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洛阳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ID:570217

大小:7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120分)‎ 第一卷(客观题,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半晌(shǎnɡ)          伺候(sì)       虐待(nüè)       侍婢(bì)‎ B.萧瑟(sè)             料峭(qiào)     蓑衣(suō)       拍遍(biàn)‎ C.纶巾(lún)            狼狈(bèi)      沧桑(cānɡ)      还酹(lèi)‎ D.天堑(qiàn)           羌管(jiánɡ)     参差(cī)       涔涔(ché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动地惊天   顺水推船   错勘贤愚   两泪涟涟 B.毛骨悚然    雨霖铃      羌管弄晴    良晨美景 C、舞榭歌台   金戈铁马   寻常巷陌   玉簪螺髻 D.栏杆拍遍    晚来风急    雄姿英发   恣行无忌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对这两支球队之间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究竟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 C.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    B. 那些“磨脑子”的作品已离我远去,那些浅薄的东西,虽然被投机商大肆渲染,却为我不再受骗。‎ ‎    C. 作者为了使作品情节曲折、生动,牵肠挂肚,常常在戏剧、电影或其他文学作品中设置一系列悬念。‎ D.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候一时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深思熟虑所做不成功的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C、 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6.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都是四折一楔子。‎ ‎     B.柳永,南宋词人,原名三变,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     C.杂剧的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是宫调名。‎ ‎     D.辛弃疾字幼安 ,号稼轩,南宋词人,是继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词人。‎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一丸冷月的韵味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7.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 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8.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三、文言文阅读(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翻译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 ‎    (《宋史•黄庭坚传》)‎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  B、闻者壮之                        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1. 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  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  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  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1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 ‎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3分)‎ ‎                                                                            ‎ ‎(2)、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3分)‎ ‎                                                                              ‎ 四、诗词鉴赏及名句默写(1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2分)‎ ‎                                                ‎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                                              ‎ ‎15.名句默写(7分)‎ ‎(1)               ,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2)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语言运用 (5分)‎ ‎16.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6字以内,含标点)(3分)‎ 本报讯:“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爱护绿色就是爱护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牌”,时刻提醒市民关注生态、爱护绿化成果。‎ ‎ 为增加淮海路的绿量,提高道路的绿化覆盖率,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有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重点绿化,栽植了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是‎1米多深的营养土,土质十分松软,希望市民不要摇晃树木、踩踏绿草。     ‎ ‎                                                          ‎ ‎17.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的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语句。(2分)‎ 是因为有了草,                    ;是因为有了河,草才如此地清纯多情。                  ,河养育了草,河与草结合得如此完美,如此富有命的动感,浑然一体,妙趣天成。‎ 六、写作(6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 ‎ ‎ ‎ ‎ ‎ ‎ ‎ ‎ ‎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B (良晨—辰)  3.D(“空头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  A、“暴殄天物”指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B“讳莫如深”指隐瞒事实真相,唯恐被人知道,此处语境需表达的意思是“深知”。 C “身无长物”形容贫穷,除必需品外,没有别的东西。) 4. D(A缺少宾语,“显示……方便的优势”;B主客颠倒,“我却不再受骗”;C主语前后不一致,“使读者牵肠挂肚”)  5. A(B去掉第一个“的”字,“提高”与“表现技巧”不搭配;C一面对两面;D歧义) 6.D(A 元代杂剧每本不一定都是四折一楔子。     B 柳永是北宋词人。C “端正好”是曲牌名)‎ 二、现代文阅读 ‎7.D.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与文不符,在第一段中只是说“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并没有说是化解。B、“全部追求”与文不符,文中没有此意。C、“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8.D. “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错,应为“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9.A.  B目的是论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中国画是“听觉艺术”无中生有;D“中国艺术隔绝俗世”错,应为“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三、文言文阅读 ‎10.A(过:造访。)‎ ‎11.B(“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至”句反映他仁途被排挤、打击的命运。)‎ ‎12.A(B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使;C项中“诗比杜甫”错,黄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D项中“按时间的顺序”错,前三段按时间的顺序记叙其生平经历,第四段概述其文学成就。)‎ ‎13.翻译 ‎(1)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 ‎(2)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 四、诗词鉴赏及默写 ‎14.(1)“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15. (1)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2)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5)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语言运用 ‎16、淮海路上40个“绿色警示牌”提醒市民爱护绿化成果。(答案应突出“绿色警示牌”。若突出“绿化成果”扣2分)‎ ‎17、河才如此地清澈亮丽;草修饰了河 ‎ ‎ ‎【参考译文】‎ ‎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  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  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诗、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 ‎ ‎ 六.作文 ‎ ‎   【思路点拨】 ‎ ‎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过去的事,也许有值得留恋的辉煌业绩,或许也有追悔不及的 遗憾,但这都已经成为过去。背负着昨天的痛片、挫折、失败的阴影,无法做到豁达、坦然,只会使步履沉重,最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和生命的进程;把昨天的荣耀记挂在心头,也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年青时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事业,老了一事无成,就只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睡觉,有的甚至顽固守旧,阻碍了历史或科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忘却过去,关闭身后的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起点,这样将会青春永驻。充满活力,将会迎来新的成功。‎ ‎     在这则材料中,“身后的门”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生活”,关掉身后的门意味着“忘记过去,让一切重新开始”。写作时可从以下方面立意:关上身后的门,才可以更专注地走前方的路;放下昨天的包袱,才可以轻装前进;悔恨昨天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把目光投向今天或明天才有更美好的未来;让每天都成为新的起点(或开端),把每天当作新生命的开始,会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把过去的事忘记,做好现在的我,不浪费现在我的时间,才能创造未来我的幸福。‎ ‎【佳作欣赏】‎ 关闭身后的门 ‎ ‎ 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每次外出都将身后的门仔细关好。他说,当门关上的时候,就是关上了所有的过去”这样才能够重新开始,向前行进。人生的路上,我们不断地推开门窗寻找新的天地,却遗落了身后的细节。关闭身后的门,关闭一切“过去”,才能更坚决地前行啊。‎ ‎     关闭身后的门,是关上了过去所有的荣光。所有的奖励与名誉都只能代表曾经的成就,在前进的路上它们只能让起点显得略高一些,但毕竟不是永恒的存在。留恋这些过去,荣誉的光环也会变成枷锁。孔乙己念念不忘“秀才”身份,终于成了咸亨门前唯一穿长衫却站着吃酒的独特风景。他若能放下穷书生的臭架子找一点实际营生,倒也不至于潦倒而终。鳌拜自恃元老功高过人,终于被少年气盛的康熙帝用计处死。他若能摆正为人臣的身份而不是贪揽大权专横跋扈,也能成为康熙早年的得力助手。荣光之美,其实不停地成为过去时。不懂的关闭身后的门,太多的美好也只能恶化成牵绊。只有将过去所有的荣光统统关在身后,才有更多机会取得新成就。‎ ‎     关闭身后的门,是关上了过去所有的阴霾。每个人的一路走来都必定经历无数风雨坎坷,它们组成了记忆中一整块暗灰的色彩,但这并不是人生的主色调。消沉于过去的遭遇,阴霾便显得无法被赶走般强大。凡高与高更决裂后无心应对生活,导致精神走向崩溃割去左耳甚至最终自杀。他若能把痛苦的过去看轻,小镇阿尔的风景正等他画出更惊人的作品。其实那些可怕的黑暗,很多时候只是失意中的人臆想出来的“灾难”。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是真正不能跨越的。把阴霾统统关在身后,面对新的一天便又见阳光。‎ ‎     关门者当如戴尔·卡耐基,认识到小说出版的失败,一心投入“卡耐基课堂”。关门者当如苏东坡,由庙堂之高位带来的荣耀与陷阱都被赤壁下的流水从心中洗去。关门者当如劳合·乔治,关上所有“过去”,仔细而自信地向前行进。‎ ‎     关闭身后的门吧。以不留退路的勇气,将眼光投向明天!‎ ‎ ‎ 作别过去 ‎ ‎ 读徐志摩的诗,最喜欢那一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何其洒脱,何其旷达。就那样轻挥衣袖,作别康桥的波光潋影,然后不再回头,踏上新的征途,迎接新的景致。这不是对过去的冷漠,而是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旅途如此,人生的征程又未尝不是如此?潇洒地告别过去,不论是欢喜还是悲伤,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真正地放下,才有崭新的收获。‎ ‎     作别往昔最荣耀的光环,驰骋于无垠的平原,方能无拘无束,畅快淋漓。当美好已逝,我们才能用更平和的心态去冷静地审视自己。季羡林婉辞“国学大师”的美誉,那是一代大家的谦逊,更是岁月积淀于他的睿智和深邃,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个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讥渴求学的老人。他学贯中西,但那是他继续学习的动力;他辞去“国学大师”,是将自己摆脱曾经的束缚,还原为一个更真实的学者,因为只有心无杂念的人才能无所旁骛,领会求知的真谛。‎ ‎    作别曾经的痛苦记忆,攀出阴暗的泥淖,方能用坚强的心驱散阴霾,找回阳光。忘却残酷挫败的经历,不是逃避,不是苟活,是用勇气与毅力唤回生命的春天。有一种痛苦叫做生不如死,司马迁承受了这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与痛苦,他放下身心的残破,放下了外人的鄙视,将自己屈辱的身心完全融入历史的汪洋,“成一家之言,通古今之变。”他成功地开辟了一片历史的天空。他放下了身后的一切,他迎接起了生命的地平线上再一次冉冉升起的朝阳!‎ ‎    放下过去,潇洒地挥手作别,不做枝桠上的蜗牛,背着沉重的硬壳步履艰辛,而应学那直冲云霄的雄鹰,义无返顾,决不回头。成功是过去的纪念牌,失败是过去的墓志铭,他们都不属于今天和未来。居里夫人毫不介意地把诺贝尔奖牌当作玩具送给孩子,那是一种与过去作别的方式;李叔同毫无眷恋地落尽青丝,遁入空门,那是一种作别过去的智慧通达。学会放下过去,学会与过去作别,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 ‎  评语:美丽的诗歌为话题引入的开头,经典的历史文化名人为佐证观点的材料,主体部分内容充实且有深度,结尾部分则在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照应开头。一句话,本文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精彩亮丽,中间充实丰富,结尾响亮有力。比喻、对偶、对比等辞格的使用,使文采斐然。‎ 放下心中的枷锁 ‎   ‎ ‎   我们总习惯于在时间的长河里争渡,奋力地追逐;我们也习惯于在现实的重压下回首,吟唱往日的牧歌;我们也习惯于捧住摔坏的沙漏,负重前行。我们的心不知从何时开始被无形的枷锁困住,困在那不可回溯的记忆之中,那些甜蜜,那些苦楚,那些闲适,那些忧虑都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成了最沉重的包袱。‎ ‎    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放下心中的枷锁,关上身后的门。被贬密州之时,东坡的一句“且把新火煮新茶”吟出了他的淡然、泰然、坦然。他用新茶融化了内心的冰霜,用新火化开了人生中的坚冰。他的生活中没有沮丧,因为他挥别了贬谪他乡的失意;他的生命中没有叹息,因为他化解了他乡的愁苦;他的诗情中只有豁然,只有放达,只有乐观,因为他放下了心中的枷锁。‎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不也正是因为放下了长安城中的莺歌燕舞,放下了金銮殿前的龙颜承欢,放下了名利富贵的渴求,而游走于盛世的山水之间,挥洒剑气豪情,才成就了一个诗的锦绣大唐么? ‎ 雅典奥运会后,面对汹涌而来的荣誉和赞美,“风之子”刘翔保持着难得的冷静,“奥运会上的成绩的确十分神奇,我明白自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是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我想接下来我应该更多地考虑自己怎样把状态保持下去。至于世界纪录,当然想破,我会为此而努力的。”他放下了过去的成绩,放下了所有荣誉的羁绊,终于在二年后以12秒88的百米跨栏成绩,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 只有告别过去,才能投入地创造当下,展望未来的成功。无论是过去的失意愁苦,还是过去的甜美回忆,如果不能忘却,那么我们怎能算是真正地生活着?如果不会放下,那么我们又怎能轻装上阵攀登新高? ‎ 如今,有很多学者在面对大众对其指出的错误,或避而不答,或百般抵赖,为自己寻找借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他们不敢于承认,不敢于纠正,是因为他们的光环太多,称号太多,证书太多!这一切都使他们无法张口去承认一个简单的错误。无法放下过去的成就,无法象居里夫人那样看淡曾经的辉煌,那么他们终将自己锁在了心灵的枷锁中,最终将无法飞上他们向往的天空! ‎ 放下心中的枷锁,关上身后的门,让失意的过去成为过去,让辉煌的成就也成为过去,轻轻挥别,尽心创造当下的生活,去追求另一种境界,去攀登另一个高度,去享受另一份的精彩。 ‎ 放下心中的枷锁,我们将走得更远,更潇洒!‎ 评语:开头从现实的习惯入手,自然地亮出本文主旨,主体内容详实丰富,围绕观点,组织材料,立意集中明确,正面材料论证有力,体现出“关门与成功的关系”;接着联系现实问题,使观点有现实意义。三个扣题准确、叙述精当的正面事例,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 开合之间,人生无限 ‎ ‎ 合上懵懂无知的混沌的门,我们打开新奇丰富的探索之门;合上灯红酒绿的华市的门,我们打开清风扶月的朗夜的门;合上功成名就的殿堂的门,我们打开琴吟书香的草屋的门;我们静静地合上眼前有声有色的窗户,悄悄地打开纯净的心灵的门。   ‎ 世界如一帘浩繁的卷帙漫铺于我们眼前,贪婪的人一并吸纳精华与糟粕,来不及分门归类,也不愿舍其一二,就如一艘超重的油轮,将自己沉入无底的深渊,何况我们仅是一叶扁舟,行游于万浪之上,虽不得飘飘乎遗世独立的大家之气,但撷取一缕清风,卸载一身浊气,还是可以做到的。 ‎ 我们若留恋,若无厌,将通往名利的门通通打开,我们迟早会失去方向,辗转其中,无法自拔。关上一扇金库的门,也许会禁锢了我们心中一头贪婪的猛兽,我们会怀念曾经的拥有,我们会不舍昔日的成就,但若不舍弃旧的,怎么去追求新的开始呢?当我们狠狠心关上最不舍的门时,一扇充满希望与梦想,富有挑战和激情的门会向你敞开。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陶潜关上五斗米之俸禄之门,打开桃李罗堂前悠悠朴素情怀的门。关上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怀天下之忧,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功名利禄,十年学得功名成,十年修得仕途路,不是谈笑间就能舍而忘之,重新回到艰苦和自然,让富贵如浮云去飘走,让精神放逐而求真。勇敢地关上名利之门。打开自然世界的门,我们看到陶潜悠然南山下。‎ ‎    也许我们的人生只有一道门,合翕张启之间,是我们的精神取向和毕生追求。尼采将自己固锁在上帝的门前,让信仰上帝的人从他的门前经过,洗礼他“上帝已死”的咆哮;希区柯克将自己幻影于影框中,让恐惧惨怛于平静的人性之中;黑泽明将《罗生门》敞开,让卑微的武士来拷问我们的心灵;昆德拉关上了布拉格上空的家门,带根在文学中流浪,去扣响暗涌在我们心中的古钟回声;贝多芬猛烈地击打着键盘,打开了生命之门,按响了无数人命运的门铃。‎ ‎    我们的心门该朝向何方?我们该关上多少门?我想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许就是打开另一扇通往人生无限的门!‎ ‎ ‎ 评语:“关门是为了开启一扇新的门。”作者能从话题材料中提升出全新而深刻的辨证立意,开头一段用排比句表明主旨,然后从现实入手阐释,接下去又用陶潜、尼采等历史人物的事例来说明,信手拈来,增强本文文化内涵。最后用设问的方式收束全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在语言的表达上,善于遣词造句,能给人新颖之感,当然如果过于生造,难免给人不自然之感。另外,有些历史人物的选择是否合适,有待商榷。‎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