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一、字音(红色字)
噫
吁
嚱
鱼
凫
秦
塞
石
栈
猿
猱
萦
岩峦
扪参
抚
膺
巉
岩 喧
豗
万
壑
崔
嵬
吮
血
二、文学常识
(一)古体诗
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
古诗、古风
。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
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
不拘对仗、平仄
。
押韵宽
,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
,
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
《
蜀道难
》
,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
《
新乐府
》,
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
(二)、李白
(701—762
年
)
生日
701
年
2
月
8
日,汉族,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
唐代
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
“
诗仙
”。其诗风豪放、
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流
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
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
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
杜甫
并称“
李杜
”,
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又称诗歌史上“
双子星座
”。
李白祖籍
陇西
成纪(今
甘肃省
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
四川
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
太原
、
长安
,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
山东
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
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
或
745
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
十四年(公元
755
年)冬,
安禄山
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
李遴
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
900
余首,有
《
李太白集
》
《
李翰林集
》
。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余光中
这样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三、研读文本
1.
文章内容写了几难?
一叹蜀道之高
二叹蜀道之危
三叹蜀中战祸之烈(叹蜀中之险)
2.
诗人反复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勾勒出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高危险要的面貌。结构上贯穿全诗,点明主题,感情跌宕起伏,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又耐人寻味。
四、诗歌主题
《
蜀道难
》
写作背景
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
),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对
《
蜀道难
》
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
甲、
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乙、
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丙、
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丁、
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王番)所编的
《
河岳英灵集
》
,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七五三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
《
河岳英灵集
》
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一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问
:根据写作背景,你会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一、忧杜说
。此说出自唐末范摅所著
《
云溪友议
》
一书,为
《
新唐书
·
严武传
》
所采用。根据“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句,推说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害房琯、杜甫,这首诗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 刺琼说
。 此说出自宋沈括
《
梦溪笔谈
》
,根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句,称此诗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年)至天宝五年(
746
年)期间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小人,李白写此诗是用来警戒朝廷防范章仇兼琼有反叛之心。
三、 讽喻说
。此说出自元萧士赟
《
分类补注李太白集
》
。根据“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问君西游何时还”句,认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地目的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
四、 咏蜀说
。此说出自
·
明胡震亨
《
李诗通
》
,认为此诗自为“咏蜀耳,言其险”“风人之义远矣”。清
·
顾炎武在
《
日知录
》
中亦持此说,认为这首诗只是歌咏蜀地罢了,“别无寓意”。
五、 劝谏说
。此说出自
《
唐诗鉴赏词典
》
。从诗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出发,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认为李白当时已经看到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写作此诗诗劝谏唐玄宗预防割据者发动叛乱,并以十年后的安史之乱加以佐证,认为李白的预见是正确的。
六、 送别说
。此说见复旦大学的
《
李白诗选
》
,从诗中“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和李白后来的诗作
《
剑阁赋
》
、
《
送友人入蜀
》
,推测李白极言蜀道艰险难行,表现诗人对友人入蜀安危的关切,希望友人早日归来。
七、 仕途说
。此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此说见周丽洁的
《
李白
》
。
八、 歌颂说
。此说认为全诗反复咏叹“蜀道之难”,实则是在极力歌颂历代蜀道开拓者的那种大无畏的崇高牺牲精神,表现了对彻底征服“蜀道之难”的一种呼唤与希求。此说见王克俭
《
李白诗选
》
。
另外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认为这首诗“气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滞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实际上
《
蜀道难
》
是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展开奇伟想像,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
壮丽雄险
的山川,诗中感慨丰富,诗意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诗中的描绘,既是蜀道之景,又是作者心中的意象。诗中的感叹既有
山川险阻之叹
,又有
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
。
五、艺术品鉴
问:
《
蜀道难
》
充分展示了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代表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请赏析本诗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蜀道艰险却壮丽
人生坎坷而入世
写李白的对联
1.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2.
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
3.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4.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5.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6.
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
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8.
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
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李白的代表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居士的由来
居士,梵文
Grha-pati
,本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
《
礼记
》
,记有“居士锦带”一语; 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
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
。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
居士汇总
1.
唐代大诗人李白
——
青莲居士
2.
唐代诗人白居易
——
香山居士
3.
晚唐的诗人兼诗论家司空图
——
耐辱居士
4.
南唐后主词人李煜
——
莲峰居士
5.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
六一居士
6.
北宋文学家苏轼
——
东坡居士
7.
北宋词人周邦彦
——
清真居士
8.
北宋文学家李之仪
——
姑溪居士
9.
北宋词人秦观
——
淮海居士
10.
北宋词人陈师道
——
后山居士
11.
南宋词人叶梦得
——
石林居士
12.
南宋词人陈与义
——
简斋居士
13.
南宋诗人范成大
——
石湖居士
14.
南宋词人辛弃疾
——
稼轩居士
15.
南宋诗人张孝祥
——
于湖居士
16.
南宋词人张元干
——
芦川居士
17.
南宋词人李清照
——
易安居士
18.
南宋女词人朱淑贞
——
幽栖居士
19.
南宋诗人曾几
——
茶山居士
20.
南宋词人刘克庄
——
后村居士
21.
元政治家与诗人耶律楚材
——
湛然居士
22.
元书法家陆居仁
——
瑁湖居士
23.
元代画家倪瓒
——
云林居士
24.
明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徐渭
——
青藤居士
25.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
——
温陵居士
26.
明代散曲家薛论道
——
莲溪居士
27.
明代诗人文征明
——
衡山居士
28.
明代文学家唐寅
——
六如居士
29.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
——
蝶庵居士
30.
清初六家之一吴历
——
桃溪居士
31.
清诗人画家钱载
——
万松居士
32.
清代伟大小说家曹雪芹
——
芹溪居士
33.
清代文学家袁枚
——
仓山居士
34.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
柳泉居士
35.
清末大学士翁同龢
——
瓶庵居士
一、通假字
(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所守或
匪
亲,化为狼与豺
二、词类活用
(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猿猱欲度
愁
攀援 使人听此
凋
朱颜
三、文言实词
(红色字,意义)
噫吁嚱!
危
乎高哉
上有六龙回日之
高标
青泥何
盘盘
百步九折
萦
岩峦
扪
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
膺
坐长叹
剑阁
峥嵘
而崔嵬 剑阁峥嵘而
崔嵬
四、文言虚词
(红色字,意义和用法)
危
乎
高哉
开国
何
茫然 青泥
何
盘盘
问君西游
何
时还
尔
来四万八千岁 嗟
尔
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所守
或
匪亲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五、背诵
1.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5.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6.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7.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8.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9.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六、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