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拾级(shí) 镌刻(jùn) 气氛(fēn) 量体裁衣(liàng)
B.埋怨(mán) 刊载(zǎi) 暴殄天物(tiǎn) 戛然而止(jiá)
C.纸锭(dìng) 应届(yìng) 盥洗(guàn) 擢发难数(zhuó)
D.熨帖(yùn) 熟稔(rěn) 相形见绌(cù) 徇私枉法(xù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①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②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③被称为“多事之秋”。④故有“秋老虎”之说。⑤“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A.①③④⑤② B.①②④③⑤
C.②④⑤③① D.②①③④⑤
3.选出下列划横线之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风乎舞雩 B.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
C.饭疏食饮水 D.约我以礼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强调儒学,强调以“中庸”、“中和”为标准,强调一统、整齐划一的美,发展个性则是离经叛道的,不足取的,人的思想与行为都要循规蹈矩,不偏激。这样,在色彩的选择上势必选择黑、白、灰。灰是复色,是中性色,与其它颜色相结合都不会发生冲突。“洗尽铅华,卓尔名贵”,是我国传统的崇尚释躁平矜、平淡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写照,因此,代代相传,起主导作用的黑、白、灰的“中和”色彩在人们的心理和环境中不自觉地沿袭下来。中国大地上的民间建筑,黑瓦白墙极为普及,连中国的围棋,棋子也只有黑、白二色。被认为是我国正宗艺术的中国画,一段时期曾排斥缤纷色彩的运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书法艺术,则更是黑与白的王国。除了皇帝御批点朱时,任何人使用颜色书写则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或是不正经的野狐褝。
中国人偏爱黑白艺术,更喜爱黑墨白纸的书法艺术。书法家们将自己的炽热情感,通过高潮的书写技法,以黑色的笔画线条倾注在一张张洁白的纸上,使观赏者如痴如醉。所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视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被尊为“书圣”。
“计白当黑”、“知其黑,守其白”,即如何营构每个字的结体,如何营构整幅作品的布局。你如果真正懂得了书法中黑色的奥妙和白色的运用,你的书法就会大有长进了。
书法用墨讲究宜浓不易淡。浓墨有神,淡墨无彩,苏东坡用墨如黍米珠光,如点小儿黑睛。颜真卿用浓墨轻吐如蚕,精气内敛,形质动荡。米蒂用浓墨,墨酣意足,沉着痛快。但也有人专写淡墨,明朝董文敏开创淡墨一派,清朝则出了个“淡墨太守”王文治。用墨讲究“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神韵约略浓淡之际,韵生纸墨想发之间”。若你能巧妙地运用墨色,就能自然而恰到好处;若你运用墨色能得天地自然之意而达到极致的地步,你的书法又将臻新的境界。
被称为黑白艺术的中国书法,并非只有黑(黑的颜色)白(纸的颜色)二种颜色,其实,还有其它各种颜色相符相衬地配合在一起,只是不明显罢了。其中最主要的是红色的印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当书房作品完成之后,“三分作品,七分装裱”,经由装裱师装裱后的作品又将是另一番情景;白底黑字红印章的作品外面搭配上了有色彩的绫或纸,你能说完整的一件书发作品只有一种黑的颜色?
近几年的书法界,逐渐兴起一股“好色”之风。一个书法展览会,其中一大部分作品是用彩色宣纸来书写的。固然,缤纷的色彩,更夺人眼球,本来稍嫌平淡而沉静的黑白世界中,添加了色彩元素,使整个展览顿时活泼起来。
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我喜爱多彩的世界,崇尚色彩,但更崇尚黑与白构筑成德艺术世界。
4、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求“中庸”“中和”的儒家学说压抑人的个性,强调做人要中规中矩、不偏激。
B.几千年封建社会里中国人在色彩选择上都不喜欢用不会与其它颜色发生冲突的中性色,这与他们信奉儒学有关系。
C.中国人在传统上推崇的平淡自然与平和有涵养的美学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比如,中国人推崇水墨画而排斥缤纷色彩。
D除了皇帝所有人在任何时间用颜色笔书写都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或者不正经的野狐禅。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喜欢黑墨白纸的书法艺术归根结底源于中国人对黑白艺术的偏爱。
B、“计白当黑”就是指书法家在字形构造上,的疏密枯湿的合理安排和整幅画面的字形与留白的恰当措置。
C、“润含春风,干裂秋风”就是说书法家在用墨的时候浓淡枯湿要相得益彰。
D、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被视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中国人对书法艺术痴迷的一个佐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文敏、王文治在用墨上喜用淡墨,这与中国书法用墨讲究是不一致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
B、书法艺术之所以被称为黑白艺术,并不是因为书法作品中只有黑白两色。
C、“三分作品,七分装裱”是说装裱对书法作品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D、作者对近几年书法界兴起的“好色”之风十分推崇,认为缤纷的色彩能使平淡而沉静的书法艺术更加活泼,更吸引人的眼球。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曾子①耘瓜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②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日:“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
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③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④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②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弟子。
③瞍: 瞎子。 ④殪:杀。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也参得罪于大人 向:向着,朝向。
B.参来,勿内 内:通“纳”,使进入。
C.援琴而歌 歌:唱歌。
D.委身以待暴怒 委身:放弃身体
8.与“欣然而起”的“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两项是
A.徐而察之 B.垂拱而治 C.索而杀之 D.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E.太后盛气而揖之 F.父老迎而劳之
9.与“知其体康也”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吾其还也
C.于乱石间则其一二扣之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E.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F.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曾参由于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但他毫无怨言,援琴而歌,希望父亲听见歌声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
B.本文主要记叙曾参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的故事,说明作为父亲不应该对儿子下毒手。
C.本文引用孔子的故事,意在谴责曾参作为儿子,不应该陷父亲于不义,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
D.孔子所认为的孝是作为儿子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以免陷父亲于不义。
四、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列语句。
11. _____ , ____ ,吟赏烟霞。
12.羽扇纶巾,谈笑间, 。
13.遥岑远目, , 。
1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
五、诗歌鉴赏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已滞:谓羁留甚久,悲于长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畅。
②高风:指秋风。 ③晚,指晚秋。
⑴从一、二句中的哪两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
⑵三、四句的写景有何作用?(4分)
答:
奥运会上,中国的运动健儿发扬了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了中国体育运动的新篇章。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军团出征前对每个项目的冲金可能都作了估算,如射击项目有望夺三块金牌,由于开局顺利,后面的运动员大大减轻了压力,超水平发挥,最终超额完成;而跳水与体操项目,人们对此普遍看好,对夺金数的期望更高,但由于开局不顺,该获金牌的运动员与奖牌失之交臂,这使得后出场的运动员压力很大,发挥大打折扣,最终花落旁家。最后几天决赛的跆拳道、皮划艇、110米跨栏、一万米决赛等项目,人们并无多大期望,最终却夺得了金牌。当然,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如乒乓球的女单、男双、女双等项目的小组赛中,一些老将意外落马,这给闯入决赛的仅存的一队造成了很大压力,但他们顶住了压力,调整好心态,硬是拼得了一块块金牌。
读了上述这则材料,你认为压力与取得胜利之间有无联系?有着怎样的联系?请以“压力与胜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童话,等等。
参考答案
1. B
2.C
3.D
4.C
5. A
6. D
7.A
8.CF
9.F
10.A
11-15 略
16.
(1)“悲”“念” (各1分)
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羁旅之愁(1分)、思乡之痛(1分)
(2)后两句对一二句所写之情起映衬烘托作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象,映衬凄寂心情,飘零旅况,映衬旅思乡愁。(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也正确,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手法2分,分析2分)
作文:
【等级作文1】
法兰西别为我哭泣
浩瀚无际的大西洋上,巨浪疯狂地拍击着这个不大的岛,在黑色的岩石上摔起一阵阵雪浪,怒不可遏地在岸边嘶鸣咆哮着,浪花飞溅,涛声震天。
小岛上,布防的士兵忙忙碌碌,整个岛上弥漫着肃杀的气氛。这里是英属圣赫勒拿岛,过去只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小的中转站,现在是英军严密监守的重点监狱。
这里监押的囚犯,现在正站在窗前。
他,就是在法国大革命中立下赫赫战功,以一支劲旅横扫欧洲大陆,将法兰西的繁盛推向极致的法国皇帝——拿破仑。
他曾是一个胜利者,一个叱咤风云、撼天动地的英雄。在国内,他鼓励发展商业,改革财政,颁布法典,兴办学校;战场上,他大胆果敢,指挥超群,军队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他知道他不能失败,因为他的肩上担负着振兴整个法兰西民族的重任。“这世间,唯有太阳的光辉才可以冲破一切黑暗。”而他,坚信自己就是那个太阳。是的,亚历山大不足惧,弗朗西斯不足惧,凯旋门让他们统统承认了法国的胜利。法兰西,在这个科西嘉人的领导下,一跃成为欧洲大陆无可争议的超级霸主。
可是,他最终是个失败者。莱比锡和滑铁卢抹去了一切有关胜利的记忆。他太崇尚战争,太迷信武力了,他把曾经的誓言抛在了脑后,竟然忘记了身上肩负的重任。失去了那份压力,他变得不可一世,他不知道亡国者的魂灵在控诉,不知道受苦的人民在哭泣,更无视欧洲大陆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终于,俄罗斯的荒原打破了他不可战胜的神话,严寒的冬日里他大败而归。后来,即使那举世震惊的“百日统治”又让他崛起,滑铁卢也让这一切都在大西洋的惊涛巨浪中流入历史的深处。
一柄利剑划破长空,世界一瞬间竟如此寂静,凯旋门黯淡了,巴黎失色了,整个法兰西在哭泣……
他凭窗而立,出神地凝视着那仿佛要掀翻一切的浪一个接一个地打来,似乎清醒了很多……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48+发展等级9=57分
【批阅意见】
一个叱咤风云、撼天动地的英雄,一个大胆果敢、才智超群的指挥者,一个照亮法兰西民族的太阳,最后却因为滑铁卢一战抹去了一切胜利的记忆,使他的一切都随大西洋的惊涛巨浪流入了历史的深处。文章以深沉的笔触写出了“压力与胜利”的微妙关系,给人以深深的思索。
【等级作文2】
浮光掠影
我曾以为,胜利即是弱肉强食,昨夜轻启书页,终于明了,对于一些人,原来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
巨鹿之战
一边是尘沙满天,草霜兔黄水泱泱,一边是刀剑锋利,兵马强壮。秦军如虎似狼。鹤唳狼嚎,人人胆颤心惊,肝胆欲裂。只有你,负手而立,铁骨铮铮。
乌骓悲鸣,挥刀饮血,你飞墨般的长发迎风飘扬。
破釜沉舟,渡水而战,你将全军生死重压在白光闪闪的刀头,你已预见胜利的呐喊声惊天动地。
“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的漳水永远汹涌着西楚霸王绝世的气概。
乌台诗案
冰冷的牢狱,无尽的折磨,你在寂寞中孤独地徘徊;想起昔日汴河风光无限,名噪天下。如今的你,无奈地被贬下黄州,心似北归的寒雁,飞不出这广漠的迷茫。
你彷徨,你哀伤。“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无奈啊,无奈!
而我愿陪你垂泪,“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我会欣赏你的豪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想起了老父苏洵为人须正直的谆谆教诲,决定与黑暗抗争到底。当玉兔东升,松涛阵阵,你凝视碧墨苍穹,将胸中的一口浊气吐尽,刹那间,心如碧海青天般澄清。
江风依旧,明月依旧,三月牢狱,你终获胜。我看到,忍受了肉体与精神的压力,坚持了正直,早已脱胎换骨的你。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47+发展等级6=53分
【批阅意见】
本文以有哲理意蕴的“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为行文的线索,笔势纵横,铺张扬厉,大气包举,写出了项羽、苏轼在人生的转折关头顶住了压力,奏响了人生路上的强者之音,表达了深刻的主旨。
【等级作文3】
和氏璧
缄默!偌大的皇宫犹如世界末日来临般的死寂,我从王的手中滑落,“咕噜咕噜”地在地上滚动,王扬长而去,眼神甚是不屑。我望着发现我的人,此刻他的脸色是如死人般的苍白,颓唐的眼神掩饰不了内心的惊恐。
“他也这么认为么?”我沉默。我能证明自己的,除了近乎荒诞的“凤凰栖于此处”的传说,也便不再有什么。现在,唯一曾经相信这传说的人,在视满殿金块为石子的王的不屑下,也似乎选择了屈从。
“我是宝玉。”我一直这么认为着,当凤凰降落在我的身上,我也有了睥睨苍天、笑瞰风云的勇气与豪情。可是昔日已如风远去,我在市井的嘈杂声中继续了我“无转移”的誓言。
“多么丑的石头!”几个曼妙婀娜的身影伴着香风而过。
“多么肮脏的石头!”几个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多情公子嬉笑而过……
冷冷的冰雨拍打在身上,溅起的泥泞嬉戏着对我做着鬼脸。但比起口水来,它不算什么,真的。只是不再有人相信我,偶尔的疑惑总会在权威和嘲笑声中如水面上的波纹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黯然,坚硬的外壳掩饰不了内心的脆弱,我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终于,睡梦中有人托起了我,“这是块好玉啊!”他淡淡地说。睁开眼,我看见了他——和氏,他的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坚毅,还有自信。
“这是块好玉!”他对周围的人说。
“这是块好玉!”皇宫中他依旧淡淡而坚定地对御用鉴定家们说。
“那么用重压来检验吧!如果传说是真的,那么千钧的重压对它应当不会有影响;如果它不是什么好玉,那么你就和它一起成为粉末吧!”王不耐烦了。
当石头破裂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冷冷地笑了。卫士们毫不犹豫地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准备让和氏血溅五步。白森森的月光映在他的脸上,和氏依旧坚定地说:“这是块好玉。”
当铁块移去,刹那间,我从黑暗中挣脱,努力地绽放。夺目的光彩掩盖了所有人的笑容,掩盖了大殿上直冲云霄的珠光宝气。而我,有如蝴蝶破茧后的美丽,凤凰涅槃后的重生。王骇然……
和氏成了宝玉的伯乐,那是他对权威与世俗的压力的胜利。
我成了传国的玉玺,那是我在万钧雷霆般重压下的重生,那是我的胜利。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46+发展等级9=55分
【批阅意见】
这篇文章站在和氏璧的角度观察世间的人与事,角度新颖。写作上,作者层层渲染,借以烘托和氏与和氏璧承受的压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双线结构精致巧妙,人物刻画形神毕肖,结尾点题简洁有力。
【解析】
初看此题,考生会感到似曾相识,因为大多考生都写过有关顺境与逆境的话题。这两者确实有相同点,因为它们的外壳都是指人面临的客观条件。当然,条件的恶劣程度又有所不同,逆境有时候是灾难性的、非人力所能抵抗的,而压力则显得轻些。而这两者最主要的不同还是内核:顺境也好,逆境也好,能否克服,主要看一个人的意志与毅力,而压力能否变为动力则更多的取决于人的心态。换言之,此题的重点应落在“心态”上,离开了这一点,就有偏题之虞。写作上,此题可选的素材很多,从古代的“哀兵必胜”“破釜沉舟”到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竞技与竞争,从军事到科技到教育到卫生部门,均可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