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孟
子
千秋亚圣
孟子
(
约前
372
~前
289
)
走近作者
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
《
孟子
》
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轲
子舆
战国
孔孟
亚圣
仁政
民贵君轻
子不学,断机杼。
昔孟母,择邻处;
童年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 ,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 。 孟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 , 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学 习 环 境 而 三 次 搬 家 。 孟 子 自 小 便 受 严 格 的 管教, 据 说 他 自 从 搬 家以后
,
便 十 分 认 真 读 书 , 稍 大 一 点 , 孟 子 变 得 十 分 贪 玩 。 孟 母 便 剪 断 织 机 上 的 麻 布 , 她 要 孟 子 勤 奋 读 书 , 要 不 然 将 会 像 那 块 麻 布 般 , 变 成 一 团 废 物。 孟 子 牢 记 母 亲的 教 诲 , 立 志 成 材 。
童年
孟 子 长 大 后 , 被 孔 子 的 儒 家 思 想 所 吸 引 , 于 是 决 定 离 开 邹 国 到 孔 子 的 家 乡 鲁 国 深 造 , 其 老 师 正 是 孔 子 的 孙 子 子 思 的 徒 弟 。 通 过 学 习 , 孟 子 认 为 孔 子 是 有 人 类 以 来 最 伟 大 的人,于 是 他 立 志 发 展 孔 子 的 思 想。
青少年
孟 子 醉 心 研 究 , 终 于 名 声 大 噪 , 邹 国 和 鲁 国 国 君 也 时 常 向 他 请 教 治 国 之 道 。可 惜 邹、 鲁 这 样 的 小 国 , 很 难 实 施 孟 子“ 仁 政 ” 的 抱 负 。 他 决 定 带 着学 生 到 东 方大 国 齐 国 去 。
但 是 齐 国 所 采 取 的 是 锻 炼 精 兵 使 国 家 更 为 富 强 的 政 策 , 对 孟 子 的 思 想 毫 不 理 睬 。 最 后 , 孟 子 来 到 膝 国 , 膝 国 太 子 对 孟 子 的 “ 仁 政 ” 十 分 感 兴 趣 , 于 是 孟 子 便 在 膝 国 实 行 他 “ 仁 政 ” 的 思 想 。 遗 憾 的 是 , 膝 国 是 个 小 国 , 时 时 有 被 灭 亡 的 危 险 , 不 可 能 把 仁 政 推 行 天 下 。 孟 子 于 是 到 其 他 国 家 宣 扬 他 的 “ 仁 政 ” 思 想 。 可 是 没 有 一 位 君 主 愿 意 实 施 他 的 政 策 。 孟 子 放 弃 继 续 宣 扬 仁 政 的 念 头 ,
决 心 写 书 建 立 学 说。
成年与晚年时代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
孔孟之道
”。
a
、
性善学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
、
理想人格
:“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
“仁政”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
孟子尽心下
》
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
孟子
》
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
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
语录体
著作
,
共
7
篇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
《
论语
》
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
,
内容也更具体
,
描
绘也更细致。
《
孟子
》
比喻准
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
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
孟子
》——
乱世的哲思
南宋
朱熹
将
《
大学
》
、
《
中庸
》
、
《
论语
》
、
《
孟子
》
四部
儒家经典合为
“
四书
”。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
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
孟子名言
孟府
孟林亦称亚圣林,位于邹城市东北
孟子墓碑
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
35
年(前
335
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
31
年(前
339
)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
《
史记
·
魏世家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朗读课文
读准下列字音
王
好
( )战
hào
弃甲
曳
( )兵
yè
数
( )
罟
( )不入
洿
( )池
ɡǔ
wū
衣
( )
帛
( )
鸡
豚
( )狗
彘
( )之
畜
( )
tún
zhì
庠
( )序
xiánɡ
饿
殍
( )
piǎo
yì
cù
bó
然而不
王
( )者
wànɡ
xù
移其
粟
( )于河内
sù
申之以孝
悌
( )
tì
翻译第一段:
梁惠王曰:“寡人之
于
国也,尽心
焉耳矣
。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
邻国之政,
无如
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
加
少,寡人之民不
加
多,何也?”
于:对于。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河内:黄河西部
凶:荒年,年成不好
察
:
观察
无如:不如,比不上
加:更
翻译第二段:
孟子对曰:“王好战,
请
以战
喻
。
填然
鼓
之
,兵刃既接,弃甲
曳
兵
而走
,
或
百步而后止,
或
五十步而后止。
以
五十步笑百步,则
何如
?”
请:
请允许我。
喻:
打比方。
填然:
击鼓声。
鼓:
击鼓,名→动。
之:
音节助词。
曳
(
yè
)
:
拖着。
兵:
兵器。
而:
修饰连词。
走:
逃跑。
或:
有的人。
以:
凭借。
翻译第三、四段
曰:“不可。
直
不百步
耳
,
是
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
无
望
民之多
于
邻国也
。
直:只是。
耳:罢了,语气助词
是:这。
无:通“毋”,译为“不要”
望:希望
于:比,介词
翻译第五段
不
违
农时,谷不可
胜
食也。
数罟
不入
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
使民
养生丧死
无憾也。
养生丧死
无憾,
王道
之始也。
违:
违背,耽误。
胜:
尽,完。
数(
cù
) :
密。
罟(
gǔ
) :
网。
洿(
wū
)
池:
池塘。
生:
活着的人。
丧(
sāng
) :
埋葬,办丧事。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王道:
为王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施行仁政),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翻译第六段
“五亩之宅,
树之
以
桑,五十者可
以衣帛
矣。鸡
豚
狗
彘之畜
,
无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
肉
矣;
树
:
名→动,栽种;
之
:
音节助词
树之以桑
:状语后置句
以
:介词,凭借
衣
:
yì
,穿,名→动
帛
:丝织品
;
豚
:小猪
;
彘
:大猪;
之
:代词
,
复指;
畜
:动词
,
喂养
无
:通“毋”,不要
失
:错过;
食
:吃
百亩之田,勿
夺
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
之教,
申
之以
孝悌
之
义
,
颁
白者不
负戴
于道路矣。
夺
:耽误
谨
:形→动,谨慎认真从事
庠、序
:古代的学校
申
:反复陈述;
孝
:尊敬父母
悌
:敬爱兄长;
义
:道理
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
颁
:通“斑”
负
:背着东西;
戴
:顶着东西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
不饥不寒,
然而
不
王
者,
未之有也
。
黎民
:老百姓
然
:这样
而
:表转折,却
王
:
wàng
,名→动
,
为王
,
统一天下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翻译第七段
“狗彘
食
人
食
而不知
检
,
涂
有饿
殍
而不知
发
。人死,
则
曰:‘非我也,
岁
也。’
食
:第一个为动词,吃;第二个名词,食物
检
:约束;
涂
:通“途”,道路;
殍
:饿死的人
发
:开仓赈济
岁
:年成
是
何
异
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
也。’王无
罪
岁,
斯
天下之民
至焉
。”
是
:这
异
:区别
兵
:武器
罪
:名→动,归罪
斯
:那么,就
至
:到,归顺
焉
:语气词,了
语言现象总结:
1
、
通假字
2
、
词类活用
3
、
特殊句式
4
、
古今异义
5
、
一词多义
(
1
)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
2
)
涂
有饿殍而不知发
(
3
)则
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
、通假字
〖
颁
〗
通“斑”
〖
涂
〗
通“途”
〖
无
〗
通“毋”
2
、词类活用
(
1
)名词活用作动词
(
2
)动词活用作名词
(
3
)形容词作动词
(
4
)使动用法
(
5
)意动用法
①填然
鼓
之
②七十者
衣
帛食肉
③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
者,未之有也。
(
1
)名词活用作动词
打鼓
穿
称王
(
2
)动词活用作名词
①请以
战
喻
②是使民养
生
丧
死
无憾也。
战争
活着的人
死去的人
(
3
)形容词作动词
谨
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
4
)使动用法
则
移
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王无
罪
岁
(
5
)意动用法
使
…
迁移
以
…
为罪
3
、特殊句式
①是亦走
也
②非我
也
,兵
也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
(
1
)判断句
(
2
)介词结构后置
①申之
以
孝悌之义
②树之
以
桑
③则无望民之多
于
邻国也
(
3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①
或
……
或
……
或
百步而后止,
或
五十步而后止。
②
直
……
耳
直
不百步
耳
。
译为“只
……
罢了。”
③
是
……
也
是
亦走
也
。
译为“这是
……
呀。”
④
是何异于
……
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为“这同
……
有什么区别呢?”
(
4
)固定句式
(1)
河内
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
常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
邻国之民不
加
少(更,再,副词
/
常指增加)
(3)
或
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
/
选择连词)
(4)
兵
刃既接(兵器
/
战士,士兵)
(5)
弃甲曳兵而
走
(逃跑
/
行走)
(6)
谷不可
胜
食也(尽
/
胜利)
(7)
数
罟不入洿池(细、密
/
数字或者数数)
(8)
树
之以桑(种植,动词
/
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9)
七十者
可以
食肉矣(可以凭借
/
表同意认可)
4
、古今异义
(
1
)数
1
、
数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寡人之于国也
》
(
几、若干
)
2
、则胜负之
数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六国论
》
(命运)
3
、扶苏以
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
《
陈涉世家
》
(
shuò
屡次)
4
、
数
罟不入洿池
《
寡人之于国也
》
(
cù
密、细密 )
5
、一词多义
(
2
)直
1
、中通外
直
,不蔓不枝
《
爱莲说
》
(与“曲”相对,不弯曲)
2
、
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寡人之于国也
》
(仅、只)
3
、系向牛头充炭
直
《
卖炭翁
》
(价值)
4
、予自度不得脱,则
直
前诟虏帅失信
《〈
指南录
〉
后序
》
(径直、直接)
(
3
)发
1
、
发
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
陈涉世家
》
(征发、派遣 )
2
、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
《
寡人之于国也
》
(打开)
3
、野花
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醉翁亭记
》
(花开)
4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发
其志士之悲哉
《
五人墓碑记
》
(发出、抒发)
5
、有贤士大夫
发
五十金
《
五人墓碑记
》
(拿出)
(
4
)兵
1
、非我也,
兵
也
《
寡人之于国也
》
(兵器)
2
、穷
兵
黩武 成语
(战争)
3
、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
乃出
《
触龙说赵太后
》
(军队)
4
、草木皆
兵
成语
(士兵 )
(
5
)胜
1
、驴不
胜
怒,蹄之
《
黔之驴
》
(承受)
2
、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
食也
《
寡人之于国也
》
(尽 )
3
、此所谓战
胜
于朝廷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胜利)
4
、日出江花红
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忆江南
》
(超过)
5
、予观夫巴陵
胜
状,在洞庭一湖
《
岳阳楼记
》
(优美的)
一、
(1)
写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 疑问。
二、
(2-4)
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
(5-7)
孟子阐述“仁政”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文章思路
1
、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韩非子
•
五蠹
》)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
刘向
《
战国策序
》)
。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问题探究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
(
公元前
334
年
)
,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
?(《
史记
•
魏世家
》)
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兵,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
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3
、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表现出怎样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
反对诸侯间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应该让利于民,
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
的机会。
第二,
孟子又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
丰衣足食。
第三,
孟子还非常
重视教化
,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
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
奢靡浪费
,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
、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
•
尽心下
》)
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小结:
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
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
忠信孝悌
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
孟子
》
的犀利、
《
庄子
》
的恣肆、
《
荀子
》
的浑厚和
《
韩非子
》
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
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
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
其一
,
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
,长于诱导和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
,
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
。东汉赵岐
《
孟子题辞
》
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
孟子
》
全书
261
章,其中
93
章总共使用比喻
159
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
3
段的
3
种措施和第
4
段的
4
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有力,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
,
结构严谨
。本文
3
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
,正如清代刘大櫆在
《
论文偶记
》
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严谨
,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第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孟子散文写作特点:
2
、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
、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
古为今用
)
1.
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
2.
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