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狙击/咀嚼 唆使/疏浚 濯濯童山/卓尔不群
B.燥热/水藻 包庇/媲美 掎角之势/倚老卖老
C.砧板/玷污 省亲/省察 兵荒马乱/ 惊惶失措
D.木讷/缴纳 模样/模具 胁肩谄笑/冲锋陷阵
解析 A项读音依次是:jū/jǔ,suō/ jùn,zhuó/zhuó。B项读音依次是:zào/zǎo,bì/pì,jǐ/yǐ。C项读音依次是:zhēn/diàn,xǐng/xǐng,huāng/huáng。D项读音依次是:nè/nà,mú/mú,chǎn/xiàn。)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雏形 逸兴遄飞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B. 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 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 寒暄 众口烁金
开门揖盗 山雨欲来风满楼
解析 A项消—销;B项渲—宣;D项烁—铄。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针对吉尔吉斯斯坦动荡局势,有关专家指出,吉尔吉斯“郁金香革命”后,经济、民生和腐败等没有根本解决,导致______不断扩大并最终引发骚乱。
(2)中国外交部4月13对“日方称中国海军直升机在其海域附近飞行是‘危险行为’作出______,称“有关海域是公海”。
(3)有关干群关系的调查数据令人困惑:大多数公众对干群关系“没有感觉”,而55%的公务人员认为干群关系“很融洽”。为何在对双方关系的认知上,出现如此大的______?
A.事态 回应 偏颇
B.事端 回复 偏差
C.事态 回应 偏差
D.事端 回复 偏颇
解析 事态:事情的状态,局势。事端:是指蓄意造成的纠纷,事故。回应:回答应声,对……反应,有对方“陈述后再加以‘解释’”的意思。回复:答复(多指用书信),恢复。偏差:工作上的差错。偏颇:不公平;不公正。
答案 C
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泰戈尔随笔一向以俊秀飘逸、意蕴丰厚著称。特别是由冰心先生翻译的《园丁集》,不仅字字珠玑,而且词约意丰。
B.“天河一号”开发团队是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们立志在有生之年开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C.就在贵州旱区,在简陋的教室里,传出一阵琅琅书声。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正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地学习。
D.我国将在2020年把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天堂、首善之区。
解析 A项“字字珠玑”意为“比喻说话或文章词句十分优美”;B项“有生之年”意为“余年,指一生中最后的岁月”;C项“目不斜视”意为“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D项“首善之区”意为“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来自30余位全国各地的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和3位已故的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家属汇聚一堂,纷纷表示,一定将前辈的使命和未尽的责任进行到底,争取做一名不辜负人民和社会的人民记者。
B.也许许多人还不知道,“嫦娥二号”奔月是人类历史上第127次探月,之前的126次,成功和失败均占一半。对于我国来说,这是第二次探月成功。
C.苏州“最豪华小学”让人们直面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甚至是同城之间社会发展的醒目落差,反思教育投入数量和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在更大范围内存在的不公平、不均衡现象。
D.龙虾等少数淡水鱼虾引起的哈夫病,临床表现一般比较轻微,但也有少数可能会有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如果及时发现和就诊,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解析 A项,语序不当,“30余位全国各地的”应调整为“全国各地的30余位”;C项,搭配不当,应把“教育投入数量”改为“教育投入水平”;D项,成分残缺,“临床表现一般比较轻微”应改为“临床表现特征一般比较轻微”。
答案 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
李庆本
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输入远远高于中华文化的输出,文化贸易的逆差现象非常明显。近年来,我们在国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相关高校向留学生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都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完全可以作为人类的普遍价值理念。对外传播不能只依靠政府,民间的传播渠道也非常重要。当然,有许多时候,单靠宣传是不够的。影视、动漫、音乐、戏曲等文化产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说到文化传播,我国有一门“跨文化阐释学”。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的五国外长会议。会后周总理邀请外国客人观看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但在如何向外国人解说这部电影的问题上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总理审阅,总理最后提议只要标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可以了。这是“跨文化阐释学”的一个成功例证。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在采用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本方面,我们的学术前辈像严复、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等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说中国文化的理论资源。蔡元培说:“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之谓也。古者盖谓之恕。”“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仁。”蔡元培的这种以自由释义、以平等释恕、以博爱释仁,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这种方法无疑会易于外国人的接受。
中国元典之所以称之为元典,就在于它意义的深厚性。所以我们有两千多年的元典解释史,而不同时代的不同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阐释。元典的生命就存在于“日日新”的理解和阐释当中。
我们过去有一种看法,就是把解释看成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但现代阐释学却认为,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这种看法很值得我们研究。而所谓跨文化阐释,就是用另一种文化、语言、文本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语言、文本。
这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需要将词和意义分离,然后跨越意义进入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意义肯定会发生变迁。问题是,任何词语都是与其他词语发生关联的时候才有意义,这就构成了意义的不可确定性,也为解释预留了空间。对意义的解释不仅由作者、译者和文本决定,同时也由读者决定。所以意义的变迁是解释的内在机制,属于正常现象。解释当然有解释的范围,不能是无效的解释,也不能是过度解释。但这不能成为否定跨文化阐释的理由。我们只能在承认跨文化阐释可能性、可行性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如何进行跨文化阐释的问题。
总之,在我们向世界传播和解释中华文化的时候,“跨文化阐释学”是一门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学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采用“取外来之观念与中国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跨文化阐释法”,钱钟书的《管锥编》也属于跨文化阐释。我们还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所有这些成果都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释中华文化时可资借用的重要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6.下列有关“跨文化阐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跨文化阐释”就是用另一种文化、语言、文本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语言、文本的过程。
B.“跨文化阐释”的过程是开放的,它需要将词和意义分离,然后跨越意义进入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组合。
C.对“跨文化阐释”后的作品意义的解释不仅由作者、译者和文本决定,同时也由读者决定,意义的变迁属于正常现象。
D.作者认为,“跨文化阐释”的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而不仅仅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
解析 D项属张冠李戴。“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这句话是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而且文章也没有说“‘跨文化阐释’的阐释本身就是本体”。
答案 D
7.根据原文,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中,影视、动漫、音乐、戏曲等文化产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政府宣传却达不到这一效果。
B.蔡元培的这种以自由释义、以平等释恕、以博爱释仁的方法,易于外国人的接受,虽然这一答案不是唯一确切的。
C.不同时代的不同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阐释中国元典,元典的生命就存在于“日日新”的理解和阐释当中。
D.客观地说,有些跨文化阐释存在无效解释和过度解释的现象,但这不能成为否定跨文化阐释的理由。
解析 A项,“政府宣传却达不到这一效果”在原文中无依据,也不符合事实。需要注意B项,原文说“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由此得出“答案不是唯一确切的”,故该项正确。
答案 A
8.根据原文,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们向世界传播和解释中华文化的时候,只有进行“跨文化阐释”
才是唯一行得通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研究“跨文化阐释学”。
B.周总理提议在说明书上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标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跨文化阐释学”上最早的一个成功例证。
C.跨文化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意义肯定会发生变迁,具有不可确定性,也为解释预留了空间。
D.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十分必要,因为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已成为人类普遍价值理念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解析 A项,由原文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可知“唯一行得通的”错误。B项,错在“最早”。下文有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例子,比这更早。D项,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第二段开头:“像‘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完全可以作为人类的普遍价值理念。”
答案 C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遗虎贲收之。即行,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世说新语》)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
B.魏明帝遣虎贲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
解析 C项夺:改变。
答案 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许因谓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
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若才流及父,当收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A项中“与”分别为“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B项中“因”都为“副词,于是”;C项中“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甚至”;D项中“若”分别为“连词,如果,假设”“代词,你们”。
答案 B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 ⑤若才流及父,当收 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为桓范劝解许允的话;③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为自己辩解;⑤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解析 D项“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
(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参考译文】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就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辩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
14.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 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________ 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
(3)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答案 (1)落霞与孤鹜齐飞 (2)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 (3)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4)心远地自偏 悠然见南山 (5)人生代代无穷已
五、(12分)
16.根据下面图画的寓意,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阅读①、②幅漫画,设想:已经是深夜,你(中国人)的邻居还在练琴,吵得你无法入睡,最后你实在忍无可忍,敲响了邻居的门,你________(不超过6个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2)阅读第③、④两幅漫画,设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陷入亏损的困境,在对待员工方面,中国企业首先想到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不超过6个字)德国企业更倾向于________。(不超过6个字)
答案 (1)微笑着 我也睡不着,来听您弹琴
(2)减薪 裁员(或集体力量 个人力量)
17.《辞海》作为广大群众最为依赖的大型工具书,每十年修订一次,在编纂过程中要吐故纳新。2009版《辞海》中取消了“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批评和自我批评”“井冈山斗争”“诉苦运动”等七千多个词条,增加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萨达姆”、“蒋介石”、“李鸿章”、“因特网”、“转基因动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词条,但未收录“超女”“PK”“囧”等新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一句话准确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0字以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吐故纳新没有错,关键是标准。
18.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70字左右。(5分)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苏溪亭畔,芳草萋萋,春波碧水,春色已暮,曾是旧时相识的燕子还未归来。独自登高倚阑,看烟雨迷蒙暗淡了杏花的容颜,叹一声游子不归,红颜将老。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
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
家学渊源 名师熏陶
钱伟长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是“博通四部,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钱伟长进入高中后,得到了钱穆、吕叔湘等一代名师的指点。
钱伟长成才最重要的里程碑是:18岁进了清华大学,之后他“弃文学理”进了物理系。在名师耳提面命的教导下,钱伟长的学业突飞猛进。他不仅学了物理系的所有课程,而且修完了数学系等系别的主干课程,在数理化方面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幸运的是,钱伟长进入清华之时,正是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执掌校政,梅先生的坚持学术领先、优教优育、无为而治的办学理念给清华带来了十七年的辉煌,钱伟长是受益者之一。
中西结合 学派真传
钱伟长成才的第二个里程碑是:28岁负笈西渡,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钱伟长曾师从于哥廷根学派的传人辛吉和冯•卡门教授、哥廷根学派对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他成为学术大师有关键性作用。1940年,钱伟长来到多伦多大学成为系主任辛吉的门生。半年后,他取得了硕士学位,并留下攻博。而后,钱伟长到冯•卡门处做博士后研究。在多伦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钱伟长在学术理念上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三钱”之路 如出一辙
探寻“三钱”的成才之路,可以看出他们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有良好的成长环境。钱学森的父亲是教育家钱均夫;钱三强之父是著名国学家钱玄同;他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就懂得爱国当自强,学习非常刻苦认真;他们都接受了最好的高等教育。钱学森毕业于名校交通大学;钱三强是比钱伟长晚两届的清华物理系的高材生;最好的高等教育,使他们在青年时期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们有欧美留学经历,接受了名师指点,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三十岁左右就建功立业,开始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三钱”成为大师决非偶然。“三钱”都已远行,国人在悲恸之余,都在寻思:新的大师在哪里?于是,就有了“钱学森之问”。
……
造就大师,首先要优化环境,为准大师的成长营造最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三钱”。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9.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三钱”的成才之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具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②自幼懂得爱国当自强,学习非常刻苦认真。③都接受了最好的高等教育,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④都有欧美留学经历,东西方文化结合。⑤都于壮年建功立业,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
20.文章标题《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为什么说“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师是自然地成长的结果,不是靠拔苗助长规划出来的。大师的成长是需要合适的土壤的(成才环境),就是要优化教育环境。(意思对即可)
21.结合文本分析概括本文写作的目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意在对钱伟长先生乃至“三钱”的大师之路作一番探寻,并尝试就当下人们关注的“钱学森之问”作一些初步回答。
22.“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键是我们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缺少高瞻远瞩的教育大师,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有条件奢谈大师;应该给办教育者足够的自主权(先进的办学理念)(梅贻琦的办学理念证明了这一点);缺乏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的意识。应该努力汲取我国古代教育和现代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结合实际,为我所用。(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七、(60分)
23.请以“心中的彩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写作提示:此文审题立意应该在以下方面:在失意以后,重新看到了希望所在。人性中闪耀的光辉,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重在谈出彩虹的象征意义以及从中的获益——应该是精神。文体以散文、记叙文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