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期末复习练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岳阳楼记》期末复习练习题

ID:569999

大小:3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岳阳楼记练习及答案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 ; ,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 , , ,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 , , 。‎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D.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2.翻译和解释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①不以物喜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1)前人之述备矣( )(2)连月不开( )(3)薄暮冥冥 ( ) (4)至若春和景明( )‎ ‎3.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             ,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3分)‎ ‎6.“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两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8.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 迁客骚人的情: ‎ ‎ 古仁人的情: ‎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 ‎9.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10、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 11、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12、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3、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 ‎   ‎ ‎14、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 ‎15、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16、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17、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18、“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19、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 答案:1.D2.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我曾将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分)‎ ‎(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①因为 ②在……之前。(1)居:处在。(2)进:居庙堂之高。(3)归:归依。1)详尽 (2)放晴 (3)迫近 (4)日光3.因己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C5.答案示例:文天祥国难当头,临危不惧,誓死卫国,忠贞不渝。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绝唱。评分: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即可得分。6.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8、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1分)‎ ‎9.(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10、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11、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12、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13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14、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15、答:以物喜,以已悲。16、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17、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18、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9、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2‎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