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司马迁
《
报任安书
》
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书,就是信的意思。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人。他在任益州刺史时曾给司马迁写信,要司马迁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便利条件(司马迁出狱后,为中书令,是宫廷中的机要官员)“尽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没有立即答复,到任安因戾太子事获罪被判腰斩,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郁积在内心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断不公。说明了自己“隐忍苟话”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
《
史记
》
一书的决心。
司马迁写作
《
史记
》
的历程,可以用“悲壮”二字来概括。我们要认识司马迁。了解他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感情,了解他的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并进而读懂
《
史记
》
,读懂中国的历史,
《
报任安书
》
是不可不读的。因为这是司马迁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血泪写下的,通过它,我们可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头
枪
地 伏法受
诛
暴
肌肤
臧
获
婢
妾
圜
墙
厥
有
囹
圄
槛
缧绁
强
颜
赭
桎
梏
(
qiāng
)
(
zhū
)
(pù)
(
zāng
bì
)
(
yuán
)
(
jué
)
(
jiàn
)
(yǔ)
(
léi
xiè
)
(
qiǎng
)
(
zhě
)
(gù)
朗读正音
第一部分,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二部分,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
1
层,从“仆之先”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这祖先的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
2
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
……”
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
3
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表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引决”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
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
忧愤情感
,然后讨论交流。
第
2
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
“
固主上所戏弄
”
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
“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
“
四不辱
”
和
“
六受辱
”
,先把
“
不辱
”
和
“
受辱
”
对比,更显
“
受辱
”
之可悲;又把
“
六受辱
”
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
“
最下
”
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概括说明司马迁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1
、说明自己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更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
2
、说明若要自杀应在受辱之前
3
、不自杀的原因是为了完成
《
史记
》
,让“文采表于后世”。
为什么自杀应在受辱之前?
1
)列举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极辱
2
)用比喻、对比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
3
)举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能自杀的例子,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
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
《
史记
》
。可分为两层。
第
1
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第
2
层,介绍
《
史记
》
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
《
史记
》
。
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
“
推贤进士
”
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
4
段写古代
“
倜傥非常之人
”
受辱处困,退而著书,
“
思垂空文以自见
”
。第
5
段写仿效古之贤人,
“
就极刑而无愠色
”
,著
《
史记
》
以
“
偿前辱之责
”
。第
4
段的人物是第
5
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
“
苟活
”
,在第
5
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
《
史记
》
“
草创未就
”
,
“
惜其不成
”
,
“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
“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
。
第四部分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其中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想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信的内容: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
诉说了
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
倾吐了
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
揭露了
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
流露了
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
述说了
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复信目的:
对任安
“
推贤进士
”
的期望
“
略陈固陋
”
。(第
1
段)
复信内容:
①
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 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
2
、
3
段)
②
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
“
思垂空文以自见
”
。(第
4
、
5
段)
③
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
6
段)
为了完成
《
史记
》
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
《
史记
》
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文王拘而演
《
周易
》
;仲尼厄而作
《
春秋
》
;屈原放逐,乃赋
《
离骚
》
;左丘失明,厥有
《
国语
》
;孙子膑脚,
《
兵法
》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
吕览
》
;韩非囚秦,
《
说难
》
、
《
孤愤
》
;
《
诗
》
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铺排句
盖西伯拘而演
《
周易
》……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用典句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
《
史记
》
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
《
离骚
》
媲美。此文之奇,
首先
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发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
更在于
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跌宕。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
此外
,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天下奇文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形成了司马迁超越时代的文化人格,虽然作为王朝的史官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
《
史记
》
不仅具有雄伟的气魄,而且反映出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压迫,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
史记
》
不仅是汉代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
章培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