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2014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盐城2014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ID:570607

大小:7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江苏省盐城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 命题人:   浦启夫    ‎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湍急╱揣摩         峭拔╱讥诮          隧洞╱深邃          栈道╱便笺  ‎ B.绯闻╱诽谤         舷梯╱琴弦          启碇╱沉淀          绚丽╱徇私 C.永诀╱抉择         蜗行╱水涡          砂砾╱闪烁          对峙╱侍奉 D.怄气╱讴歌         迸发╱摒弃          嵯峨╱蹉跎          痉挛╱巨擘 答案:D(D项:òu╱ōu  bèng╱bìng  cuó╱cuō  luán╱bò;A项:tuān╱chuǎi  qiào╱qiào  suì╱suì  zhàn╱jiān;B项:fēi╱fěi  xián╱xián   dìng╱diàn   xuàn╱xùn;C项:jué╱jué  wō╱wō  lì╱shuò  zhì╱s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婉转    羁縻     蹩进    涣然冰释 B.侪辈   瞋目    赋与     出类拔粹 C.攻讦    勠力    自栩     不可思义 D.缙绅    瘠薄     木纳    粉装玉琢 答案:A(B. 赋予、出类拔萃C. 自诩、不可思议D. 木讷、粉妆玉琢)‎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富有特色的建筑,门庭若市的剧院,引人入胜的画廊,内容丰富的博物馆,绿树成荫的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典雅的风格。商业区分布均匀,各类银行、店铺、商场、饭店鳞次栉比。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世界级的歌剧、时尚的音乐剧和音乐会等令人兴趣盎然、流连忘返。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墨尔本当仁不让!‎ A. 门庭若市         B.鳞次栉比       C. 流连忘返      D. 当仁不让 答案:D(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此处应为“当之无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养老“双轨制”,造成事业机关单位与企业养老经费差距很大,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行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问题的解决。‎ B.观摩了射阳县四明镇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场会后,对我们乡镇干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增强了搞好城镇化建设的信心。‎ C.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要关注精神生活的充实。‎ D.近几年,驻盐各高校已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新路,不断加强各自的办学特色,以吸引优秀学生。‎ 答案:C(A项“推行”与“解决”搭配不当,“推行”改为“推动”;B项“对”多余,应删除;D项成分残缺,在“探索”后增加“培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秦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魏征,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等职,《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疏”是古代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庄子》,分内、外、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答案:A(左丘明是鲁国人)‎ ‎6.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距关,毋内诸侯          设九宾于廷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主辱,臣死有余僇 C.因击沛公于坐            来我道夫先路 D.敛赀财以送其行          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D(“宁许以负秦曲”无通假字)‎ ‎7.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道芷阳间行 B.左右欲刃相如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答案:C(都是名词作状语,AB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8.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故燕王欲结于君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欲呼张良与俱去 C.虽董之以严刑 D.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C(都是介词结构后置的句子;A项被动句;B项省略句;D项定语后置句)‎ ‎9.请结合《老王》这篇课文,联系语境,说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                                                                                 ‎ 参考答案:我是来向你们表示感谢的——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10.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结构和修辞特点,以“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容颜”为开头,另写一段话。(4分)‎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容颜。                                            ‎ ‎                                                                            ‎ 参考答案:春天,它淡雅温润,清新可爱;夏天,它容光焕发,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天,它成熟稳重,总是露出自信的微笑;冬天,它端庄沉静,在白雪覆盖中自有一种威严。‎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 题。‎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①,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  ‎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②,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③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  【注】①经:这里指儒家奉作经典的《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著作;②人极:此处指做人的道德标准;③影响:影子和反响,这里是指关于六经的传闻、注释。‎ ‎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           著:著作 B. 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               籍:登记 C. 以涂天下之耳目                       涂:掩蔽 D. 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     拓:扩建 答案:A(应当用作动词,发扬,弘扬)‎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B.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               今日之事何如 C. 牵制于文义之末                   而君幸于赵王 D. 请予一言以谂多士                 以其无礼于晋 答案:C(C项“于”都表被动,译成“被”;A项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然后;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却;B项前一个“之”助词,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助词,译作“的”;D项前一个“以”表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介词,“因为”)‎ ‎13.下列句子中,全都不属于“尊经”的一组是(3分)‎ ‎①徒考索于影响之间   ②尚功利,崇邪说     ③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 ‎④没溺于浅闻小见     ⑤慨然悼末学之支离   ⑥侈淫辞,竞诡辩 A. ①②⑤       B.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B(③是对家业的评价;⑤是知府痛惜学风的颓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尊经阁落成之时,应南大吉郡守的邀请劝诫广大的读书人尊崇六经,进而加强人文修养。‎ B.古人著述六经是受富人的启发,因为富人为防止后人把家产弄得遗亡丢失,便把家里所有的财产登记造册。‎ C.作者对那种不从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六经的内容实质的人表示不认可,认为他们并非尊崇六经。‎ D.南大吉郡守十分尊崇六经,认为六经归于正途,百姓才不会有邪恶的事情发生。‎ 答案:B(古人著述六经并不是受富人的启发,与富人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3分)‎ ‎                                                                           ‎ 答案:所以六经是我们心中的账册,六经的实际内容,都具备于我们心中。(“实”“具”各1分,句意1分)‎ ‎(2)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4分)‎ ‎                                                                           ‎ 答案: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得”“庶”“尊”各1分,句意1分)‎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                                                                            ‎ 答案: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佩带的玉来给项王示意,项王却沉默没有回应。‎ 附参考译文:‎ 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命”,秉赋于人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心、性、命,是一个东西。君子的对待六经,省察心中的阴阳盛衰而使之及时运行,这才是尊重《易》;省察心中的纪纲政事而使之及时施行,这才是尊重《书》;省察心中的歌咏性情而使之及时感发,这才是尊重《诗》;省察心中的体统仪节而使之及时发扬,这才是尊重《礼》。‎ 大抵古代圣人匡扶人间正道、担心后世颓败而著述六经,正如同富家的上一辈,担心他们的产业和库藏中的财富,到子孙手里会被遗忘散失,不知哪一天陷入穷困而无以自谋生活,因而记录下他们家中所有财富的账目而遗留给子孙,使他们能永世守护这些产业库藏中的财富而得以享用,以避免贫困的祸患。所以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产业库藏的财富,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而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被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牵制,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傲慢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同这有什么两样?‎ 唉!六经之学,它的不显扬于人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重视功利,崇奉谬论,这叫做淆乱经义;学一点文字训诂,教授章句背诵,沉陷于浅薄的知识和琐屑的见解,以掩蔽天下的耳目,这叫做侮慢经文;肆意发表放荡的论调,逞诡辩以取胜,文饰其邪恶的心术和卑劣的行为,驰骋世间以自高身价,而还自命为通晓六经,这叫做残害经书。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 ‎  越城过去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已久了。知府渭南人南大吉君,在治理民政之暇,就慨然痛惜晚近学风的颓败,将使之重归于圣贤之道,于是命山阴县令吴瀛君扩大书院使之一新,又建造一座尊经阁于书院之后,说道:“经学归于正途则百姓就会振发,百姓振发那便不会犯罪作恶了。”尊经阁落成,邀我写一篇文章,来晓喻广大的士子,我既推辞不掉,便为他写了这篇记。唉!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 ‎【宋】王炎 ‎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1)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                                                                                 ‎ 答案:景物特点:清幽澹远(悠远、晴明、安闲平静也可);表现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怀。(特点1分,感情1分)‎ ‎(2)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4分)‎ ‎                                                                                 ‎ 答案:反衬:用燕子的双飞衬托人的独处,表现词人的落寞情怀;以动衬静,用燕子的飞舞衬托词人的安静。(每点2分)‎ ‎(3)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4分)‎ ‎                                                                                  ‎ 答案:词人年事已高,情绪孤寂,懒得像年轻人一样去踏春;词人害怕郊外的寒冷,想着用“野蔌山肴”、“村酿”等聊以自我安慰。(每点2分)‎ 附:《江城子·癸酉春社》鉴赏 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癸酉为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戌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戌日为春社。《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诗人于是日有感而写了这首词。‎ ‎  词前三句写了四样景象:清波、阳光、柳和草。春水悠远,春阳晴明,柳条轻柔,青草繁茂。安闲平静,与社日人们的欢乐情景,似了无关系。不过,此正是“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如此一片清幽澹远之景,正透出诗人的寂寞情怀。接以径直抒情。“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春来,万物萌发,生意盎然,本应给人以振奋,而诗人却恰恰相反。“逢春”,是触媒;“老大”,才是根源。再以景收束前片:“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竹帘四垂,本已显示极静,复云“庭院静”,则简直静到万籁俱寂了。后两句亦五代翁宏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宫词》)意。“人独处,燕双飞”,一是以燕的双飞,衬人的独处,足见其情绪落寞;二是以动衬静,愈见其静。词前后各三句写景,“老大”二句抒情。景静情独,而关键在抒情。“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词管见》)。“盖心中有中外枯菀之不同,则对镜之际,悲喜随之尔”(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六)。这里极静之景,正映衬了诗人心境之“枯”。但写情并不粘滞,景中寓情亦若不见痕迹。寇准《江南春》词云:“波渺渺,柳依依”。这里却四用叠字:渺渺、晖晖、依依、离离,轻倩澹雅,韵味悠悠。虽景情俱表现出孤寂情绪,伤感的调子却不重,这和王炎“不溺于情欲”的主张是一致的。‎ ‎  “怯寒未敢试春衣”。这句应上“老大逢春”,用语朴拙真实。本来“夹衫乍着心情好”(李清照),但对于已到“试春衣”之时因“怯寒”而“未敢”的七十五岁老人来说,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踏青”,指春日到郊野游览。古代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诸说(见秦味芸《月令粹编》)。后世多以清明节出游称踏青。“踏青时,懒追随”。那么去了没有呢?结果似乎还是没有去。因此想只要有点山野风味的酒食就可以了。“蔌”,蔬菜的总称。《诗·大雅·韩奕》:“其簌维何?惟笋及蒲”。“肴”,荤菜。《楚辞·招魂》:“肴羞未通”。王逸注:“鱼肉为肴”。这里说蔌以“野”;肴以“山”,酿(酒)以“村”为宜,用字准确。既有聊遣情绪的一面,也有追求古风的一面。歇拍由外及内,以描述人的心态作结:“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既有野蔌、山肴、村酿,本想拚一醉,只是因为他担心:“花不语,笑人痴”。把人虽老,犹想学少年人模样的情怀,深切地表现出来,为全篇生姿添色。‎ 这首词写“老大逢春”的“情绪”,丝丝入扣。上片平叙,重在以景衬情,景情相融,不露痕迹。下片写人的活动,尤其“懒追寻”以后的种种心态,真实生动而富有情趣。“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本词遣词用字都颇用心,如开篇连用四个叠字句,渲染春光;“有谁知”,知呢?不知?感情深沉。人独燕双,将前人诗句化繁为简,意蕴不减。以及“野”、“山”、“村”字都移易不得,具见精神。结拍用拟人手法,妙趣横生,花也似知人意了,艺术上都是可取的。‎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2)钉头磷磷,          。     (杜牧《阿房宫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     。      (屈原《离骚(节选)》)‎ ‎(4)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节选)》)‎ ‎(5)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择善而从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卒相与欢,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8)留连戏蝶时时舞,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答案:‎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杜牧《阿房宫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屈原《离骚(节选)》)‎ ‎(4)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节选)》)‎ ‎(5)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8)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 ‎ ‎ ‎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1题。‎ 驴阿四 迟子建 东北光复前,在哈尔滨的平房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很怪,虽然那几幢高低不同的房屋被铁丝网围起,而且间距不远皆有哨兵把守,却不见荷枪实弹的士兵进进出出。附近村屯的农民来这近旁耕种,都觉得蹊跷。‎ 后来渐渐传出消息,说是那是支“老鼠部队”,专门有人研制细菌,在老鼠和活人身上做试验,是座“魔鬼窟”。于是农民就害怕了起来,再去田里劳作时战战兢兢的,惟恐被日本人捉去当了实验材料。‎ 果然,这支部队开始向农民大量征集黄鼠,每月每户必须上缴五只。黄鼠是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四肢短小,尾巴蓬松着,除背部为棕灰色外,其余皆为黄色。当地人叫它“黄皮子”。其实它的学名叫“黄鼬”。黄皮子也的确是一个无赖。白天你见不到它,一到夜晚,它却从仓房、柴火垛或者杂货堆里招招摇摇地出来了。村民都很烦它,但又不敢捉它。据说这东西有时会放出一股气息,人闻了它会癫狂,所以捉它的人无不心怀恐惧。‎ 六村人中有一个叫阿四的,他在那支“老鼠部队”旁种了两亩地,还和老婆开了一爿豆腐店。做豆腐的人家少不了要养一头驴,用来拉磨。阿四家就有一头黑驴。一般人家的驴都很肮脏,一身的泥土,可阿四家的驴却被伺候得极是干净。它的毛发油光光的,看不见一丝灰星,驴就仿佛披着一整块黑缎子似的。‎ 阿四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不怕捉黄鼠。夜晚他蹲在鸡架旁,徒手候着黄鼠。当它摇着大尾巴而来,刚要把爪子伸向鸡时,阿四已眼疾手快地活捉了它,将它投入铁丝笼中。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阿四人极爽快,一求即应。所以“老鼠部队”征集黄鼠时,阿四比谁都忙,晚上蹲在鸡架或柴垛旁,机敏而辛劳地捉着黄鼠。交不上黄鼠的人家是要挨罚的。阿四帮人捉了黄鼠,等于救人于难,邻人也用多种方式犒劳他。‎ 阿四白日去农田劳作,有一次他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他听不见人语,倒闻得一些牲口的叫声,比如马和牛的叫声。他回家跟老婆说这事,倒遭了顿骂,以后去田里,便不再冒险。‎ 有一天阿四为了往田里运肥料,就把驴牵来了。驴身上吊着两个草袋,里面装着粪。阿四见白菜长得又黄又瘦,疑心土地的养分不足,想给它追追肥。‎ 那天非常热,阿四追完肥,就躺在垄间睡着了。等他醒来,驴不见了。空荡荡的大地上,连个驴的影子都没有了。阿四想着它也许自己回家了,牲口都有灵性,认得家门的。‎ 阿四回了家,仍未见驴。满村子找遍了,也还是没有。老婆骂他丢了驴,说是以后还怎么做豆腐?‎ 邻人听说阿四把驴丢了,就对他说,这驴一定是让“老鼠部队”的人抓去做试验了,找也是白找,趁早死心得了。‎ 阿四家没了驴,他老婆就自己天天清晨起来推磨。她骂阿四:“好好的驴你给我丢了,让我遭个驴罪!”阿四急了,说:“我给你找驴去,找不到不回家!”说着,就出了家门,他老婆只当他是说气话,并不在意。‎ 阿四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驴没回来,他也没回来。大家猜他是去“老鼠部队”要驴去了,可谁又敢去那里找阿四呢?‎ 一个初秋的下午,阿四回来了。他衣衫褴褛,丢了一条胳膊,脸上满是被鞭打的伤痕,看人时直打哆嗦,而且见了谁都不认识。人们把阿四领回家,他竟然连老婆孩子也不认识了,而且一句话也不会说,不在屋里呆,偏偏要住在驴圈里,在地上跟驴似的滚爬,时时发出驴的叫声。村民都说,阿四没找着驴,自己倒成了驴,于是就叫他“驴阿四”。‎ 驴阿四吃住都在驴圈里,时常嚼草吃,一到正午,他就“欧唔欧唔”的像驴一样叫,那声音很苍凉,让人听了辛酸。没熬到东北光复,驴阿四就死了。六村的人终于盼来了日本人战败,当他们看到“老鼠部队”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一片废墟时,都叹息着说:“可惜了驴阿四!”‎ ‎                                                                    (有删改)‎ ‎18.小说第一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答:                                                                            ‎ 答案:①交代这支特殊部队的“神秘”,引出下面的传言;②附近村屯的农民在近旁耕种,为下文写阿四的故事作铺垫。(每点2分)‎ ‎19.小说花费不少笔墨写阿四捉黄鼠,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目的。(4分)‎ 答:                                                                              ‎ 答案:①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写阿四捉黄鼠,从侧面印证了那是支“老鼠部队”;②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突出阿四胆大、善良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和后文阿四遭到日军迫害的惨状形成对比,突出日寇的残暴。(每点1分,答全满分)‎ ‎20.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驴阿四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                                                                            ‎ 答案:阿四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形象。①为人勤快:种地、开豆腐店,把驴伺候得很干净;②胆大机灵:能徒手捉黄鼠,敢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打探情况;③热心助人: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阿四是有求必应;④性格倔强:驴丢了被老婆骂后,不顾乡人的劝说,到日军那儿找驴,酿成悲剧。(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21.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                                                                                 ‎ 答案:①阿四因找驴成为“老鼠部队”的牺牲品,表现了作者对饱受磨难的百姓的同情;②日本侵略者拿中国的老百姓做试验,其军国主义行径令人痛恨;③“老鼠部队”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一片废墟,为军国主义在中国的最终覆灭而高兴;④对阿四这样的善良、质朴、勤劳的普通农民的赞美。(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作文(60分)‎ ‎22.请以“你不能改变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得套作。‎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