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问汝平生功业,
身如不系之舟。
心似已灰之木,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寂寞沙洲冷 周传雄
自从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雁可以
双
飞,夜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
双
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
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
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
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
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
900
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解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
----
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
余秋雨
·《
苏东坡突围
》
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
,
豪放派
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黄庭坚
苏轼
苏轼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
苏辙
苏洵
苏轼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韩愈
柳宗元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苏轼
宋四家
东坡肉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
,
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
,
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
林语堂
《
神
·
鬼
·
人
—
苏东坡传
》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因反对新法,遭朝臣嫉恨,以诗歌
“
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
”
的罪名获罪。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
“
乌台诗案
”
。
写作背景
:
1080
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
(
ji
)
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1082
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
《
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
》
。前后
《
赤壁赋
》
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朗读课文
文言知识整理
(
1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情况并解释
①
举酒属客( 属,同“嘱”,劝酒 )
②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③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缪,同“缭”,连结,盘绕 )
④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 籍,同“藉”;狼藉,凌乱的样子 )
(2)
古今异义
(1)
徘徊于斗牛之间
A
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
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4
)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
3)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
①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舞、泣,使动,使
……
起舞;使
……
哭泣 )
②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状 ,向西;向东)
③ 下江陵 ( 下,名→动,攻下 )
④ 侣鱼虾而友麋鹿 ( 侣、友,意动,以
……
为伴侣;以
……
为友 )
⑤ 顺流而东也 (东,名→动,向东进发)
⑥ 渔樵于江渚之上 ( 渔樵,名→动,打鱼;砍柴)
(
3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② 凌万顷之茫然 ( 定语后置 )
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
④ 何为其然也?
/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⑤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判断句 )
二、文言虚词
1
.而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
.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5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
6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
7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
3
.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
.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呢。 而又何羡乎
(
2
)语气词,表反问,吗。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3
)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5)
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6
)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
.其
(
1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
2
)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
(
3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
4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
.然
(
1
)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
(形容词词尾,
……
的样子)
(
2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
3
)其声呜呜然(
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成语归纳
1
、
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
、
正襟危坐
: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
、
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
、
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
、
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填写
《
赤壁赋
》
中的句子: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
,
羽化而登仙。
B.
其声呜呜然,
,
,
,
。
,
。
C.
哀吾生之须臾,
。
,
抱明月而长终。
D.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英雄业绩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者
天地阔远
而自身渺小
长江无穷
而人生短暂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
讨论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
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
、主
——
作为道者的苏轼
——
达观
——
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
、客
——
作为儒者的苏轼
——
悲观
——
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启示: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
傅 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运用的骈句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我们赤条条而来,光溜溜而去,什么也带不走。对此,苏轼吟出了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的渴望,也吟出了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的雄浑与旷达。苏东坡留给了我们什么?除了不朽的诗句还有什么?对他留给的明天更宝贵的东西是你的不屈,是他的乐观,是他的豁达,是他高贵的生活方式。
05
年高考天津卷
《
留给明天
》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他与朋友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感受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颅低下。
05
年高考广东卷
《
纪念
》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
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
“
侣鱼虾而友麋鹿
”
,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06
年高考湖南卷
《
谈意气
》
苏轼对赤壁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什么?
1.
赤壁的秀美可以抚慰灵魂
2.
寻求人生的平衡点。也就是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
寄托自己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惆怅
4.
气度的宽宏,曹操虽败仍不失英雄风范,苏轼虽处境艰难仍心怀壮志
永恒的赤壁,永远的苏轼
赤壁的灵秀抚慰着苏轼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也孕育了他伟大的思想和灵魂。在灵魂和自然融合的一刹那,我们理解了苏轼的幸福和不幸。
赤壁因苏轼而留下千古华章,苏轼因赤壁而屹立千古。感谢苏轼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苏轼若有知也应感谢我们对他的理解。
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苏轼的思想博大精深,苏轼的人格光芒万丈。
苏轼一生想着天下,心系苍生,让他豪情万丈;在失意时,寄情山水,洒脱飘逸;在悲观时又以佛家道家思想宽慰自己,而变得豁达开朗。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种思想,才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赤壁也因苏轼的介入才得以完成它的美丽,赤壁诗文也将和这个伟大的文学家一起流芳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