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
回 延 安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
《
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贺敬之
写作背景:
“
1956年,
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
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
,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
信天游的方式
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
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
是
陕北民歌
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通常为
两句一段
,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
多用叠字句
。修辞上多用
比兴、夸张
等手法。歌手用同一曲调
反复演唱
,有时旋律上稍加变化。
信天游
思路结构
(1)重回延安,心情
激动
(2)再忆延安,满怀感恩
(3)亲人团聚,激动喜悦
(4)漫步新城,高声赞美
(5)展望明天,豪情无限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登山凭眺,可纵观圣地全貌。 “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
迎过延河来
兴——
“兴”者,起也;起兴,即
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
。委婉含蓄,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
比——譬喻
,
以彼物比此物也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比兴手法
养育之恩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
炕
上坐。
满窑
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
——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选择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渲染气氛
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
鲜明的地方色彩
1
、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米酒、窗花、白羊肚手巾等富有地域色彩;
2
、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陕北特有的民歌形式,豪迈、热烈、淳朴、直白;
3
、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
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延安旧貌换新颜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的红旗啊
高高的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从延安向全国扩展的大好的革命形势
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逛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借代
把诗歌的内容表现得形象、生动,
而且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亲切、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