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淮南四中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2015学年淮南四中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ID:570244

大小: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学年淮南四中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 制卷:乔明明 审核:徐蕊 一.基础知识(共33分,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 怅寥廓(kuò) 百舸争流(kě) 夜缒而出(zhuì)‎ B.颓圮(pǐ) 大堰河(yàn) 挥斥方遒(qiú)若不阙秦(quē)‎ C.河畔(bàn)峥嵘岁月(zhēng)激扬文字(jī) 以药淬之(zú)‎ D.忸怩(niè) 被八创(chuàng) 软泥青荇(xìng)箕踞以骂(jī)‎ ‎2、下列选项中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荒谬 笙箫 徜徉 偃旗息鼓 B.惆怅 斑澜 彷徨 沧茫大地 C.陷井 荡漾 荆棘 橘子州头 D.长篙 冷寞 云宵 风华正茂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小青年能够这样风发,斗志昂扬。‎ ②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融入画中,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③她们也像小孩一样羡慕那眨着眼睛的星星,期待着跟它一块去傲视神秘而的苍穹。‎ A.义气 徜徉 辽阔 B.意气 彳亍 寥廓 C.义气 彳亍 辽阔 D.意气 徜徉 寥廓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军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 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同 D.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终已不顾顾:顾虑 8‎ B.愿足下更虑之足下:对对方的尊称 C.比诸侯之列 比:对比 D.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币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 以乱易整,不武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燕王拜送于庭 C.臣之壮也 \ 夫晋,何厌之有 D.朝济而夕设版焉 \ 因人之力而敝之 ‎7、对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②(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③图穷而匕首见 ④秦王还柱而走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8、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偏袒扼腕而进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烛之武退秦师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越国以鄙远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又前而为歌曰 B.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8‎ C.发尽上指冠 D.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 B.行李之往来 C.秦王目眩良久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焉?”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上贡,率取十倍贡数,以遗权贵。拯命制砚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召权②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清于湛湛青天。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青天”。京师为之语曰:“关节③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务敦厚,性峭直,与人不苟合,虽为小人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yíng)中。不从吾志者,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 ‎ 【注释】①第:只管②权:暂且③关节:疏通关系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杀而鬻之鬻:卖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 C.以遗权贵 遗:遗留 D.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词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B A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焉率取十倍贡数以遗权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8‎ D C 清于黄河虽为恶吏嫉恶 以其无礼于晋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包拯不畏权势,一改前太守每年贡砚的做法,当政满一年,权贵没能拿走一方砚台回家。‎ C.包拯担任开封知府的时候,权贵们虽然忌惮他,但仍然称赞他为“包待制”。‎ D.包拯虽然地位显贵了,但是穿的衣服还是粗布衣裳。‎ ‎1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2分)‎ ‎(1)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2分)‎ (2)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分)‎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二)古代诗歌赏析(8分)‎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注:此诗为杜甫晚年入蜀后所作。)‎ ‎16、“燃”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7、从后两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请简要赏析。(4分)‎ ‎18、名句默写(8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8‎ ‎(3)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 。‎ ‎(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5),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7)高渐离击筑,,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8)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三.现代文阅读,完成19-22题(共20分)‎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 (1)又是一年春柳绿。‎ ‎ (2)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 (3)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 (4)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 (5)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 (6)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 (7)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 (8)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 (9)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 (10)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 (11)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 ‎ 8‎ ‎(12)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臆拓宽。‎ ‎ (13)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根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 (14)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19、第(2)段“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作者说“丝丝忧郁”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4分)‎ ‎20、第(12)段“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原文请简要回答。(4分)‎ ‎21、第(5)-(9)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6分)‎ ‎ ‎ ‎22、第(14)段“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在文中的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6)‎ 四、作文(60分)‎ ‎23、 一个瞬间,就是一幅精彩的画面;一个瞬间,承载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在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慢慢体味,细细感悟,其中也一定有令你最难忘的人。‎ 请以“令我最难忘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 参考答案 8‎ ‎1、B(A.溯sù 舸gě C.畔pàn 淬cuì D.怩ní 创chuāng)‎ ‎2、A(B.斑斓 苍茫C.陷阱 洲D.冷漠 云霄)‎ ‎3、D(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4、C(增加)‎ ‎5、B(A.回头 C.并,列 D.礼品)‎ ‎6、D(都是转折连词“却”A.连词“因为”\介词“拿、用”B.介词“向”\介词“在”C.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7、B(以,都是介词,用。而,表顺承\表修饰。《能力培养与测试》原题,顺序有调整。)‎ ‎8、C(A.通“悦”B.通“供”D.通“凌”)‎ ‎9、D(前三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D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10、A(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其它三个都是名词做状语。)‎ ‎11、C(A.越过别的国家B.出使的人C.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12、C(遗:赠送,送给)‎ ‎13、D(都是“被”,A、代词“他”\疑问代词“哪里”;B连词“来”\连词“却”;C介词“比”\介词“对”)‎ ‎14、A(B、“最终连权贵没有拿走一个砚台”误解文意;C、权贵“仍然称赞他为‘包待制’”错;D、原文是说穿衣还像当年是百姓时候一样。“布衣”解释错)‎ ‎15、(1)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悦人”、“绝”各1分)‎ ‎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部使郑国成为他的边境,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厌”、倒装句式、“东”、“肆”、各1分)‎ ‎ (3)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有益于君”、“执事”、“以”、各1分)‎ ‎ (4)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定语后置、“白衣冠”、“以”各1分)‎ ‎16、“燃”字使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写出了山花鲜红如火,绚丽怒放的特点,(2分)突显了诗句中的浓重色彩,与山的“青”形成强烈对比。(1分) (注:第一单元现代诗歌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出现的比较多,夸张较少。)‎ ‎17、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此诗为杜甫晚年入蜀后所作,春末夏初景色虽美,然而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孤独、漂泊、思乡的感伤。(2分)以乐景衬哀情。(1分)(注:以乐景衬哀情属衬托的一种,在《再别康桥》里也有体现。如果答到借景抒情,衬托也可以。在提示很明显的情况下--从后两句看,如果仅仅答对春天的赞美、喜爱等,不给分)‎ ‎18、名句默写 ‎ ‎(1)漫江碧透 (2)浪遏飞舟 ‎(3)结着愁怨的姑娘 (4)作别西天的云彩 ‎(5)那榆阴下的一潭 (6)夏虫也为我沉默 ‎ (7) 荆轲和而歌 (8)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19、(1)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陌生冷然的人,心慌慌,想退回到从前。(2分,见第4段)‎ ‎ (2)生活中遇到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等不确定因素。(2分,见第5段)‎ ‎20、(1)让自信、自爱、自持战胜疑惑,烦恼、辛酸,坦然地面对人生。(2分,见第4段)‎ 8‎ ‎ (2)用微笑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2分,见第,12段)‎ ‎ 21、(1)使人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提升认知,强健体态。(2分)‎ ‎ (2)可以构筑和平,达成理解,净化心灵。(2分)‎ ‎ (3)能使人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观。(2分)‎ ‎22、内容上:作者用抒情呼吁的笔调书写了微笑的重要作用,说明微笑能够带来理解和幸福,(2分)并鼓励人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2分)‎ ‎ 结构上:照应开头和题目,(1分)卒章显志,再次点明主旨,强化主题。(1分)‎ 23、 作文 附: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担任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进贡的时候,大都敛取是十倍贡数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有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认为包拯比湛湛青天还要清澈(清廉)。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青天”。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务求忠诚厚道,性情严峻刚直,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虽然被奸诈之人嫉妒憎恶,但他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 8‎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