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
红楼梦
》
的作者曹雪芹(约
1715—1763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从他的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
《
全唐诗
》
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雍正继位后,
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家道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变为“寒士”。
作者简介
曹雪芹写
《
红楼梦
》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与世长辞。
《
红楼梦
》
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
红楼梦
》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红楼梦
》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开谈不说
《
红楼梦
》
,谈尽诗书也枉然。”
一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二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三 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四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五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贾府人物 上下关系
黛玉进府 典型环境
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
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
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女娲补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
《
木石前盟
》
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
贾演
-
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 珍
贾惜春
(秦可卿)
荣国公
贾源
-
贾代善
(贾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 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敏
林黛玉
贾 蓉
(赵姨娘)
(林如海)
贾 环
(尤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玉
宝钗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元春
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2
史湘
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
妙玉
欲洁何曾洁
,
云空未必空
.
可怜金玉质
,
终陷淖泥中
.
4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
惜春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
红楼梦
》
中,
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
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
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
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
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
(哭)
(悲)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葬 花 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絮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
多情善感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
厌恶功名利禄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决浊臭逼人”
——
女尊男卑
贾宝玉
薛宝钗(表姐)
林黛玉(表妹)
多愁善感
聪慧率真
口齿伶俐
恪守礼教
圆滑世故
温和端正
《
红楼梦
》
的思想
一、
《
红楼梦
》
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各个方面,预示了封建社会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
二、
《
红楼梦
》
通过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猛烈地抨击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腐朽,热情歌颂了新生的、不可抗拒的叛逆精神,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社会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这是全书的一条主线,标志着
《
红楼梦
》
思想达到的新高度。
三、
《
红楼梦
》
的悲剧意蕴。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从表层到深层的悲剧意蕴。
人生悲剧
:
贾宝玉连同一群身份、地位、性格不同的少女的下场,展示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
社会悲剧
: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损与共,封建政治的腐败,穷奢极欲的生活,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
道德文化悲剧
:
更多的悲剧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己”,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
分析封建叛逆者典型
—
贾宝玉。
四、
《
红楼梦
》
的思想局限:“补天”思想、宿命论。
第四节
《
红楼梦
》
的艺术成就
一、
《
红楼梦
》
的构思与结构;人物的设计,主要人物与过场人物的出场和结局。情节安排上,日常生活与重大事件的交错,主线副线发展等都独具匠心。
二、人物塑造上把共性和个性,形似与神似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把人物放在斗争漩涡中对比描写,以自身的言行和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与个性。
三、语言的个性化、形象化和情趣化。
红楼梦曲
开辟鸿蒙
,
谁为情种
?
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
,
伤怀日
,
寂寥时
,
试遣愚衷。因此上
,
演出这怀金悼玉的
《
红楼梦
》
。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
,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
,
山中高士晶莹雪
,
终不忘
,
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
,
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
,
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
今生偏又遇着他
,
若说有奇缘
,
如何心事终虚化
?
一个枉自嗟呀
,
一个空劳牵挂
.
一个是水中月
,
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
春流到夏!
聪明
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
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
,
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
,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
,
意悬悬半世心
,
好一似
,
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
,
昏惨惨似灯将尽。呀
!
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
,
终难定
!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
,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
,
告爹娘
,
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
,
离合岂无缘
?
从今分两地
,
各自保平安。奴去也
,
莫牵连。
收尾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
,
家业凋零
,
富贵的
,
金银散尽
,
有恩的
,
死里逃生
,
无情的
,
分明报应
.
欠命的
,
命已还
,
欠泪的
,
泪已尽
.
冤冤相报实非轻
,
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
,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
,
遁入空门
,
痴迷的
,
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
红豆曲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
,
捱不明的更漏。呀
!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
西江月
》
无故寻愁觅恨
,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
那管世人诽谤
!
富贵不知乐业
,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
,
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
:
莫效此儿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