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3,必修4。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斯文”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斯文”并没有随文王的去世而断绝,而是得到了“天”的承认。“与于斯文”更是意指要继承周朝开国之君的遗志,顺应“天”的意愿。显然,孔子赋予了“斯文”极高的内涵??天道,而天道便蕴藏于礼乐制度之中。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得更加透彻,“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斯文即道,而礼乐制度是“道”的载体。一旦“礼崩乐坏”,道将不存,斯文不在,国也将不国了。可以想象,“斯文”在先秦时期的士子心中和君王谋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将其视为圣人先贤为人立世、明君霸主治国安邦的最高境界。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斯文”并没有夭折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反而随着六经的传世,一直延续成为儒家之经典。《隋书?经籍志》写道:“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典籍被视为文化遗产,“斯道”便是“斯文”,“道在于文”,斯文就在其中。同时,斯文还更多地体现在“教化”之中,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古代王权正是借助“教化”正风俗、治国家,这些无不彰显斯文之意蕴。
汉代以降,自大儒董仲舒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斯文也随即成为饱学之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武帝纪赞》中记载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六经》自然成为儒家思想之精华,而斯文也自然成为精华之要义。从这个意义说,经典便是斯文,儒学便是斯文,教育便是斯文。所以修身需要斯文,齐家需要斯文,治国需要斯文,平天下更需要斯文。“斯文”之风气开始弥漫在中华大地。
三国之争、南北两朝,多事之秋竟使得“斯文扫地”。直到唐宋,斯文才迎来了一次转机。在那以前,朱熹将现状描述为“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在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大家的努力下,一批儒者致力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是皆以“斯文”为己任,如程颐赞誉其兄程颢说:“(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自此,“兴斯文”成为这一代儒学大师的理想和使命,四书五经也就成为南宋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书目。
(选自邬大光《“斯文”的渊源与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论语》记载之前,中国并不存在“斯文”这一说法,经过孔子的有关论述,“斯文”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
B. 孔子的言论表明天道蕴藏于礼乐制度之中,天道是“斯文”极高的内涵,而朱熹则认为斯文就是道,礼乐制度就是其载体。
C. 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斯文”既是当时士子心中的理想追求,也是君主借以达到治国安邦最高境界的极其重要的谋略。
D. 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毁灭“斯文”,“斯文”却随着六经的传世而得以延续,到汉朝大儒董仲舒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隋书•经籍志》认为,经籍是机智神明的高妙旨意,也是圣者的才能智慧,有着经天地、纬阴阳、正纲纪、弘道德等作用。
B. 隋朝延续了儒家经典,形成“斯道”即“斯文”的认识,而,“道在于文”的意思是斯文就在其中,因此典籍被看做文化遗产。
C. 由于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都需要斯文,“斯文”风气开始弥漫在中华大地,然而到了三国和南北两朝却变得“斯文扫地”。
D. 汉朝的董仲舒对儒家的推崇,在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正统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斯文成为大儒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帝纪赞》中关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的记载,已经充分体现了斯文的广泛性,即经典便是斯文,儒学便是斯文,教育便是斯文。
B. 斯文体现在“教化”之中,政以体话、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古代王权正风俗、治国家,一般借助“教化”这些都显示了斯文的意蕴。
C. 到了唐宋时期,斯文迎来转机,经过宋代的大儒周敦颐、张载等人的阐释和弘扬后,南宋后儒生学子都以四书五经为必读书目。
D. “斯文”渊源于儒家,其意蕴的丰富与发展也跟儒家有着内在的关联,以程颢等为代表的宋儒对“兴斯文”有着相当高度的自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
癸丑,世祖在潜邸①,受京兆分地,闻挺名,遣使征至盐州。入对称旨,字而不名。间陪宴语,因曰:“挺来时,李璮城朐山,东平当馈米万石。东平至朐山,率十石致一石,且车淖于雨,必后期,后期罪死。请输沂州,使璮军取食,便。”世祖曰:“爱民如此,忍不卿从。”杨惟中宣抚关中,挺为郎中。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期月,民乃安。诛一大猾,群吏咸惧。且请减关中常赋之半。明年,惟中罢,廉希宪来代,升挺为宣抚副使。
戊午,挺还东平。宪宗亲征蜀,世祖将趋鄂、汉,军于小濮,召问军事。宪宗崩,世祖北还,道遣张文谦与挺计事。挺曰:“军中当严符信,以防奸诈。”文谦急追及言之。世祖大悟,速遣使至军立约。召挺北上至开平,挺与廉希宪密赞大计。
世祖即位,以廉希宪及挺宣抚陕、蜀。中统元年夏五月,至京兆。年,进参知政事。宋将刘整以沪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戒,挺尽奏而释之。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惧诛,以借兵完城事讼挺与希宪于朝。帝召挺便殿,问曰:“卿在关中、怀孟,两著治效,而毁言日至,岂同寅有沮卿者耶?抑位高而志怠耶?”挺对曰:“臣在秦三年,多过,其或从权以应变者有之。若功成以归己,事败分咎于人,臣必不敢,请就戮。”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因叹曰:“挺有功如是,犹自言有罪,若此,谁复为朕戮力耶!”
(选自《元史•商挺传》有删改)
【注】①潜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B.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C.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D.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古代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而把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C.“宪宗崩”中的“崩”是死的意思。也可以用作诸侯的死亡,等同于“薨”。
D.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我国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法,如文中的“癸丑”“戊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挺有才能,重视办学。商挺曾被东平的严实聘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辅助继承父亲封爵的严忠济兴办学校。
B.商挺深受元世祖喜爱。他被征召到盐州时,对答很合元世祖心意,世祖称他字而不呼他的名。
C.商挺关爱百姓,打击奸猾官吏。在关中担任郎中时,他不但杀了最奸猾的官吏,还请求朝廷将关中的赋税减一半。
D.商挺头脑机敏,有预见性。在回京途中,商挺多次和元世祖讨论应对时局变化的对策,商挺建议严格管理军中符印。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祖大悟,速遣使至军立约。(5分)
(2)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
赠任城卢主簿
李白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
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
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
【注】鸳鸿:比喻贤人或同僚。诗中比喻卢主簿。
8.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形容剑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 ▲ , ▲ ” 。
(2)《登高》中杜甫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抓 药
高 军
眼睛紧盯着医生抓药的手,张鸣鸾由在心里嘀咕逐渐变得嘴里出声了:“这样能行?准吗?”
正在为他抓药的高介宾,系中医世家,祖祖辈辈精研岐黄,到他这一代尤其是对温热之症有颇深的研究。一般病人经他诊治,用八服之内的中药就能治好,故在阳都有“高八服”之称。慕名来找他治病的人整日不断溜儿,所以也就养成了一些脾气,会时常就和人较起劲来。他听到张鸣鸾的话后,将已抓好的药快速倒回了药柜,把处方推给了徒弟:“你给他用药戥子配上吧。”然后转身去接待下一位病人去了。
高介宾总是在纸上开出药方后,习惯从中药柜里用手去把药抓出来包给病人,了解他的人都不会产生疑问,一是习惯了他的这种做派,二是他这样抓的药都是能在八服之内治疗好病人,所以一般是没有人会提出疑问的。
所以,徒弟也就一般不用干抓药的活儿了,甚至对能“抬手取,低头拿,半步可观全药匣”的中药柜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拉开那些药斗,对药戥子也用得很不熟练,他对着师傅开的药方,很生疏地用半天工夫才为张鸣鸾包好了药。
两天后,张鸣鸾再次领着病人上门了,高介宾看到病人梦寐惊惕、胸脘痞闷、眼角赤红等症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让病人坐在案前,高介宾搭手诊脉,发现左带微数,右关微弦,肝木乘脾土症状明显,再这样下去会有七情之忧六淫之侮,于是再次开出了包含人参、半夏、枳实、茯苓、干姜、小川连等几味药的处方。
徒弟在一边看得很清楚,这个处方和上次开的完全一样,就是每味药的用量也没有一点加减,徒弟看了病人一眼,又看了师傅几眼,嘴唇轻微动了动,还是忍住了。
高介宾拿着药方,慢慢走向药柜,把药方认真铺展在前面的柜台上,回过头去对着药柜扫视了一眼,然后眼睛眯上了。当高介宾的眼睛再睁开的时候,人们发现他的眼里面精光四射,好像在看无穷远处似的。只见他紧握着的两手猛然张开,左手拉开药斗,右手迅速伸进去,将好似漫不经心抓起的药快速放到徒弟铺展好的草纸上。如此这般一会儿,三服药已经抓好,徒弟认真包好递给了张鸣鸾。
这次,张鸣鸾之所以没有提出异议,是因为他这次来之前,很多人嘱咐他不要多说话,并告诉他高介宾从来就是这个样子,用手抓药比用药戥子戥得都准,尽管放心就是了。
三天后,病人复诊,舌苔已退,病减六七,但口中味淡,时或作酸,尤其大便燥坚症状还很严重。高介宾换方,又给抓了三味药,这次主要用了柏子仁、苁蓉、小茴、车前等。
病人上门三次,服完高介宾用手给抓的六服药后痊愈。这时候,作为病人亲属的张鸣鸾再次上门了,他除了感到有很多疑惑外,还对高介宾徒弟第一次给包的药产生了怀疑。高介宾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心思,没等他开口就说道:“我的徒弟给你包的药,一点也没有问题,这个请你放心。”
徒弟在一边也赶紧声明:“我就是按照师傅开的药方包的,可不敢乱来,哪敢不弄准哪!”
张鸣鸾脸刷的红了,他嗫嚅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那、那为什么不管用呢?”
“怎么不管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懂不懂?”高介宾口气严厉起来。
觉得医生说的有道理,张鸣鸾用力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高大夫,我吧就是觉得很奇怪,你用手去抓药它准吗你说说?”
“病人属于湿热燥化,需要温干扶阳润燥,所以见效慢一些。”高介宾不接他的话茬,一边走向下一位求诊者,一边解释了一句。
等候的病人说他了:“你说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高大夫要是抓药抓得不准能治好病人吗?”
另一人说道:“再说了,高大夫的绝招就是抓药。他用手抓的药见效快,徒弟用秤称的药反而见效慢,这个事儿谁不知道啊。你第一回嫌他抓得不准,你这不是找事儿嘛,真傻。不的话,肯定还能早好几天呢。”
张鸣鸾在众人的议论中,眨巴了一阵子眼睛,起身走到高介宾前,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
高介宾摆摆手:“医生就是给病人治病的,谢什么谢,走吧走吧……”
张鸣鸾感到高介宾那并排在一起的细长手指上,好似有一股中药的香气正在逐渐散发弥漫开来。
(摘自《2015年中国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高介宾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祖辈辈精研岐黄,艺术可谓有家学渊源,这个插叙部分为他在阳都为病人看病用手抓药的习惯做了补充,突出他抓药奇准的特点。
B.徒弟由于一般不用干抓药的活儿了,对那些药斗,药戥子很生疏,用了半天功夫才配好药。这才导致药效不佳。
C.人物对话富于口语化色彩,这让小说充满浓郁的生活情味,为小说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D.后来,张鸣鸾的病被治好,他特意登门感谢高介宾,由于心理作用,张鸣鸾感到高介宾手指上好像有中药的香气。
E.在打手脉诊时,高介宾不仅能够发现病人的当前病情症状,而且能够预判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表现了其医术的高明。
(2)小说中的高介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抓药“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高医生抓药精准的原因是什么?对其用手抓药的方式你是否认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924年10月,朱自清举家来到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令朱自清高兴的是,那里有许多为人正直、富有雅趣的朋友。夏丏尊率真简朴,生性耿直。校里就是湖多,三面潺潺地流着,草地也大,看过去芊芊的一片,夏丏尊喜爱这里的自然环境,他约了校里教师刘勋宇,依山傍水,修建了几间瓦屋,他把房子称作“平屋”,隐含平房、平民、平凡、平淡之意。丰子恺也是经夏丏尊介绍到春晖中学的。他为人多才多艺,善于将诗词意境、学生生活、儿童情趣即兴画出。他也结庐湖畔,在门前种一株柳树,因此名小屋“小样溜屋”,与“平屋”相映成趣。朱自清全家搬来后就住在刘勋宇以前盖的小房屋里,和夏丏尊毗邻,两家的前院只隔一垛矮墙。
朱自清常到隔壁夏丏尊家院子里观花,在他屋里品画。夏家有一株紫薇很好,夏丏尊常邀他在花房喝酒。他也倡导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做客。有一天,丰子恺刚给朱自清刚满四岁的女儿阿莱画了一幅画,夏丏尊提起笔来,在上面题道:“丫头四岁时,子恺写,丏尊题。”画美,字也好,朱自清爱不释手,后来将其制版,作为散文集《背影》的插页。在朋友中还有一个湖南人匡互生,他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他率先打进曹宅,非常英勇;他生活艰苦朴素,诚挚热忱,作风民主,朱自清对他最为敬佩。他去世后,朱自清曾写《哀互生》热烈地赞颂。
在教师中还有一位教英文的朱光潜,他最敬重朱自清,曾回忆:“佩弦和丏尊、子恺诸人都爱好文艺,常以所作相传视。我于无形中受了他们的影响,开始学习写作。他们认为我可以作说理文,就劝我走上这一条路。”
春晖中学浸润着“五四”革新精神,积极推行新学制,采用新教材,崇尚民主,关系和谐,朱自清更其喜欢那种同事与师生之间真诚团结的融洽气氛。具体情形究竟怎样呢?朱自清写道:在一般学校里,师生之间往往隔开——于教师,“敬鬼神而远之”;教师对于学生,尔为尔,我为我,休戚不关,理乱不闻!这里的师生却没有这样的情形。无论何时,都可自由说话;一切事务,常常通力合作。春晖对朱自清十分器重,当他三月间来兼课时,《春晖》半月刊即登出他到校就职的消息。朱自清在春晖任课多,教学作风民主,常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共同讨论。春晖国文教材多选自《新青年》《新潮》《向导》《创造季刊》等杂志,朱自清教这些文章时,通常自己念一遍,有时也叫学生念,然后进行讲解。他也不排斥古文,有一次他对学生们说:“文言文及旧诗词经过几千年洗礼,有些很好的东西。”学生表示愿意读些古文,他就选定《虞初新志》和《白香谱笺》两本,在从中选读一部分。
在他刚来兼课时,曾邀请俞平伯到白马湖来玩。俞平伯就来到白马湖,在春晖待了三天多。朱自清每天都有课,他还顺便听了朱自清的一堂课,感觉到他教学认真,课堂气氛亦相当活跃,在《日记》中写道:“学生颇有自动之意味,胜第一师范及上海大学也。”
其实,朱自清在教育上能有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他对中学教育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他认为学生学习能否认真用功,关键在于教师,“固然要看你们的教法如何,但更重要看你的人格影响如何。”因此,他决意从自身做起,以严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他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和以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成绩升降表,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业的进步和退步。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提倡做“窄而深的研究”,反对夸夸其谈,触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浮夸作风。他反对学生写些内容浅薄的作品,主张要有“味”,要有生活,譬如,有浓浓的颜色,有清清的音响,便是有味了。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个性,便是“自我”!这些真知灼见对学生启发极大。朱自清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主张要以“高等的趣味替代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的动机不容易有效。”他教导学生不要“时时回顾从前的黄金时代”,也不要“时时等待着将来的奇迹”,更不能“及时行乐”。他要学生面向实际,把握住现在,理由是现在“是最可努力的地方,是我们最能管的地方。”因此,“我把‘现在’捉住,发展它,改造它,补充它,使它建全,谐和,成为完美的一段落、一历程。”
相关链接:
①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百度百科•朱自清)
②我们来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天津一位中学国文老师说,朱自清先生逝世后的第三天,他看见一群小学生争着抢着看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叹着说:“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他感叹说:“有成千上万的幼稚心灵都为这个《背影》的作者而暗自哀伤!”短短一篇《背影》,能够在读者中产生如此巨大的感染力,足见朱自清散文的成功了。
(节选自“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朱自清散文精选•导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应夏丏尊先生的邀请,朱自清先生举家来到春晖中学,这说明夏先生待人热情,其他如丰子恺先生、朱光潜先生也是受他之邀来的。
B.朱自清先生非常喜欢丰子恺先生为他四岁女儿阿莱画的、夏丏尊先生题字的一幅画,后来这幅画被制版,作为他散文集《背影》中的插页。
C.朱自清先生在春晖中学有许多为人正直、富有雅趣的朋友,其中参加过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匡互生非常英勇,因此朱先生对他最为敬重。
D.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写得真切感人,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以至先生不幸逝世后,成千上万的幼稚心灵都为他而暗自哀伤。
E.朱自清在春晖中学期间,俞平伯先生曾受邀去听朱先生讲课,称赞他教学认真,认为学生在自动学习方面比第一师范和上海师大的学生还要好。
(2)文中说“朱自清更其喜欢那种同事与师生之间真诚团结的融洽气氛。”这种“融洽气氛”具体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3)本文传主是朱自清,可文章开头却花了很多笔墨写夏丏尊、丰子恺等人,这是为什么?(6分)
(4)朱自清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并提出了一系列主张。那些主张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启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题)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点,尽量多接触经过历史选择的人类文化精华,多挤点时间读大师的经典,让自己起点高一些,是一件 ▲ 的事情。
②“老年人知识交流站”使年轻人从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中 ▲ ,老年人也从年轻人身上吸取了青春的活力,因此该组织形式深受人们的欢迎。
③一位著名数学家表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而让孩子所看几本名人传记,对培养孩子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则 ▲ 。
A.终生受益 受益匪浅 大有裨益
B.受益匪浅 终生受益 大有裨益
C.大有裨益 终生受益 受益匪浅
D.大有裨益 受益匪浅 终生受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碎片化的趋势,互联网纪录片越来越短,更强调快节奏和悬念性,甚至出现为纪录片的概念。
B.在当下,互联网的深度融入,让公众拥有了选择权、投票权同时让公益机构进入一种平等竞争,打破了垄断的格局。
C.高校要培育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
D.做好环境公益投诉工作,需要法院、检察院、环保部门、社会组织及立法机关的多方参与,如此才能让环境公益诉讼之路越来越顺畅。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类的双眼就像两台摄像机, ▲ ,在眼前取任何一个点,双眼看到这个点的位置其实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差别的大小跟空间距离、视点角度都息息相关,人类大脑的视觉功能区能够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并最终形成一个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三维场景。
A.由于双眼的空间位置不同,在看周围的世界时
B.在看周围的世界时,双眼的空间位置由于不同
C.双眼的空间位置由于不同,在看周围的世界时
D.在看周围的世界时,由于双眼的空间位置不同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某些特殊广告,如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其内容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① ,将可能极大地损害所保护的法益。而在现实中此类商品或者服务又能带来较大的经济利润,这就导致广告活动主体为了 ② ,往往产生发布违法广告的冲动。由于这一类特殊广告涉及重要法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此都有相较于一般广告准则 ③ 。
17.下面是“世界儿童日”的宣传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女性市民非常爱美,就在一家美容工作室往额头上注射玻尿酸,然后因填充物渗入血液循环造成视网膜动脉受阻,瞬间暴盲。经过医院医生诊治,左眼失明,复明可能性很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表述有误。原文说“斯文”被“视为明君霸主治国安邦的最高境界”,而非选择项表述的“君王借以达到治国安邦最高境界的极其重要的谋略”)
2.B(强加因果。选择项所表述的“斯道”即“斯文”的认识,而“道在于文”的意思是斯文就在其中,并非“典籍被看作文化遗产”的原因)
3.A(程度失当。选项所说的“已经充分体现了斯文的广泛性”,和原文说的“从某个程度说”,程度不一致)
4.B(原文标点: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巾,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5.C(“崩”只用于皇帝的死亡,诸侯的死用“薨”)
6.D(与商挺讨论的是元世祖派遣的张文谦,商挺也不是向世祖建议严格管理军巾符印,由后面的“文谦急追及言之。世祖大悟,速遣使至军立约”的信息可知)
7.(1)世祖猛然醒悟,马上派遣使者到军队中立定规约。(得分点:悟、遣使、立各1分,句意2分)
(2)商挺出朝后,世祖统计商挺提出的大政方针总共有十七项。(得分点:数、大计、有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商挺,字孟卿,是曹州济阴人。(商挺)二十四岁时,汴京被蒙古军队攻破,因此逃跑到北方去依靠冠氏县赵天锡,跟元好问、杨奂等交往。东平严实聘请他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其子严忠济继承父亲的封爵,征召商挺为经历,出任曹州判官。不久又任经历,辅佐忠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癸丑年,元世祖在王府接受京兆的分地,听说了商挺的名声,遣使把他征召到盐州。进入王府回答世祖的询问符合元世祖的心意,元世祖亲切地称他的字而不呼其名。(商挺)有次在陪宴时趁机对世祖说:“商挺来盐州时,李碹守朐山城,东平当输送米万石。东平至朐山,大致运一石米要花十石的运费,而且雨后车辆往往陷于泥淖中,必然后于运期,过期(运粮民众)当判处死刑。请改运至沂州,这样方便。”世祖说:“你如此爱民,不忍不依从你。”杨惟中任关中宣抚使,商挺担任郎中。战乱之后,关中八州十二县民户不满万,民众皆惊惶不安,无所依托。商挺辅助杨惟中,任用贤良,罢黜贪官暴吏,印发纸币,颁布俸禄,重农业薄赋税等等。满一月,人民安居乐业。诛杀了一个最奸猾的官吏,其余群吏都畏服。还请求朝廷将关中的赋税减征一半。第二年,杨惟中罢职,由廉希宪代替,提升商挺担任宣抚副使。
戊午年,商挺回到东平。宪宗亲自征战蜀地,元世祖领兵前往鄂、汉,驻军在小濮,召商挺询问军事形势。宪宗驾崩,元世祖北回(京都),途中派遣张文谦去与商挺议论如何应付时局变化的对策。商挺说:“军中应当严格管理符印,谨防奸诈。”张文谦急忙赶上世祖转告商挺的话。世祖猛然醒悟,马上派遣使者到军队中立定规约。(元世祖)征召商挺北上到开平,与廉希宪共同辅助世祖制定立国大计。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朝廷任命廉希宪与商挺为陕、蜀两地宣抚使。中统元年五月,(商挺)到京城。中统二年,商挺晋升参知政事。宋将刘整在沪州投降,并将以前降于宋的数百人逮捕送来,蒙古军官要求杀掉这些人以惩戒其他人,商挺竭力奏请释放了这些人。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恐惧被诛杀,借故向朝廷控告商挺与廉希宪,世祖在便殿召见商挺问:“你在关中,怀孟两地治绩卓著,但诽谤的言论也每天都有,难道说是同僚中有人要败坏你的名声,还是你地位高了而懒于政事?”商挺回答说:“我在秦地三年,过错很多,其中有一些随机应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如果说把成功归于自己,做事失败而归罪于别人,我一定不敢,(若有这样的事)请杀我的头。”商挺出朝后,世祖统计商挺提出的大政方针先后有十七项,因而赞叹说:“商挺有这样大的功,还说自己有罪,若真办他的罪,谁还肯为朕尽力呢!”
8.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3分)一只想飞却无法飞的海鸟象征诗人自己。(2分)
9.“矫翼思凌空”“烟霜谁与同”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3分)“归去未忍去,流泪谢鸳鸿”则义表现了诗人对卢主簿的感谢与不舍之情。(3分)
10.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1.(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C项还应该加上“使医生、徒弟等人物性格很鲜明”。B项“徒弟配药的手法生疏导致药效不佳”的说法有误,真正的原因是“病人属于湿热燥化,需要温干扶阳润燥,所以见效慢一些”。D项“张鸣鸾的病被治好”错误,是他家属的病被治好)
(2)①医术高明:出身于巾医世家,把脉透彻,抓药精准;②自信、有个性:以手抓药,有时爱和人较劲;③医德高尚,以诚待人:面对怀疑不计较,看病治人,不求病人答谢。(每点2分)
(3)①“抓药”是传统中医的基本功,这样的故事既符合人物身份,义增加了传奇色彩。②以抓药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抓药是主人公的绝活,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每点2分)
(4)第一问:①高医生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祖辈辈行医抓药,手艺是祖传的;②长年行医,熟能生巧,手艺是平时勤学苦练的结果。(每点2分)
第二问:示例:认同,高医生以手抓药的绝活是我国传统巾医的基本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并非乱抓,因此才有“高八服”的称号。对这种精湛的传统技艺应当继承和发扬。
示例:不认同,用手抓药,再准也有误差,那是早期缺乏精密仪器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抓法远不如精密的科学仪器来得准确,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国中医要与时俱进,熟练使用新仪器、掌握新技能。(4分,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2.(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C项分析不完整,朱白清对匡互生最为敬重除了他非常英勇外,还有他生活艰苦朴素,诚挚热忱,作风民主;A项“朱光潜先生也是受他之邀来的”于文无据;E项“俞平伯先生曾受邀去听朱先生讲课”错,俞平伯是受邀到白马湖来玩,顺便听了朱先生的一堂课)
(2)①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师生间无论何时,都可自由说话,一切事务,常常通力合作。②同事间相互尊重、志同道合。如朱先生和丐尊、子恺等人都爱好文艺,常以所作相传视;夏丐尊常邀朱先生在花旁喝酒,朱先生也常到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做客。③学校尊重教师。如朱白清来兼课,《春晖》半月刊刊登消息。(每点2分)
(3)①这些人与朱白清情趣相投,写他们就把朱白清的形象衬托得更丰满、更多姿多彩;②他们相处融洽,为朱自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T作环境,这就为下文写朱白清在教育上取得成绩作了铺垫;③写他们与朱白清共同探索中学教育,使文章主题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每点2分)
(4)①培养健康与高尚的情趣,摒弃低级趣昧。②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按计划学习与生活。③积极进取,天天向上,不沉迷于过去的成绩。④拥有远大理想并将理想付诸行动。⑤珍惜时间,把握今天。⑥面向实际,不逃避,有担当。(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
13. A(终身受益:某件事情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好处。与①前面的“人生的起点”照应。受益匪浅:指得到很多好处,受到很多利益。与②后面的句意照应。大有裨益:形容某件事让人益处很大)
14. D(A项为搭配不当,“解决”改为“适应”。B项为成分残缺,应为“进入一种平等竞争的状态”。C项为语序不当,应为“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培育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哲学社会科学T作者队伍”)
15.D(根据主语一致、逻辑紧密连接的原则,可以排除B、C两项;然后根据上下句意关系,排除A项,所以D项最恰当)
16.①一旦发生违法行为(2分)②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1分) ③更为严格的要求(或“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规定”)(2分)
17.图案为许多儿童手牵手,环绕着地球,(2分)代表着世界儿童日活动跨越地域、种族等界限,(2分)传达了关爱儿童、保护儿童权益的理念。(2分)
18.参照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本则材料既有时事新闻的性质,也有哲理的内涵,因此,在写作巾,按照哪一种类型去审题、立意和构思都可以,并且在文体上无论是写成记叙文还是写成议论文也都行得通。根据材料所显示的冲突和问题,可以选择的作文主题有三种:
第一,站在反对者的角度立意,理性思考以整容为代表的过度人工化、加工化现象,例如“自然最美”“本我更美”等;也可以站在对流行现象思考的角度立意,如“守住本我,不从流俗”“追求内涵”等;
第二,从如何把事情做成的角度立意,理性思考做成一件事的保障条件和意义,例如“全方位考虑,方能得善果”“评估风险很重要”等;
第三,我们还可以站在政府监管的角度,正确看待社会一些热点现象、热门行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并从这一角度立意,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例如“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科学管理热门行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