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生物
表
“表”
,
计量和指示时间的机械或电子的精密仪器。表里面是不可能有生物的,可在小时候的“我”看来却是有生物的。
课文紧紧围绕“表里的生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好奇,又善于思索的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读一读这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吧!
学习生字
蟋蟀 和谐 齿轮 丑恶
蝈蝈 清脆 玻璃 恐怖
秒针 添加 可怜 拨动
拒绝 犬吠 蝎子
我会多音字
蜇
(zh
ē
)蜇人 蜇伤;
(zhé)
海蜇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词语解释
蝉,俗称“知了”,翅膀基部黑褐色。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 。
科普知识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
科普知识
蟋蟀,俗称促织、蛐蛐儿。身体黑色至褐色,头部有长触角,后腿粗大善跳跃。雄性好争斗,两翅摩擦能发出声响。
蝈蝈是一种昆虫,体形类似蚂蚱,喜食植物的嫩叶,成虫有鸣叫的习惯,好斗。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 ,后足发达,善跳跃 。
冯至
(1905—1993)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
12
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1921
年暑假考入北京大学,
1923
年参加文艺团体浅草社,
1925
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1927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
昨日之歌
》
,
1929
年出版第二本诗集
《
北游及其他。这一时期的诗作感情真挚,表达委婉细腻,语言于整饬中保持自然,重要遗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有内在的音节美,因而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作者简介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
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
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初读感知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
我”和父亲的
对话描写
;“我”的
心理描写
。
课文主要写了我是怎样的孩子?从()()()等方面看出来的.
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我爱听表里的声音,有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表里探个究竟,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
……
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文中的“我”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 ,充满了童真童趣
。表现出我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将要满足之时的紧张心情。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语言描写,表现了儿童有趣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形象。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和恐怖的东
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
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细读感悟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
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
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细读感悟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
有童真童趣。
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
小结
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好奇心很强
渴求知识
善于观察和思考
富有探究精神……
总结
中 心 思 想
本文定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你的童年里都有哪些值得你回忆的事情?
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