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旦
(
1918—1977
),
诗
人、翻译家
。
原名
查良铮
,与著名作家
金庸
(
查良镛
)属于平辈,有亲属关系。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
袁花
人。
1918
年出生于
天津
,
1935
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
抗日战争
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
长沙
、
昆明
等地,并在香港
《
大公报
》
副刊和昆明
《
文聚
》
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
1940
年在
西南联大
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9
年赴
美国
留学,入
芝加哥大学
英国文学系学习。
195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53
年回国后,任
南开大学
外文系副教授。
1977
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
20
世纪
40
年代出版了
《
探险者
》
、
《
穆旦诗集(
1939
~
1945
)
》
、
《
旗
》
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
九叶诗派
”的代表性诗人。
笔名由来
查良铮是将“查”姓上下拆分,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查良镛则是将“镛”名左右拆开而得“金庸”。
20
世纪
50
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
普希金
的作品
《
波尔塔瓦
》
、
《
青铜骑士
》
、
《
普希金抒情诗集
》
、
《
普希金抒情诗二集
》
、
《
欧根
·
奥涅金
》
、
《
高加索的俘虏
》
、
《
加甫利颂
》
,英国
雪莱
的
《
云雀
》
、
《
雪莱抒情诗选
》
,英国
拜伦
的
《
唐璜
》
、
《
拜伦抒情诗选
》
、
《
拜伦诗选
》
,英国
《
布莱克诗选
》
、
《
济慈诗选
》
。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
《
文学概论
》
(
《
文学原理
》
第一部)、
《
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
》
、
《
文学发展过程
》
、
《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
》
和
《
别林斯基论文学
》
,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最突出的特点:
赋予意向以最异常的感觉,隐晦地表达青春的热情与困惑,焦虑与迷惘。
主要技法:
拟人、拟物、象征、意象的变形,句式的变形。
写作年代:
1942
。
1940
年从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到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一年。
表层意义:
春天,充满生命力,万物蓬勃滋长,生命的欲望赤裸展现,无比美丽。
深层意义:
春带来生机,带来欢乐,也带来烦恼,甚至痛苦。这正是青春的象征。青春无比美丽,充满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欲望被点燃,却又遭受压抑,因而更加强化了对禁锢和压抑的突破与反抗的渴望。
咀嚼感悟:
青春是永恒的美丽季节,青春的理想,爱情的渴望,成为永远的谜,蛊惑者年轻人的心。但这种渴望,却不可以无限地张扬,无限地膨胀。等待也许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却绝不是懦弱;不加节制地任其燃烧,青春之火将烧毁的,也许就是青春本身。
知人论世:
作者写此诗时
24
岁。此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作者即将赴缅甸抗日战场参加工作。战争,不仅是爱情被沉重的战争压抑,民族、生命、道德,都在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这个时期的青春的诗歌,也当然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了禁锢感、矛盾感,充满了反抗感,以及对结束战争、迎接新生活的等待和渴望。
难句理解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
以火焰表现绿色之盛、之逼人,以摇曳突出绿色之动感。整句突出地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也暗示青春的蓬勃气息。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
倒装的句式。突出花朵的无穷生命力
。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缺无处归依”
——“
永远的谜”,那是生命的谜,是青春的谜,“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既轻盈,又浑沉,这奇妙的组合,使轻盈不至于轻飘轻率,使厚重不至于板滞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