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把握文本,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从文本出发,学习新闻评论这种新闻文体。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分析本文语言,感受新闻评论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PPT、视频等。
课时安排
共一课时(总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导入
1.播放短片
短片讲的什么?国行公祭。
目的是什么?为佑世界和平。
(此处顺势写课文标题)
本文是作者就201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80周年)第四个国家公祭日,我国再次以隆重仪式纪念死难同胞这一事件写的新闻评论。
2.文体介绍
新闻评论是什么?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由论说文引出特点①并介绍其他特点。
新闻评论的特点:
①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②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③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④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3.关于作者
提问:“钟声”是谁?
点明“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笔名,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
二、正音、正字、正义
1)正音、正字
初衷(chūzhōng) 杀戮(shālù) 篡改(cuàngǎi)
抵赖(dǐlài) 妄图(wàngtú) 辱没(rǔmò)
呓语(yìyǔ) 遁形(dùnxíng) 铭记(míngjì)
彰显(zhāngxiǎn) 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
振聋发聩(zhènlóngfākuì)
戮:杀戮 翼:羽翼 籍:书籍 篡:篡改
戳:戳穿 冀:希冀 藉:狼藉 纂:编纂
2)正义
惨绝人寰、 振聋发聩、沧海桑田
三、文本研读
1)归纳段意
每段齐读或者自由读后,总结段意。
2)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交代背景。
第二部分(2—4):世界正义之士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批判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第三部分(5、6):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思考:
①开头引号内的一段话引自何处?有何作用?
②写全世界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众多,证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都尊重历时、缅怀历史。
此处举例可联系举例子的作用:增强说服力。
③写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事实,有什么作用?
点:列举大量事实:增强文章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运用对比:批判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板书:举例、对比
④分析本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明确: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尽显大国风范,强调了我国捍卫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起到了的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的作用。
2)主旨归纳(此处仅给出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归纳此类文本主旨的方法)
本文报道了什么事件?
讲述了什么?(正义之士做了什么?日本右翼分子做了什么?进而批判了什么?)
表明了什么?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以及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四、板书设计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钟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第一部分:1
对比、大量举例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6
教学反思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在八(16)班,教学活动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主要是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所致。在八(3)班,鉴于八(16)班教学效果,对教学活动调整,故效果较好。
在教学流程上,各环节的衔接还不是很完美,实际操作还有欠缺,还需要再加工。
最后是教学目标设置。根据《考标》,新闻类文章,更多的时要求把握观点、获取信息,对《考标》理解的不到位导致我目标设置和教学环节中缺少了对文本语言的把握,我的指导老师提到的《课标》(2011版)要求中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引起了我对文本语言的把握重视,今后教学活动中,各类文本,我都将重视其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