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练习题 2013.10 姓名: 班级:
1、作者相关
苏轼(1037-1101),北宋 家、 家。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 ,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 的情怀。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 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 山川相缪
3、解释词类活用
1) 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
2)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 正襟危坐
4)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5)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6) 桂棹兮兰桨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 侣鱼虾而友麋鹿
9) 不知东方之既白
10) 击空明兮溯流光
4、解释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词
1) 纵一苇之所如
2) 方其破荆州
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5)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6) 而卒莫消长也
7) 冯虚御风
8)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9)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 倚歌而和之
5、一词多义
1) 望:七月之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2) 歌:扣舷而歌 歌曰
歌窈窕之章 倚歌而和之
3) 如: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 然: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5) 长:抱明月而长终 而卒莫消长也
6) 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
托遗响于悲风
1) 而: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
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而问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耳得之而为声
2) 之: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目遇之而成色 而吾与子之作共适
歌窈窕之章 舞幽壑之潜蛟
3) 其:而不知其所之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10)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6、特殊句式的翻译
1) 徘徊于斗牛之间
2) 渺渺兮予怀
3) 何为其然也
4) 而今安在哉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 凌万顷之茫然
7) 客有吹洞箫者
8)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 托遗响于悲风
10)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1) 相与枕藉乎舟中
7、本文成语
1) 沧海一粟:
2) 正襟危坐:
3) 遗世独立:
4) 不绝如缕:
5) 杯盘狼藉:
8、本文语言之美
a) 赋体,对偶排比句多。句式整齐,节奏感强。顺畅上口。
b) 比喻连缀,情感流转,起伏自然。
c) 反问句叠用,文势起伏。
d) 关联相扣形成音节铿锵之美,客之议论形成主人的人生感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