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疑难之我解
西安市庆华中学 贾向盈
一、 首段第一大层的内涵关联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为庄子对鹏的基本介绍,突出鹏鸟出身不凡及体型庞大。至此为第一意层。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此句是承上启下之关键句。“是鸟”承上,“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启下,为下文论述鹏“有所待”张本。其领起下文直至“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海运”也是大鹏迁徙“所待”之一。
——南冥者,天池也。
此句属句内注解说明,解说“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句中的“南冥”这一地名。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此为引用印证说明,旨在阐述鹏是如何迁徙的,呼应“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徙”字。它迁徙时不仅要等“海运”时机,还要“抟扶摇”“以六月息”,借助大风。这里突出了大鹏迁徙时的“有所待”。鹏鸟所凭借的“息”是什么东西呢?且听分解: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指奔腾如野马的雾气。此句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把“野马”当做被陈述的主语,“尘埃也”判断陈述“野马”的本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进一步陈述尘埃是怎样幻化成“野马”之表象的。其二是把“野马”、尘埃共同当做被陈述的主语,译为: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呼吸相吹的结果。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否认此句在于讲授知识,揭示奥秘。沿着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路,类比说明“以六月息”中的“息”是怎么一回事。这仍是在阐发鹏鸟“有所待”之意。按意义仍归以上语层。至此为第二意层。
“野马”是一种表像,未必所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奥秘,许多人认识是有局限的啊。认识有局限又何止于此?于是文章增添另一层意思,自然地继续推进,引出下文一句: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当人们朝上望时,会看到天色深蓝,那么,深蓝是它本来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的一种表象呢?此句进一步启发读者认识到自己是有局限的。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于是又回归大鹏之意象,引出下句: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至此为第三意层。许多鉴赏文在谈鹏鸟内涵时并未揭示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这一内涵,颇有遗憾。
以上为文章首段第一大层。就连神奇的鹏鸟都是有所待、有局限的,鹏鸟并不“逍遥”!它是“逍遥”的反面典型!庄子形象地从反面遥证文末“逍遥”之主张。这只鹏鸟几乎说尽作者意思。
本大层叙述先扬后抑。起首铺陈鹏鸟多么神奇多么庞大为此后论述鹏有所待有局限做铺垫,扬得越高,抑得越切。本大层奇思飘逸
、天马行空而又层层相扣、步步推进,真真雄奇之极!
二、蜩、学鸠之笑与斥鷃之笑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