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表格式教案3
加入VIP免费下载

《蜀相》表格式教案3

ID:569246

大小:4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设计者:东山学校 黄翼新 课题 蜀 相 三维目标 ‎1、背诵全诗。‎ ‎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学习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重点难点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 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班级及时间 C285‎ ‎2008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 C288‎ ‎2008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 复习导入:‎ 背诵《登高》一诗导入。‎ 背景介绍:‎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杜甫拜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此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诵读指导:‎ 一、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 ‎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 ‎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 二、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 3‎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新教学,助你成功!‎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设计者:东山学校 黄翼新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鉴赏诗歌:‎ ‎①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这两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 明确: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英雄”的人物形象。‎ ‎③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 明确:“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④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 ‎(朗读提示: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⑤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⑥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 ‎⑦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 ‎⑧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点拨、明确:  ‎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 ‎“柏森森”: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另解:松柏在古代诗歌意象中常常作为某些坚贞品质的象征及生命长青的象征)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⑨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一联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 3‎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新教学,助你成功!‎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设计者:东山学校 黄翼新 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比较赏析:‎ 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升庵诗话》所引《武侯庙》诗“为最”,“情韵声律,无不合也”(《明诗别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将杨慎引诗与杜诗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慙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沄沄:yún,形容水流动。慙:cán,惭,惭愧。‎ 不同意。杨慎的引诗的确“情韵声律,无不合也”,似乎无可挑剔。在内容上,也充分肯定、赞扬了诸葛亮的功绩。在这些方面,似乎与杜诗并无多大不同。但还是逊了一筹,它显得有些刻露浮薄,不及《蜀相》含蓄深厚。这主要与杜甫、杨慎引诗作者的不同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有关。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杨慎引诗作者不可企及的。‎ 3‎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新教学,助你成功!‎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