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
列子
·
汤问
》
当人们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听到某种音乐时,
会与这种音乐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这就是音乐的作用。
成语“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乐优美。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江西师大附中 杨春华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著有
《
白氏长庆集
》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继承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
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
早岁与
元稹
友善,诗亦齐名;晚年与
刘禹锡
唱酬甚密,时称
刘、白
。
行
:又叫“
歌行
”,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源于汉乐府,篇幅长,句式灵活,用韵自由,富于变化。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因越职言事被贬江州司马,第二年秋作此诗。
《
琵琶行
》
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
闻琴
→
奏琴
→
感怀
→
作诗
琵琶女有几次演奏?
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
“主人忘归客不发”
彼此相见,琵琶女奏
《
霓裳
》《
六幺
》
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
“江州司马青衫湿”
暗示沦落、被贬
侧面烘托琴技
暗写
明写
详写
同是天涯沦落人
明写
略写
照应
侧面烘托
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
”。
一个
“
本是京城女
”
,一个
“
去年辞帝京
”
,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
“
幽愁暗恨
”
,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琵琶女
年轻时色艺双绝,富贵子弟争献宠,生活中充满欢乐,但以色取悦于人,饱含悲苦;
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嫁作商人妇,转徙江湖,过着凄清生活。
揭示封建社会中
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诗人自我形象
着重表现他的“天涯沦落”之恨
①开头写秋夜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这种心情
②琵琶女的演奏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唱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③然后尽情倾诉他“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
④结尾“江州司马青衫湿”衬托出乐曲的悲凄,既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主旨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
,
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
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音乐描写
演奏之前,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何作用?
“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已先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诗人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
演奏的曲子是根据她的心绪选定的,“声声思”“不得志”“无限事”
——
愁苦
演奏名曲只选四个典型乐段,运用生动的比喻,
以声喻声,以形绘声
,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在丰富的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大弦、小弦
间关之声
银瓶乍破
曲终
比喻、摹声
,交错进行,急切而愉悦
花底莺语作
比
高潮,热烈而紧张,“铁骑突出刀枪鸣”
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侧面描写
,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
衬托
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喻体 旋律
急雨
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莺语花底
泉流冰下
冰泉冷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裂帛
急促沉重
轻柔尖细
清脆圆润
悠扬婉转
缓慢低沉
沉咽暂歇
突然激昂
戛然而止
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
“
平生不得志
”
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此句道出了
“
无声
”
与
“
有声
”
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
“
悄无言
”
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作业
完成练习三
课外阅读李贺诗
《
李凭箜篌引
》
比较本诗与刘鹗
《
老残游记
·
明湖居听书
》
在描写音乐及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