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凿石为路
图片欣赏
太白鸟道
古栈道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剑门关
,
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
72
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
作者
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
热爱祖国山川,
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
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
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噫吁嚱
(
yī
xū
xī
)
!,危乎高哉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蚕丛及鱼凫
(
fú
)
,开国何茫然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
(
náo
)
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
(
yíng
)
岩峦。扪
(
mén
)
参
(
shēn
)
历井仰胁
(
xié
)
息,以手抚膺
(
yīng
)
坐长叹。
李白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
(
chán
)
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
(
háo
)
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
(
tu
ā
n
)
瀑流争喧豗
(
hu
ī
)
,砯
(
p
ī
ng
)
崖转
(
zhuǎn
)
石万壑(
hè
)雷。古蜀道其险也如此,嗟
(
jiē
)
尔远道之人胡为
(
wèi
)
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
wéi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
(
fēi
)
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
(
shǔn
)
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
(
zī
)
嗟
(
jiē
)
。
关于本作品
《
蜀道难
》
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不朽杰作。
《
蜀道难
》
本为乐府
《
相和歌辞
·
瑟调曲
》
旧题,李白此诗是对传统题材的再发挥。
诗歌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候,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和酝酿着衰败、变乱的危机。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诗末抒发的感慨,是针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的隐忧,诗歌
借助神话传说和民谚
,驰骋丰富奇特的想像,运用
夸张
手法,近乎完美地描写出蜀道的
奇和险。
相传贺知章读罢
《
蜀道难
》
,“称赞者数四,号为‘谪仙’(被贬值到凡间的诗人)”。
整体把握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叹 险: 景物凄凉
—
何时还
可 畏: 险山恶水
三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隐忧:若敌占则后果堪忧(生灵涂炭)
—
早还家
照 应
问题
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主旨句出现了几次?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多次出现起什么作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贯穿全文说明蜀道的
雄奇险峻
三次:开头、中间、结尾
诗人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
复沓
(又称反复)的修辞手法
反复,加深寓意。
噫吁唏,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噫吁嚱 ,
危(高)
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
于(比)
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西
当(挡)
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
钩连(沟通相连)
。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行赛过攀上遥遥青天!蚕丛、鱼凫这两位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建国的年代已多么邈远茫然。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长安西面太白山阻挡,峰峦起伏间
只有一条像飞鸟的路线
蜿蜒曲折,一直飞越巍峨的峨嵋山巅。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地理的险峻,开路的艰难,神话的神秘,
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1
、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①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不与秦塞通人烟
太白与峨眉之巅只有鸟道可行
(地理阻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才开)
②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引我们不由得思考无数勇士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
上有六龙
回(使
…
回转)
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
度(越过)
愁(为
…
发愁)
攀援。青泥
何(多么)
盘盘(盘旋曲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用手摸)
参
历(经过)
井
仰(首)
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冲向天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人在山上,可以摸到参、井星,在星星下走过,仰首就是天,让人不由屏住呼吸,用手抚胸不已徒来长叹。
2
、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3
、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细读“上有六龙回日
……
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
写法
来表现蜀道的
雄奇险峻
?
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
万仞深渊,急浪回旋
上下对举
虚
(神话)
实
(山险水恶)
结合
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
反衬、夸张
青泥岭山路九曲,行旅艰难
人行其上的
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细节描写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只)
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
从(追随)
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
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
凋(使
……
凋谢)
朱颜。
西行的游子啊,请问你何时回还?险山恶水,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看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荒凉的山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艰难啊,难于攀上遥遥青天,听后也会使人生愁,吓得脸色突变。
从哪个角度写蜀道难?
环境
4
、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
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色,
渲染
旅愁和蜀道上
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有力地
烘托蜀道之险、可畏
。
连峰
去(离)
天不
盈(满)
尺, 枯松倒挂
倚(贴靠)
绝壁。飞
湍(急流)
瀑流
争(竞相)
喧豗,
砯(动,冲击)
崖
转(使
…
滚动)
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为什么)
来哉。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蜀道哇,竟是如此的艰难;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5
、
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张手法,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渲染惊险的气氛。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
夫(人)
当
(
挡
)
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
西(向西)
望
长(深)
咨嗟。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早晚既要提心吊胆地躲避老虎,又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向西望
(望向成都)
令人不免深深地感慨与叹息!
阅读第三自然段
这一段包含哪些内容?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路面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给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如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这番预防为主在十多年后就得到了证实,从上二年(
761
)到大历初(
766
、
767
)即有段子璋、徐知道、崔旰等人相继发动叛乱。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
(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
6
、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 化为狼与豺
杀人如麻
(诗人寓意深远)
这一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
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
。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
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蜀道艰难,比上青天还难
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军事地势之险,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诗歌艺术特色及主旨
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
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
(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