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壁 赋
苏 轼
“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
——
林语堂
《
苏东坡传
•
序
》
苏轼
苏洵、苏辙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唐宋八大家(文)
辛弃疾
苏辛
(豪放派词)
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黄米蔡
(书法宋四家)
三苏
黄庭坚
苏黄(诗)
清代任伯年绘
《
赤壁赋诗图
》
苏轼真迹
苏轼的枯木怪石图
竹石图
东坡肉
东坡帽东坡巾
东坡肘子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问汝平生功业,
身如不系之舟。
心似已灰之木,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之时,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先后贬至黄州、惠州、儋州,最后病死于常州。
“
尸骨
”
未寒
苏轼轶闻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水漂东坡诗(尸)。”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
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
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一种富有文采韵律,兼具散文与诗歌的特征,可以咏物写志抒情的文体。有古赋、俳赋、律赋、文赋。
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
文 体 简 介
赋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
鲍国安
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
壬戌
( ) 10、
酾
酒( )
2、桂
棹
( ) 11、横
槊
( )
3、余音
袅袅
( ) 12、渔
樵
( )
4、幽
壑
( ) 13、
扁
舟( )
5、
嫠
妇( ) 14、
匏樽
( )
6、
愀
然( ) 15、
蜉蝣
( )
7、山川相
缪
( ) 16、无尽
藏
( )
8、
舳舻
千里( ) 17、狼
籍
( )
9、
旌
旗( ) 18、枕
藉
(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19.
扣舷
20.
麋 鹿
21.
挟飞仙
xián
mí
xié
乐甚
愀然
喜而笑
(乐)
(悲)
(喜)
文本研习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
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景:
(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2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3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4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情:
“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三
.
阅读第二、三自然段
夜游赤壁,本是一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的乐事,但随后却由喜转悲,那么悲从何来呢?请
找出这两段中与“悲”相关的容?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
美人
兮天一方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见底的江水,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怀啊,多么悠远,我所思慕的贤人啊,好似远在天的另一方
美人
:
指他所思慕的人
,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1)悲从歌中来(政治失意)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客人箫声,幽怨生悲
(2)悲从箫声中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历史人物的遭际使之感叹人生虚无
(3)悲从“怀古”中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世如天地沧海,而自己如其中微小一粒。连那么伟大的人物都不能永久得到的事物,自己这样微不足道的角色更加无能为力
不仅如此……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长江无穷,而自己却生命短暂。想要获得长江一样无穷的生命以有足够的时间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完全不可能的
(4)
悲从人生中来(个人渺小,人生苦短)
四
.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
1
)从
“
变
”
与
“
不变
”
的角度, 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是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
2
)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
3
)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阅读第四自然段
五
.
讨论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
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