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15年苏教版高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台州市2015年苏教版高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ID:570617

大小:9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台州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 语文 注:此卷共10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一、基础知识 (1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赊账(shē)   敕造(chì)   趿拉(tā)   应运而生(yìnɡ)‎ B.结实(jié) 敛裾(jū) 咀嚼(jiáo) 有史可稽(jī)‎ C.羯鼓(jié) 看护(kàn) 自诩(xǔ) 如法炮(pào)制 D.荫处(yīn) 寒暄(xuān) 蹙缩(chù) 一蹴而就(c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看到孩子们饥肠漉漉地等着我带着食品袋回家做饭。‎ B. 古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了,幸而流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 C.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一泉”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籍。‎ D.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C.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街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D.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楚,凄清,凄凉,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我在蒙胧中,又听到远处隐约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D.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5. 按汉字形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大篆 隶书 楷书 B、 金文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  C、金文 甲骨文 小篆 大篆 楷书 隶书  D、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 ‎6.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2分)‎ - 8 -‎ ‎  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作了民族的魂魄。‎ ‎7.根据提供的两个例句,写出新词语“半糖”的意思。(4分)‎ 例1:半糖哲学之一:一半成熟一半幼稚,做人才有意思。‎ 半糖哲学之二:一半聪明一半愚笨,大智若愚最好。‎ 例2:写程序的时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入迷了也不好,不入迷也不好,要有所入迷 还能迅速退出,尝到甜头就走,所以叫半糖程序。‎ 答:“半糖”的意思                                                             ‎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4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8. 前三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哪些作用?(2分)‎ 答:                                                                 ‎ ‎                                                              ‎ ‎9. 文中划线句应该怎样理解?(2分)‎ 答: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 窗 外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 ‎①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 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 - 8 -‎ ‎,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东西。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 ‎②天空布满钢铁色的云,远方的云几乎是白色的,靠近中心的地方即树林的上空就发黑了:那里聚集着深紫色的暴怒的云团。在这种虎视眈眈的云团下,树林不停地叫喊。‎ ‎③树林的右翼,两棵连接在一起的山毛榉的枝叶形成一座阴暗的拱门。拱门下面有一块空地,那里异常平静,像一个明晃晃的小湖。从这里看得不完全清楚,因为中间被邻居家的墙头苫盖物隔断了。那个墙头不高,顶上覆盖着冰冷的绿玫瑰。玫瑰有一些部位没有叶子,只长着许多疙瘩的枝干和交叉在一起的、竖着尖刺的长枝条。它有许多手臂、螯足、爪子和装备着尖刺的其他肢体: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庭院大概有四十平方米;地面是水泥的。在一个墙角上有一张黑木小桌子,已经散架。在最里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垃圾桶。桌子和垃圾桶,砖墙和水泥地,封闭着那个空间。它们封闭着空间,还是它们是它的门呢?‎ ‎④在山毛榉构成的拱门下,光线已经深入进来。它那种被树枝的颤抖的影子包围着的稳定状态几乎是绝对的。看到它后,我的心情也平静了。更确切地说,是我的思绪收拢了。这种平静是阻止树木逃走、驱散天上的乌云的力量吗?是的,我已经知道,大自然是包围着我们、既产生又吞噬我们的万物与过程的总和,不是我们的同谋也不是我们的心腹。无论把我们的感情寄予万物还是把我们的感觉和激情赋予它们,都是不合理的。把万物看做生活的向导、生活的学说不更合理吗?学会在激荡的旋风中保持平静,变得像在发疯摇动的树枝中间保持稳定的光线那样透明,可以成为生活的一种日程表。‎ ‎⑤但是空地已经不是一个椭圆形的小湖,而是一个白热的、布满了极其纤细的阴影纹络的三角形。三角形难以察觉地摇动着,直到渐渐地产生一种明亮的沸腾现象,首先是在外部地区,然后是在火红的中心,力量愈来愈强大,仿佛所有的液体光线都变成了一种沸腾的、愈来愈黄的物质。天空愈来愈暗,那一片光线的空地也愈来愈亮、闪烁得愈厉害,几乎像一盏在动荡的黑暗中随时会熄灭的灯。树林依然挺立在那里,只是沐浴着另一种光辉。‎ ‎⑥稳定总是暂时的,是一种既不稳又完美的平衡,它持续的时间只是一瞬间:只要光线一波动,一朵云一消失或者温度稍微发生变化,平静的契约就会被撕毁,就会爆发一系列变形。每一次变形都是一个稳定的新时刻,接着又是一次新的变化和另一次异常的平衡。是的,什么也不固定:变化变成稳定,稳定是暂时的协议。高明不在于稳定也不在于变化,而在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永恒的来与往:高明之处在于瞬间性。这是中间站。但是我刚刚说到中间站,巫术就破灭了。中间站并非高明,而是简单的走向……中间站消失了:中间站不过如此而已。 (选自《20世纪世界散文精选》,有删节)‎ ‎10.①-③段中,作者写动荡的树林、阴暗的天空、封闭的庭院,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                                                               ‎ - 8 -‎ ‎11.⑴文中第④段说:“无论把我们的感情寄予万物还是把我们的感觉和激情赋予它们,都是不合理的。”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是合理的?(2分)‎ 答:                                                              ‎ ‎                                                              ‎ ‎⑵简析文中第⑤段“树林依然挺立在那里,只是沐浴着另一种光辉”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答:                                                              ‎ ‎12.第⑥段中,由空地光线的稳定与变化,作者悟出了什么?(4分)‎ 答:                                                              ‎ ‎                                                               ‎ ‎                                                               ‎ ‎                                                               ‎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8题。(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授予官职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萃:会集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数落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料想 - 8 -‎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国事遂不可收拾 D.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资政殿学士行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归而求救国之策 而余不得归矣 ‎ D.贾余庆献谄于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理应自杀,但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说明他既有忠君爱国之心,又对敌人有充分的估计。‎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2分)‎ ‎ ‎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2分)‎ ‎ ‎ ‎18.请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共 5分)‎ ‎ 虞美人·梳楼 将捷 ‎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9.请分析词的上阙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 ‎ ‎ ‎ ‎20.请分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的写景艺术。(3分)‎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选做5题,每小题1分,共5分)‎ - 8 -‎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3)死而死矣, ,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春光融融;舞殿冷袖,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荷塘月色》)‎ 六、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马年央视春晚中,四川歌手王铮亮的这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也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 有网友评价:时间去哪儿了?青春去哪儿了?我只知道,岁月磨砺过后,每一个人,都有一本满满的回忆。‎ 也有网友感慨:时间真是个美丽的东西,带走了人的一生,却从来不问人愿不愿意。‎ 更有网友在自己的微博上反思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忙得没时间打扮自己,忙得没时间买漂亮的衣服,忙得没时间陪父母,忙得没时间对自己好一点,到底在忙些什么连自己都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对于“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问题,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8 -‎ 台州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参考答案 高一 语文 ‎1.答案: A(B项“结实”的“结”应为“jiē”;“咀嚼”的“嚼”应为“jué”。C项“看护”的”“看”应为“kān” ;“炮制”的“炮”应为“páo”;。D项“荫处”的“荫”应为“yìn” ;“蹙缩”的“蹙”应为“cù”。)‎ ‎2.答案:D.(A,“饥肠漉漉”应为 “饥肠辘辘”;B,“流传”应为 “留传”;C,“蕴籍”应为“蕴藉”)‎ ‎3.答案: B(“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句中应用“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4.答案:C(A词序不当,应是“凄凉,凄清,凄楚”。B主客倒置,应是“宝玉对王夫人”。 D指代不明,“提到过先生”应是“提到过金先生”。)‎ ‎5.答案D 6.参考答案:几百年的潮涨潮落  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 ‎7.参考答案:一种恰当、适中的(1分)做人处世方式(1分)或工作状态(1分)。(每点1分,连贯1分) ‎ ‎8.(1)以静衬动,为“我”的浮想提供契机;(2)以自然景物的寂寞,暗示社会环境的冷酷。 ‎ ‎9. 这是“我”的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10.①折射出自己低沉、压抑、不平静的心情 ②为下文叙写感悟作铺垫(每点1分)‎ ‎11.(4分)(1)把万物看作生活的向导、生活的学说;学会在动荡中保持平静 ‎⑵承上启下,照应开篇对树林的描写,开启下文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仅答承上启下只得1分)‎ ‎12.(4分)①在对自然万物的重新认识、定位中,作者体会到动荡生活中保持平静和清醒的重要性;‎ ‎②空地光线的稳定与变化,让作者认识到生活中稳定都是瞬间而暂时的,动荡与变化才是永恒的;人生一直处于从一个暂时的稳定走向下一个暂时的稳定中。‎ ‎13.C.数:列举 ‎14.A ‎15.A(以:用、凭;B就,表承接/却,表转折;C表承接/表转折;D在,介词/表被动)‎ ‎16.D(“对敌人有充分的估计”错误)‎ ‎17.(1)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迫”“迁”)‎ ‎(2)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前”“诟”)‎ - 8 -‎ ‎18.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公物(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19. 这首词的上阙表达了词人羁旅他乡的思归念远之情。丝丝的杨柳、丝丝的春雨表达了思念的绵长;“楼儿忒小不藏愁”,是抒写了愁绪之烦多;“觅归舟”“和云飞去”则表达了这愁是一种思归之愁。‎ 20. 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通过视觉描写了海棠、栏杆的明丽色彩,以明丽的色彩来反衬自己对家乡思念的悲伤忧愁之情。‎ ‎21.答案 (1)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4)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 ‎(2)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5)歌台暖响 风雨凄凄 ‎(3) 而境界危恶 痛定思痛 (6)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2.【写作指导】 “时间都去哪儿了”可以多角度去理解,一是提醒我们“珍惜”,时间飞逝,父母易老,需要我们珍惜时间、珍惜亲情(父母);二是促使我们“反省”,反省过去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今后又将怎样对待时间;三是引发“追忆”,“满足”于现在,把时间都给了理想,奋斗在梦想的路上,满足于奉献,满足于充实等;四是“激励”,激励我们去奋斗,去抓住时间的尾巴,赢得生命的宽度;五是“启迪”,时光匆匆,需要规划人生,享受人生。‎ - 8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