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之
声
节选
勒曼,美国剧作家
背景概要
《
音乐之声
》
讲的是发生在
1938
年,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
·
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的民歌和爱国歌曲。这部影片成为
最经典的音乐片之一
。广为流传的经典音乐有:
《
音乐之声
》《
孤独的牧羊女
》《
雪绒花
》《
多来咪
》《
晚安,再见
》
等。
重点问题研究:
1、节选情节一开始展现了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和修道院的景致,显示的意境是否相同。有什么作用?
二者意境完全不同,一个优美自然愉悦,令人留恋忘返,一个庄严肃穆,压抑约束,令人敬畏。
两种意境都是环境,都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
前者
全方位由远而近,由高而低地描写。这一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与玛利亚的歌唱
相映衬,情景交融,烘托出玛利亚的自由快乐。
后者
暗示着玛丽亚和修女们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
2、玛
丽亚在
山麓上的歌唱表现了她什么性格和情感?对整个剧目有什么作用?
这
段
歌唱,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 和她的音乐天赋,而且展示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内在地揭示了她活泼自由的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情感
丰富、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热爱歌唱、纯真快乐。
这一唱段
是全剧的主题歌,具有带动全剧的作用。
3、修女嬷嬷们对玛丽亚的评价分为几种?表达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分为三种:
一种宽容,一种觉其无可救药,一种认为她非常可爱,但不适宜做修女。
这些评价属于
侧面描写
,
能更全面、更完整地塑造人物形象,使玛利亚这个形象真实地、丰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回答课后练习第二题: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
“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恰当。院长唱词的意思是说拿玛利亚毫无办法,这正如人们无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洁的月光”。
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做这两件事物,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和众嬷嬷对玛利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玛利亚在萨尔茨堡郊外纵情歌唱,快乐游玩
→
正
面描写。
修道院内,众人对玛利亚七嘴八舌地议论
→
侧面
描写。
玛利亚风风火火地闯进修道院
→
正面描写
很好地体现了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