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
思想
《
史记
》
司马迁
,
字 。 时
一位重要的 家和 家
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辩解,得罪下狱,
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
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
《
太史公书
》
,
后称 ,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
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
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作家作品
《
史记
》
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
共
130
篇
记述传说中的
黄帝至汉武帝
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 记
12
本纪
30
世家
70
列传
10
表
8
书
按年代记叙
帝王
言行和政绩。
记叙
诸侯国
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
记叙
各类名人
的生平和事迹。
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
事件
。
记录各种
典章制度
的沿革
。
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
283
年到前
279
年之间(战国中期)。在此之前,秦采取“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的战略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尽管当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但
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
。
背景局势
第一部分:廉蔺简介(
1
、
2
段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以勇气闻于诸侯
。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第1段介绍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从全文看,这一介绍有什么作用?
廉颇:
赵国良将,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
蔺相如:
地位卑微,不为人知。
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下文这两人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
完璧归赵
(
3-13
段)
提问:
第
3
段写赵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
?
交代故事缘起
,
为相如出场作铺垫,同时烘托相如胆识
.
提问
:
第
4
段缪贤的话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
?
虚写一笔,从侧面表现蔺相如挺身而出,亦有胆识
.
提问
:
第
6
段秦王无意偿赵城
?
蔺相如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
1.
章台(非正式场合)相见。
没有足够重视此次外交活动,
亦无偿赵城意。
2.
秦王的“大喜”,传以示
美人
。
3.
“左右皆呼万岁”以及表现出的对赵国使者轻慢无礼。
以上三点也是秦不合礼数的表现
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怎么办?
①
设计智取
。(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
说理斗争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
严大国之 威以修敬也)
③
誓死捍卫
。(怒发上冲冠
/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
归璧于赵后,相如又怎样对秦王交代的?
①
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
“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干脆说明璧已归赵;
②以
“
秦强而赵弱
”
的事实,只要
“
坚明约束
”
,
“
赵立奉璧来
”
;
③
表示自己知
“
欺大王之罪
”
,
“
臣请就汤镬
”
。
④
提出希望
“
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
暗示秦王杀自己不是好办法。
有理、有利、有节
完璧归赵(
3—13
)
出使前
出使中
回合一:献璧取璧
6
、
7
回合二:归璧于赵
8
、
9
回合三:廷斥秦王
10
、
11
当廷垂询
缪贤举荐
出使后
功成加官
秦赵缓和
(
3-5
段)
(
6-11
段)
(
12-13
段)
思考:
1
、从完璧归赵情节中可见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
蔺相如:机智果断、从容应对、不畏强暴、不畏牺牲
——
大智大勇
第三部分:渑池之会(
14-16
)
翻译原文,明确知识点。
提问
:
渑池之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
秦伐赵
“
杀二万人
”
。在秦国攻打赵国一再获胜的形势下举行的。这说明赵是以
战败国身份
与会。
提问
:秦王在节节获胜的情况下,为何欲与赵王“为好”,举行“渑池之会”?
军事斗争辅以外交斗争,从外交上进一步迫赵投降。
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
提问:
从
14
段中可以看出廉颇对待国家大事怎样的态度?
提问:赵国作为战败国赴会时作了哪些对策?
一方面相如随从保驾,另一方面廉颇作后盾,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明确:
秦王侮辱赵王有三:
1.
视赵王为伶人。
2.“
瑟
”
乃女子操持之物。
Eg:
“琴瑟之合”
3.“
令”表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写进秦的史册,更是明目张胆对赵王的侮辱。
明确:相如反击秦王有三:
1.
亦视秦王为伶人。
2
.“
缶
”
乃秦人所用非正式乐器
。秦祖先受封之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很落后,秦人最初多一击缶以节歌之。“秦王为赵王击缶。”从中可以看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
3. “
为
”
,替,给之意,非为逼迫,乃自愿为之。更
降秦王身价。
4.
秦王令赵王,二者身份相当;相如令(威胁)秦王击缶,二者身份不同,相如
使秦王身份再降一级。
缶
缶就是瓦罐瓦盆,在先古时期本来并不是乐器,后来成为一种最低级的乐器。
中国古乐器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八音,
土就是陶类乐器,有埙、 陶笛、陶鼓等,缶甚至都不能正式入其类,可见地位之低。
长期以来,“击缶”或者说“鼓盆”,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主要涵义:一是下层人民最下等的娱乐,二是葬礼场合表示悲伤的礼节。
缶
——
演奏场景
奥运缶
右图为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即
曾侯乙铜鉴缶。
此缶有夹层,夹层里面放冰,缶里面放食物饮料,这就是古代的冷藏设备。
提问
:
“
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一是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秦也不敢动兵。可以说,渑池之会是赵的胜利,秦的失败。这一段进一步表现了相如大智大勇的品质。
第四部分:负荆请罪(将相和)
思考:
分别谈谈这一故事中廉蔺两人的人物形象。
廉颇: 居功自傲、心胸狭窄
知错能改、坦诚可敬
蔺相如:宽容忍让、顾全大局
以国为重
廉颇出身
高贵
,是赵国的著名将领,曾为国家立下
赫赫战功
,在与秦王的斗争中,也曾与蔺相如一度合作,但他有
等级观念
,容不得“贫贱“出身的蔺相如在官位上高过他,颇有一些虚荣,气量不够大,加上
居功自傲
,就难免作出偏激的事情来。但他毕竟
忠于国家,知错能改
,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1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
热爱祖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2
.廉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
勇于改过。
廉颇与蔺相如主要
性格特点
分析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和
缪贤
——
蔺
秦王、群臣
——
蔺、廉
廉
——
蔺
智
勇
忠
介绍
斗争
冲突
文章通过
“
完璧归赵
”
、
“
渑池会
”
、
“
将相和
”
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的大智
大勇和顾全大局,
不计私怨的高尚品
质,也赞扬了廉颇
勇于改过的磊落胸
怀。
课文主题总结
选材典型
艺术特色
一详一略的写法
反衬手法的运用
细节与语言描写
三个故事凸显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两种矛盾:赵秦矛盾,廉蔺矛盾
“
睨
”
“
张目叱之
”
神态
逼真,突出
“
勇
”
“
秦贪
”
一段体现了蔺的有理、有利、有节
以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反衬蔺的
机智勇敢
。
以廉颇的
居功自傲、心胸褊狭
,反衬蔺的
豁达大度,顾全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