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
节选
)
萧红
现代小说家。呼兰县人。
1911
年
6
月
2
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
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
《
跋涉
》
于
1933
年自费出版。
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
30
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
《
生死场
》
,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1935
年
12
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萧红
(1911
~
1942)
作者简介:
《
呼兰河传
》
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
小说
。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
散文手法
,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
以人物为中心
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
作品简介:
作品梗概
《
呼兰河传
》
创作于
1942
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
——
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
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整体感知
花园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
祖父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我”又给你什么感受?
课文给你的总的感受是什么
?
花园:美丽,充满阳光,充满生机。
祖父:勤劳慈爱。
“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总体感受:一幅生机盎然的花园中的天伦之乐图。在美丽、充满阳光、生机盎然的园里,勤劳慈爱的祖父正在悠然地劳动,小孙女则在旁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玩耍,有痛苦,没有忧愁,没有烦扰,大花园里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语言特色:
花开了,
就
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
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
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
就
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
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
就
爬上架,愿意爬上房
就
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
就
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
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
就
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
就
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环境描写:
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
美、健康、自由
如:“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 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类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导学生自己细心体会。
这些景物描写平实贴切,用儿童的口吻,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倾注着子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在一个小孩子的眼里,一切自然景物都是有生命的东西:在孩子的眼里,自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身的一切也都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用儿童的口吻来描写景物,就充满了孩子的欢和真挚。
讨论探究
1.
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
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 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
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
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
归纳: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
;
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
摘黄瓜、追蜻蜓
采花心、绑蚂蚱腿
种小白菜
铲地(认错谷子)
浇菜
瞎闹,帮倒忙
分心,三心二意
小猫钓鱼
人物活动: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龌龊了袜子!”
“爸爸,瞻瞻也会裁了!”
“哼”
耍弄长锋羊毫
无情的夺
“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显示终于要暴露的”
,面对同样的黄金时代,你感到哪个孩子更幸福,为什么?(“我”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何影响?)
祖父形象:
勤劳、慈爱、有耐心、豁达、通达
-----
丰子恺
《
给我的孩子们
》
写作主旨:
童年生活
环境:大花园
动物:蜂子、蝴蝶、蚂蚱
……
颜色:白、黄、金、绿
……
植物:榆树、谷子、黄瓜
……
人物:祖父和我
摘黄瓜、追蜻蜓
采花心、绑蚂蚱腿
种小白菜
铲地(认错谷子)
浇菜
自 由
今天,我们 学习了萧红所描写的童年生活,还比较了丰子恺作品中瞻瞻、阿宝、软软的童年生活,现在不知大家是否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的趣事来?说说看
,
让大家一起分享。
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