国:‎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3)郡 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4)国 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5)道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 ‎(6)路 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省 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8)县 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海瑞传》)‎ ‎3.山川、关隘名 ‎(1)江 指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2)河 指黄河: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3)崤 指崤山:崤有二陵焉。(《左传》)‎ ‎(4)函 指函谷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5)岱 指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6)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7)四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 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9)大泽 指云梦、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五湖 一般指具区、洮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滆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4.别称 ‎(1)南京 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桂枝香·金陵怀古》)‎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 ‎(2)杭州 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3)福州 又称三山:‎ 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4)镇江 又称京口:‎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 ‎(5)开封 又称东京:‎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6)扬州 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淮左名都》)‎ ‎(7)苏州 又称姑苏、吴郡:‎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8)武汉 又称夏口、江夏:‎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 ‎(9)北京 旧称燕京、大都、北平。‎ ‎5.其他 ‎(1)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2)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3)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ínɡ yì)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 ‎ ‎ ‎ ‎ ‎ ‎1.宗法 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3.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6.亲戚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7.六亲 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8.三党 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9.考妣 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10.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11.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12.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13.七庙 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14.太庙 天子的祖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15.三纲 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16.五常 ‎(1)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如《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2)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3)指仁、义、礼、智、信。‎ ‎17.五教 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18.七出 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19.三从四德 “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20.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 ‎ ‎ ‎ ‎ ‎1.礼俗 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与习俗。‎ ‎2.五礼 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3.六礼 有两种解释:‎ ‎(1)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 ‎(2)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1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祭妹文》:“予弱冠(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冠)粤行。”‎ ‎5.笄(jī)礼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笄年”。‎ ‎6.合卺(jǐn) 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而醑(xǔ)(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7.妻 男子的配偶。在宗法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看,“妻”当是指诸侯以下男子的正式配偶,因为诸侯的正式配偶称“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称“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妾 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女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旧时正式婚配的妻子、夫人有时自己也称“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如《〈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9.姬 原是古代的显姓。如周王族姓姬。后来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后来又成为富贵人家婢妾的美称。‎ ‎10.媵(yìng) 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一种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女、妹妹相从。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但这些被称为“媵”的贵族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主子,不是奴才,她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随着“媵女”制度的逐渐消亡,“媵”的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妻妾之分的时代,就与“妾”成了同义词。如《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1.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棚,古代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12.文定 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13.朝(cháo) 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王制》:“五年一朝天子。”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三年一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作“朝贡”。如《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子,天子就要出兵讨伐。如《左传·隐公九年》:“宋公不朝,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 ‎14.觐 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如《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15.聘 ‎(1)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如《礼记·王制》疏:“其天子亦有使大夫聘诸侯之礼。”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如《左传·隐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凡伯是天子的大夫,周王派他来见鲁隐公。‎ ‎(2)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如《左传·襄公元年》:“九月,邾(Zhū,即邹)子来朝,礼也。”“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邾是小国,所以叫朝;卫、晋是大国,就叫聘。‎ ‎(3)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左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所以《左传》注曰:“诸聘皆使卿执玉帛以相存问。”‎ ‎(4)相互来往朝聘,也有一定名称。此国往彼国的聘叫“如”。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戍之聘也。”季武子自鲁去宋,叫作“如”。反之,在襄公十五年时,宋派向戍来鲁国,就说成“宋向戍来聘”。也就是由彼国来此国,叫作“聘”。所以说:“内适外言如,外适内言朝聘。”意思是:由本国到别国去叫如,由别国到本国来叫朝聘。‎ ‎16.誓 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曲礼》:“约信曰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血(以牲血涂抹口上)。‎ ‎17.盟 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曲礼》:“涖牲曰盟。”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结盟以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宋国在五月间遭特大火灾,冬,与宋同盟的十一个诸侯会于澶渊,共同以财货来援助宋国。‎ ‎18.遇 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时间或地点忽然相见,就叫“遇”。如《左传》疏云:“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 诸侯途中相遇,以距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用主宾之礼接待。如《左传·隐公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19.免胄 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如《殽之战》:“左右免胄而下。”‎ ‎20.祖 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21.封禅(shàn) 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白虎通》云:“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作“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古时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称为岱宗。泰山高,离天近,所以先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功,叫作禅。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 ‎22.斋戒 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23.衅钟、衅鼓 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这是一种礼制,凡重要器物(钟、鼓等)制成,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如《殽之战》:“不以累臣衅鼓。”“衅鼓”在这里是“处死”的意思。‎ ‎24.社稷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五人墓碑记》:“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5.牺牲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6.太牢 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 ‎27.少牢 古代祭品,指猪、羊各一头。如《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28.崩 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如《战国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9.薨(hōnɡ)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30.死 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31.棺椁 “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32.殉葬 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风俗。即人死以后,逼迫死者的妻妾、奴隶等随同埋葬。周代以后多用“俑”代替活人,有时也把死者生前用的饮食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作为随葬物品。‎ ‎33.殓 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34.殡 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35.七七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36.丧礼 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37.坟墓 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与“墓”并称,不再有所区别。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38.合葬 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39.稿葬 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促织》:“日将暮,取儿稿葬。”‎ ‎40.庐冢 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如《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1.坐 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作“跽”(jì)。‎ 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 ‎42.跪 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论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里的“舍瑟而作”,就是指曾皙放下瑟,从席地而坐到耸身直起腰来,与跪着相同,表示尊敬。‎ ‎43.长跪 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44.跽 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如《鸿门宴》中写樊哙进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如《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45.箕踞 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作“箕踞”。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如《史记·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王不中,身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踞,就是这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的样子。‎ ‎46.拜 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顿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举起,所以叫作顿首。‎ 空首是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至地,再以头至手,因其头不至地,所以叫作空首。‎ 稽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稽留,因此叫作稽首。‎ 肃拜是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周礼·春官》注:“但俯下手,今时撎(yī)是也。”只是拱手行礼,就是现在的揖。军队中有这样的肃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作顿首后作稽颡(sǎng),叫吉拜;先稽颡后顿首,叫凶拜;振动,是战栗变动之拜。‎ ‎47.揖 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百姓。”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的,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 ‎48.执手 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9.寿 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 ‎50.趋 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 ‎51.郊迎 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如《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施饮,郊迎三十里。”‎ ‎52.万福 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53.九宾 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傧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54.百姓 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代仍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以至于一般平民才皆可以有姓了。“百姓”遂随之指称一般平民了。‎ ‎55.布衣 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6.臣 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墨子·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57.黎民 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黎庶”“黎元”等。‎ ‎58.士 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59.奴隶 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 ‎60.黔首 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如《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61.庶人 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62.小人 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如《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辞。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 ‎ ‎ ‎ ‎ ‎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2)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和干支兼用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 ‎(2)时节纪月法 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1月)”“仲秋(8月)”:‎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3)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3.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 ‎(2)序数纪日法 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 ‎(3)特定称谓纪日法 ‎①朔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阎典史传》)‎ ‎②望 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 ‎③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4)传统节日纪日法 ‎①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日。‎ ‎②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 人日题诗寄草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③三元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④社日 农历中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在春分前后,杜甫有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⑤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的生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并序》)‎ ‎⑥寒食 农历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 ‎⑦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 ‎⑧伏日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三伏”。‎ ‎⑨初七、下九 “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⑩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⑪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⑫冬至 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阳生”。‎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 ‎⑬腊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⑭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日”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4.纪时法 ‎(1)特定称谓纪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作昃(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并序》)‎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并序》)‎ ‎(2)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 ‎ ‎ ‎ ‎ ‎ ‎1.髡(kūn):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2.黥(qínɡ):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3.劓(yì):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4.笞:笞刑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5.杖: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6.刖(yuè):刖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7.膑(bìn):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8.宫: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黥、劓、笞、杖、刖、膑、宫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一个比一个残忍。黥刑最轻,宫刑最重。)‎ ‎9.大辟: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10.炮烙: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11.汤镬: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 ‎12.车裂:车裂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13.凌迟: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14.腰斩:腰斩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15.弃市: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16.枭首: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17.菹醢:菹醢(zū hǎi),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 ‎ ‎ 清单二 文言文2类常用词集释 ‎ ‎ ‎ ‎ ‎ ‎ ‎1.朔:农历的每月第一天。‎ ‎2.望:农历的每月十五。‎ ‎3.晦: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 ‎4.少间、少时:稍过片刻,过了一会儿。‎ ‎5.斯须:一会儿,一刻工夫。‎ ‎6.未几:不久。‎ ‎7.既而:一会儿。‎ ‎8.俄、俄而:一会儿,不多久,片刻。‎ ‎9.翼日、翌日:次日,第二天。‎ ‎10.食顷:一顿饭工夫。‎ ‎11.少顷:一会儿,一刻工夫。‎ ‎12.逾时:过了一会儿。‎ ‎13.有顷:过了一会儿。‎ ‎14.顷刻:一会儿,不多久。‎ ‎15.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16.向:从前,先前,往昔。‎ ‎17.良久:很久。‎ ‎18.夕:傍晚,日落的时候。‎ ‎19.曩:以往,过去,从前。‎ ‎20.他日:往后的某一天。‎ ‎21.不日:往后没几天。‎ ‎22.夜阑:深夜。‎ ‎23.旦日:第二天。‎ ‎24.旦旦:天天。‎ ‎25.夙、旦:早晨。‎ ‎26.已而:不久。‎ ‎27.暝:日落,天黑。‎ ‎28.寻:不久。‎ ‎29.间:一会儿。‎ ‎30.久之:时间过了很久。‎ ‎31.无何:不多久。‎ ‎32.是日:这一天。‎ ‎33.亭午:正午。‎ ‎34.夜分:半夜。‎ ‎ ‎ ‎ ‎ ‎ ‎ ‎1.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2.课:考核、督促、征收。‎ ‎3.风、化:教育感化。‎ ‎4.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5.游:①游玩,浏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6.趣、趋:①趋向、奔赴,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7.劾:举报,检举,揭发。‎ ‎8.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9.短:进谗言,说坏话。‎ ‎10.害:嫉妒。‎ ‎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2.党:偏袒,伙同,包庇。‎ ‎13.矫:假托,假传。‎ ‎14.质:做人质,抵押。‎ ‎15.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6.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17.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 ‎18.多:赞扬,欣赏,若带宾语,就是意动。‎ ‎19.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0.佞(nìnɡ):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21.鲠(ɡěnɡ):直爽,正直。‎ ‎22.耿:正直。‎ ‎23.敏:①聪明、机智;②努力,奋勉。‎ ‎24.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25.稔:庄稼成熟。‎ ‎26.赡:富足,充足;供给。‎ ‎27.给:足,丰足。‎ ‎28.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29.馑:连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连用时“饥”和“馑”无区别。‎ ‎30.让:责备,责怪。‎ ‎31.尤:罪过,过错。‎ ‎32.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3.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34.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35.劾:揭发罪状。‎ ‎36.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37.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38.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 ‎40.祚:福;帝王。践祚:即登上帝位。‎ ‎41.穷:①困厄、不得志;②偏僻;③走投无路;④穷尽。‎ ‎42.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等到。‎ ‎43.去:离开、距离。‎ ‎44.阳:①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②通假于“佯”。‎ ‎45.危:高;正、端正。‎ ‎46.诛:杀,责问。‎ ‎47.濯:洗。‎ ‎48.将:请;将要;率领,带领。‎ ‎49.或:有人,或许、或者。‎ ‎50.伐:功业、夸耀。‎ ‎51.顾:拜访。‎ ‎52.会:恰逢。‎ ‎53.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54.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 ‎55.俾:使。‎ ‎56.害:嫉妒。‎ ‎57.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58.报:断狱,给……回信、答复。‎ ‎59.北:打了败仗往回跑。‎ ‎60.悖:违背。‎ ‎61.弼:辅佐。‎ ‎62.薄:靠近,轻视、看不起。‎ ‎63.陈:陈列,通“阵”。‎ ‎64.曹:辈(类、属、侪、徒等)。‎ ‎65.驰:车马疾行。‎ ‎66.褫:夺。‎ ‎67.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68.绌:不足。‎ ‎69.舛:违背,错乱。‎ ‎70.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 ‎71.擢:提拔。‎ ‎72.殂:死亡。‎ ‎73.徂:往。‎ ‎74.蹴:踩。‎ ‎75.猝:突然。‎ ‎76.过:经过,错误,探望,责备。‎ ‎77.固:本来,坚持,坚固。‎ ‎78.第:但、只管。‎ ‎79.贷:借出,宽恕。‎ ‎80.逮:达到。‎ ‎81.迨:等到。‎ ‎82.殚:竭尽。‎ ‎83.耽:沉溺。‎ ‎84.但:只、仅仅,徒然。‎ ‎85.惮:畏惧。‎ ‎86.秩:官吏的俸禄,次序。‎ ‎87.恶:哪里,讨厌。‎ ‎88.典:法则、制度,主管,主持。‎ ‎89.吊:慰问。‎ ‎90.牒:文书。‎ ‎91.洞:深入、透彻。‎ ‎92.伐:夸耀,讨伐,功劳。‎ ‎93.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 ‎94.夺:强行改变。‎ ‎95.躬:亲自,身体。‎ ‎96.诟:骂。‎ ‎97.沽:买、卖。‎ ‎98.曷:什么,岂、难道。‎ ‎99.和:应和。‎ ‎100.恨:遗憾。‎ ‎101.怙:依仗、凭借。‎ ‎102.稽:考证、考核,稽首(礼节)。‎ ‎103.期:①满一年(一月);②期望,约定。‎ ‎104.贾:买,做买卖的人,价格。‎ ‎105.假:借,如果。‎ ‎106.鉴:镜子,引以为鉴。‎ ‎107.踬:跌倒。‎ ‎108.矫:纠正,假传皇帝的命令。‎ ‎109.斫:砍。‎ ‎110.诘:责问。‎ ‎111.靖:安定。‎ ‎112.就:接近。‎ ‎113.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 ‎114.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 ‎115.堪:忍受,能够。‎ ‎116.克:能够,战胜。‎ ‎117.匡:纠正,辅助。‎ ‎118.罹:遭遇。‎ ‎119.靡:没有,倒下,浪费。‎ ‎120.令:使,美好,时令。‎ ‎121.略:掠夺,夺取,大概,谋略。‎ ‎122.伦:类。‎ ‎123.弥:满,更加,弥补。‎ ‎124.名:名称,命名,有名,大。‎ ‎125.秣:喂马。‎ ‎126.莫:没有人,不要。‎ ‎127.牧:封建统治阶级称统治人民为“牧”。‎ ‎128.朋:结党。‎ ‎129.裨:副的;好处。‎ ‎130.匹:力量相等。‎ ‎131.衷:内心。‎ ‎132.戚:斧头,忧愁,亲属。‎ ‎133.迄:到。‎ ‎134.讫:完毕。‎ ‎135.戕:杀。‎ ‎136.抢:碰、撞。‎ ‎137.虽:虽然,即使。‎ ‎138.宿:素来,星宿,夜。(宿将:有经验的老将)‎ ‎139.素:向来。‎ ‎140.速:快,招致,邀请。‎ ‎141.私:偏袒。‎ ‎142.司:主管,官署。‎ ‎143.俟:等待。‎ ‎144.数:规律,屡次,天命。‎ ‎145.率:遵循,率领,大致,一概。‎ ‎146.爽:差错。‎ ‎147.是:这,正确。‎ ‎148.适:到……去,恰好,刚才,适合。‎ ‎149.微:深奥,稍微,卑贱,如果不是。‎ ‎150.状:描绘、陈述。‎ ‎151.为:做,作为,认为,是,因为。‎ ‎152.奚:什么,哪里。‎ ‎153.蹊:小路。‎ ‎154.悉:全、尽。‎ ‎155.息:生长,繁殖,停止。‎ ‎156.袭:因循,沿袭,侵袭。‎ ‎157.葸:畏怯。‎ ‎158.黠:狡猾。‎ ‎159.狎:轻侮。‎ ‎160.遐:远。‎ ‎161.暇:空闲。‎ ‎162.下:攻克,交给……去处理。‎ ‎163.鲜:少。‎ ‎164.先:祖先,死去的。‎ ‎165.嫌:疑惑,仇怨。‎ ‎166.相:容貌,辅助。‎ ‎167.向:从前,假使。‎ ‎168.骁:勇猛,矫健。‎ ‎169.衅:罪过,灾祸。‎ ‎170.兴:发动。‎ ‎171.凶:收成不好。‎ ‎172.修:长,整理。‎ ‎173.诩:夸耀。‎ ‎174.勖:勉励。‎ ‎175.恤:担忧,体恤。‎ ‎176.旋:随即。‎ ‎177.涯:边际。‎ ‎178.雅:很,高雅,平素,向来。‎ ‎179.厌:满足。‎ ‎180.赝:假的。‎ ‎181.已:停止。‎ ‎182.翌:明(天,年)。‎ ‎183.怿:喜悦。‎ ‎184.益:更加,渐渐地,利益。‎ ‎185.懿:美好。‎ ‎186.易:改变,交换,轻视。‎ ‎187.逸:逃跑,隐逸,放纵。‎ ‎188.抑:选择。‎ ‎189.艺:种植。‎ ‎190.诣:到。‎ ‎191.因:依靠,沿袭,由于,通过。‎ ‎192.殷:盛、众多。‎ ‎193.荫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上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194.隅:角落。‎ ‎195.不虞:没料到。‎ ‎196.渝:改变。‎ ‎197.膺:胸。‎ ‎198.英:花。‎ ‎199.营:经营,谋求。‎ ‎200.颖:聪明。‎ ‎201.用:使用,任用,因为,以,财用。‎ ‎202.尤:罪过,特别。‎ ‎203.宥:宽容。‎ ‎204.鬻:卖。‎ ‎205.寓:寄寓。‎ ‎206.谕:告诉,知道,了解。‎ ‎207.狱:案件,官司。‎ ‎208.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209.殒:死亡。‎ ‎210.陨:从高处掉下。‎ ‎211.愠:生气。‎ ‎212.宰:主宰。‎ ‎213.再:第二次,两次。‎ ‎214.造:到……去。‎ ‎215.谮:诬陷。‎ ‎216.乍:突然,刚。‎ ‎217.倜傥:①卓越;②不拘于俗。‎ ‎218.表示假装的:阳、佯、诈、伪。‎ ‎219.表示攻下、夺取的:下、拔、取、破、夺、举、掠、略。‎ ‎220.表示交友、交往的:善、友、交接、交、与、知、游、结、故(旧交)。‎ ‎221.表示一类的:伦、徒、辈、众、党、流、类、属、族、侪、俦。‎ ‎222.表示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223.表示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适、之、造、至、徂。‎ ‎224.表示离开某地的:去、迂、徙。‎ ‎225.表示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存、候。‎ ‎226.表示告别的:辞、别、谢。‎ ‎227.表示暗中的:阴、间、密。‎ ‎228.表示难道的:顾、岂、独、庸、其。‎ ‎229.表示全、都的:毕、咸、皆、率、具、俱、举、尽、胜、一、悉、全、阖、合、并、胜、既、佥。‎ ‎230.表示慰问的:存、吊、问、慰、省、循。‎ ‎231.表示美好的:令、修、嘉、懿、盛、雅、善、好、巧。‎ ‎232.表示等到的:逮、迨、比、及、比及、比至。‎ ‎233.表示统率的:率、领、将、帅、引、以、带、勒、制。‎ ‎ ‎ 第6题 分析综合题 ‎ ‎ 明确分析综合题的功用——“巧借题目”来读文 ‎ ‎ ‎ ‎ 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行文顺序设置的,用现代汉语表述,且表述内容属文章主要部分。一般来说,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错误项表述内容也非全错,而是错一点,故可用概括分析题帮助我们理解原文。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遍,通读文言文,在读文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僻的、难懂的字词,给你的阅读造成障碍。此时不要慌乱,而是坚持把文章读完,并将这些字词标注出来。接着,看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进行第二遍通读,即: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语句,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高俭字士廉,渤海蓨人。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①主簿。事父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供给不足。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馀资,轻装而去。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交趾太守丘和署为司法书佐。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 时钦州宁长真率众攻和,和欲出门迎之,士廉进说曰:“长真兵势虽多,悬军远至,内离外蹙,不能持久。且城中胜兵足以当之,奈何而欲受人所制?”和从之,因命士廉为行军司马,水陆俱进,逆击破之。及萧铣败,高祖使徇岭南。‎ 武德五年,士廉与和上表归国,累迁雍州治中。时太宗为雍州牧,以士廉是文德皇后之舅,素有才望,甚亲敬之。‎ 士廉明辩善容止,凡有献纳,搢绅之士莫不属目。时黄门侍郎王珪有密表附士廉以闻,士廉寝而不言,坐是出为安州都督,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 贞观五年,入为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奖鉴人伦,雅谙姓氏。高祖崩,士廉摄司空,营山陵制度。是时,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②,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以为甚伤教义,乃诏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刊正姓氏。于是普责天下谱谍,仍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 二十年,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二十一年正月壬辰,薨于京师崇仁里私第,时年七十二。‎ ‎(选自《旧唐书·高士廉传》,有删改)‎ ‎[注] ①朱鸢:隋朝交趾(今越南)郡下辖九县之一。②陵迟:衰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俭重视亲情。高俭被贬到岭南,岭南有瘴疠,父母不能同行,于是他留下妻子侍奉父母;又顾念妹妹无所依靠,卖掉大宅安置妹妹,并分掉余财。‎ B.高俭遇事能正确决断。钦州宁长真率众攻打丘和,丘和想要投降,高俭却认为敌人攻势不能持久,而城中守军足以抵挡他们,丘和接受他的建议,后来果然击败了敌军。‎ C.高俭治理地方兴利除弊。他在蜀地任职时,能够根据当地的陋习加以训导,使当地的风俗得以改观;疏导水渠,使蜀中大获灌溉的便利;还重视文教,使学校得以复兴。‎ D.高俭力矫流弊。当时家世已衰败的崤山以东人士,仍依仗旧门第,在女儿嫁给他族时索要丰厚聘礼,他建议皇上修正天下姓氏,并在研究史传的基础上撰成《氏族志》。‎ ‎ ‎ ‎1.怎样有利于读文 A项,主要介绍高俭重视亲情的具体事例,几个事例的列举,使高俭顾念亲情的品质具体可感。本句对理解文意及理解实词、虚词大有帮助。如A项中的“又顾念妹妹无所依靠,卖掉大宅子安置妹妹”一句,对理解实词“庇”“处”、虚词“乃”有提示词义及用法的作用,这有助于解答文言文阅读题中的“实词题”和“翻译题”。‎ B项,主要通过宁长真攻打丘和一事来表现高俭遇事能正确决断的特点。B项除能帮助考生把握高俭性格特点、理解文意外,还能帮助解答翻译题和实词题。如实词“迎”的意思已解说清楚了,因此对解答实词和翻译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项,主要帮助考生理解高俭的政绩,以及他在任内所做的三件大事。还对理解句子“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有很大的助益;难以理解的实词“粲然”在B项中亦有所提示。‎ D项,只是细节“他建议皇上修正天下姓氏”有误,其他皆准。这就有效地帮助考生理解文意及一些难以理解的实词及句子。如实词“旧地”“适”,“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一句的意思,通过D项便可准确理解,有利于实词题、翻译题的解答。‎ ‎2.怎样准确解题 通读选文,依据选项中的关键信息,找到答题区间进行比对。分析四个选项的首句,概括性内容都正确,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后面的具体阐述。A项,答题区间为原文第一段,表述正确。B项,答题区间为原文第二段,表述正确。C项,答题区间为原文第四段,表述正确。D项,答题区间在第五段,“他建议皇上修正天下姓氏”表述错误,原文是说“太宗恶之,以为甚伤教义,乃诏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刊正姓氏”,据此可知,不是高俭建议皇上修正姓氏,而是皇上下诏让他和韦挺等人修正姓氏。故答案为D项。‎ ‎ ‎ 掌握分析综合题的解题技巧——“题文对照”定答案 ‎ ‎ ‎ ‎ 一、命题分析 ‎(一)考什么 从考查内容来看,文言文分析综合题往往是对文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道理或情感等要点进行归纳,对相关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具体来看,常常涉及对重要语句信息的转述,对人物某方面品行的简要概括及事件阐述,对某事件意义或后果的评述等。‎ ‎(二)怎样考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对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以误扰正,以假乱真,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命制错误选项常见的4大干扰方式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 二、解题技法 命题人以误扰正的方式虽然有四种,但辨别方法只有一种,即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也就是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域,每一个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之处,应仔细对照,看有无以假乱真之处。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曲解文意 利用文中有些词句较难理解的特点,在分析概括转述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这是分析概括题的主要设错手段。解题时先要找到原句,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进入选项后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并借助于语境仔细推敲。‎ ‎[原文片段] (2015·广东高考)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试题选项]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分析鉴别] 仔细比对后可知,原文中对应的有效信息为“象昇上疏救,不得”,意思是“象昇上疏救援,没有成功”,而选项D中却表述为“卢象昇赶去救援”,错误,属曲解文意。‎ ‎[参考译文] 侯弘文,是有特殊才能的人,散发家中的财产,招募滇军跟随象昇讨伐贼兵。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达楚地,巡抚王梦尹以骚扰驿站为名上报朝廷。象昇上疏救援,没有成功,弘文最终被发配戍边。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件事为弘文惋惜并且称赞卢象昇(的义举)。‎ ‎(二)无中生有 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解题时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相关的细节,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 ‎[原文片段] (2015·天津高考)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试题选项]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 ‎[分析鉴别] 原文的表述是公输般以攻宋利器云梯模拟攻宋,结果是九攻而被九却之,最终楚不攻宋。所以选项中的“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于原文无据,属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楚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发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然后才攻打它的吗?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楚王说:“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楚王说:“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怎么能不取胜?”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淮南子·修务训》)‎ ‎(三)错位嫁接 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而设错。答题时要理清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 ‎[原文片段] (2015·江苏高考)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 ‎[试题选项]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分析鉴别] 根据原文可知,苏轼“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属错位嫁接,原文是“宪来求铭”,可见让张耒写墓志铭的是欧阳宪,不是苏轼。‎ ‎[参考译文] 欧阳发的夫人吴氏,是先前丞相正宪公吴充的女儿,封为寿安县君。欧阳发有一个儿子,叫欧阳宪,任滑州韦城县主簿。有七个女儿。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欧阳发被埋葬在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的欧阳文忠公的墓地,欧阳宪来请我写了这篇墓志铭。‎ ‎(四)以偏概全 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 ‎[原文片段] (2015·全国卷Ⅰ)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 ‎[试题选项]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分析鉴别] “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 ‎[参考译文] 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 请判断以下各题内容概括和分析的正误,错误的请给出原因。‎ ‎1.[原文] 初,(张)亮之在州也,弃其本妻,更娶李氏。李骄妒特甚,亮宠惮之。李尤好左道,所至巫觋盈门,又干预政事,由是亮之声称渐损。‎ ‎[选项] 李氏的恶劣品行给张亮的声誉带来了损害。李氏骄横妒忌,不仅喜欢邪门旁道,还和很多男女巫师一起干涉和参与张亮的政事。‎ 答:                                                                           ‎ ‎                                                                                   ‎ ‎                                                                                   ‎ 答案:错。“干预政事”的只是李氏,无男女巫师。文中只说李氏所到之处男女巫师满门,并未讲男女巫师干预政事。“又干预政事”前省略的主语应为“李氏”。‎ ‎2.[原文] 李顺为乱,(卢)斌即率兵六百抵成都,斗战连月,杀数万人。明年,成都不守,斌还梓州,集十州兵赴援,知州张雍委以监护之任。会江水泛溢,毁子城。斌劝谕州民,翌日,畚锸大集,自城西大濠中掘堑深丈,决西河水,注之以环城。二月,贼渠相里贵众二十一万傅城下,城中兵裁三千。斌曰:“军法倍兵不战,然狂丑乌合,非训练之师,以吾仗天子威灵,必可歼荡。”即感厉士伍,负土塞南北门,为固守之计。又突出与贼战,击刺三十余合,贼稍却。俄复大设机石、连弩、冲车、云梯,四面鼓噪乘城,矢石乱下,斌与州将随机设备。长围八十日,会王继恩令石知颗率兵来援,斌出东门迎劳王师,贼不战而溃。斌乘胜追斩及纳降二万余。‎ ‎[选项] 李顺作乱,成都失守,卢斌在梓州召集兵力救援。他在城中以三千兵与二十多万敌人对峙,坚守八十天,援军来到,奋力突围。‎ 答:                                                                           ‎ 答案:正确。‎ ‎3.[原文] 炀帝遣将军段达来讨金称,善会进计达,达不能用,军竟败焉。达深谢善会。后复与贼战,进止一以谋之,于是大克。‎ ‎[选项] 将军段达讨伐金称,善会进献计谋,未予采纳,段达失败。后来的战斗中,段达采纳了善会的谋略,打败了盗贼。‎ 答:                                                                         ‎ 答案:正确。‎ ‎4.[原文] (丘处机)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选项] 丘处机十九岁时出家,皈依在王重阳真人门下,成为王真人嫡传的“全真七子”中的大师兄。‎ 答:                                                                         ‎ ‎                                                                                 ‎ 答案:错。原文未提及丘处机是大师兄。(事实上大师兄是马钰,丘处机排行第四)‎ ‎5.[原文]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牒牌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岁乙酉,荧惑犯尾,其占在燕,处机祷之,果退舍。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 ‎[选项] 凭着虎符和玺书,丘处机师徒借入教的名义拯救了大量汉人,受到百姓称赞。其后,丘处机的祈祷使不利于燕地的煞星移位,使干旱的地区下了三天雨,造福于百姓。‎ 答:                                                                          ‎ ‎                                                                                 ‎ ‎                                                                                  ‎ ‎                                                                                  ‎ 答案:错。“期以三日雨”是“以三天为期出现降雨”,并非“下了三天雨”。错在对“期”的理解。而且“煞星移位”与“三日甘露”是两个年份的两件事,并非具有因果关系的一件事。‎ ‎6.[原文] 问长生久视之道,(丘处机)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锡仙翁,以寤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选项] 当成吉思汗向丘处机询问长生之术时,丘处机坦言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成吉思汗非但没有责怪丘处机,反而极为敬重他,赐给他虎符和玺书,尊称他为“神仙”。‎ 答:                                                                         ‎ 答案:正确。‎ ‎7.[原文] 士达所部将窦建德,自号长乐王,来攻信都。临清贼王安拥兵数千,与建德相影响。善会袭安斩之。建德既下信都,复扰清河,善会逆拒之,反为所败。婴城固守。贼围之四旬,城陷,为贼所执。建德释而礼之,用为贝州刺史。善会骂曰:“老贼何敢拟议国士!恨吾力劣,不能擒汝等。我岂是汝屠酤儿辈,敢欲更相吏邪?”临之以兵,辞气不挠,凛然有节。建德犹欲活之,为其部下所请,又知终不为己用,于是害之。清河士庶莫不伤痛焉。‎ ‎[选项] 建德打败了善会后,因为部下的请求,想让善会存活下来,但又考虑到善会终究不能为自己所用,最终还是杀害了善会。‎ 答:                                                                         ‎ ‎                                                                                  ‎ 答案:错。与原文内容不符,部下请求的是要建德杀了善会。‎ ‎8.[原文] 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王)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选项] 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答:                                                                         ‎ ‎                                                                                  ‎ 答案:错。误解词义。这里的“书”应是“信”,所以“晟复以书来”,应是写信求取。‎ ‎ ‎ 第7题 翻译题 ‎ ‎ 文言文阅读第4~6题在高考中,学生的正答率一般都较高,真正的难点和失分点是第7题文言文翻译,那么文言文翻译究竟难在何处,如何突破呢?‎ 编者认为,文言文翻译,学生失分的原因无非就是“词不落实,句不贯通”。具体表现在重点考查的词语译不准确,看不出句式特点,脱离上下文意等。如果要将文言文中的某句话翻译好,争得高分,关键要明确命题人在译句中设置的几个考“点”,翻译时注意对译出来。答题人要明白,命题者设置此句翻译,说明这句有特殊之处:或考其中的某实词、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句中的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不失分。‎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词要落实,句要贯通 ‎ ‎ ‎ ‎ 踩准3大给分点——保高分 ‎ ‎ ‎ ‎ 一、5类实词“准确判定”要记牢 文言文翻译题一般都具备1~2个关键实词,这几个关键实词就是给分点。从词性上看,关键实词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若想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首先要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偏义复词、特殊难解词语等给予准确判定,继而才能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一)准识通假字——找出本字再翻译 通假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翻译中,但是准确识别并翻译到位是翻译的一种重要能力。能否译出通假字的本字本义,关键在识别。‎ 快速找出通假字的2大方法 ‎1.按通假字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极有可能是通假字。‎ ‎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 ‎[例1]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文东至崤、陕,遣其行台侯莫陈崇自齐子岭趣轵关,仪同杨檦从鼓钟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诏乐总大众御之。乐昼夜兼行,至长子,遣仪同韩永兴从建州西趣崇,崇遂遁。又为南道大都督,讨侯景。乐发石鳖,南度百馀里,到梁泾州。泾州旧在石梁,侯景改为怀州,乐获其地,仍立泾州。又克安州。除瀛州刺史,仍略淮、汉。天保六年,薨于悬瓠。赠假黄钺,太师、大司马、尚书令。‎ ‎(选自《北齐书·潘乐传》,有删改)‎ 译文:                                                                         ‎ ‎                                                                                 ‎ ‎[答案] 潘乐日夜兼程,来到了长子这个地方,派遣仪同韩永兴从建州向西进攻侯莫陈崇,侯莫陈崇于是逃跑了。(考查点:长子,地名;“趣”通“趋”;遁,逃跑)‎ ‎[例2]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4·辽宁高考)立(指传主赵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选自《宋史·赵立传》)‎ 译文:                                                                         ‎ ‎                                                                                 ‎ ‎[答案] 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考查点:以,介词,用;趣,通“促”,催促;讫,通“迄”,最终)‎ ‎(二)准解多义词——依据语境,确定含义 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爱护”“爱怜”“爱惜”义项较难区分;“坐”字,“犯罪”与“判罪”义项易混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 ‎[例3]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藏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政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①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②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译文:①                                                                         ‎ ‎                                                                                   ‎ ‎②                                                                           ‎ ‎                                                                                 ‎ ‎[答案] ①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考查点:“短”“非”“疵”“给”“囹圄”)‎ ‎②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考查点:“生”“见”)‎ ‎[例4]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①其叔父数言之于(曹)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②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译文:①                                                                          ‎ ‎②                                                                           ‎ ‎③                                                                              ‎ ‎[答案] ①他的叔父屡屡到曹嵩跟前提及(太祖之事)。(考查点:“数”“言”)‎ ‎②太祖嘴脸容貌像平时一样。(考查点:“口貌”“故”)‎ ‎③只是在叔父跟前不受宠爱,因此被欺瞒啊!(考查点:“但”“见”“罔”)‎ ‎(三)准断活用词——语法判断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其法有二:‎ ‎1.根据语法准确判断 ‎(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 ‎(2)掌握现代汉语的搭配规律 ‎①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吏民”少了一个谓语,所以“籍”应活用为动词,“造册登记”。这就符合了“句中一定要有谓语”的原则。‎ ‎②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如下面“例5”中,有“此水东流”句,其中“东”字是方位名词,位于谓语“流”之前,做“流”的状语,所以译为“向东”。这就符合了“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的原则。‎ ‎③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做补语)。我们以前在课文中学过的“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是“军队”的意思,但是由于后面接了一个表地点的名词,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驻军”,这就符合了“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的原则。‎ ‎2.词性、词义翻译到位 何谓翻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例5]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于东阳,帝劳之,将士皆呼万岁。遂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为宫,大赦。甲寅,高欢推司徒、清河王亶为大司马,承制总万机,居尚书省。欢追车驾至潼关。‎ 九月己酉,欢东还洛阳。帝亲督众攻潼关,斩其行台薛长瑜,又克华州。‎ ‎(选自《北史》,有删改)‎ 译文:                                                                          ‎ ‎                                                                                ‎ ‎[答案] 这黄河水向东流而我却向西而上,如果能再次拜谒洛阳的太庙,这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啊。(考查点:判断句式;东、西,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是,代词“这”)‎ ‎[例6]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译文:                                                                         ‎ ‎                                                                                ‎ ‎[答案] 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困窘也是不可能的。(考查点:“达”,前一个“达”为形容词“通达”,后一个“达”为使动用法,“使……通达”;“穷”,处境困窘)‎ ‎(四)准辨古今异义词——懂迁移、记常识、辨古今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考查点,考试中将其设为考查点的频率相当高。‎ ‎1.两大类型 它有两大类型: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 ‎2.三大方法 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去辨识,然后进行准确翻译。‎ ‎(1)联想迁移法 利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古今异义词,找出相似的语境,从而推断出文段中词语意义的方法。比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借助这句话中的“交通”,我们就知道了“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中“交通”的意思。再由“路”“枝”的交错,联想到“人”的“交错”,即为“交往”。‎ ‎(2)博闻强识法 对于古今异义词,是需要有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积累才能识别的。比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我们现在说的“江”“河”,其范围就扩大化了。再如“牺牲”这个词,古代指供祭祀用的牲畜。而我们现在多是指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些与文化有关的词语,仅靠上下文不一定能知道其意思,所以丰富自己的见识才是根本。‎ ‎(3)文句推敲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词语含义。‎ ‎[例7]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                                                                         ‎ ‎[答案] 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考查点:“购”、“妻子”(古今异义)、“踪迹”]‎ ‎[例8]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 译文:                                                                         ‎ ‎                                                                                  ‎ ‎[答案] 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考查点:“颠沛”(古今异义)、“立”、“足”等词的落实]‎ ‎(五)准判偏义复词——看搭配,联语境 ‎1.两大类型 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①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②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2.四大方法 辨析偏义复词时考生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切入:‎ ‎(1)格外关注同义、反义连用词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取哪个语素的意义,哪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正确解释。‎ ‎(2)联系其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解释成“勤劳地工作”是讲得通的,解释成“勤劳地工作、休息”就讲不通了,由此可知“息”在此处只做陪衬而无实义。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 ‎(3)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为“不管是皇宫中的人员,还是朝廷中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奖惩功过、好坏时,不应该有所不同”,可见句中的“异同”为“不同”的意思,那么“异同”一词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做陪衬了。‎ ‎(4)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的父亲和弟弟,故知“父母”“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母”和“兄”。‎ ‎[例9]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兼侍御史知杂,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译文:                                                                         ‎ ‎                                                                                ‎ ‎[答案] 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考查点:偏义复词“恩雠”、“生死”及“复”、“临事”等的翻译)‎ ‎————————————————————————————————————‎ 碰到疑难词——多方推断 考场翻译中一定会碰到疑难词的翻译。命题者用这些“拦路虎”,是想考查你的语境把握和推断能力。对此,不要紧张,相信依据语境和平日的积累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能联系语境,善用多种推断方法,一定会准确译出的。如翻译句“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中的“尚”字,虽其义陌生,但根据语境可以推断为“娶妻”。‎ 疑难词有以下几种情况需好好处理:‎ ‎①一些字或其义极其陌生,但一定可以调动积累或结合语境推断出来,如翻译句“毁淫祠数百区”中的“淫”字,就可联系课文《岳阳楼记》中的“淫雨霏霏”之“淫”的“多余、过多的”义项,推断该处“淫”为“多余的”或“滥建的”意思。‎ ‎②一些字(或词语)理解困难因文化常识积累不够所致,此时必须积累文化常识,如古人名字称谓知识,或专有名词,如“致仕”(指官员退休)。通常表现是不懂古人名字称谓而强行翻译。    ‎ ‎————————————————————————————————————————‎ ‎[例10]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②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 译文:①                                                                      ‎ ‎                                                                                  ‎ ‎②                                                                            ‎ ‎                                                                                       ‎ ‎[答案] ①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能够比得上的。(考查点:“耆硕”“推心”“望”)‎ ‎②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考查点:“语”“颦蹙”)‎ 二、2类虚词“译与不译”掌控好 文言虚词指的是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在内的一些单音节虚词。虽然在文言文翻译中存在必须译出的虚词和不必译出的虚词,但由于文言虚词用法比较灵活,情况比较复杂,如有的文言虚词往往“身兼数职”或兼有不同类别虚词的语法作用(如“既”“且”“以”等),或兼有实词的性质(如“之”“为”)等,所以抛开语境很难说某一个虚词必须译出,某一个虚词不必译出,只能根据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判断是否需要翻译出来。‎ ‎(一)必须译出的情况——当译则译 ‎1.常见副词:除表敬谦外,意思实在的,应译出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译中出现频率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常见常用的副词主要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 ‎(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7)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该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 ‎[例1]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元遣脱脱征饷,胁(梁)王以危言,必欲杀(王)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②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译文:①                                                                       ‎ ‎                                                                                 ‎ ‎②                                                                             ‎ ‎                                                                                  ‎ ‎[答案] ①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死王祎。(考查点:“会”“遣”“必”“以”)‎ ‎②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微火残灰,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考查点:“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 ‎2.表语气的虚词: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表达的语气,应译出 翻译这类虚词要先确定句子的语气,然后再确定这类虚词的翻译,这类虚词有“其”“耳”“乃”“何”“焉”“乎”等。‎ ‎[例2]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宇无滓。再至“过清”,驻目久之。即寻支径谒二仙祠,世相传以为黄初平①觅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归途高者平,险者顺。至山下,日犹未中。‎ ‎(原文有删改)‎ ‎[注] ①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称黄大仙。‎ 译文:                                                                      ‎ ‎                                                                                ‎ ‎[解析] 题中,“者”“其”“然”是本句翻译中重要的文言虚词。此处的“者”,属“者”字结构的一部分,它的翻译可联系“此”一起考虑,从语境看,句子是在谈地方,故译为“这里是……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落实下来,不能忽略。“其”用在句首,在语气方面起关键作用,加强反问语气,应译出,它一般有“那”“难道”两个意思,这里应取“难道”之意。“然”在“信”之后,译为“这样”。‎ ‎[答案] 有的人说,这里是张良说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这样吗?(考查点:“愿”“人间”“其”“然”)‎ ‎3.固定组合型虚词:词义固定,固定翻译 一般两个字的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不能拆开硬译。如“所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既然是固定结构,那就是说一般搭配是固定的,并且翻译也是固定的。所以在识别和翻译时就要从其特征入手,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牢记搭配 考生要注意将固定结构的固定搭配掌握牢固,不要胡乱搭配或张冠李戴。如“何辞为”,“何……为”是固定结构,可直接翻译成“何必……呢”。再如,“死法孰与死敌”中的“孰与”,是一个固定结构,可以翻译成“与……比,哪一个更……”。这种固定结构即使在别的语境中出现,也仍然要翻译成这种形式。‎ ‎(2)灵活套用 虽为固定结构,但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但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样的。如“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和“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奈……何”意思是一样的,都翻译成“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为什么(为何)……”。所以,对固定结构还要注意灵活套用。‎ ‎(3)异中求同 有些固定结构从外在语言形式上来看虽有不同,但是翻译时其意思是一样的,如“岂……耶”“岂……乎”“独……哉”都可以翻译成“难道……吗”。因此,考生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归纳相同点,区别不同点,准确辨识。‎ ‎[例3]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①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②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 译文:①                   ‎ ‎                                                   ‎ ‎                                                                                  ‎ ‎②                                                                            ‎ ‎                                                                                  ‎ ‎[答案] ①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考查点: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②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先生吧?”(考查点:“策”,鞭打,骑着;“蹇”,跛,行走困难;“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得非……乎?”,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4.兼词:按两个词的意义译出 兼词,即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焉”(于何/于此)、“诸”(之于/之乎)、“盍”(何不)、“曷”(通“盍”)、“叵”(不可)、“旃”(zhān,之焉),后一个不常用。‎ 兼词数量不多,平时掌握了它们的用法,翻译时根据语意不难译出。‎ ‎[例4]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①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②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选自《巨贾渡河》)‎ 译文:①                                                                      ‎ ‎②                                                                            ‎ ‎                                                                                  ‎ ‎[答案] ①渔人用船载着他到了岸上,却只给了渔人十金。(考查点:诸,兼词“之于”)‎ ‎②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考查点:“盍”,何不;“诸”,之乎)‎ ‎————————————————————————————————————‎ 高频虚词要关注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 ‎————————————————————————————————————————‎ ‎(二)可不译的情况——不译则删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累赘,译文时可删削。‎ 如,发语词“夫、盖、且夫”;补字“之”“者(今者,向者)”,定语后置(之、者等)、宾语前置(是、之)的标志,表停顿的语助词(者、也),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等。‎ 不用译出的情况,如:‎ 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晋国被瓜分,齐国被(田氏)篡夺,‎ 都因为他们的臣子太富有了。‎ 三个“之”字均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5]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①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②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译文:①                                                                       ‎ ‎②                                                                          ‎ ‎[答案] ①想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语言)。(考查点:“齐语”“之”,“也”则不译)‎ ‎②即使是每天鞭打他来要求他能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考查点:“虽”“日”“挞”,“矣”则不译)‎ 三、4类句式“古今有别”别忘了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需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其他如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高考翻译时不作要求)这四类句式也是翻译题中对有关句式的要求和采分点,很有必要对各自的翻译方法进行重点突破。‎ ‎(一)重在调序——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是考查较多的句式,也是种类较多,用法复杂的句式。要在辨析的基础上运用“调”的方法进行翻译。‎ ‎1.四大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格式为: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即“不欺余”,没有欺骗我)‎ ‎(邹)忌不自信(即“不信自”,不相信自己)‎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动词。如:‎ 大王来何操?(即“操何”,带来了什么)‎ 沛公安在?(即“在安”,在哪里)‎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也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介词+动词。如:‎ 王问:“何以知之?”(即“以何知之”,因为什么知道)‎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交战)‎ ‎(4)以“之”“是”为标志前置宾语,“之”“是”只是标志,无实义。格式为:宾语+之(是)+谓语。如:‎ 何功之有哉?(即“有何功”)‎ 唯利是图(即“唯图利”)‎ ‎2.三大方法 判断宾语前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特殊句式入手 若碰到了否定句或疑问句,就要考虑有没有宾语前置。如“未之寤”中有否定词“未”,“之”是代词,正常语序应该是“未寤之”,这是典型的宾语前置。‎ ‎(2)熟记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宾语前置的标志是“是、之、以”,如“唯利是图”“夫晋,何厌之有”“……之谓”等。‎ ‎(3)注意与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相比照 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特有现象,所以碰到文言句子,可以与现代汉语进行比照,看有什么不同。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根据比对发现文言语句中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可以判断其为宾语前置句。‎ ‎[例1]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晋平公与君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译文:‎ ‎                                                                       ‎ ‎                                                                                ‎ ‎[答案] 没有谁的快乐能比得上国君,一切按他说的去做而没有人违背。(考查点:“为”及宾语前置)‎ ‎(二)重在译出“被”——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施动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意义;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五大类型 具体来看,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2)“于”或“受……于……”表被动,这里的“于”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3)“见”或“见……于……”表被动,这里的“见”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4)“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类似。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被”的句子都是被动句。‎ ‎(5)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 ‎2.两大方法 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 带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主要有四大类,在前面已有论述,所以当句子中出现了这些标志词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 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的意思,所以单凭标志词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如《劝学》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石”是“镂”的支配对象,并且“金石”是受动者,所以此句应为被动句。‎ 具体来说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判断:‎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如“匹夫不可夺志也”,可在动词“夺”前面加上“被”,也没有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被动句。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结构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例2]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①封人②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②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注] ①绮乌:地名。②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译文:①                                                                     ‎ ‎②                                                                            ‎ ‎[答案] ①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考查点:被动句式与“之”)‎ ‎②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考查点:被动句式与“及”“用”“何以”)‎ ‎(三)重在译出“是”或“不是”——判断句 ‎1.四大类型 第一类是以“者也”表判断的形式。但“者也”也有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就是“……者……也”,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此外就是“……,……也”,如《阿房宫赋》中“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者,……”,如《游褒禅山记》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者也”,如《鸿门宴》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第二类是用副词“乃、则、皆、诚、非”等表判断的判断句。如《出师表》中“此皆良实”,“皆”表判断。‎ 第三类是以“为”作为标志的判断句。如《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第四类是没有标志的判断句。如《出师表》中“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译为“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三大方法 ‎(1)从特征入手,看是否符合判断句的要求 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要求。‎ ‎(2)看能否翻译成“是”字句 所有的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字句,如果不能翻译成这种句式,那自然就不是判断句了。如“是寡人之过也”(《寡人之于国也》),翻译为“这是我的过错”,符合判断句的基本要求。‎ ‎(3)看有无外在语言标志 判断句的主要标志是“……者……也”“……者,……”“……,……也”,此外还有一些副词,如“则、乃、皆、诚、非”等,如果有这些标志,再结合上面的两种方法做进一步判断即可。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者……也”表判断,要译为“是”字句。当然有些特殊的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也可以根据前两点进行判断。‎ ‎[例3]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译文:                                                                        ‎ ‎                                                                                ‎ ‎[答案] (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考查点:判断句,恃、所)‎ ‎[例4]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②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 译文:①                                                                       ‎ ‎②                                                                            ‎ ‎[答案] ①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考查点:判断句、省略句,备谙)‎ ‎②这是农家在嫁女儿,无法准备轿子,用骑牛来代替行走。(考查点:判断句,肩舆、以)‎ ‎(四)重在补出成分——省略句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比较特殊的有省略兼语。推敲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 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省略可能会承前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属于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即为“(蛇)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 ‎2.从特征入手找标志 在省略句中省略宾语和省略兼语的情况,可以通过特征进行推敲。因为一般省略的宾语主要是介词宾语,所以如果有介词而后面无宾语就基本可以确定是省略的情况了。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有所待,欲与俱”中,“与”是介词,后面没有宾语,补充出来就是“与(之)”。而省略兼语的情况一般是前面有使令性动词,如“使、令”等词语,后面没带兼语,也就是省略了这个成分。‎ ‎3.借助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 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我们需要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前面应该是省略了介词“于”。‎ ‎[例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 靖 传 朱 熹 余靖,字安道。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①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②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帐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原文有删改)‎ 译文:①                                                                     ‎ ‎②                                                                            ‎ ‎[答案] (1)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以重视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进言了。(考查点:省略句,重惜、钳……口)‎ ‎(2)而契丹率大军压境,派来使者说,(大军前来)是为大宋讨贼,请朝廷不要与西夏讲和。(考查点:省略句,以、和)‎ ‎ ‎ 规避3大失分点——创满分 ‎ ‎ ‎ ‎ 有一种观点,高考文言文翻译不过是简单地“换个说法”,只要大意对就可以了,没必要细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综合考查文言基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以及思辨能力的拉分题型,语句的顺畅、句意的贯通是直接影响翻译题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如何让翻译题不仅要得分,而且要得高分、夺满分。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以今律古”不可取 文化背景的古今差异是文言文翻译的一道藩篱,文言文翻译忌讳用现代思维看待古代文化,而应力图还原其本真的文化,避免失真,这对考生的文化修养提出了要求。‎ ‎[例1] 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元史·谭澄传》)‎ ‎[考生翻译]‎ ‎ ‎ ‎[失分评析] “焚尸炉”是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词汇,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纳粹德国的惨无人道,这一现代化的设施在元代还未出现,况且原文是“修焚室”,何来“炉”之说?‎ ‎[参考答案] 谭澄赴任后,掩埋抛弃在外的将士遗骸,修缮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 ‎[例2]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袁)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 ‎ (《后汉书·赵壹传》)‎ ‎[考生翻译]‎ ‎ ‎ ‎[失分评析] 上述译文在两个地方以现代眼光解析了原文:一是将“敛衽”解释为现代的“收紧衣服”,古人“敛衽”是“将衣襟夹于带间”,以示敬意,也可译为“整理衣襟”;二是,“西方”也不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西方”,前文有交代,赵壹“汉阳西县人也”,句中所说“西方”即指“西县”。‎ ‎[参考答案] 袁逢就将衣襟夹于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县的事,非常高兴。‎ 总结:像上述这些古代专有名词、固定用语和特殊表达,由于其存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状态均已发生变化,今人极易以当代眼光视之。除此外,古今异义词如“孤(幼而丧父)”“妻子”“非常”“中国”“无论”“其实”“交通”等,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死生,昼夜事也”等,互文用法如“草行露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也极易以今律古。‎ 克服以今律古,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有严谨的态度,碰到疑难不要想当然,要勤思考,勤翻书;二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文言根基厚实,传统文化的浸润充分,以今律古的几率将大为降低。‎ 二、“表达失据”乱语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一般要求直译,直译应尽量尊重原文,“原声重现”,但并非抛弃变通,否则极易造成表达失据。‎ 情形一:一味抱定字面意思“硬译”‎ ‎[例3] 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考生翻译]‎ ‎ ‎ ‎[失分评析] “以待凶岁”的“待”字面意思确实是“等待”义,但将“以待凶岁”译成“用来等待灾年”显然是不妥的,因为“等待灾年”的潜台词是“希望灾年到来”,这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这里的“待”应酌情译为“防备”。所以,译文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斟酌字句,该抠则抠,宜变则变。‎ ‎[参考答案] (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百万石,用来防备灾年。‎ 情形二:不知句读而“串译”‎ ‎[例4] 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 ‎[考生翻译] ‎ ‎ ‎ ‎[失分评析] 显然,误译是将原文句读为“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而正确句读是“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误译将宰相一职串位安错了对象。‎ ‎[参考答案] 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夷简所不喜欢的人。‎ 总结:由此可见,正确句读是正确译文的先决条件,翻译时不妨心、口、手联动,平时应加强句读方面的训练。‎ 情形三:不看结构而“横译”‎ ‎[例5] (遵路)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考生翻译]‎ ‎ ‎ ‎[失分评析] 此句翻译的难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坐”,因,由于,介词。“坐”领起的内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它们合起来作“失按(按,审察;失按即失察)”的原因状语,而误译明显没有理清原句结构,依从原文亦步亦趋。‎ ‎[参考答案] 吴遵路升任工部郎中,因对蕲州王蒙正原来的部吏犯下死罪(一事)失察,被降为洪州知州。‎ 总结: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多读几遍,做一点语法分析。‎ 情形四:不辨词语而“曲译”‎ ‎[例6] (赵)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袁)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 ‎(《北齐书》卷四二)‎ ‎[考生翻译]‎ ‎ ‎ ‎[失分评析] 译文之误出在“门生”一词上。“门生”可当“学生”解,但此处不宜。赵彦深既然是“沙汰停私”,免不了门庭冷落,杂草丛生。原文中“门生”是两个词,“门”即“门庭”,“生”即“生长”。‎ ‎[参考答案] 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门庭生了杂草,唯独袁聿修由于以前的交情,慰问他,和他交往。‎ 总结:对关键词语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结构、意义、色彩等,是正确译文必不可少的准备。‎ 三、“语境不合”欠考虑 与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也讲语境。遵循语境,则可为译文带来便捷;背离语境,则极容易造成误译。语境不合有种种表现,试看以下两例:‎ ‎[例7] 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晋书·山涛传》)‎ ‎[考生翻译]‎ ‎ ‎ ‎[失分评析] 译者把“介然不群”译为“清高不同一般”实际上也认为“介然不群”应该是对山涛的褒扬,(“介然”的真正意思是“耿介;坚贞”)。既然如此,“少有器量”应该与“介然不群”般配,将其译为“气量狭小”明显地前后冲突,从而造成语境的断裂。结合前后文,“少有器量”的“少”应是“年少”之意,“少有器量”意为“年少时就有度量”,这样前后内容才自成一体。‎ ‎[参考答案] 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年少时就有度量,意志坚定,卓然不群。‎ ‎[例8]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 ‎(《隋书·卷四十一·苏威》)‎ ‎[考生翻译]‎ ‎ ‎ ‎[失分评析] 既然是在“国用不足”的情况下制定的征税之法,按常情理解,应该是课以重税的法,这样的法令可能会受到统治阶层的欢迎,但绝不会受到大多数的百姓的欢迎,所以,将“颇称为重”译为“颇受称道推重”是非常可疑的;而且,如果“颇称为重”是“颇受称道推重”的意思,那么,通常的表达是“颇为称重”而非“颇称为重”。基于这样的推断,我们有理由否定上面的译文。“颇称为重”正确意思是“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 ‎[参考答案]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 总结:上述两例或前后抵牾,或有悖情理。由此获得的警示是:文言文翻译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反对割裂语境。具体操作时要瞻前顾后而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观照而不能断章取义。‎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