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周南中学2014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必修三)
加入VIP免费下载

长沙市周南中学2014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必修三)

ID:569472

大小:6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沙市周南中学2014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必修三》‎ 本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审题人:)‎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放诞(dàn) 跬步(kuǐ) 囊括四海(nánɡ) 弃甲曳兵(yè) ‎ B、孝悌(tì) 笑靥(yàn) 转轴拨弦(xián) 刨根究底(páo)‎ C、阡陌(qiān) 炮烙(páo) 扪参历井(shēn) 畏葸不前(sī)‎ D、谬种(miù) 间或(jiàn) 一夫作难(nán)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 B、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无与论比 C、残骇 桅杆 撒手人环 咀嚼赏鉴 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地崩山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众嬷嬷引着(林黛玉),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B、老渔夫桑地亚哥在返回渔港的路程中,看到一条巨大的鲭鲨向他飞速游来,他知道那是一条毫无畏惧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C、鲁四婶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了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在拿我们家开玩笑么?”‎ D、少不更事的我们往往异常勇敢,自以为只要敢拼就能实现梦想,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忠告,常在现实的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想,你不如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不去受苦。‎ B、“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当天,不少市民都趁着放假,带着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C、动物的游戏行为造成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D、“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释放正能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10‎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翻译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8题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表彰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B、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①用心一也 ②用心躁也 ‎8、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的第一段论述了学习的作用;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学习要逐渐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于“学”而言,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时也需要后天努力。‎ 10‎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它启示我们,议论说理与文章的生动性并不矛盾。‎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9、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B、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C、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D、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3分)‎ ‎)用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训导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 ‎(2)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4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6分)‎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1)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10‎ ‎12、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8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2)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3)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4)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5)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梁惠王上》)‎ ‎(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8)空闻虎旅传宵柝, 。(李商隐《马嵬》)‎ 四、现代文(论说类、实用类)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10‎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3、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所有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14、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 10‎ 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15、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楼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10‎ 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6、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 “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3分)‎ 答: ‎ ‎ ‎ ‎17、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此”指代 (2分)‎ ‎(2)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此”指代 (2分)‎ 10‎ ‎18、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8个字。(3分)‎ 答:(1) ‎ ‎(2) ‎ ‎(3) ‎ ‎19、作者在第6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 ‎ ‎ ‎ ‎ 六、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拉伯雷说:“人生在世,各自的脖上扛着一个褡子:前面装的是别人的过错和丑事,因为经常摆在自己眼前,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背后装的自己的过错和丑事,所以自己从来看不见,也不理会。”‎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思考呢?请以“在反省中前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长沙市周南中学2014年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 答案 10‎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A(B:靥yè;C:葸xǐ;D:难nàn)‎ ‎2、A(B:喧—暄;论—伦。C:骇—骸;撒手人环—寰。D:赝—膺;缭—潦)‎ ‎3、A(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指贬义)。‎ 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少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4、D(A:“免得死了不去受苦”,否定不当;B:“家人、朋友、老人、孩子”,分类不当;C: “造成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造成…兴趣,搭配不当)‎ ‎5、D(主语要一致,只有D符合。)‎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翻译6分)‎ ‎6、B(彰:清楚)‎ ‎7、D(A①表修饰;②转折。B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定语标志,“的”。C①兼词,于彼;②语助词,了。D①②均为表判断语气的助词)8、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 ‎9、A ‎10、译文: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1)用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训导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2)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留下后悔、遗恨。‎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4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6分)‎ ‎(1)分别是“吞”“醉”。(1分)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1分)二者表现出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1分)‎ ‎(2)用典: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借代:用鱼竿借指隐逸生活。(2分)表现了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生活的矛盾心态。(1分)‎ ‎12、略四、现代文(论说类、实用类)阅读(每题3分,共9分)‎ ‎13.A(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3分) ‎ ‎14.C(“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3分) ‎ ‎15.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 10‎ 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3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14分)‎ ‎16、“根”指故乡。(1分)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1分)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1分)‎ ‎17、(1)在地广人稀的西域中漂泊的李白家族。(2分)‎ ‎(2)具有开朗雍容气势的大唐。(2分)‎ ‎18、(1)重侠轻儒(1分)(2)轻财重义(或“重友情”)(1分)(3)藐视权贵(1分)‎ ‎19、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1分)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的诗歌中“ 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3分)‎ 10‎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