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寡人之于国也
《
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
(
前
372—
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孔子之孙
子思
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
孔孟
”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
亚圣
” 曾游历各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
《
孟子
》
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关于
《
孟子
》
《
孟子
》
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
.
孟子的仁政思想:
(
1
)民本思想;
(
2
)反对不义战争;
(
3
)性善论;
(
4
)糟粕
“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
孟子尽心下
》
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
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 句式
德育目标: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写出本字
(
1
)弃甲曳( )兵
(
2
)涂( )有饿
莩
(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 )
(4)
数( )罟( )不入洿( )池
(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
(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悌( )之义
yè
tú
,同“途”
tún
zhì
cù
gǔ
wù
,通“勿”
xiáng
bān
,同“斑”
piǎo
xù
wū
tì
梁惠王曰: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
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尽心竭力了。
黄河以北发生灾荒(
荒年
),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疑问:何也?
措施
结果
首先看一下梁惠王有什么样的疑惑。
思考: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梁惠王见到孟子,不问治国之略而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的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问题。
背景: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用
《
战国策序
》
中的话说,即
“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天下“争地以展,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
对
曰:“王好战,
请
以战喻。填然
鼓之
,兵刃既接,弃甲
曳
兵而
走
,
或
百步
而
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
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
回答
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
请让我
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
咚咚咚地
击鼓
进军,兵器刚一接触,
(
士兵
)
丢盔弃甲
拖着
武器
逃跑
。
有的
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
跑了五十步的人
因
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能这样。
只
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1.
孟子选择了什么样的比喻?为什么用这个比喻?
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2.
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梁惠王又是怎样的认识?
战场上,弃甲之兵,不论是逃跑五十步还是一百步,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逃跑。
3.
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设喻
回答
交战时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
“
民不加多
”
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让梁惠王自己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梁惠王的问题在哪。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
于
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
食也。数罟不入
洿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
胜
用,是使民养生
丧
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
(
您的国家的
)
民众
比
邻国增多啦
.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
完
。
细密的渔网不入
池塘
,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
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
按
时节),那木材便用不尽 。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
尽
,这样
,
便使百姓供养活人
,
安葬(为
……
办丧事)
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
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
,
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5
、
孟子认为刚开始时如何实行王道?提出了那些措施,有何结果呢?
措施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
斧斤以时
效果
谷 不可胜食
鱼鳖 不可胜食
材木 不可胜用
结果
养生丧死无憾
——
王道之始
6
、梁惠王自认为的“寡人之用心者”包括这些措施吗?(为什么)
梁惠王的措施并没有从源头上真正解决生产的问题。王道之始的措施主要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这使民增多的初步措施,也是实施仁政的开始。
五亩之宅,
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
以衣
帛矣。鸡豚狗彘之
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
夺
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
之教,
申
之以孝悌之
义
,
颁
白者不
负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
不饥不寒,
然
而不
王
者,
未之有也
。
在五亩大的住宅旁,
种上
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都可以(可
凭
此)
穿
着丝绸了。
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
饲养
,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
百亩的田地能不
误
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
注重地方学校
的教育,
宣传
孝敬长辈(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的
道理
,
头发花白
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
背负头顶
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有丝绸,吃上肉,
老百姓
饿不着、冻不着,
做到了这些
而不
称王
于天下的,还不曾有过。
7
、实行王道以后又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结果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措施
五亩
……
树之以桑
鸡豚
……
无失其时
百亩
……
勿夺其时
谨
…….
申之以孝悌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数口)
不负戴(颁白者)
结果
不王者,未之有也
--
王道之成
孟子从
王道之始
和
王道之成
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从
保民、教民
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
,
涂
有
饿莩
而不知
发
。人死,
则
曰:‘非我也,
岁
也。’是
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
也。’王无
罪
岁,
斯
天下之民
至焉
。”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
制止
;
道路
上有
饿死的人
而不知道
开
仓赈济饥民。
人死了
反而
说:‘与我无关,是
年成
不好的缘故。’
这
和
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关
,
是
武器
杀的。’
有什么不同
呢?
大王您要能够不
归罪
于年成,
那么
,天下的百姓便会
投靠您
了。”
8
、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
(
即目的)?(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君王的态度
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9
、本段是如何说明君王的态度的?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
(
从爱民角度写
)
。
对比
(诸侯贵族)
(下层百姓)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比喻
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1.
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 憾”。
2.
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
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
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拓展延伸
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
可以从两方面评价。
(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1
.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2
.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3
.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1
、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勿”,不要。
通“勿”,不要。
通“斑”,花白
通“途”,道路
2
词类活用
(
1
)填然鼓之
(
2
)七十者衣帛食肉
(
3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4
)树之以桑
﹙5
)王无罪岁
(
6
)谨庠序之教
鼓
:
名
—
动 敲鼓
衣
:
名
—
动 穿
王
:
名
—
动 为王
树
:
名
—
动 种植
罪
:
名
—
动 归咎,归罪
谨
:
形
—
动 认真从事
3
倒装句
未之有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何如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4
重点习惯句式
1
.直
……
耳 译为“只
……
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2
.是
……
也 译为“这是
……
呀。”
例“是亦走也”
3
.是何异于
……
译为“这同
……
有什么区别呢?”
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