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
孟子
》
高级语文教师 孟娜
孟子简介孟子
(
前
372—
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孔子之孙
子思
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
孔孟
”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
亚圣
” 曾游历各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
《
孟子
》
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关于
《
孟子
》
《
孟子
》
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
.
孟子的仁政思想:
(
1
)民本思想;
(
2
)反对不义战争;
(
3
)人性善论;
(
4
)糟粕
“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
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 句式
德育目标: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写出本字
(
1
)弃甲曳( )兵
(
2
)涂( )有饿
莩
(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 )
(4)
数( )罟( )不入洿( )池
(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
(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悌( )之义
yè
tú
,同“途”
tún
zhì
cù
gǔ
wù
,通“勿”
xiáng
bān
,同“斑”
piǎo
xù
wū
tì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疑问:何也?
措施
结果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思考: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梁惠王见到孟子,不问治国之略而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
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的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问题。
背景: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用
《
战国策序
》
中的话说,即
“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天下“争地以展,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1.
孟子选择了什么样的比喻?为什么用这个比喻?
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2.
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梁惠王又是怎样的认识?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设喻
回答
交战时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把
梁惠王的措施
比作
五十步
把
邻国之政
比作
百步
分析问题
得出一个结论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
“
民不加多
”
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让梁惠王自己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梁惠王的问题在哪。
3
、
孟子认为如果梁惠王能够做到什么措施就可以统治国家了?
措施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
斧斤以时
效果
谷 不可胜食
鱼鳖 不可胜食
材木 不可胜用
结果
养生丧死无憾
——
王道之始
4
、孟子认为如果梁惠王能过做到什么措施就可以统治天下了?
措施
五亩
……
树之以桑
鸡豚
……
无失其时
百亩
……
勿夺其时
谨
…….
申之以孝悌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数口)
不负戴(颁白者)
结果
不王者,未之有也
--
王道之成
孟子从
王道之始
和
王道之成
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从
保民、教民
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5
、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
(
即目的)?(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君王的态度
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归纳本文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
对比论证法
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1
、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
无
失其时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涂
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勿”,不要。
通“勿”,不要。
通“斑”,花白
通“途”,道路
2
词类活用
(
1
)填然鼓之
(
2
)七十者衣帛食肉
(
3
)然而不王者
(
4
)树之以桑
﹙5
)王无罪岁
(
6
)谨庠序之教
(
7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鼓
:
名
—
动 敲鼓
衣
:
名
—
动 穿
王
:
名
—
动 为王
树
:
名
—
动 种植
罪
:
名
—
动 归咎,归罪
谨
:
形
—
动 认真从事
生,死
:
动
—
名,活人,死人
3
倒装句
未之有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何如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4
重点固定句式
1
.直
……
耳 译为“只
……
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2
.是
……
也 译为“这是
……
呀。”
例“是亦走也”
3
.是何异于
……
译为“这同
……
有什么区别呢?”
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一
词多
义练习
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
数
数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扶苏以
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
数
罟不入洿池
数目,数量
几,若干
多次
细密
直
:
中通外
直
,不蔓不枝
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系向牛头充炭
直
不弯曲
仅,只
价值
兵
非我也,
兵
也
兵
连祸结
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
乃出
草木皆
兵
兵器
战争
军队
士兵
胜
:
驴不
胜
怒,蹄之
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
食也
此所谓战
胜
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
胜
火,
予观夫巴陵胜状
承受
尽
胜利
超过
优美的
发
:
发
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
野花
发
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百
发
百中
派遣征发
打开
花开
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