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训练文学类所有题型
——文学类(小说散文)终极策略
第一部分:关于选择题
高考文学类五选二或四选一的客观试题,分值5分。从选项的设置来看,小说散文的设置是一样的。2015年主要从情节、细节、描写方面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特征,共设计了两个选项,其余三个选项主要是从小说的思想内容、主旨、社会意义三方面设置。与此相关的还通过创作手法方面设置一个选项。2016年增加了关于环境描写的鉴赏选项。因此,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品评,不断提升判断能力。小说《祝福》提供了关于文学类阅读的所有考点题型,经过学习,同学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达到又快又准的效果。
以《祝福》为例,文学类选择题的设置应该是这样的:(2015/2016/2017题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细节、环境选项)
B.许多人对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这说明了众人对祥林嫂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众人的无聊、自私与冷漠。(情节内容选项)
C.面对众人的嘲笑,祥林嫂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这表现了她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特点。(情节内容选项)
D.“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自然环境描写选项)
E.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主题内容鉴赏选项)
正确答案:(B/C)
2、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不管祥林嫂的境遇多么悲惨,鲁镇永远是过新年,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祥林嫂处境的悲凉。(内容赏析选项)
B.文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眼睛的变化,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生动地表现了祥林嫂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人物描写选项)
C.“可恶!然而??。”四叔说。这句话的理解是: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卫老婆子,光天化日公开抢劫鲁府的佣人,实在有损鲁家的尊严和声誉,着实可恶;可她们的作为又是族权范围之内的事,难以公开斥责。(语言描写选项)
D.祥林嫂被卖时曾“出格”大闹,卫老婆子分析原因说:“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作者写卫老婆子这句话的作用是:揭露了鲁四爷平时对祥林嫂灌输礼教纲常,用礼教杀人的面目。(情节赏析选项)
E.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这样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至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使读者直面现实生活。(主旨赏析选项)
参考答案:(D.E)
总结:
1、考生应对小说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够熟练掌握,以便能够透彻地阅读欣赏小说。
2、对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主题、细节,不仅要理解其表面的含义,更要深层次地进行提炼和概括。
3、阅读选项,不要纠结于前半句,主要以及重点看后半句的提炼概括(错误点就在这里)。
4、做题之后不要检查,凭准确的理解和第一感觉。
第二部分:关于问答题
说明:小说、散文的问答题设题是一致的。在题型上,也是在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主题、细节上设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学类答题有专业语言,考生平时应注重这方面的阅读与积累,然后掌握答题模式,实践应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根据《祝福》这篇小说,训练全部问答题:
1、小说三次写祥林嫂的外貌,每次都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刻画人物外貌有什么作用?(6分)(这道题2015年考过,不再是迎考重点,仅作了解)
答题模式:分点找出三处+具体分析
解析:这是一个有两个问题的试题,要分段回答。
参考答案:三次外貌描写的作用:
第一次:“我”在河边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祥林嫂是“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是全文倒叙开头处第一次描写祥林嫂,实际上却是祥林嫂一生时序中的死前的最后一次外貌描写:比五年前大见苍老,头发花白程度跟年纪不相称,面容黑瘦,表情麻木,再加上乞丐的衣着,这一切暗示着,祥林嫂的处境不仅不如第一次到鲁家(那时不幸却还健壮),而且不如第二次再到鲁家时了(那时悲惨但尚有生气).这时肉体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了.这个倒叙开头外貌描写的是不幸的顶点,为读者造成一个欣赏的悬念,引导读者深入下文。
第二次:“我”在鲁家第一次看到祥林嫂,恰在祥林嫂夫死出逃,初到鲁家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第二次外貌描写,刻划的是自然时序中大家最早见到的祥林嫂——为死去的祥林穿孝,不幸;但年轻,顺从沉默、健壮能干,在鲁家暂时安了身.这段已点出遭遇的不幸,但也暗示着抗争的希望,所以尽管劳作辛苦,她却“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三次:祥林嫂被从鲁家抢走卖到山里,夫死子亡后又回到鲁家,“我”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的样子是“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第三次外貌描写,穿孝的衣着和头饰同第一次相同,所不同的是脸色和眼光,今不如昔了.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抗争她还是回到了不幸的中国上.
三次描写突出了眼神的细节,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三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外貌描写对反封建的主题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
2、小说在刻画祥林嫂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那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5/2016都考过)
答题模式:分点概括(最佳使用四字词语)+具体情节验证。(不少于三点)
其中的难点是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平时要多看多总结。
参考答案: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变式问题:(1)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祝福”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5/2016考过)
变式问题:小说以“祝福”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模式:分点概括+内容分析鉴赏
参考答案:(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2)鲁迅先生用“祝福”做标题,就把礼教吃人的本质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强烈对比,在表达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
4、小说在序幕中极有分量地写鲁镇的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之类的词语描述鲁镇祝福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6分) (2016年考过)
答题模式:语句内涵+作用(答出2-3点)
参考答案:(1)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从整体上看,年底“祝福”的忙碌情景与祥林嫂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也暗示她最终悲惨的结局。
(2)《祝福》一文中,有多出笔法细腻的环境描写,不仅起着烘托气氛,营造氛围的作用,更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和作者本人的感情。
5、小说写的只是写祥林嫂一个人物的命运,却用了“祝福”这样一个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2016)
答题模式:分点答题+个人观点
参考答案:我认为很合适。(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2)鲁迅先生用“祝福”做标题,就把礼教吃人的本质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强烈对比,在表达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
6、祥林嫂在祝福的年关悲惨地死去,但是小说的结尾却这样写“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句话,既是理解祥林嫂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2016)
答题模式:具体阐释语句内涵+言外之意的分析鉴赏(至少回答三点)
参考答案:(1)祝福》结尾段描写与开头的场景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2)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3)着眼于听觉,辅之以幻觉,由近而远,由实而虚。封建社会的?神?永远是站在富人一边的,它带给穷人的永远是无尽的苦难;富人们欢乐的祝福掩盖了穷人的斑斑血泪和垂死挣扎。含蓄而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7、祥林嫂这一形象与《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且二人都遭遇了一个恶婆婆,但二人的精神困境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2015)
8、请探究小说中自然景物描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8分)
答题模式:景物描写的作用+含意+主旨(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自然环境描写以写“雪”为主,在文中总共有四次。
第一次是作者初到鲁镇时:“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此处作者着力写雪的大而乱,象征鲁镇祝福前夕的忙乱,也渲染“我”心绪的烦乱,为“我明天决计要走”作铺垫。
第二次是在“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 这一段对描写烘托祥林嫂死的凄惨悲凉,也衬托当时“我”深夜神伤的孤寂悲愤。
第三次是在祝福前夕,祥林嫂不能参与祭祀,“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而柳妈拿她寻开心,文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插入一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其实是暗示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起到暗示情节发展的作用。
最后一次出现在结尾:“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爆竹声联绵不断……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文末再次描写雪的大而猛,寄托作者对亡灵最沉重的哀悼,将其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读者面前,这种感情与祝福时家家户户的欢乐喜庆格格不入,强烈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艺术震撼,深化了文章的悲剧主题。
文中有关“雪”的描写给全文抹上浓烈的悲剧色彩,也在读者在心中投下沉重的悲剧阴影,从而大大深化了文章的悲剧主题。
9、小说中常常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叙述,本文的“我”不是主人公,根据你的阅读体验,“我”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题模式:分点概括+具体阐释
参考答案:(1)“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因此,“我”既充当小说中的线索,又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2)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结构文字,展开情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3)“我”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我”同情祥林嫂,但对她临死提出的问题只作了含糊的回答,是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我”的这种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时显出了“我”的无能为力。
10、小说把祥林嫂的死放在前面叙述,后面回忆祥林嫂的生活片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题模式:指出手法+具体分析+作用
参考答案:(1)《祝福》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这是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2)具体地说,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3)同时,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4)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变式问答:(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2)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1、鲁四老爷、四婶、柳妈都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是都间接地与主人公有联系,甚至左右了祥林嫂的命运,试以“柳妈”为例,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8分)
答题模式:指出与主人公的关系+人物形象分析
参考答案:(1)在鲁迅小说《祝福》中,柳妈是一个小人物------长舌妇,但正是这个长舌妇,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柳妈是一个“吃素戒杀”的人,从她的政治、经济地位来说,她与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也是个被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物;但由于封建伦理观念、迷信观念的毒害,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却又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甚至“刽子手”的角色,一步一步逼着祥林嫂往死路上走。
(3)因此柳妈既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也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物。
12、追寻祥林嫂悲剧一生的轨迹,请结合全文分析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你从这个人物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
答题模式:概括一生轨迹+启示
参考答案:(1)祥林嫂一生的轨迹如下:逃走——打工——被绑走——改嫁——丧夫失子——再打工——遭唾弃——惨死。(2)启示一、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因为它不但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导致人生的悲剧。启示二、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告诉我们,祥林嫂是穷苦的,她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是低下的,在那个社会里她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房屋,没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工钱竟然被她婆婆领走了。如果她有充足的物质生活财富,她的命运可能会是另一番天地,而像祥林嫂这样经济地位的人在旧社会有千百万,那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必须砸碎。启示三、祥林嫂所处的那个社会是冷漠的、落后的、愚昧的,祥林嫂没有得到来自那个社会的心灵救助。如果“我”能够给她一个正确的答案,祥林嫂也许不会很快死掉。那个社会缺少人间温情,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必须摧毁。我们要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建立一个全民拥有进步思想的社会,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启示四、祥林嫂自身素质需大力提高,如果她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知道这个世上没有鬼,她就不会捐门槛了;如果她知道她没有错,她就不会“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更不会那样死去。启示五、不仅祥林嫂的素质需要提高,今天的人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要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要能识别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封建迷信、歪理邪说、骗局,要保证自己不迷糊、不上当受骗,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好书,不做文盲,做文化人,真正做到能够明辨是非;要不断学习,不断吸纳人类文明成果来武装自己,与时俱进,永远立于世界文明、进步的潮头;要勇于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只有提高我们的素质,我们的生命才会枝繁叶茂,我们才能唱出动听的人生之歌,从而为人民、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13、细节、个别情节、语言的赏析:
(1)“我真傻,真的”祥林嫂反复说着这样的话,有何作用?
(2)柳妈为什么饶有兴致地追问祥林嫂改嫁的细节?
(3)“祥林嫂,你放着吧!”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这一细节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总结:
1、文学类作品小说的阅读,重在对小说要素的深刻理解。
2、答题要求规范明确,步骤清晰。
3、重在对主旨含意的理解和探究,难度增加。
4、归纳用词要力求准确,因此考前的基本功复习尤其重要。
5、一些答题专业用语务必更多熟记。
第三部分:散文题型及答题模式
关于散文的阅读考试,当作如下思考:由于小说与人物传记在以往作为选考出现,二者的设题点是重复的,因此,小说与人物传记作为必考现代文,同时出现在试卷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在人物传记必考的前提下,前一篇的文学类选择散文,应该是极有可能的,所以散文的阅读,是需要足够重视的。
或者,当散文作为阅读考查的时候,叙事散文、写人散文又必然被抛弃,那些带着文化底蕴的历史散文、游记散文,必然作为最重要的阅读选择。
下面将就这类散文可能出现的题型作一次总结——
题型一:“解释”题——对文意理解的主要题型
第一种:对重要词语的“解释”——“词句含义”的题型
命题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模式:
1、词语含义及其特殊用法 2、所在句子的含义 (注:往往和词语的修辞义有关) 3、词句蕴含的情感
第二种:对重要句子的“解释”
命题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答题模式:
1、表面意思 2、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 3、深层含义 4、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题型二:“分析”题——针对文章内容技巧的分析题
命题形式:
1、分析“是怎样表现??的”或“如何”表达情感或主旨的
第一种:从结构(内容)安排上答题(一)结构特点或方式
答题模式:
1、指明结构特点或方式; 2、具体分析; 3、作用或效果 (二)行文思路
答题模式:
(如果没有指出线索的,需要指出“线索是什么”) 1、如何开头;2、中间是如何展开的;3、如何结尾的。
第二种:从写法(技巧)方面答题
命题方式:1、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某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请赏析“……”这句话。
答题模式:
手法+效果+内涵+情感命题形式:
2、分析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答题模式:
(1)答题角度明确——从形式和内容解答:
1、形式:包括A、结构作用,B、技巧效果,C、语言魅力等方面。 2、内容的分析:要答出“表现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包括:A、(刻画了)……形象,B、(抒发了)……情感,C、(表达了)……主旨,、D(突出了)……特点等方面的作用。
(2)解题思路清晰——根据题目位置的特点回答 “有什么作用”类题型的解答方法: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的题型:
【作用】A、开篇点题,统领全文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或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C、设置悬念D、增强艺术吸引力,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
文章中间内容“……有什么作用”的题型:
【作用】A、过渡、B、为下文铺垫、C、照应前文。
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结合题目,考虑它与上下文及中心之间的关系。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的题型:
【作用】A、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B、拓宽内容,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C、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深化主题)D、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等。 3、分析原因(依据)
答题模式:
1、分析文中原句,找到原因(依据);2、比较前后差别,分析解释。3、要扣紧问题回答。 4、分析衬托的作用
第一种:某种物对景物(环境)的衬托 答题模式:
1、结合两者关系(某物为景物、环境作衬托或反衬);2、有何作用(如:为对比景物提供背景)。
第二种:对主要人物的衬托
答题模式:
1、技巧(衬托等);2、结合文意分析。 第三种:景物描写的衬托等作用
答题模式:
1、景物本身的作用(要结合内容分析);2、结构作用;
题型三:“归纳概括”题——对文章内容的 第一种:归纳题
命题方式:1、文中描写的XXX有哪些特点? 答题模式:从文中摘取要点 第二种:概括题
命题方式:1、概括文中表现的X之美;2、概括XXX在XX方面的主要成就; 3、概括某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4、文中的XX,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答题模式:摘取重点词语 抽象化第三种:概括文章的主旨(目的、用意)情感
答题模式:
1、找关键语句;2、借助信息标志;3、理清句间关系(可用比喻的方法总结),分条阐述;4、根据题意要求表述(有时用“通过??表现??肯定(否定、批判等)??强调??”表达)
题型四:“赏析”题——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分析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命题方式: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文中(或具体段落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2、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答题模式:
1、指出具体技巧(修辞、表达方式等);2、举例;3、结合例句分析;4、作用(情感、内容、结构)。
2、从修辞和其他方法结合赏析句子
命题方式:1、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句子加以赏析;2、联系全文,就某句话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答题模式:
1、指出具体技巧(修辞、角度等);2、结合文中句子具体分析;3、作用(情感、结构、主旨等) 3、赏析词语
命题方式: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题模式:
1、分条指出具体技巧(修辞、角度等);2、要结合句子作具体分析;3、要指出作用、好处。
实战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14分)
吉尼斯世界记录
牧毫
“这是一个有些离奇的故事。”他说。
他是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其时我们哥儿几个正坐在他家的客厅里。后来我们都想不起来他怎么会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
“大学里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刘孟,他有个亲戚在国外,有一天他拿了一本书给我们看,是《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出于好奇,我们大家都抢着看,有个叫余永明的,竟看入了迷,他借去一连看了好几天,后来他向我们宣布:他这辈子一定要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当时,我们都当做一个笑话听,谁知道这本书真的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喝上一口茶,我们都听得入迷,呆呆地望着他。
“其实余永明并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相反,在班上那么才子面前,他显得象个丑小鸭。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分到了一个科研所,他一天到晚就想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他试过在一块巴掌大的石片上刻《唐诗三百首》,手划破了好几次也没成功;他试过做一个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可怎么也飞不上天。由于他整天想着吉尼斯世界记录,单位里很多人干脆就叫他‘吉尼斯先生’。
“有一回他差点成功了。他成功地把八个铅球叠在一起,还拍了一张照片,寄给已到国外的刘孟,请他向《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编辑部申请。很长一段时间,他容光焕发,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可是不久,刘孟来了一封信,说在几个月前,国外已有人将十个铅球叠在一起了。而且,要想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必须有《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的编辑或他们指定的人员在场公证才能有效。
“那天晚上,我到他家去了。我们俩喝了一瓶酒。我劝他:“老余,不要搞了,有这份精力干点别的不好吗?你们猜他怎么说?他说:‘我连这件事都干不成,还能做什么事情?’这事过去几十年了,现在想起来就像昨天一样。我这几十年,学书不成学剑,学剑不成又经商,反反复复,科研上没干出名堂,倒是干上了经理。想想就是缺乏老余这种一竿子到底的精神。”
老头子感慨起来,我们赶紧问:“后来呢?”
“后来,由于老余出身不好,又迷着吉尼斯记录,所以很快就下放了,一下十几年,监督劳动,哪里有机会搞什么吉尼斯世界记录。直到那一年,老余平反了,一回到所里,他又继续创造他的纪录。这回他是准备用几十万根火柴搭一座摩天大楼的模型,不用胶水,不用东西捆绑,全靠火柴之间的弹性,真不容易。
“要不是下放时手落下了毛病,他这次肯定成功了。他在大楼快完工的时候,有一次他手一阵颤抖,再也不听使唤,重重地压在快做好的模型上,近十年的心血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老余当场就晕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老头子又喝了一回水,半天没有说话。我们问:“完了?”
“完了。”
大家笑起来:“这个故事编得有些意思。”
他站起来,从抽屉里掏出一张花花绿绿的通知单,眯着眼,慢慢念道:“我们极其荣幸地通知余永明先生:由于加州大学刘孟博士的推荐,经过我们的证实,余永明先生是世界上试图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花费时间最多的人。经《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编辑委员会讨论,一致同意余永明先生将作为‘世界上最有毅力和恒心的人’而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2012年)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开头特别指出“他是我一个朋友的父亲”,目的是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由“他”来讲述余永明的故事更真实可信。
B.“其实余永明并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显得象个丑小鸭”这样评价余永明是为了暗示余永明毕生追求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注定要失败的。
C.“他成功地把八个铅球叠在一起”,这个细节的描写,说明余永明的追求是有收获的,但是刘孟的一封信又给余永明沉重的打击,事实证明,余永明是一个失败者。
D.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用吉尼斯总部的一封通知信给予余永明一个“世界上最有毅力和恒心的人”的评价,既有肯定,又带有遗憾。
E.本文以听故事的形式进行客观的叙述,不带有作者任何的评价,但是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余永明的追求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
参考答案:C,E
8.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余永明这一人物形象。(4分)
答题模式:分点概括(最佳使用四字词语)+具体情节验证。(不少于三点)
参考答案:(1)坚定执着的个人信念。余永明自从得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启示,就开始坚定执着地进行各种创造实践。(2)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一次次的失败,没有影响余永明,他不断进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各种尝试,甚至接近成功。(3)近乎偏执的个人追求。欠缺聪明才智的余永明,偏执于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几乎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4)有毅力和恒心。毕生的坚持换来吉尼斯的评价。
9.小说的主人公并没有出场,小说以听故事的形式讲述余永明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析。(6分)
答题模式:分点(至少三点:内容、情感、主旨)+原文分析鉴赏+作用
参考答案:(1)余永明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人物,一生在做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事情,通过加州大学刘孟博士这样一个有名人的叙述,显得真实可信。(2)更加能够凸显人物的性格。通过第三者的介绍,余永明的执着、坚定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其悲剧人生更引人深思。(3)第三者的介入,使小说注入了旁观者的情感,敬佩之情、同情之心和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可以更深地打动读者。
还乡
雷达
一九九零年三月末的一天,我在西安,本该向东赶回北京的,却鬼使神差地冒出一个念头:往西,回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看看。这念头来得突兀,又执拗得不可抗拒,连一分钟也等不得了,我像急于找回什么东西似的,当晚跳上西去的火车。
我的故乡藏在莽荡群山的夹缝里,渭河拐弯的地方。细雨中的路面不起尘埃,清风徐来,草木轻摇,眼前的故乡突然让我感到陌生。我当然知道,世间原本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人又是一种没有永恒的念想就活不下去的动物,于是在心灵深处贮藏许多美的回忆的吧。你经历的生命的辉煌,你品味过的诗意的瞬间,你热恋或倾慕过的女子,甚至一种吃食、一个物件,在世俗生活的潮流中都会变色变味。美,最怕第二次光顾。那么,是否最好不轻易“启封”?不要重新碰“她”?这岂不又有违人类追求美的天性了吗?
哦,故乡在雨后的雾岗中出现了,她静静地斜倚在河谷里,似在等待我的到来。渭河如弓弦划出一道弧线,好似我臂弯上鼓突的血管。
可是,我的渡船呢,我的因独轮车滚过而呻吟着的草桥呢,我的蓝蒙蒙的布满松柏的坟院呢?我的波光闪闪的水渠呢,我的高低错落的永远哼唱着的磨房呢,还有我的鳞次栉比的乌黑瓦屋顶上软软的、悠闲的炊烟呢,怎么全都找不见了。是我的眼睛迷蒙了吗?我只看见一座曾在电影里见过的钢铁吊桥悬浮于渭河上,又看见昔日低矮的瓦屋群里,像突起的蘑菇似的,伫立着不少两层小楼,让人想起京沪线上的江南农村。不过,待我抬头看见四嘴山上蹲伏的家庙时,才实实在在觉得到家了。家庙油漆一新,灼灼照人,是这里最雄伟的建筑。两年前,老家来信募捐,说要翻修家庙,还说我名列乡贤第二,曾让我哭笑不得,现在“乡贤第二”终于回来了。
我独自沿着泥泞、熟悉而又陌生的村路走下去。路上不时遇到一些我好像认识,又不认识的男女。乡人老实,不敢贸然向生人,特别是干部模样的生人打招呼,或者他们也在回忆,于是双方鹄立着,相顾无言。我此时忽然觉得,人一到这里,连走路的速度都放慢了,昨日的拥挤、浮嚣、嘈杂全都远遁,周遭的宁静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隐隐有渭河的涛声传来,偶然有唧喳的春雀儿掠过,让人想到,城里人按钟表的节奏旋动,这里可是依自然的节奏生活,你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你与蜿蜒的路,高阔的天,含烟的树融为一体了。
此时,我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气味,一股湿秫秸烧进灶火,浆水面溢出锅,或者洋芋豆腐粉条大杂烩的浓厚气味,它直冲鼻腔,有大年初一早晨的感觉。我知道厨房里正在举火做饭。哦,我有些明白了,我从几千里外跑来,跑到这疏隔几十年的地方,原来就为了寻觅这股混含着秫秸、洋芋、浆水面的味道而来。我相信,一切饱尝孤独,挫折,虚假之苦的灵魂,一切曾被生活欺骗过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回归乡土的冲动的。
然而,归来的踏实感却转瞬即逝。我发现,与亲友们的谈话进行得艰难,好像几十年的沧桑用几句话就说完了,总是我问得多,他们答得简短,或者简直就是“嗯”、“啊”、“对着呢”、“好得很”之类。常出现冷场,大家都憨笑着。啊,难道独在异乡的“稀客”,才是我的真面目吗?
晚雾悄悄地升起来了,我们也该回县城了。吉普开到河边时,我很想看到鹭鸶。那是一种长着细细的腿,长长的颈的极可爱的大水鸟,幼时常见它们从冬至春成群地在河滩散步,孩子们即使挨近它们,它们也从容自若,并不惊飞。怎么现在连一只也没有了?侄儿天宝倒随口说出了一句让我吃惊的话。他说:以前的好多东西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又有了许多以前没有的东西。一切都被时间卷去了,再也难以找回当年的感觉;但又并非一切都被卷走,当我们承认世界和人生的有限性时,我们才会备感某些情感的珍贵啊!
(选自《现代名家散文四百篇》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散文记游“我”回故乡的一次经历,家乡的变与不变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更多的是深深的失落之情,强烈的反差也带给读者深深的共鸣。
B.“这念头来得突兀,又执拗得不可抗拒,连一分钟也等不得了,我像急于找回什么东西似的,当晚跳上西去的火车。”开头部分这样写,突出表达了“我”对故乡思念之殷切。
C.回到故乡之后没有见到渡船、草桥、水渠、炊烟等等,表现出眼前的故乡让“我”非常失望,为下文见到真实的故乡作铺垫。
D.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都已经不是“我”想象中的故乡了,于是引起“我”关于故乡情结的思考,但是,当年的感觉已经留存心底,直面变化也是必须要接受的。
E.本篇散文叙议结合,情感随着旅行的不同地点不断变化,深沉蕴藉,语言隽永,尤其是把时光不断转换,读来犹如身临其境。
参考答案:A/C
8. 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故乡在雨后的雾岗中出现了,她静静地斜倚在河谷里,似在等待我的到来。渭河如弓弦划出一道弧线,好似我臂弯上鼓突的血管。
(2)我相信,一切饱尝孤独,挫折,虚假之苦的灵魂,一切曾被生活欺骗过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回归乡土的冲动的。
答题模式:体会理解文句的各种修辞手法+语句的言外之意+作用+主旨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故乡的美丽动人,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2)这句话用议论的手法,对外出游子为什么怀念故乡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也肯定地指出,“我”也是这样的一种人。
9. 文中说:“一切都被时间卷去了,再也难以找回当年的感觉。但又并非一切都被卷走,当我们承认世界和人生的有限性时,我们才会备感某些情感的珍贵啊!”这句话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题启示:本题设计是针对全文思想感情,是全文的主旨所在,阅读散文,重心要落实在文中的点睛之笔上,本句恰恰就是自己对故乡的复杂情感的具体表现。
答题模式:回答这类问题,要对全文有深刻的理解,要针对文句作具体阐释,分点答题。阐释文句+主旨验证
参考答案:
我认为不矛盾。理由是:(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旧有的一切必然会得到改变,必然会有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诞生。(2)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旧的事物上,在新事物上自然找不到旧的感觉。(3)后半句的意思是,故乡还是那个故乡,故乡的情感依然还在,在人生之中,我们应该珍惜故乡的情感。
详解详析
1.(1)kuà gngà 屑 (2)旁 膀
2.[解析] A “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这里应用“不可思议”。
3.[解析] C C项成分残缺,应在“坍塌”后加“的状况”。
4.(1)示例一:妈妈,您辛苦了!示例二:世上只有妈妈好!示例三:母亲,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示例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示例: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傅雷的《傅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爱的思考》等。
6.这一句从侧面表现出父亲在冬天的劳动强度大,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说明父亲的千辛万苦,说明建造新房不容易。
7.[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能力。父亲花了大半辈子时间,日复一日地为新屋付出,表现了父亲的毅力和韧劲。
[答案] 父亲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8.父亲的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极端落后。
9.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
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
10.突出了母亲对蜗牛照料的精心,表现了母亲对蜗牛的喜爱(或“突出了蜗牛对于母亲的特殊意义”);为下文写母亲舍不得这些蜗牛被吃掉等情节作铺垫。(意思对即可)
11.示例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表现人物的心理。从儿子的话语,可以看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可以看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二: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的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三: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的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
12.表现了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表现了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表现了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写出任意两方面即可)
附: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