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市普通高中2014年高一6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襄阳市普通高中2014年高一6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ID:570418

大小:98.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襄阳市普通高中高 一2014年6月调研统一测试 高  一  语  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怠慢    岱宗    力有未逮    百战不殆 ‎  B.监生    门槛    间或一轮    毛遂自荐 ‎  C.湮没    俨然    奄奄一息    掩人耳目 ‎  D.岔路    惊诧    叱咤风云    姹紫嫣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嘻闹    调剂    得意洋洋    冰雪消融 ‎  B.垛墙    制伏    气喘吁吁    受宠若惊 ‎  C.夙望    广袤    穿流不息    晕眩战栗 ‎  D.腼腆    厮打    大腹便便    茫无际崖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    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    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    的真实。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    的真实。‎ ‎  A.现实里业已发生      想象和虚构    具有魅力    生活 ‎  B.生活    具有魅力    想象和虚构    现实里业已发生 ‎  C.现实里业已发生    具有魅力    想象和虚构    生活 ‎  D.生活    想象和虚构    具有魅力    现实里业已发生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移动是全球用户最多的移动运营商,利润下降或许意味着在政府打击垄断以及行业竞争下,大型运营商们将面临更多挑战。‎ ‎  B.在很多城市,泥水匠月收入已经超过万元,虽然钱多,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高,但新生代农民工除了看收入外,更注重工作的环境,未来建筑业将面临劳动力更加短缺的局面。‎ ‎  C.全长8公里的襄樊大道,是连接襄阳古城、樊城旧城和城市窗口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全线将设计11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 ‎  D.明星一旦和商家签订了协议,他就必须保证其所代言产品是真正的、实际的使用者并且是受益者,他所说出的每一句话就具有同证言相当的法律效力。‎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韩柳州”。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复活》《母亲》《安娜·卡列宁娜》等。‎ ‎  C.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寡人之于国也》通过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了其“仁政”的具体内容: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  D.《高老头》中高老头被他的两个女儿——鲍赛昂夫人和纽沁根男爵夫人榨干钱财后,再不被她们理睬,抱憾死去。拉斯蒂涅埋葬高老头后,有感于此而成了一个无耻的政客。‎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遇见襄阳古城 凤凰网城市专栏作家  叶一剑 ‎    “汉晋以来,代为重镇”,由于襄阳古城在中国历史地理中的独特地位,使得这襄阳古城具有最宽的护城河(最宽处有‎250米),而且,护城河内设有子城,城墙防卫设施设计可谓匠心独具,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的说法。这显然对中国古都现代化研究,尤其是古城的军事功能研究,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 ‎    当我登临襄阳古城墙北门,北望汉江城外奔流,对岸樊城现代楼宇林立江边,顿有穿越古今之感,太喜欢这个地方了。而另一方面,在城墙上南望古城,虽然主街部分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整修,味道还在,但大部分地区建筑形态,与古城遗存产生了冲突,不古不今者众。‎ ‎    “当然,我依然对这个古城充满期待。因为,其古城墙的价值足以使得这里可以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并在全球城市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古城墙内2.44平方公里面积,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保护空间,从文旅产业发展而言,是非常适合做一个特色文旅小城镇的规模,如果开发得当,文旅价值尽显。‎ ‎    对于今天的襄阳城而言,古城以及以古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尽管在其超过2800亿的经济总量中占比不是很大,但其对这个城市的影响将是尤其深刻的。哪怕说“守得住襄阳古城的历史,迎得来襄阳新城的未来”都不为过。在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一城两文化”(“一城”指的就是襄阳古城,“两文化”分别是指汉水文化和三国文化)的价值将不断显现,同时,对襄阳城在全球的城市品牌传播亦将发挥关键性价值。‎ ‎    当然,无论是“一城”还是“两文化”,在未来的发展和传播过程,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    襄阳古城的城墙虽然在对研究中国城墙军事和防卫功能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但就目前城墙的形态而言,如何在完整性和原真性之间取得平衡,则是不得不考虑的。‎ ‎    从襄阳城市总体发展而言,襄阳古城肯定是要进行适度的商业开发的,在适度商业开发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修复手法,实现7公里多的城墙重新闭合起来,几乎是必然选择。但这样的闭合,却恰恰与世界文化遗产中对原真性的要求,有一定冲突。这将是考验襄阳古城开发和保护的难题之一。‎ ‎    而比单纯的襄阳古城墙的开发和保护更让我着迷的是城墙范围内的襄阳古城区开发模式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原住民的去留以及去留多少的度的把握,以及在新时期古城开发中对原住民的保留达成普遍共识的情况下,襄阳古城内能够发展出什么样的文旅产业符号,并让这里的原住民和外来的游客都能分享到这一符号的价值。‎ ‎    至于“两文化”,在我看来,汉水文化虽然被解读为就是楚文化,但汉水文化的内涵显然还需要更清楚地诠释和界定,并从襄阳本地找出更具体的符号和载体。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符号,汉水文化本身有些模糊。‎ ‎    另外,三国文化对襄阳来说,最大的挑战恐怕是,虽然一部《三国演义》以及其后的历代传唱,让三国传奇故事家喻户晓,但三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地方所能独享的,也就是唯一性不够。哪怕是被当地寄予厚望的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中的智慧文化,也因为多年来南阳、襄阳两地围绕诸葛亮躬耕之地的争论,而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    尽管襄阳有着辉煌的历史地位,但去年刚刚突破2800亿的经济总量,显然与这个城市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还不十分匹配。为了将襄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在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多重调整的复杂背景下,襄阳的经济发展速度还需再快一些,并尽快实现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同时襄阳的文化复兴亦需要在城市文脉传承和产业开发之间达成均衡,并切实推动现代化背景下的襄阳城的全球传播。‎ ‎        (选自‎2014年5月5日《凤凰网·城市专栏》,有删改)‎ ‎6.下列对“一城两文化”在发展和传播中的“不确定性”的解释,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就襄阳古城的城墙形态而言,目前还有7公里多的城墙没有闭合起来,这与世界文化遗产中对原真性的要求,有一定冲突。‎ ‎  B.就城墙范围内的襄阳古城区开发模式而言,在新时期古城开发中对原住民的去留以及襄阳古城内所能够发展的文旅产业符号还具有不确定性。‎ ‎  C.就汉水文化而言,由于把汉水文化解读为楚文化,致使汉水文化的内涵未能清楚地诠释和界定,汉水文化本身有些模糊。‎ ‎  D.就三国文化而言,因为多年来南阳、襄阳两地围绕诸葛亮躬耕之地的争论,使襄阳在三国文化与智慧文化中难于取舍,从而产生了不确定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襄阳古城之所以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誉,是因为它城墙防卫设施设计匠心独具:最宽的护城河,护城河内设子城。‎ ‎  B.襄阳古城墙内2.44平方公里面积,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保护空间,非常适合做一个特色文旅小城镇的规模,文旅价值尽显。‎ ‎  C.襄阳只有在诸葛亮躬耕之地的争论中战胜南阳,才能使三国文化成为唯一代表襄阳的城市文化遗产。‎ ‎  D.过于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但降低了襄阳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也制约着襄阳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襄阳古城的城墙防卫设施设计对中国古都现代化研究,尤其是古城的军事功能研究,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 ‎  B.南望襄阳古城,主街部分古城遗存味道还在;但汉江北岸樊城现代楼宇林立,与古城遗存产生了冲突。虽顿生穿越古今之喜,但也给人不古不今之感。‎ ‎  C.尽管在襄阳的经济总量中占比不是很大,但以古城以及以古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对襄阳城在全球的城市品牌传播中将发挥关键性价值。‎ ‎  D.襄阳的文化复兴,需要开发古城以及以古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也需要在城市文脉传承和产业开发之间达成均衡,切实推动现代化背景下襄阳城的全球传播。‎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宋人及楚人平 ‎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②也。何大乎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如何?”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 ‎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何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 ‎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    【注】①外平:《春秋》是鲁史,对于他国的称“外”。外平是他国和他国之间的讲和。②己:这里是指宋国的华元和楚国的子反。③庄王:楚庄王。④司马:官名。掌管军政和军赋。子反:即公子侧。堙(yn):为登上城墙而修建的土山。⑤华元:宋大夫。⑥惫:疲惫。⑦析:分开。骸:尸骨。炊:用来烧熟物品。这里指用来作燃料。③柑:同“钳”,用东西夹住。这里指以木钳马口。秣:喂牲口。这句话是说,被围的人在喂马时,用木钳马口,使马不得食,从而向敌人显示有积蓄。⑨情:实际情况。⑩厄:困苦,灾难。‎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其平乎己也    大:以……为大,称赞 ‎  B.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乘:登 ‎  C.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    矜:怜悯 ‎  D.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虽然: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直接表明司马子反“君子”行为的一组是(3分)‎ ‎  ①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②吾见子之君子也 ‎  ③揖而去之    ④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  ⑤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⑥引师而去之 ‎  A.①③⑤  B.246  C.①②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记述了古代战争的惨状:楚军围困宋国都城,使宋国疲惫不堪,宋国都城人民因饥饿而交换孩子吃,辟开死人骨头当材烧。‎ ‎  B.作者以肯定的态度记述了华元与司马子反相互告以实情的君子风范,表达了即使是战争中的敌对双方也要遵守“君子”之道的理想。‎ ‎  C.司马子反虽然打探到宋国的军情,但也出卖了楚国军情;但楚庄王也不敢处罚他,因为没有他楚国就打不了胜仗。这表现了子反的才能过人。‎ ‎ D.子反和华元通过自己的讲和行为给两国带来了和平,但《春秋》以“宋人”及“楚人”称谓二人,委婉地表达了对作为在下位者私自讲和的贬抑。‎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  (1)外平不书,此何以书?(3分) ‎ ‎  (2)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3分)‎ ‎  (3)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  (1)李诗和王诗中汉文帝的形象有什么不同?(4分)‎ ‎  (2)这两首诗都咏贾谊,但在表达技巧上却有不同,请简要概述。(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    (1)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    (2)    ,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3)    ,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 ‎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    (5)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贾谊《过秦论》)‎ ‎    (7)同是天涯沦落人,    。    (白居易《琵琶行》)‎ ‎    (8)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远和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    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以铁路沿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它的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还有一架葡萄棚,到了8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整齐的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 ‎    每天下午两点过几分,两个城市间的特快列车驶过这里。‎ ‎  20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    司机多年操劳,已经白发苍苍,渐渐变老了。他驾驶长长的列车载着旅客横贯大地已上万次。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的铁的生活规律。   ‎ ‎    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一千次的阴晴明晦,一百次的风重雨雪,他总是看到她们。通过冬天严峻单调的灰蒙蒙的光线,穿过褐色冰封的茬地,他看见她们。在妖艳诱人的绿色的四月里,他又看见她们。‎ ‎    他感到她们和她们所住的小屋无限亲切,好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一样,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他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最后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司机在她们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上。司机慢慢地走出车站,来到小镇的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小镇似的。他走着走着,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么?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么?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他越向前行,他的心里越是疑虑重重。‎ ‎    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铁轨的闪光。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这地方他经过了不知有多少次,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幸福的目的地。现在,他找到了,他到了这里,但他的手为什么在门前却抖了起来?为什么这小镇、这小路、这田地,以及他所眷恋的小屋的门口,变得如此陌生,好像噩梦中的景物?为什么他会感到惆怅、疑虑和失望?‎ ‎    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    霎时,他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懊丧,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致意的人。但是她的脸严峻、枯萎、消瘦;她那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她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像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    而现在,他向她解释他是谁和他的来意时,他自己的声音听来却变得虚伪、勉强了。但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说下去,拼命抑制着涌上心头的那种悔恨、慌乱和疑惧,丧失了他当初的一切欢乐,并为自己那充满希望和温情的举动感到羞愧。‎ ‎    最后,这女人几乎是不情愿地邀请他进屋,高声刺耳地叫进了她的女儿。他感到一阵难堪,坐在一间又小又丑的客厅里,竭力找一些话说,而两个女人看着他,目光里含有呆滞的、困惑不解的敌意和阴沉的、畏怯的拘谨。‎ ‎    最后他结结巴巴简单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对着那伸向远方的、熟悉的铁轨时,他内心曾是那样勇敢,充满自信,现在,在这片陌生而又不容置疑的大地面前,他心里充满了怀疑、恐惧和厌倦。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屋顶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再也得不到了。  (有删节)‎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  A.小说叙述了一个列车司机在退休后去拜20多年一直向他挥手致意的母女的传奇而浪漫的经历,情节曲折委婉,引人入胜。‎ ‎  B.老司机从远处所看到的勇敢、坦率、深情的妇人,在接近后却是冰冷、呆滞、畏怯、并充满敌意的人,在这远近对比中反映出现代社会人性的一些弱点。‎ ‎  C.老司机误解了这对母女的挥手行为,这母女俩或者只是无意间的行为,后来老司机为他的自作多情而羞愧。‎ ‎  D.老司机刚到小镇,还没有见到那母女,已经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表现了他在即将到达“梦寐以求的幸福的目的地”前的紧张和兴奋的心情。‎ ‎  E.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既从老司机观察的角度塑造两个妇女的形象,也便于对老司机的心理活动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展现其情感的变化。‎ ‎17.文中画线部分三次写到“他看见她们”,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8.请简要概述小说所表达的思想主旨。(4分)‎ ‎19.老司机经历的“远”和“近”既有空间的,也有心理的。我们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感动常常是小说创作的追求,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之所在。阅读文学作品,只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感动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请从以下所给的作品中任选一篇,阐释你阅读后的“感动”。要求:叙述,要清晰简明;描写,要形象生动;议论,要深刻透彻;抒情,要情深意厚。(4分)‎ ‎    示例:读芥川龙之介的《橘子》,让我感动的是:当姐姐把怀中的几个橘子投向铁道边等待弟弟们的那一瞬间,其时家境的困窘、世道的凄凉、现世的悲悯都在姐姐抛洒橘子的一瞬间散发开来。‎ ‎    (1)读泰戈尔的《素芭》,让我感动的是:    。‎ ‎    (2)读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让我感动的是:    。‎ ‎21.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4分)‎ ‎    “舌尖”即舌之尖端,味觉细胞多集中在舌尖。《舌尖上的中国》用味觉来体验一个国家,新颖而独特。这里的“舌尖上”指美食或品味美食。例如:“舌尖上的快乐”,指①    ;“舌尖上的浪费”,是指责浪费食物的现象。随着使用频率的提升,“舌尖上”指代的意义范围扩大,有时会由食物转向语言、言论,如“别让调节收入分配成为‘舌尖上的方案’”,说的是②    。‎ ‎22.假如你是一位去采访叶开老师的记者,根据下面材料,你准备分别提出怎样的问题?注意语言简明得体。(4分)‎ ‎    材料一:继出版《对抗语文》之后,《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原名廖增湖,笔名叶开)最近出了“新版课本”——《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前两册。该书首印两万套,在网上销售三天就断了货,现在已加印5次,总印量达到6万套之多。‎ ‎    问题一:    ,    。‎ ‎    材料二:叶开曾说:“现行语文课本是有问题的,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书,让孩子学会怜悯、同情,做一个善良的人、丰富的人,而不是一个单调的人。”‎ ‎    问题二:   ‎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    蜜蜂和苍蝇整天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忙碌着,它们都没有想为人类做出什么。蜜蜂穿梭于花丛间,采集花粉,酿造蜂蜜,被视为勤劳的益虫;苍蝇围绕垃圾转,下厕所,喝污水,分解垃圾,但因其传播疾病,被视为可恶的害虫。‎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2014年6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 ‎   选择题 37分(1-11每小题3分,16题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6‎ 答 案 A B A C C B A B D D C BE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A (B监、间、荐音jiàn 槛音kǎn  C湮音yān 其余音yǎn D咤音zhà 其余音chà)‎ ‎2.B  (A嬉闹 C川流不息 D 茫无际涯)‎ ‎3.A ‎4.C(A成份残缺,“在……竞争”后应加“背景”。B语序不当,“虽然钱多”应与“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高”互换。D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产品是真正的、实际的使用者并且是受益者”错。)‎ ‎5.C  (A“韩柳州”错,B《母亲》是高尔基的长篇小说,D鲍赛昂夫人不是高老头的女儿,且“拉斯蒂涅有感于此而成了一个无耻的政客”也不对。)‎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B(A应是“实现7公里多的城墙重新闭合起来,与世界文化遗产中对原真性的要求有一定冲突”。C“由于把汉水文化解读为楚文化,致使汉水文化的内涵模糊”属强加因果。D“使襄阳在三国文化与智慧文化中难于取舍”错,应是“三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地方所能独享的”,不能成为唯一襄阳的文化。)‎ ‎7.A (B原文说“如果开发得当,文旅价值尽显”,题中把假设变成了现实。C原文说“三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地方所能独享的”,可见,即使在论争中战胜南阳,“三国文化”也不可能是唯一代表襄阳的文化。D“过于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了襄阳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夸大了表述程度。)‎ ‎8.B(“给人不古不今之感”的是“古城内的大部分地区建筑形态”而非汉江北岸的樊城。)‎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D (虽然:虽然这样)‎ ‎10.D(①子反被派窥探敌方军情。 ②是华元对子反的评价。⑥是楚庄王的行为)‎ ‎11.C(“楚庄王也不敢处罚他,因为没有他楚国就打不了胜仗。这表现了子反的才能过人”不合文意。)‎ ‎12.(1)鲁国之外的国家之间讲和,《春秋》是不记载的,这次为什么记载?‎ ‎(3分,“书”、“何以”及句意各1分)‎ ‎(2)我见您是位君子,所以向您报告实情。(3分,“是以”、判断句式及句意各1分)‎ ‎(3)你离开我回国,我和谁住在这里呢?(3分,“去”、“孰与”及大意各1分 )‎ ‎13.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3分,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 ‎ ‎14.(8分)‎ ‎(1)李诗中的汉文帝表面上求贤若渴,实则是不关心国计民生而只关心鬼神的昏庸之君。‎ 王诗中的汉文帝大都采纳了贾谊的治国安民之策,是一位爱惜贤才的睿智君王。‎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2)李诗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王诗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每点2分,“概述”只要能总结出各诗的特点即可得分,不必结合诗句分析)‎ ‎15.(5分,8个小题,从中任选5个小题作答即可)‎ ‎(1)以手抚膺坐长叹              (2)寒衣处处催刀尺 ‎(3)一去紫台连朔漠              (4)潦倒新停浊酒杯      ‎ ‎(5)君子生非异也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相逢何必曾相识              (8)携来百侣曾游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4分)B E (A项“传奇而浪漫的经历,情节曲折委婉,引人入胜”错。C项母女俩的行为及心理和老司机如出一辙,都觉得远方的是美好的。D项老司机的迷惑与慌乱是对近在咫尺的真实的东西充满恐惧的心理的真实再现)‎ ‎17.(4分)①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老司机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中都关注着她们以及见到她们时的“非凡幸福”感。②欲抑故扬(或对比),这时突出老司机的“幸福”与下文见到她们后的“悔恨、慌乱和疑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其心理的失落。(一个要点2分)‎ ‎18.(4分)小说通过司机和那对每天和他挥手致意的母女的经历的叙述,提示了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的现实:当大家和自己离得很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感觉不能以诚相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本来就不存在的虚无的事物上。(或揭示了世上美好的东西,只可欣赏,而不一定要拥有的道理)(意思对即可)‎ ‎19.(8分)①远望时,火车司机将小镇母女当作心灵寄托,感觉很亲近;面对时,却发现对方的丑陋、冷漠与排斥,感觉很遥远;‎ ‎②火车司机与小镇母女,活在现实中却对现实世界感到厌恶,虽近却远;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虽无法抵达,却支撑着他们的生活,虽远却近。(每点2分)‎ 人生启示:①距离产生美;②梦想总比现实美丽灿烂;③人生需要精神寄托,哪怕是一厢情愿的想象,也能带给人希望与热情;④人不能仅活在梦想之中,而应勇敢面对现实;⑤希望与失望总结伴而行,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4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中观点2分,联系生活阐述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答案示例:‎ ‎(1)读泰戈尔的《素芭》,让我感动的是:素芭清澈的眼睛,虽然人们从不对她投来关注的目光,但她用清澈的眼睛观察世界、倾听世界、感受世界,和小动物们亲密“交谈”,表达她至纯至真至美至善的心灵。‎ ‎(2)读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让我感动的是:母亲的镇定坦然与神父的关切,它显示的宽容与慈悲,超越了世俗的樊篱,令我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丝暖意。‎ ‎21.(4分)①品味美食的乐趣 ②不要让调节收入成为言论上的空话。(每句2分)‎ ‎22.答案示例:(4分)            ‎ ‎①叶开老师,这套书销售如此火爆,您觉得如此畅销的原因是什么?(叶开老师,您觉得书名用“最好”会不会招来一些质疑?)‎ ‎②您觉得当今语文教育的弊端是什么?(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丰富的人”?)‎ ‎(共4分,每句2分。内容上:第一段材料针对书名或者销量提问,第二段可针对编书的目的提问。称呼上:应用“您”“叶开老师”“叶老师”等。提问的内容可尖锐,但语气要委婉。)‎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参考立意:‎ 从人类的角度:不应以利我为中心看待别人 既要看长处,也要看短处(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事物) 评判事物要看整体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利害关系会遮蔽我们的眼光 从蜜蜂和苍蝇的角度:存在就是合理 天生我材必有用 要正确认识自身价值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要扬长避短,才会被认可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干好自己的事,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评说 如果学生有其他合理的立意也可以。‎ 附1:作文评分的具体要求 ‎(参照《2013年6月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 基础等级分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1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1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 ‎ 发展等级分10分 深   刻 丰  富 有 文 采 有 创 意 ‎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⑵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⑶观点具有启发性 ‎⑷材料丰富, 论据充分 ⑸形象丰满 ⑹意境深远 ‎⑺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⑼文句有表现力 ‎⑽见解新颖,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⑾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评分点,不求全面,有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标题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4分。‎ ‎(4)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附2:文言参考译文 鲁国之外的国家之间讲和,《春秋》是不记载的,这次为什么记载?是因为称赞这次的讲和全在华元与子反个人做主促成的原故。为什么要称赞华元与子反个人做主讲和?原来,楚庄王围困宋国都城,军中只有七天的粮食了。这些粮食吃完了还不能取胜,就准备离开宋国回国了。庄王于是派遣司马子反登上土山去窥探宋国都城,宋国华元也登上土山出城会见他。司马子反说:“您的国家情况如何?”华元说:“疲惫了。”马马子反说:“怎么样的疲惫呢?”华元说:“交换孩子来杀了吃,劈开死人的骨头来烧火做饭。”司马子反说:“唉呀!太疲惫了!不过,我听说过:被围困的人,将木头衔在马嘴里再喂它饲料,用肥壮的马应付宾客。您却透露了真情,这是为什么?”华元说:“我听说过:君子看见人家的苦难就怜悯,小人看见人家的苦难就庆幸。我见您是位君子,所以向您报告实情。”司马子反说:“好,努力干吧!我们的军队也只有七天的粮食了,这些粮食吃完了还不能取胜,就准备离开这里回国了。”说完作了一揖,就离开了华元,回去报告庄王。‎ 庄王说:“怎么样?”司马子反说:“他们疲惫了。”庄王说:”怎么样的疲惫呢?”司马子反说:“交换孩子来杀了吃,劈开死人的骨头来烧火做饭。”庄王说:“唉呀!太疲惫了!不过,我现在要拿下这座城邑,然后就回去。”司马子反说:“不行。下臣已经告诉他,军中只有七天的粮食了。”庄王生气地说:“我派你前去观察他们的情况,你为什么告诉他?”司马子反说:“以小小的宋国,还有不欺骗人的臣子,楚国就可以没有吗?所以告诉了他。”庄王说:“好,那就算了吧。不过,我还是要拿下这座城邑,然后回去。”司马子反说:“那么君王请住在这儿,请让下臣回去吧。”庄王说:“你离开我回国,我和谁住在这里呢?我也跟着你回去好了。”就带领军队离开了宋国。‎ 所以君子尊重两国大夫自己出面媾和。司马子反和华元都是大夫,为什么以“人”来称呼他们呢?是贬低的意思。为什么贬低?是因为媾和的人处在下位的原故。‎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