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必求良师益友。
疾学在于尊师。
课前小活动
说说你最尊敬的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他(她)的性格,并能说出至少一件有关于他(她)的事。
藤野先生
鲁迅
藤野先生
,
名叫藤野严九郎
,
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
藤
野,名严,全名藤野严九郎。
1901
年
10
月,藤野先生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
1904
年
7
月
6
日,即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
我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鲁迅
(
1881—1936
)
生于浙江绍兴,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
《
狂人日记
》
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
有
《
野草
》《
朝花夕拾
》《
呐喊
》《
彷徨
》《
华盖集
》《
坟
》
等。本文选自散文集
《
朝花夕拾
》
。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
年
4
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
《
自题小像
》
诗中
发出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
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
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
《
文化偏至论
》
等一系列论文。
1908
年从章太炎学
《
说文解字
》
,加入光复会。
1909
年
8
月,从日本回国。
《
自题小像
》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灵台:
(
书面语
)
心灵。 无计:无法。 神矢:指古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的箭。全句是把自己魂牵梦萦的祖国比做恋人。 故园:故乡。 寒星:宋玉
《
九辩
》
:“愿寄言夫流星兮” 荃不察:化用
《
离骚
》
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这里指民众。察,体察。 荐:献,进献祭品。 轩辕:黄帝。这里象征着古老的中华大地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
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 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 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
阅读课文提示及注释
,
了解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
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
1926
年,回忆了
1902—1906
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识记:
理解注解及“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2
、理解: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本文的叙述线索。
(难点)
3
、品味:
人物描写。作者感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重点)
4
、运用:
刻画人物抓住主要特征。
背景
1898
年,
18
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
8
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
年
,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
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及格,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
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
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
鲁迅弃医从文
,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
,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排除阅读障碍。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标示段序,圈点出需要积累的词语,并说说对文章内容的初步体会。(
1
)字词积累。(
2
)全班交流读后感受。
理解字词
绯
红
(
f
ēi
):
鲜红
匿
名(
nì
)
发
髻
(
jì
)
挟
着(
xié
)
诘
责
(
ji
é
)
不
逊
(
xùn
)
油光可
鉴
(
jiàn
)
杳
(
y
ǎ
o
)
无消息
抑
扬顿
挫
(
yì
cuò
)
: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
:
降低
;
扬
:
升高
;
顿
:
停顿
;
挫
:
转折。
深
恶
痛疾
(
wù
):
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物以稀为贵
:
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再读课文,思考
:
1
.
在这篇
回忆性散文
中
,
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
,
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
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2.
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认为
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
,
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
3.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
,
还写了哪些内容
?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
“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
“
我离开仙台之后”
.
东京
仙台
北京
相识
相处
离别
本文依据时间和地点的转移组织材料,请按“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⑴第
段:
⑵第
段:
⑶第
段:
1-3
4-35
36-38
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
写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2.
叙事线索: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识
—
相处
—
离别
—
怀念)
选材:
3.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
,
还写了哪些内容
?
A
.
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
、
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
B
.
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
C
.
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
D
.
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
E.
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所 感
——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爱 国
去 仙 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水户:
触发忧国之情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爱
国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在 仙 台
爱国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在仙台
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
——
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
——
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爱
国
在东京
所见所闻
----
憎恶至极
日暮里、水户
-----
敬仰忧国
匿名信事件
----
愤慨心酸
看电影事件
----
悲愤震动
弃医从文
----
忧国忧民
暗线 感情线索
爱国
双线结构:
明线: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
—
弃医从文)
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以“藤野先生是一个
______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
,
选择角度
概括人物形象
.
请各位同学积极思考
.
1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用的是什么描写?
(第
6
自然段)
“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2
、别人是怎么说藤野先生的?这也叫什么描写
?
(第
9
自然段)
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被别人疑心是扒手。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3
、写“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几件?请作概括。并说说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答:“我”和藤野先生交往有
件事
(第
11-23
段)
①为“我”添改讲义;
②为“我”纠正解剖图;
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④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
认真负责、热诚、正直
)
(
治学严谨
)
(
热情诚恳
)
(
严谨求实
)
藤野先生品质:
正直热诚、治学严谨、
没有狭隘民族偏见。
4
写法总结:
典型外貌特征
言谈举止
典型事件
4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
答:
怀念与感激
(
37
段)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
、品味课文
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
: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语言品味:
(
1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2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3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
4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
、品味课文
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
: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
1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
原是“漂亮”之意,这时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讽刺一些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注重容貌打扮的丑态。
1
、品味课文
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
: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
2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
——
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讽刺了一些“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
1
、品味课文
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
: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
3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爱国青年
——
是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
品味课文
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
: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
4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
这是反语,用来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
助长某人声势
)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人。
主题探究
1
、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
1
)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
2
)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3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则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
。
小结(本文中心):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这篇回忆性散文
表达了
作者对藤野先生的
真挚怀念
,
赞扬了
他
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
追述了
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课后练习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同前,略)
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则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
厌恶和嘲讽
。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
精心打扮
,“扭几扭”写出他们
招摇过市、自我陶醉
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
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1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
1
)藤野先生帮作者添改讲义,可见他教学认真,并且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
(
2
)他纠正作者的解剖图,还向作者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可见他治学严谨求实;
(
3
)他还关心作者思想意识的进步,对作者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藤野先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2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三、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曾经谈到过这段经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原因:(
1
)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
其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去仙台学医是为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
2
)
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
在仙台学医期间发生的匿名信事件与看电影事件,让鲁迅的思想产生了变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所以弃医从文了。
启示:略
四、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
20
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
.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
《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略)
其它资料
1、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藤野先生及亲人对他们交往的回忆
2
、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
!
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
(摘自藤野严九郎
《
谨忆周树人君
》
3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
40
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