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
栩栩然胡蝶也
,
自喻适志也
!
不知周也。俄然觉
,
则蘧蘧
(
qú
)
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
,
胡蝶之梦为周与
?
周与胡蝶
,
则必有分矣
.
此之谓物化。
庄生晓梦迷蝴蝶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起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对名利的轻蔑
庄子佚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庄子将死的时候,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说:“我拿天地当棺材,日月当宝璧,星辰当珍珠,万物当随葬的物品,难道我的葬品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弟子们说“我们恐怕老鹰、乌鸦啄食你呀!”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乌鸦吃,埋在地下被蝼蚁吃,夺了那个的食给这个吃,你们怎么那么偏心呀!”
面对死亡的安然
庄子佚事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庄子
(
约前
369
-前
286)
,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
《
庄子
》
是道家经典之一,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
《
庄子
》
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汉文学史纲要
》)
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世有“老庄”之称。
《
庄子
》
一书又名
《
南华经
》
。现存
33
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其中
《
螳臂挡车
》《
东施效颦
》
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北冥有鱼,其
名
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
而飞,其翼若
垂
天之云。
是
鸟也,
海运
则将
徙
于南冥,
——
南冥者,天池也。
《
齐谐
》
者,
志
怪者也。
《
谐
》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
六月
息
者也。”
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
以
息相吹也。
天之
苍苍
,其
正
色
邪
?
其
远而无所
至极
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
胶
,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
培
风;背负青天,而莫之
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
南
。
蜩
与学鸠笑之
曰:“我
决
起而飞,
枪
榆枋而止,
时
则不至,而
控
于地而已矣,
奚以
之九万里而
南为?
”
适
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
果
然;适百里者,
宿
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
二虫又
何知
?
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小知
不及
大知
,
小年
不及
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
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
特闻
,众人
匹
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
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
广
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
扶摇羊角
而上者九万里,
绝
云气,负青天,然後图
南
,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
奚适
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
至
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
辩
也。
世间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里,存在着大与小的区别,但终归都是“有所待”。
故夫
知
效一官,行
比
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
誉
之而不
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
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
数数
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
有
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
乘
天地之
正
,而
御
六气之
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功”就是
“无名”就是
“无已”就是
“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由对世间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释逍遥游的境界,点明主题。
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
什么才是“逍遥游”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是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也就是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真正的逍遥游
融天地于胸中
——
开阔胸襟
博览精修
——
洞明世事
我们的认识:
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在极不自由的环境中去追求极端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将逍遥的标准放低一点,将我们的境界提高一点,我们也可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
我们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人格?
老 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苏 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
庄子认为,只有释放了人的本性,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当我们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当我们处于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角色之中时,我们想到过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吗?我们是不是已经被束缚了本性而全然不知呢?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在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灾难也会随之而至。
人心应该是自然的,不应有很多的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雕琢。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
―――
于丹
《
庄子
》
心得
清人林云铭评论
《
逍遥游
》
说:“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
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鴳等。
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古今异义
海运:海波动荡 例: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例:南冥者,天池也
野马:游动的雾气 例:野马也,尘埃也
果然:饱的样子 例:腹犹果然
众人:一般人 例: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羊角:旋风 例: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词类活用
名词用如动词 例:而后乃今将图南
(
南:向南飞
)
使动用法 例:彼于致福者
(
致:使
……
到来
)
固定句式
其
……
邪
?
其
……
邪
?(
选择句
)
例:其正色邪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奚以
……
为,
(
表反问,哪用
……
呢
)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恶乎
……
哉
(
表疑问
)
例:恶乎待哉
(
凭借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