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杜牧
阿房宫赋
阿旁宫图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流”、“走”等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亡秦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文体的区别。
导入新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考一考
1、
关于杜牧?
2、
关于赋?
3、
关于写作背景?
小杜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
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
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
他在文学上有比较进步的见解,认为文章应为事而作,不应无病呻吟。因此他的不少诗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关于
赋的特点
《文心雕龙-诠赋》说
:“赋者,铺也;铺采摛
(ch
ī
)
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
貌。
赋
形式上:
1)用词:辞藻华丽。
2)
修辞: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
什么叫“赋”
(2)
内容上:咏物说理
,通过山水、风物、鸟兽、等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
结尾议论,寄托讽喻
3)讲究声韵的美(文赋),
句式多变,骈散结合,
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
唐宋时,它已经逐渐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赋的演变
写作
背景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
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写下《阿房宫赋》
某一日,秦始皇忽然觉得咸阳的人多,先王的宫殿太小,于是就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操陕西方言说:
“阿房”
。阿房并不是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
“近旁”、“旁边”
。听了秦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取名
“阿房宫”。
关于阿旁宫命名的传说三则:
阿房宫早在秦始皇曾祖父惠文王时就开始修建了,原名
阿城
。
阿的意思是高大的丘陵,言其宫殿很高。
惠文王死,工程就停下了。直至几十年后的秦始皇,才又接着修。因为在高大的丘陵上修房,故名
阿房宫
。
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
阿房
,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
阿房宫
。
学习本文的生字
词
缦
回 不
霁
何虹
妃
嫔媵嫱
焚
椒
兰
辘
辘
杳
不知
尽态极
妍 摽
掠
鼎
铛
逦迤
锱铢
架梁之
椽
在
庾
之
粟
粒 横
槛
呕哑
参差
màn
jì
pín
yìngqiáng
jiāo
lù
yǎo
yán
piāo
chēng
lǐyǐ
zīzhū
chuán
yǔ
sù
jiàn
ǒu yǎ
cēn cī
整体感知课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wù),阿房出。覆压
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
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
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完毕,灭亡
统一
从骊山
构建
向西
趋向
水流缓慢的样子
像缦帶一样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数 动
名 状语
动 名
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
,
矗
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也做“东西”)。歌台暖响,春光
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
之间,而气候不齐。
盘旋着
曲折着
矗立
座、所
雨过天晴
分辨不清
和乐
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
气温 冷暖
像蜂房,像水涡一样
名 状语
比喻
通感 听觉 触觉
占地广
建筑物之高
壮
美
来历
外在形势
本体建筑
楼阁之多
设计工致
宫中的歌舞之盛
第一段段落大意
写阿房宫的雄伟壮丽,突出了它的规模宏大、壮美。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明星荧(yíng)荧(yíng),开妆
镜
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流涨
腻,弃脂水也;
指六国的嫔妃们
王侯的孙女们
互文 在早上和晚上唱歌,奏乐
晶莹闪亮的样子
像墨绿的云彩纷纷扰扰的样子
涨起油腻
乘辇车
名 动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辘(lù)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
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
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烟雾升腾
香草
突然震响
车走过发出的声音
深远,不见踪影
通“至”
互文:极尽娇艳
久立
宠幸
互文
兼词
第二段
段意理解
宫人的生活情境
早上梳妆
生活寂寞
宫女之多
宫人命运悲惨
反映秦王的生活奢侈,荒淫。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
精英,几世几年,摽(piāo)掠其人,倚叠
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
铛
(chēng)
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精英也是这个意思
搜刮
堆积
运送到这里来
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做石头,金子当做土块,珍珠当做砂砾
动 名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
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
表示感叹
纷繁奢华
夺取、搜刮
露天的谷仓
排比
夸张
瓦缝参差(cēn cī ),多于周身之帛(bó)
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ōu)哑(yā),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
人一炬,可怜焦土!
指秦始皇
指项羽
指陈胜吴广起义
可惜
这一段作者用了
大量的排比,比喻,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灭秦。
“叫、举、炬”三个动词,促促相连,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
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迅速灭亡。
第三段段落大意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分析了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自己,而不在于秦朝和天下人)总结历史教训,告诫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
第四段段落大意
总结
阿房
宫赋
描写
雄伟壮观的阿房宫
(1段)
阿房宫美人之多(2段)
大、高
建筑精巧,繁多
歌舞
描写议论
(3段)
珍宝之多
对比事理
秦王骄奢
宫化焦土
议论
(4段)
总结教训,告诫当世,戒奢爱民
借古讽今
作业
背诵《阿房宫赋》
预习毛泽东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