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戏
社戏
社
,
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豫剧
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初读课文
1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
、看社戏的人物有哪些?
3
、作者看社戏“看到并记住一些什么”包括哪些东西?“我的心仍是满满的、怅怅的”有什么深刻含义?
看社戏的人
我
村民:找出每一场演出中有关观众看社戏的句子。
思考:豫剧这一地方戏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是什么
?
1
、是豫剧历史悠久,是“四大梆子”之一,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
2
、是它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它能“兼收并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不分调名,亦无板眼,乃‘郑声之最’”。
后者是最为主要的,这说明最具有民间性,最能迎合观众、让观众接受的剧种才能“活着有滋有味”,才有最旺盛的生命力。
看社戏时,“我”和别人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我”:偏好花旦,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钗里露出的红里子”,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小碎步”和“不蕴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别人:审美热忱集中在戏情、热闹与“花花绿绿的行头和唱文工武”上。
思考:作者是否一开始就喜欢社戏呢?作者对社戏的态度变化说明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作家在这里真实的道出了自己的情感认知,道出了审美层面的“俗”与“雅”的认知标准问题。
“ 雅”并不取决于它的外在条件,以及艺术的表现手段与形式。
对于俚俗的所谓的“末流杂艺”,在没有入门之前武断地“横眉冷对、不屑一顾”,那是浅薄的表现。
我看到了艺人的哪些方面?找出文中写艺人的句子。
兰花指
作者喜欢花旦的“兰花指”,可武旦的“兰花指”却“粗大得有如半个蒲扇,尤其是云起手来,真能遮住半个天”,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一种
表里藏意
的写作技巧,
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深意藏埋于喜好与感想的文字背后
,让读者清楚的看到艺人们有着高超的技艺,看到令人遗憾的粗大的兰花指实际上正是他们
艰苦生活的缩影
,看到大众真正的心理渴求与淳朴的审美趣味。
两个典型人物
“王怀女”即青衣少妇
猫儿脸姑娘
两个人物是全体艺人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些都寄予了作者无限的同情。
艺人们的饮食
——
暗比
,反映出艺人们艰难的生活处境,寄托了作者对他们的无限同情。并以作者的儿子为例 ,他在出发之前有半碗粥还没喝下去,作者买红薯,并不是因为儿子饥饿,而是一种解馋,一种消闲,作者自己也调侃说“很给人一种暖幼温贫之感”。
面条和青菜
总结艺人的特点
1
、对艺术的虔诚。
2
、生活非常艰辛。
总结
这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生存境遇的散文。作家通过对一个民间豫剧戏班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他们艰难的生存状况,对他们的命运遭际寄予深切的同情
作者简介
作者王英琦是一位既思索历史和民族的命运,又能够充分内省的散文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倔强的个性,使她的创作具有豪放之气和催人警醒的力量。被称作“大陆三毛”的王英琦,不仅有着三毛那样浪迹天涯的经历,而且也像三毛那样在写作上有着不羁的个性。她不仅喜欢驾驭一些历史、文化的大题材、大主题,而且表达也是粗犷豪爽的,绝无小家子气。她的语言也有特点,无论是针砭历史时弊还是弘扬个性心灵,她都是快人快语,直陈胸臆,几乎不及雕琢,也少有女性作家那样的委婉含蓄。其博大昂扬的意境和一争高低的语势,在当代女性散文家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