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种树郭橐驼传》
一、作者、背景及相关作品
1.作者介绍:柳宗元,字_______(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________。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刺史,也称________。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
2.创作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3.相关作品:
4
登柳州城搂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别舍弟宗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江 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4
二、作品解析
郭橐驼,不知始( )何名( )。病( )瘘,隆( )然( )伏( )行( ),有类( )橐驼者( ),故乡人号( )之“驼”。驼闻( )之,曰:“甚善( )。名( )我固( )当( )。”因( )舍( )其名,亦自谓( )橐驼云( )。
其乡曰( )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 )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 )观游
4
( )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 )驼所种树,或( )移徙( ),无不活,且硕茂( ),早( )实( )以( )蕃( )。他( )植者虽( )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 )且孳( )也,能顺( )木之天( ),以( )致其性( )焉尔( )。凡( )植木之性( ),其本( )欲( )舒( ),其培( )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 )欲密( )。既( )然( )已( ),勿动勿虑( ),去( )不复( )顾( )。其莳( )也( )若子,其置( )也若弃( ),则其天者( )全( )而( )其性得( )矣。故吾不害( )其长( )而已( ),非有能硕茂( )之也;不抑耗( )其实( )而已,非有能早( )而蕃( )之也。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 )而土易( ),其培( )之也,若( )不过( )焉( )则不及( )。苟( )有能反( )是( )者,则( )又爱之太恩( ),忧( )之太勤,旦视而暮抚( ),已( )去( )而复顾,甚者爪( )其肤以( )验( )其生枯( ),摇其本( )以观( )其疏密( ),而( )木之性日( )以( )离( )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 )之,其实仇( )之,故不我若( )也。吾又何能为( )哉!”
问者曰:“以( )子之道( ),移之官理( ),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 )也。然( )吾居乡( ),见长人者( )好烦( )其令,若甚怜焉( ),而( )卒以祸( )。旦暮( )吏来而呼曰:‘官命促( )尔( )耕,勖( )尔植,督( )尔获,早缫( )而( )绪( ),早织( )而缕( ),字( )而幼孩,遂( )而鸡豚。’鸣鼓( )而聚之,击木( )而召之。吾小人辍( )飧( )饔( )以( )劳( )吏者,且( )不得暇( ),又何以( )蕃( )吾生( )而安( )吾性( )耶?故病( )且怠( )。若是( ),则( )与吾业者( )
4
其( )亦有类( )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 )人术。”传( )其事以为( )官戒( )。
三、课堂练习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4
A.佝瘘 窥看 移徙 苛且偷生
B.丰硕 仰慕 忧虑 舒展筋骨
C.旦暮 抚摸 疏密 弃之不顾
D.鸡豚 植树 辍学 千丝万缕
4
2 .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窥伺(守候) 实以蕃(蕃盛,多) 效慕(羡慕) 隆然(高起的样子)
B .苟(假使)使 根拳(拳曲) 若(像)子 生(活着)枯
C .故(旧)土 日以 离(背离) 他植者(他种的树) 既(这样)然已
D .自谓(称) 伏(弯腰)行 欲舒(舒展) 其莳(种植)
3 .下列“之”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能顺木 之 天 B .其培 之 也 C .虽曰爱 之 D .其实仇 之
4 .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
A .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
B .存者 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
C .驼所种树,无不活, 且 硕茂
D .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4
5.下列句子中的“虽”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4
A. 虽 杀臣,不能绝也
B. 虽 鸡狗不得宁焉
C. 虽 日爱之,其实害之
D. 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
4
6.下列各句中的“且”,其意义为“况且”的一项是( )
4
A. 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B.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
C.橐驼非能使木寿 且 孳也
D.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4
7.下列句子中的“焉”相同的两项是( )
4
A.而揣惴 焉 摩玩不已
B.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C.且 焉 置土石
D.若甚怜 焉
E.万钟与我何 焉
4
8 .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早织而缕(“而”通“尔”,你们) B .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取舍)
C .既然已(“已”通“以”,以及) D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
9.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不抑耗其实而已 B .击木而召之 C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D .既然已
4
10.选出下列作品中不是柳宗元的一项是( )
4
A.《捕蛇者说》《梓人传》 B.《愚溪诗序》《钴姆潭西小丘记》
C.《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盐铁论》 D.《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
11.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 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
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 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养育)
1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其培欲平,其上欲故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传其事以为官戒
13.对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14.下列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 (连词,即使)
B.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击沛公于坐 (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
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D.既然已,勿动勿虑 (表时间,已经)|既来之,则安之(表推论,既然)
1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D.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剝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
4
其一:《种树郭橐驼传》
一、作者、背景及相关作品
1.作者介绍:柳宗元,字_______(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________。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刺史,也称________。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
2.创作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3.相关作品:
10
登柳州城搂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别舍弟宗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江 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0
二、作品解析
郭橐驼,不知始( )何名( )。病( )瘘,隆( )然( )伏( )行( ),有类( )橐驼者( ),故乡人号( )之“驼”。驼闻( )之,曰:“甚善( )。名( )我固( )当
10
( )。”因( )舍( )其名,亦自谓( )橐驼云( )。
其乡曰( )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 )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 )观游( )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 )驼所种树,或( )移徙( ),无不活,且硕茂( ),早( )实( )以( )蕃( )。他( )植者虽( )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 )且孳( )也,能顺( )木之天( ),以( )致其性( )焉尔( )。凡( )植木之性( ),其本( )欲( )舒( ),其培( )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 )欲密( )。既( )然( )已( ),勿动勿虑( ),去( )不复( )顾( )。其莳( )也( )若子,其置( )也若弃( ),则其天者( )全( )而( )其性得( )矣。故吾不害( )其长( )而已( ),非有能硕茂( )之也;不抑耗( )其实( )而已,非有能早( )而蕃( )之也。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 )而土易( ),其培( )之也,若( )不过( )焉( )则不及( )。苟( )有能反( )是( )者,则( )又爱之太恩( ),忧( )之太勤,旦视而暮抚( ),已( )去( )而复顾,甚者爪( )其肤以( )验( )其生枯( ),摇其本( )以观( )其疏密( ),而( )木之性日( )以( )离( )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 )之,其实仇( )之,故不我若( )也。吾又何能为( )哉!”
问者曰:“以( )子之道( ),移之官理( ),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 )也。然( )吾居乡( ),见长人者( )好烦( )其令,若甚怜焉( ),而( )卒以祸( )。旦暮( )吏来而呼曰:‘官命促( )尔( )耕,勖( )尔植,督( )尔获,早缫( )而( )绪( ),早织( )而缕( ),字( )而幼孩,遂
10
( )而鸡豚。’鸣鼓( )而聚之,击木( )而召之。吾小人辍( )飧( )饔( )以( )劳( )吏者,且( )不得暇( ),又何以( )蕃( )吾生( )而安( )吾性( )耶?故病( )且怠( )。若是( ),则( )与吾业者( )其( )亦有类( )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 )人术。”传( )其事以为( )官戒( )。
三、课堂练习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10
A.佝瘘 窥看 移徙 苛且偷生
B.丰硕 仰慕 忧虑 舒展筋骨
C.旦暮 抚摸 疏密 弃之不顾
D.鸡豚 植树 辍学 千丝万缕
10
2 .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窥伺(守候) 实以蕃(蕃盛,多) 效慕(羡慕) 隆然(高起的样子)
B .苟(假使)使 根拳(拳曲) 若(像)子 生(活着)枯
C .故(旧)土 日以 离(背离) 他植者(他种的树) 既(这样)然已
D .自谓(称) 伏(弯腰)行 欲舒(舒展) 其莳(种植)
3 .下列“之”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能顺木 之 天 B .其培 之 也 C .虽曰爱 之 D .其实仇 之
4 .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0
A .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
B .存者 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
C .驼所种树,无不活, 且 硕茂
D .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10
5.下列句子中的“虽”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10
A. 虽 杀臣,不能绝也
B. 虽 鸡狗不得宁焉
C. 虽 日爱之,其实害之
D. 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
10
6.下列各句中的“且”,其意义为“况且”的一项是( )
10
A. 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B.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
C.橐驼非能使木寿 且 孳也
D.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10
7.下列句子中的“焉”相同的两项是( )
10
A.而揣惴 焉 摩玩不已
B.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C.且 焉 置土石
D.若甚怜 焉
10
E.万钟与我何 焉
10
8 .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早织而缕(“而”通“尔”,你们) B .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取舍)
C .既然已(“已”通“以”,以及) D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
9.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不抑耗其实而已 B .击木而召之 C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D .既然已
10.选出下列作品中不是柳宗元的一项是( )
10
A.《捕蛇者说》《梓人传》
B.《愚溪诗序》《钴姆潭西小丘记》
C.《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盐铁论》
D.《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
10
11.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 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
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 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养育)
1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其培欲平,其上欲故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传其事以为官戒
13.对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14.下列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 (连词,即使)
B.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击沛公于坐 (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
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D.既然已,勿动勿虑 (表时间,已经)|既来之,则安之(表推论,既然)
1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D.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剝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
参考答案
1.A(佝偻,苟且偷生)
2 . C (别的种树人)
3 . A ( A 为结构助词“的”,余为代词)
4 . C ( C 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 A .将要; B .姑且; D .尚且)
5.C(C为转折连词,虽然;其他均表假设,即使)
6.A(况且/将近/而且/尚且)
7.DE(A词缀 B介词兼代词,在那里 C代词,作宾语,哪里;DE语气词,用于句尾)
8 . C (“已”通“矣”)
9 . C ( A 它的果实,今为转折副词; B 敲梆,今为击打木头; D 已经这样,今为连词)
10.D(均为韩愈的作品)
10
11、 C 。本(树干)
12、(D)
A.以致其性焉尔(本性) 凡植木之性(方法)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生长)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治理)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因果连词,所以) 其培欲平,其上欲故(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作为) 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为)
13、A.名词用如动词 / 名词作状语 / 使动用法
14、D 。既来之,则安之(表时间,已经)
15、D.“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剝削”有误,应是“指摘中唐吏治扰民伤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