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一、理清思路
(一)、点明心境,交代缘由。
1.
文眼,是文章最传神的或能统领全文的句子,或是作者写文章的触发点、缘由的句子等。那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么?
2.
此时的作者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二)、小径漫步,抒发感受。
3.
荷塘周围的环境怎样?作者的心境又如何呢?
(三)、荷塘月色,景语即情语。
4.
作者漫步在荷塘上,获得了心中那份宁静。那文章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出作者这份心境?
月色下的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青雾、黑影、倩影、光与影
荷塘的四周(重点写“树”)
树、树色、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四)江南采莲,向往憧憬
5.
作者荡漾在荷塘上面,为何想起了江南采莲的事情?
6.
结尾为何要写道“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不宁静
苦闷
忧愁
寻静
得静
喜悦
出静
二、研读文本
关于作者“不宁静”的思考?
(
1
)因为“大革命的失败”,作为知识分子的朱自清,自当愤慨,内心充满“不宁静”
。
(“革命背景”论)
(
2
)家庭关系(父子、夫妻)处理不好,作者内心充满“不宁静”
。
(“家庭关系”论)
(
3
)朱自清自以风流,因守护伦理又不敢越轨,内心充满“不宁静”
。
(“个人风流”论)
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
……
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
……
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
——
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
——
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
“
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
钱理群
《
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
朱自清于
1920
年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一师教书,月薪七十元。虽然已经寄给家里一半,但还是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妻子儿女生活在家中,受着折磨。从
《
背影
》
中可知,
1920
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为了减少矛盾,节约开支,朱自清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的教务主任。由于庶母的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的私交,朱自清的薪水,本人不得领取,被直接送到家里。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另组小家庭。
1922
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作者给其好友俞平伯的信中就写道:“暑假在家中,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更觉颓废下去,于是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所谓刹那主义就是从生命每一刹那间中均获得意趣,使得每刹那均有价值)后来,朱自清的父亲因为考虑到孙子的教育问题,从朱自清处把两个孩子接回扬州。朱先生的生母,也随之一同回去。但是,父子关系,一直没有缓和。朱自清每月寄钱回家,往往得不到回信
……
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孙绍振
《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
)
现实,他无法摆脱的禁锢
荷塘,作者的独处与自由
三、品鉴艺术
1.
修辞的妙用
比喻
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
生动形象
具体可感,以此引发
读者
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
文采
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可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通感
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
语言
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
文采
的艺术效果。
宋祁
《
玉楼春
》
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朱自清
《
春
》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宗璞的
《
紫藤萝瀑布
》
: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2.
动词的妙用
第四段
泻(照)、浮(升)、洗(浸)、笼(做)、
画(印)
3.
叠词的妙用
作用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二是确切性。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三是音乐性。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4.
诗文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